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蜡蚧轮枝菌单孢分离菌株和诱变菌株对甘蓝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亚平 吴卓晶 +1 位作者 周天雄 杨美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653-655,共3页
用蜡蚧轮枝菌KM9803菌株及其单孢分离菌株KM9803A、KM9803F、KM9803G,其紫外线诱变菌株Z2和化学诱变前株H2对甘蓝蚜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将6菌株的毒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M9803F菌株最强,其LC50值在第4(10^3),5(10^1)天都明... 用蜡蚧轮枝菌KM9803菌株及其单孢分离菌株KM9803A、KM9803F、KM9803G,其紫外线诱变菌株Z2和化学诱变前株H2对甘蓝蚜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将6菌株的毒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M9803F菌株最强,其LC50值在第4(10^3),5(10^1)天都明显小于其他菌株(均在105以上);第6,7天的KM9803F的LC50值仍小于其他菌株,只不过差距缩小;在同一数量级(10^5,10^6)下对各菌株的LT50进行比较,都以KM9803F的致死中时间最短,为3~4d,其余菌株均在4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 单孢分离 紫外线诱变菌株 化学诱变菌株 甘蓝蚜 毒力测定
下载PDF
灰葡萄孢诱变菌株毒素的除草活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金林 徐扩 +2 位作者 李川 马娟 董金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74-1181,共8页
对灰葡萄孢BC4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得到了15个诱变菌株,经测定筛选出BC4-1、BC4-2和BC4-15等3个诱变菌株中以BC4-1菌株效果最好。试验发现,用于毒素产生的PD培养基的pH值对产毒能力影响很大,以pH4.0最优。用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 对灰葡萄孢BC4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得到了15个诱变菌株,经测定筛选出BC4-1、BC4-2和BC4-15等3个诱变菌株中以BC4-1菌株效果最好。试验发现,用于毒素产生的PD培养基的pH值对产毒能力影响很大,以pH4.0最优。用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培养滤液制备BC-粗毒素,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萃取所得粗毒素对杂草种子萌发及生长抑制作用最强。通过柱层析法和HPLC法分离和纯化除草活性组分,得到1个在271nm有最大UV吸收的化合物,该组分在100mg·L-1浓度下对马唐的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50mg·L-1浓度下可完全抑制马唐和反枝苋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变菌株 灰葡萄孢 活性研究 除草 生长抑制作用 乙酸乙酯 紫外线诱变 分离和纯化 HPLC法 产毒能力 三氯甲烷 培养滤液 测定结果 种子萌发 活性组分 柱层析法 粗毒素 pH值 培养基 石油醚 化合物 反枝苋 萃取 马唐 浓度
下载PDF
孢子诱变菌株CJL990灵芝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淑珍 范俊 +1 位作者 高雁 龚晓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9-73,共5页
长白山野生灵芝 (Gamoderma lucidum)通过组织分离获得的灵芝 CL988菌株经 60 Co-γ射线与紫外线交替累积诱变获得菌丝高长速灵芝菌株 CJL990 (已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 ) .本文探讨了供试与诱变灵芝菌株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 长白山野生灵芝 (Gamoderma lucidum)通过组织分离获得的灵芝 CL988菌株经 60 Co-γ射线与紫外线交替累积诱变获得菌丝高长速灵芝菌株 CJL990 (已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 ) .本文探讨了供试与诱变灵芝菌株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电泳分析 ,进一步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和差异 .结果表明 :(1 )灵芝 CL988菌株和灵芝 CJL990菌株 ,具有灵芝的某些共同的遗传和生物学特性 ,但他们在酶带条数 RF值尚有差异 ,说明诱变灵芝菌株遗传基因有所改变 ;(2 )两种灵芝的菌丝体的 EST和 POD同工酶谱比较稳定 ,完全可以作为鉴定灵芝种类菌属变异的科学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工酶 酯酶 过氧化物酶 灵芝 孢子诱变菌株 亲缘关系
