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杂种优势群研究 Ⅵ.普通小麦与穗分枝小麦、轮回选择后代材料、西藏半野生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早熟诱变系的SSR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逯腊虎 李振兴 +3 位作者 倪中福 彭惠茹 聂秀玲 孙其信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1-206,共6页
为分析小麦杂种优势群,采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中国北方冬麦区普通小麦(20份)、穗分枝小麦(4份)、轮回选择后代(14份)、西藏半野生小麦(3份)和斯卑尔脱小麦Hubel早熟诱变系(4份)共45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用23个... 为分析小麦杂种优势群,采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中国北方冬麦区普通小麦(20份)、穗分枝小麦(4份)、轮回选择后代(14份)、西藏半野生小麦(3份)和斯卑尔脱小麦Hubel早熟诱变系(4份)共45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用23个SSR引物在45个材料间共检测出226个等位变异,每个引物检测出5-16个等位变异,平均为9.82个。普通小麦群体与轮回选择后代、穗分枝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和Hubel诱变系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7715、0.8145、0.9087和0.9217,均明显高于普通小麦群体内的0.6622;在聚类结果上,普通小麦、穗分枝小麦、轮回选择后代、西藏半野生小麦和Hubel诱变系也被明显地划分为五大不同类群,说明普通小麦群体与穗分枝小麦、轮回选择后代、西藏半野生小麦和Hubel诱变系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差异。其中,轮回选择后代、穗分枝小麦和Hubel诱变系与普通小麦杂交F1代育性正常,且为普通小麦表型,可用作杂交小麦的亲本。西藏半野生小麦成熟时期穗轴自然断落,不利于收获,在用于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时须先进行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穗分枝小麦 轮回选择后代 西藏半野生小麦 Hubel诱变系 SSR分子标记 遗传差异
下载PDF
玉米诱变系的SSR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覃鸿妮 蔡一林 +1 位作者 杨春蓉 王国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0-755,765,共7页
从97对SSR引物中筛选出52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对基础材料玉米自交系”082“及其48个诱变系进行检测,共检测到170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2~6个等位基因,平均为3.27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于0.039~0.71... 从97对SSR引物中筛选出52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对基础材料玉米自交系”082“及其48个诱变系进行检测,共检测到170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2~6个等位基因,平均为3.27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于0.039~0.715之间,平均为0.327;49个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377~1.000,平均为0.823。UPGMA聚类分析将49个材料分成6类,表明材料间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差异。这些遗传变异与材料的品质性状、农艺性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诱变系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下载PDF
19份玉米EMS诱变系的遗传差异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石海春 谭义川 +3 位作者 夏伟 李仁飞 余学杰 柯永培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对新选的玉米EMS诱变系进行遗传评价是对其展开利用研究的前提。以19份玉米EMS诱变系为试材,利用表型分析和玉米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NY/T1432-2014),研究各诱变系与相应基础试材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考察的20个性状中,与... 对新选的玉米EMS诱变系进行遗传评价是对其展开利用研究的前提。以19份玉米EMS诱变系为试材,利用表型分析和玉米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NY/T1432-2014),研究各诱变系与相应基础试材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考察的20个性状中,与基础试材相比,诱变系K305Y1403、K305Y1409、K305Y1411和K305Y1415有9个性状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R08Y1425、R08Y1423、R08Y1429分别有17,13,12个性状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与相应基础试材差异较大。40对SSR引物,平均每对引物在来源于K305与R08的诱变系中,检测出的等位基因个数平均分别为3.8,4.2个,扩增出的基因型个数平均分别为1.90,2.15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分别为0~0.76和0~0.88,平均PIC分别为0.20和0.28;与基础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790~0.918和0.707~0.884,平均分别为0.862和0.809;各诱变系与相应基础试材的遗传差异位点数均在2个或2个以上。综上可知,该19份新选诱变系与相应基础试材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可继续开展其遗传利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EMS 诱变系 遗传差异
下载PDF
卫星搭载后玉米诱变系的SRAP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杜文平 余桂容 +1 位作者 宋军 徐利远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9-843,885,共6页
