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话语延异:网络交流中常见的语言误用情形
1
作者 邹心怡 《秦智》 2023年第11期16-18,共3页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然而,在网络空间中不断涌现语言误用与交流失效现象。本文深入阐述了语言误用与网络交流失效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构建和谐的网络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语言误用 网络交流 抽象阶梯
下载PDF
浅析广告语言的误用及对策
2
作者 陈燕玲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年第10期57-59,共3页
广告语言是广告生命的支点,它在广告中处于核心地位。但不容忽视的是,当今媒体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不规范的广告语言。这对社会大众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本文就广告中语言的普遍的误用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广告语言 语言误用 行业自律
下载PDF
摆脱空话与碎语──试析消息写作中的一种语言误用
3
作者 余继军 《新闻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空话 碎语 消息写作 语言误用
原文传递
语言学的前理论与后理论探讨
4
作者 李震 《现代商贸工业》 2007年第9期204-205,共2页
人们相互之间如何达成正确理解是语言学转向后西方哲学的重大问题,戴维森从错误表达达成正确理解这一极端情况出发,从其内容与形式分析了理解所必需具备的核心环节:交流,而不是约定,直击了语言是语言共同体的约定的日常理解。这将有助... 人们相互之间如何达成正确理解是语言学转向后西方哲学的重大问题,戴维森从错误表达达成正确理解这一极端情况出发,从其内容与形式分析了理解所必需具备的核心环节:交流,而不是约定,直击了语言是语言共同体的约定的日常理解。这将有助于理论界进一步深入探讨语言的本质,推进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误用 约定 前理论 后理论
下载PDF
客观危险说的两个教条及其批驳 被引量:2
5
作者 马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87-96,共10页
客观危险说立于两个教条之上:第一个教条主张危险是一种客观结果,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在于行为所导致的"危险结果";第二个教条主张刑罚发动以侵害结果的存在为前提。在现代刑法背景下,第一个教条的提出正是为了维系第二个教条。... 客观危险说立于两个教条之上:第一个教条主张危险是一种客观结果,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在于行为所导致的"危险结果";第二个教条主张刑罚发动以侵害结果的存在为前提。在现代刑法背景下,第一个教条的提出正是为了维系第二个教条。上述两个教条均无法成立。客观危险说关于所谓"客观危险"的论理含糊其辞且难以自圆其说,其根本症结在于对语言的误解。第二个教条则源于强硬的刑法客观主义立场,它体现的是结果报应的思想,与现代刑法的法益保护和道义报应的目的相悖。上述两个教条缺乏形式上的和实质上的合理性,应当予以摒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危险说 可能性判断 语言误用 法益保护 报应正义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的未来 被引量:3
6
作者 约翰.丘吉尔 刘富胜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不朽的哲学家之一,只要人们还追问哲学问题,他所作出的贡献就仍然很重要。这不是因为他以一种独特的、有说服力的方式回答了这些哲学问题,而是因为他以一种新的角度来审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技巧来处理它们...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不朽的哲学家之一,只要人们还追问哲学问题,他所作出的贡献就仍然很重要。这不是因为他以一种独特的、有说服力的方式回答了这些哲学问题,而是因为他以一种新的角度来审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技巧来处理它们。他通过说明哲学问题的出现是源于对语言的误用,从而来消解哲学问题,而不是回答哲学问题。为此,他认为有必要彻底去探究语言的各种变化,并把它们置于人类生活的各种形式之中。这并不是说他对语言是如何起作用的给出了一个庞大而系统的阐释,那与他本意是相悖的。事实上,他提出了很多揭示各种具体误解的技巧,这些误解表现为各种难以消除的哲学问题的假设。一旦消除了这些误解,哲学问题也将随之消失,因为哲学问题被他看作是基于各种混乱而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语言误用 哲学未来
下载PDF
“笑”果何来?——黄哲伦新剧《中式英语》解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欧荣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40,共6页
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的讽刺喜剧《中式英语》(Chinglish)自2011年被搬上舞台,一直备受好评。美国评论界对此剧最多的评论是"滑稽"、"幽默"、"有趣"、"引人入胜"。此剧到底"笑"果何... 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的讽刺喜剧《中式英语》(Chinglish)自2011年被搬上舞台,一直备受好评。美国评论界对此剧最多的评论是"滑稽"、"幽默"、"有趣"、"引人入胜"。此剧到底"笑"果何来?本文拟从语言误用、文化误读、感情误解、政治误信四个方面对《中》剧作出解读,并对其"笑"果中蕴含的"苦涩"加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英语》 语言误用 文化误读 感情误解 政治误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