下载PDF
桑黄菌诱变菌株液体发酵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海乐 闫景坤 +2 位作者 祝子坪 郑惠华 杨小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以激光-紫外线复合诱变筛选的桑黄菌菌株S1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研究了液体发酵条件,根据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设计确定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装瓶量120 mL、接种量17 mL、发酵温度26℃、摇床转速135 r.min-1,并通过验证试验得到... 以激光-紫外线复合诱变筛选的桑黄菌菌株S1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研究了液体发酵条件,根据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设计确定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装瓶量120 mL、接种量17 mL、发酵温度26℃、摇床转速135 r.min-1,并通过验证试验得到实际菌丝产量为(24.47±0.80)g.L-1.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型发酵罐试验,得到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搅拌速度180 r.min-1、温度29℃、空气流量6 L.min-1,得到的菌丝和胞外多糖产量分别为(68.23±2.51)g和(10.23±0.35)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诱变菌株 液体发酵 胞外多糖 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设计
下载PDF
紫外诱变菌株去除水中Cr(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林 邱廷省 陈明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以B-5和C-7的诱变菌株作为生物吸附剂,展开了吸附Cr(Ⅵ)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B-5和C-7的最佳诱变时间分别为25 min和20 min,到达稳定期的时间要比未诱变菌株缩短10 h左右,两菌株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诱变后两菌株分别在pH 6.5、[Cr... 以B-5和C-7的诱变菌株作为生物吸附剂,展开了吸附Cr(Ⅵ)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B-5和C-7的最佳诱变时间分别为25 min和20 min,到达稳定期的时间要比未诱变菌株缩短10 h左右,两菌株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诱变后两菌株分别在pH 6.5、[Cr6+]为40 g/L和pH 5.0、[Cr6+]为35 g/L的条件下,最大吸附率分别为93.8%和95.3%;经过处理后的实际废水可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诱变菌株 生物吸附剂 废水处理 变异优势
下载PDF
绿色木霉诱变菌株HZ0501对大白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华升 张富仙 +2 位作者 阮松林 王淑珍 汪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587-589,共3页
用绿色木霉诱变菌株HZ0501制剂防治大白菜霜霉病田间试验表明,木霉菌制剂对大白菜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不同制剂及浓度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号和4号制剂的防治效果较为突出。此外,施用木霉菌制剂能提高大白菜的有效商品... 用绿色木霉诱变菌株HZ0501制剂防治大白菜霜霉病田间试验表明,木霉菌制剂对大白菜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不同制剂及浓度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号和4号制剂的防治效果较为突出。此外,施用木霉菌制剂能提高大白菜的有效商品产量,以木霉菌3号和5号稀释100倍的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诱变菌株HZ0501 大白菜霜霉病
下载PDF
桦褐孔菌诱变菌株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丽洁 陈艳秋 +1 位作者 霍玉财 朱丽红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5,共2页