为探索空间诱变对玉米种子后代的影响,本研究用16对SRAP引物对玉米自交系"968"及其诱变系进行PCR检测,共检测到154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5~18个等位基因,平均为9.6个;94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表明诱变系与对照间的... 为探索空间诱变对玉米种子后代的影响,本研究用16对SRAP引物对玉米自交系"968"及其诱变系进行PCR检测,共检测到154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5~18个等位基因,平均为9.6个;94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表明诱变系与对照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481~1.000,平均为0.903,其中诱变系37号与对照间的遗传距离最远,诱变系2、4、5、6、20、21、22、42、48和对照材料间没有遗传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4份材料在遗传相似系数0.732处可划分为6个类群,表明材料间存在着遗传差异。这一结论证明SRAP分子标记可以用于玉米空间诱变系的遗传差异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SRAP标记 诱变系 遗传变异
下载PDF
玉米航天诱变系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乔晓 石海春 +2 位作者 柯永培 袁继超 余学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1-456,471,共7页
对K305的7个诱变系和698-3的8个诱变系配合力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其多数性状的GCA效应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同时不同诱变系杂交组合在不同性状上的SCA效应与对照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部分诱变系组配的组合优于原对照组配的组合,说明... 对K305的7个诱变系和698-3的8个诱变系配合力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其多数性状的GCA效应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同时不同诱变系杂交组合在不同性状上的SCA效应与对照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部分诱变系组配的组合优于原对照组配的组合,说明诱变系有可能组配出更加优良的组合。研究还表明,诱变系与对照相比各具特点,尤其是698-3诱变系1227为具高产潜力的矮秆材料,应用时应注意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诱变系 航天飞行 配合力
下载PDF
19份玉米EMS诱变系的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3
6
作者 谭义川 柯永培 +3 位作者 何雪萍 余学杰 徐敏 石海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采用20%PEG-6000室内模拟干旱环境对EMS化学诱变获得的19份M4代诱变系进行干旱胁迫,选用相对发芽率、可溶性糖胁迫指数、离体叶片失水率、相对株高和丙二醛胁迫指数5个抗旱性指标,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R08Y1427、K305Y... 采用20%PEG-6000室内模拟干旱环境对EMS化学诱变获得的19份M4代诱变系进行干旱胁迫,选用相对发芽率、可溶性糖胁迫指数、离体叶片失水率、相对株高和丙二醛胁迫指数5个抗旱性指标,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R08Y1427、K305Y1413、R08Y1421和K305Y1403等4个抗旱性较好的诱变系,为玉米的抗旱育种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证明EMS化学诱变可改良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EMS诱变系 抗旱性 模糊隶属函数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大豆科丰14诱变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白红丹 王园清 +2 位作者 倪资园 陈学珍 谢皓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8,共3页
对大豆品种科丰14的20个辐射诱变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植株生长习性、粒形与亲本科丰14保持一致外,20个诱变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均发生一定的变异,最为明显的是种皮和子叶颜色,均由黄色变异为绿色,主茎分枝数、底荚高度、... 对大豆品种科丰14的20个辐射诱变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植株生长习性、粒形与亲本科丰14保持一致外,20个诱变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均发生一定的变异,最为明显的是种皮和子叶颜色,均由黄色变异为绿色,主茎分枝数、底荚高度、主茎节数和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均超过20%;主要农艺性状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至少有9个品系与诱变亲本科丰14发生明显变异,较大的变异幅度为新品种的选育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变异性 诱变系
下载PDF
太空诱变对玉米诱变系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接弟 张鸿 +1 位作者 罗爱玉 张红宾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3期96-98,共3页
为了探索太空诱变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以玉米自交系郑58及其诱变后代新选自交系航05为材料,田间考察其农艺性状并在分子水平检测其诱变效应。结果显示,自交系航05与对照郑58相比,株高、穗位高、叶面积、穗长、行粒数均升高,差异达显... 为了探索太空诱变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以玉米自交系郑58及其诱变后代新选自交系航05为材料,田间考察其农艺性状并在分子水平检测其诱变效应。结果显示,自交系航05与对照郑58相比,株高、穗位高、叶面积、穗长、行粒数均升高,差异达显著水平;茎粗、穗粗和千粒重均保持了原品种的优良特性,差异不显著;航05与郑58相比在基因水平上也发生了变异,并且变异能稳定遗传。以上结果表明,太空环境诱导玉米纵向生长的变异比横向生长明显,太空诱变是一条获得突变种质资源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诱变系 太空诱变 性状
下载PDF
Phlb诱变系对Dasyprum villosum和普通小麦的杂交种染色体配对的影响
9
作者 M.Q.Yu 邱敦莲 《国外作物育种》 2002年第2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Phlb诱变系 Dasyprumvillosum 普通小麦 杂交种 染色体配对 小麦
下载PDF
EMS处理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志斋 蔡一林 +4 位作者 王久光 孙海燕 王国强 杨春蓉 徐德林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2,40,共5页
