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性别现象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潘晓明 段晓慧 易竟阳 《中国性科学》 2010年第1期16-19,共4页
第三性别现象拟可以分为七种基本形态:一是第三性别,具有生物遗传学存在,总量增多,不成主流的特点;二是中性,具有社会、心理角色改变而生物解剖生理状态未变的特点;三是变性,具有解剖生理学人工改变,社会心理角色亦变的特点;四是装扮性... 第三性别现象拟可以分为七种基本形态:一是第三性别,具有生物遗传学存在,总量增多,不成主流的特点;二是中性,具有社会、心理角色改变而生物解剖生理状态未变的特点;三是变性,具有解剖生理学人工改变,社会心理角色亦变的特点;四是装扮性变,具有职业特征明显,表演特征显著,历史地域局限的特点;五是角色惯性变,具有以日常性、习惯性、行为性改变为主的特点;六是同性恋,具有可能有生物、生理学改变,明显心理角色改变伴性社会角色变异的特点;七是误解性别角色,具有社会和行为误解的特点。从生物及心理社会学角度归类,第三性别、变性、同性恋以生物遗传及解剖学改变为主;装扮性变、角色惯性变、误解性别角色以心理社会学改变为主;中性也许二者兼。未来趋势受生物技术、医药技术、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及生命观、价值观、审美观和心理定位、社会角色、婚姻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主流和支流、传统和时新、单一和多样、渐变和突变、现实和虚拟、有性和无性、生物和心理(行为)、生物和社会(存在)共存共融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第三性别 变性人 装扮性变 角色惯性变 同性恋 误解性别角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