对桦褐孔菌菌株JL01及经JL01诱变后的3个菌株(JLZ1、JLZ2、JLC1)的菌丝体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LZ1、JLZ2、JLC1比JL01多4条酶带且酶带颜色深浅不同,4个菌株间的相似系数在0.60~1.00,说明诱变菌株较出发菌株遗传基因有... 对桦褐孔菌菌株JL01及经JL01诱变后的3个菌株(JLZ1、JLZ2、JLC1)的菌丝体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LZ1、JLZ2、JLC1比JL01多4条酶带且酶带颜色深浅不同,4个菌株间的相似系数在0.60~1.00,说明诱变菌株较出发菌株遗传基因有所改变,3个诱变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 诱变菌株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高产蛹虫草诱变菌株发酵条件优化及放大
8
作者 翟景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84-890,共7页
考察高产蛹虫草诱变菌株放大发酵条件,为产业化奠定实验基础。以蛹虫草菌丝体干重、多糖、腺苷和虫草酸质量浓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优化5 L发酵罐发酵条件:搅拌转速、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和接种量,并在此条件下重复4次实验,以... 考察高产蛹虫草诱变菌株放大发酵条件,为产业化奠定实验基础。以蛹虫草菌丝体干重、多糖、腺苷和虫草酸质量浓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优化5 L发酵罐发酵条件:搅拌转速、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和接种量,并在此条件下重复4次实验,以考察发酵条件的稳定性;进一步考察15 L和100 L发酵罐发酵条件。5 L发酵罐发酵条件为:转速250 r/min、起始pH值7、接种体积分数6%,发酵温度26℃,通气量250 L/h,菌丝体干重、多糖、腺苷和虫草酸质量浓度分别达到23.29 g/L、0.94 g/L、162.84 mg/L和2.06 g/L,4次重复实验发酵条件稳定(P<0.01)。15 L发酵罐的最佳发酵时间为72 h,菌丝体干重、多糖、腺苷和虫草酸质量浓度分别达到30.84g/L、1.10 g/L、233.22 mg/L和1.89 g/L;100 L发酵罐的最佳发酵时间为47 h,菌丝体干重、多糖、腺苷和虫草酸质量浓度分别达到32.05 g/L、1.33 g/L、187.20 mg/L和3.51 g/L。5 L发酵罐发酵条件稳定,以菌丝体干重、多糖、腺苷和虫草酸质量浓度为综合考察指标,分别绘制了高产蛹虫草诱变菌株15 L、100 L发酵罐发酵生长曲线,为生产提供了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蛹虫草诱变菌株 放大发酵 单因素试验 发酵生长曲线
下载PDF
桦褐孔菌诱变菌株的RAPD分析
9
作者 周丽洁 陈艳秋 +1 位作者 李玉 崔宝凯 《食用菌》 2012年第3期17-19,共3页
利用RAPD技术研究了JL01及经JL01诱变后的3个菌株(JLZ1、JLZ2、JLC1)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JLZ1、JLZ2、JLC1与JL01在DNA条带数上均有所不同,证实诱变菌株遗传基因有所改变。
关键词 紫外线 60Co 诱变菌株 分子标记
下载PDF
水拉恩氏菌JZ-GX1及其诱变菌株对马尾松苗的促生效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桂娥 吴小芹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87,共5页
水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JZ-GX1及其诱变菌株JZ-GX1-2和JZ-GX1-10能够有效降解植酸盐。笔者将水拉恩氏菌JZ-GX1及其优良突变菌株接种于马尾松实生苗,研究其对马尾松实生苗生长的影响,分别于接种60、120、180 d后测定并比较各接... 水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JZ-GX1及其诱变菌株JZ-GX1-2和JZ-GX1-10能够有效降解植酸盐。笔者将水拉恩氏菌JZ-GX1及其优良突变菌株接种于马尾松实生苗,研究其对马尾松实生苗生长的影响,分别于接种60、120、180 d后测定并比较各接种实生苗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接种前和接种180 d后马尾松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结果表明:接种菌剂对马尾松苗净光合速率(Pn)、PSⅡ实际的光化学量子效率(ФPSⅡ)和叶绿素含量,以及马尾松苗高和地径的生长促进作用,其中诱变菌株JZ-GX1-2的促进作用最佳,其次是诱变菌株JZGX-10,再者是经筛选获得的野生型菌株JZ-GX1。试验结果表明水拉恩氏菌JZ-GX1及其诱变菌株JZ-GX1-2和JZ-GX1-10可用于进一步开展田间试验和野外造林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拉恩氏JZ-GX1 诱变菌株 马尾松 光合作用 植酸盐降解 促生效应
下载PDF
产金属硫蛋白酿酒酵母诱变菌株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11