从经EMS诱变并已多代自交的玉米诱变群体中选取6个材料(1个对照),以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广泛应用的3个自交系为测验种,系统测定了各材料在植株性状、穗粒性状和单株产量上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EMS处理使5个突变系在... 从经EMS诱变并已多代自交的玉米诱变群体中选取6个材料(1个对照),以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广泛应用的3个自交系为测验种,系统测定了各材料在植株性状、穗粒性状和单株产量上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EMS处理使5个突变系在各个性状的配合力上均表现出与对照有明显差异;突变系2和突变系4的表现尤为明显,在多个性状上都集中了较多的负效应,尤其是单株产量比对照明显降低。配合力分析表明,化学诱变处理在改造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的配合力上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EMS 诱变系 配合力
下载PDF
几个玉米辐射突变系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秀梅 胡世昌 +1 位作者 邹积万 周柱华 《核农学通报》 1992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利用双列杂交法组配设计和统计模型.对辐射诱变育成的6个突变系和6个常规选系,进行了单株粒重、穗长、穗粗等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群体配合力估算。结果表明:突变系基因型效应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 利用双列杂交法组配设计和统计模型.对辐射诱变育成的6个突变系和6个常规选系,进行了单株粒重、穗长、穗粗等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群体配合力估算。结果表明:突变系基因型效应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同时存在,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配合力分析证明,一般配合力是由多个性状综合作用的结果;优良组合,只在某一性状上表现最高的特殊配合力;群体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单株粒重配合力总效应与杂交种产量相吻合。6个突变系相对效应值较高,有较高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配合力 辐射诱变系
下载PDF
Study on Mutagenic Effect of Space Flight in Two-line Sterile Rice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震 彭选明 +2 位作者 彭伟正 庞爱军 庞伯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4期105-107,174,共4页
Seeds of two-line sterile rice cultivars Zhu 1S and Lu 18S were carried into space by "Shijian 8" breeding recoverable satellite, then planted in ground. Mutagenic effects from space induct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o... Seeds of two-line sterile rice cultivars Zhu 1S and Lu 18S were carried into space by "Shijian 8" breeding recoverable satellite, then planted in ground. Mutagenic effects from space induct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y-irradiation and complex processing of space induction and y-irradi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gronomic effect was stimulated in Mo progenies of the two-line sterile rice varieties treated by space flight, and their radiosensitivities to the irradiation of space flight performed non-sensitive. The order of mutation frequency was determined to be SP + γ 〉 γ 〉 SP in M2 generation. And a series of mutated elites(individuals) were screened. Physiological indices of mutants screened like the activity of protective enzymes were measured to explore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basis of biological effect in space environment to two-line sterile ric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space mutation breeding is an effective novel mean for br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flight y-irradiation Complex process Two-line sterile variety Mutagenic effects
下载PDF
Study on Haploid Induction Rates in Different Maize Inducers 被引量:1
13
作者 Guanghui HU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4期554-556,共3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haploid induction rates of different inducers. [Method] Six maize inducers with purple spot and purple color were selected as the male parents to pollinate six inb...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haploid induction rates of different inducers. [Method] Six maize inducers with purple spot and purple color were selected as the male parents to pollinate six inbred lines. [Result] The mean haploid induction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inducers: KMS-3 >WY-1 >PR-2 >YP-13 >KMS-2 >KMS-1. The haploid induction rates of the different hybrid material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K410 >105A >103A >104A >107A >D271 >106A>L73>N21>KZ58. [Conclusion] The haploid inducer line PR-2, which had high haploid induction rate and low variation coefficient, was an elite haploid indu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Zea mays L.) HAPLOID Haploid inducer Haploid induction rat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