作者 尤兰兰 周波 +1 位作者 姚良同 贾乐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单倍体菌株SY1为出发菌株 ,通过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 ,获得 1株Cu2 + 高抗性突变株 ,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其拮抗紫外线 ,拮抗电离辐射 ,清除·OH自由基能力 ,Cu2 + ... 以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单倍体菌株SY1为出发菌株 ,通过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 ,获得 1株Cu2 + 高抗性突变株 ,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其拮抗紫外线 ,拮抗电离辐射 ,清除·OH自由基能力 ,Cu2 + 解毒能力均比出发菌株有所提高 ,经 5 0世代培养后 ,其遗传稳定性保持在 96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金属硫蛋白 诱变菌株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米曲霉F-336激光诱变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向洋 《长沙水电师院自然科学学报》 1993年第1期76-81,共6页
本文报道了用He-Ne激光诱变酱油酿造用米曲霉沪酿336菌株,并对筛选出的六个诱变菌株的孢子数、孢子大小、萌发率、蛋白酶活力、淀粉糖化酶活力、脂酶活力和淀粉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的分析研究。从中选育出四株蛋白酶活力较始发菌株更... 本文报道了用He-Ne激光诱变酱油酿造用米曲霉沪酿336菌株,并对筛选出的六个诱变菌株的孢子数、孢子大小、萌发率、蛋白酶活力、淀粉糖化酶活力、脂酶活力和淀粉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的分析研究。从中选育出四株蛋白酶活力较始发菌株更高的诱变菌株,其中一个菌株的孢子数、蛋白酶、淀粉糖化酶及脂酶活力都明显高于始发菌株,其酶活力分别为16839;843;252活力单位/克。对诱变菌株的淀粉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的研究也发现,诱变菌株的同互酶谱也较始发菌株有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辐射 诱变菌株 曲霉
下载PDF
适用于饲料行业的产酸性纤维素酶的黑曲霉诱变菌株
13
作者 王克芬 佟新伟 +1 位作者 王兴吉 刘文龙 《中国饲料添加剂》 2021年第12期10-14,共5页
针对饲料工业对纤维素酶酶学特性的特殊要求,为得到一株适用于饲料工业且高产酸性纤维素酶的黑曲霉菌种。用0.1%浓度的硫酸二乙酯对一株产酸性纤维素酶的黑曲霉菌种诱变15min,经诱变筛选培养基上透明圈大小的初筛,再将初筛得到的诱变种... 针对饲料工业对纤维素酶酶学特性的特殊要求,为得到一株适用于饲料工业且高产酸性纤维素酶的黑曲霉菌种。用0.1%浓度的硫酸二乙酯对一株产酸性纤维素酶的黑曲霉菌种诱变15min,经诱变筛选培养基上透明圈大小的初筛,再将初筛得到的诱变种子,经种子斜面培养基分离活化,摇瓶种子培养基扩培,摇瓶筛选培养基培养后,测定摇瓶发酵液的酶活,复筛高产菌株,最终得到一株酶活水平最高的黑曲霉诱变菌株YB-5628。对该菌株进行种子斜面培养基分离活化,摇瓶种子培养基扩培,种子罐培养基扩培,发酵罐培养基发酵,测定发酵罐最高酶活水平为2062U/m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2倍。对发酵所得的酸性纤维素酶进行酶学特性研究,该诱变菌株所产酸性纤维素酶,在40℃-65℃范围内保持80%以上的酶活。在pH3.8-4.8范围内,能保持80%以上的酶活。该酶学特性符合饲料酶制剂的要求,高发酵酶活水平可使发酵成本进一步降低,能广泛的应用于畜牧及食品行业,提高这些行业的产品竞争力,促进高效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酸性纤维素酶 液体发酵 诱变
下载PDF
Sphingobacterium bambusaue及其紫外诱变菌株的石油降解功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段盛文 刘正初 +3 位作者 郑科 冯湘沅 成莉凤 郑霞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36-2341,共6页
【目的】研究Sphingobacterium bambusaue及其紫外诱变菌株的石油降解功能。【方法】紫外诱变后筛选石油降解高效菌株;以不同石油浓度、pH值及盐浓度优化培养条件,用重量法检测高效菌株石油降解率。【结果】发现菌株S.bambusaue在石油... 【目的】研究Sphingobacterium bambusaue及其紫外诱变菌株的石油降解功能。【方法】紫外诱变后筛选石油降解高效菌株;以不同石油浓度、pH值及盐浓度优化培养条件,用重量法检测高效菌株石油降解率。【结果】发现菌株S.bambusaue在石油降解培养基中培养5 d的石油降解率为25.86%,UV诱变高效菌株IBFC2009-S3培养5 d的石油降解为42.85%,比始发菌株提高65.7%;UV诱变菌株IBFC2009-S3的优化培养条件为石油浓度0.5 g/L、pH值7.0以及NaCl质量浓度为10 g/L,其石油降解率可达50.51%。【结论】首次报道S.bambusaue具有石油降解功能;紫外诱变获得的菌株S3的石油降解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ingobacterium bambusaue 紫外诱变菌株 石油降解
原文传递
ARTP诱变筛选高产透明质酸菌株
15
作者 李凡 周娜娜 +3 位作者 张媛 王小艳 魏超 赵国淼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2466-2470,共5页
透明质酸(HA)是一种由N-乙酷葡萄糖胺(GIcNAc)和D-葡萄糖醛酸(GlcA)以β-1,3和β-1,4糖苷键交替连接组成的高聚合大分子黏性多糖,具有极强的保湿作用,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化妆品用保湿性能最好的物质。马疫... 透明质酸(HA)是一种由N-乙酷葡萄糖胺(GIcNAc)和D-葡萄糖醛酸(GlcA)以β-1,3和β-1,4糖苷键交替连接组成的高聚合大分子黏性多糖,具有极强的保湿作用,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化妆品用保湿性能最好的物质。马疫链球菌是目前透明质酸生产的主要菌种。菌株诱变是提升菌株性能或提高代谢产物的常用方法。采用ARTP对菌株进行诱变,通过改良CTAB比浊法进行菌株高通量初筛和摇瓶复筛,显著提高了透明质酸生产能力。经过3轮ARTP迭代诱变和筛选,最终使菌株HA产量提高了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ARTP 马疫链球 诱变和筛选
下载PDF
乳双歧杆菌MN-Gup在发酵乳中的应用及其对血糖的改善作用
16
作者 李树森 牛天娇 +4 位作者 康小红 缪宇思 王然 任发政 肖然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7,52,共7页
以分离自我国巴马长寿老人肠道菌群,且具有益生特性的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MN-Gup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该菌株在发酵乳中的发酵特性及MN-Gup发酵乳在贮藏期内的理化性质,同时采用高脂肪饮食和链脲佐菌素... 以分离自我国巴马长寿老人肠道菌群,且具有益生特性的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MN-Gup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该菌株在发酵乳中的发酵特性及MN-Gup发酵乳在贮藏期内的理化性质,同时采用高脂肪饮食和链脲佐菌素诱导二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考察MN-Gup益生菌酸奶对血糖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MN-Gup益生菌酸奶在4℃冷藏条件下贮藏期内(28 d)可以保持较好的乳酸菌活菌数(>10^(8)CFU/g)及理化指标,且与普通酸奶相比,益生菌酸奶具有更优的感官评价喜好度,说明乳双歧杆菌MNGup具有良好发酵性能的同时可赋予发酵乳良好的特征风味。进而通过动物实验证实,MN-Gup益生菌酸奶可以显著降低二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并促进体内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分泌,调节脂代谢,具有改善二型糖尿病临床症状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双歧杆MN-Gup 益生酸奶 二型糖尿病 航天诱变菌株 血糖调节
下载PDF
维生素K2(MK-7)生产菌株纳豆芽孢杆菌的诱变选育及其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行 刘珍 +5 位作者 李会 张晓梅 史劲松 陈杰鹏 段丽丽 许正宏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1年第1期54-59,共6页
维生素K2(menaquinone-7,MK-7)是一种人体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具有抗凝血、预防骨质疏松及抗肝癌等功能。全反式天然维生素K2(MK-7)的合成主要是由微生物发酵法而得。为了获得高产MK-7且传代稳定的生产菌株,以1株实验室前期分离自纳豆生产... 维生素K2(menaquinone-7,MK-7)是一种人体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具有抗凝血、预防骨质疏松及抗肝癌等功能。全反式天然维生素K2(MK-7)的合成主要是由微生物发酵法而得。为了获得高产MK-7且传代稳定的生产菌株,以1株实验室前期分离自纳豆生产MK-7的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 ND-1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进行菌株诱变。经过1羟基2萘甲酸(HNA)抗结构类似物的初筛,发酵后比较MK-7浓度来复筛,获得了具有高效生产MK-7且传代稳定的突变株ND-1-A27,MK-7产量达到48.05 mg/L,是原始菌株的1.60倍。在此基础上,对突变株ND-1-A27发酵培养基组分及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最适发酵工艺为甘油70 g/L、大豆蛋白胨180 g/L、酵母粉30 g/L、K2HPO40.06 g/L、种子液接种量2%、发酵温度40℃、静置培养。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突变菌株ND-1-A27生产MK-7的产量达到(53.88±2.03)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2(MK-7) 纳豆芽孢杆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 诱变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橙色红曲菌As3.4384及其诱变体发酵产物中的桔霉素和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志兵 李燕萍 +1 位作者 王延华 许杨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4-478,共5页
对橙色红曲菌As3.4384及其诱变菌株大米固态发酵物中桔霉素和色素的HPLC分离进行了优化,采用Symmetry C18(250mm×4.6mmi.d.,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调pH3.0,77∶23,V/V),分别采用紫外检测器(UV=254nm)、荧光检测器(λex=... 对橙色红曲菌As3.4384及其诱变菌株大米固态发酵物中桔霉素和色素的HPLC分离进行了优化,采用Symmetry C18(250mm×4.6mmi.d.,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调pH3.0,77∶23,V/V),分别采用紫外检测器(UV=254nm)、荧光检测器(λex=331nm,λem=500nm)及两者串联对桔霉素和色素进行了监测。通过ESI-MS对色素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经橙色红曲菌As3.4384及其诱变菌株于30℃发酵14d后的大米、糯米、小黄米、燕麦米和红米中桔霉素含量。结果表明:ESI-MS鉴定的两种色素分别为红曲菌素和红曲黄素,橙色红曲菌As3.4384发酵后的大米、糯米、小黄米、燕麦米和红米中桔霉素含量分别为151.4、100.5、5.06、80.5和150.5mg/kg,而诱变菌株发酵后的大米、糯米、小黄米、燕麦米和红米中桔霉素含量分别为0.218、3.86、0.223、2.45和4.0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色红曲 诱变菌株 桔霉素 色素 大米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橙色红曲菌As3.4384及其诱变体发酵产物中的桔霉素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志兵 李燕萍 +1 位作者 王延华 许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14-617,共4页
将橙色红曲菌As3.4384及其诱变菌株接种于大米,30℃静置培养14d,采用HPLC法测定了发酵后的大米中桔霉素含量,结果表明:以SymmetryC18(250×4.6mmI.D.,5μm)色谱柱,乙腈-水(磷酸调pH3.0)(77:23,V/V)为流动相,λex=331nm,λem=500nm... 将橙色红曲菌As3.4384及其诱变菌株接种于大米,30℃静置培养14d,采用HPLC法测定了发酵后的大米中桔霉素含量,结果表明:以SymmetryC18(250×4.6mmI.D.,5μm)色谱柱,乙腈-水(磷酸调pH3.0)(77:23,V/V)为流动相,λex=331nm,λem=500nm为荧光检测波长能较好的对桔霉素进行检测,线性范围为0.01~12.5μg/ml,相关系数为0.999,检测限为0.001μg/ml,As3.4384及其诱变菌株在大米固态发酵物中的桔霉素产量分别为151.40mg/kg和0.218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色红曲 诱变菌株 司态发酵 桔霉素 大米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一株运动发酵单胞菌Zy-1快速生产乙醇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艳 赵海 +2 位作者 戚天胜 唐秋琳 黄宇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2,共4页
经多次实验优化,得到运动发酵单胞菌Zy发酵葡萄糖生产乙醇较合适的条件.Zy的诱变菌株Zy-1在该条件下发酵葡萄糖生产乙醇比原始菌株更有较大优势.当葡萄糖浓度为200gL^-1时,发酵48h,乙醇浓度96.5gL^-1,残糖2.3gL^-1,发酵效率为9... 经多次实验优化,得到运动发酵单胞菌Zy发酵葡萄糖生产乙醇较合适的条件.Zy的诱变菌株Zy-1在该条件下发酵葡萄糖生产乙醇比原始菌株更有较大优势.当葡萄糖浓度为200gL^-1时,发酵48h,乙醇浓度96.5gL^-1,残糖2.3gL^-1,发酵效率为94.42%.Zy-1发酵天然原料米粉、木薯、红薯干等,发酵时间44h,乙醇浓度达95gL^-1以上,发酵效率92%以上.发酵液用DNS法测定,还原糖约2gL^-1,残总糖因原料种类不同,其值有所差异(5~20gL^-1).经薄层层析分析,发酵液无葡萄糖,而是二糖、三糖等低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发酵单胞(Zymomonas mobilis) 发酵 乙醇 诱变菌株 米粉 木薯 红薯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