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壁直梁件碰撞诱导变形模拟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鹏翔 徐立伟 +2 位作者 张亮 高勇丽 吴沈荣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90-992,共3页
采用LS-DYNA软件对某薄壁直梁件开设的8种诱导结构进行碰撞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诱导结构对薄壁直梁件压溃模式、载荷变化和能量吸收情况的影响。初步认为,不加诱导结构时薄壁直梁件的变形模式不稳定;薄壁直梁件在轴向压溃过程,对侧壁... 采用LS-DYNA软件对某薄壁直梁件开设的8种诱导结构进行碰撞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诱导结构对薄壁直梁件压溃模式、载荷变化和能量吸收情况的影响。初步认为,不加诱导结构时薄壁直梁件的变形模式不稳定;薄壁直梁件在轴向压溃过程,对侧壁上的孔不敏感;侧壁上诱导槽的开设形式对薄壁直梁件压溃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直梁件 变形诱导结构 碰撞仿真 汽车 IS-DYNA软件
下载PDF
Nb的析出对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邓素怀 刘清友 +2 位作者 董翰 翁宇庆 于永泗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4-67,共4页
通过Gleeble20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X65管线钢中Nb在变形奥氏体中的析出状态对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DIFT)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奥氏体临界区变形时,第一道次变形后,随变形后等温时间延长,诱导铁素体量变化不大。等温时间达120s时,变... 通过Gleeble20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X65管线钢中Nb在变形奥氏体中的析出状态对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DIFT)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奥氏体临界区变形时,第一道次变形后,随变形后等温时间延长,诱导铁素体量变化不大。等温时间达120s时,变形奥氏体仍未发生再结晶。在道次间随时间延长,Nb的析出量增加,第二道次变形后诱导的铁素体也显著增加。微合金元素Nb通过碳氮化物的析出作用促进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 析出 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
下载PDF
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现象与理论 被引量:53
3
作者 董瀚 孙新军 +1 位作者 刘清友 翁宇庆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6-67,55,共13页
晶粒超细化是钢铁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是最接近于现行钢铁生产 TMCP的晶粒超细化方法 ,应用前景良好。从实验证实、热力学、动力学、影响因素和相变机制 5个方面系统地评述了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对存在的学术分... 晶粒超细化是钢铁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是最接近于现行钢铁生产 TMCP的晶粒超细化方法 ,应用前景良好。从实验证实、热力学、动力学、影响因素和相变机制 5个方面系统地评述了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对存在的学术分歧既进行了客观评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 超细晶 热力学 动力学 相变机制 钢铁材料
下载PDF
低碳钢变形诱导超细铁素体组织的数值分析
4
作者 贠冰 董小雷 潘灏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根据低碳钢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是以单一“形核长大”机制转变的现象,建立了分析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过程的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一个与变形有关的因子(1+ε)n,以体现在高于A3温度时变形使相变驱动力明显增大的作用,同时考虑了变形对形核位... 根据低碳钢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是以单一“形核长大”机制转变的现象,建立了分析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过程的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一个与变形有关的因子(1+ε)n,以体现在高于A3温度时变形使相变驱动力明显增大的作用,同时考虑了变形对形核位置以及扩散的影响。利用这一模型对低碳钢变形诱导超细铁素体相变试验进行数值分析,并对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诱导相变 数值分析 超细铁素体
下载PDF
高锰钢的塑性变形机理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峥容 《山东冶金》 CAS 2018年第1期27-29,38,共4页
着重介绍了高锰钢拥有优良性能的根本原因,详细分析了高锰钢的塑性变形机理,并结合这些最基本的特性,介绍了高锰钢的应用情况和潜在的应用前景。高锰钢具备超高的均匀延伸性能(可达90%)和强塑积(可达40 000 MPa%),具有超强的应变硬化能... 着重介绍了高锰钢拥有优良性能的根本原因,详细分析了高锰钢的塑性变形机理,并结合这些最基本的特性,介绍了高锰钢的应用情况和潜在的应用前景。高锰钢具备超高的均匀延伸性能(可达90%)和强塑积(可达40 000 MPa%),具有超强的应变硬化能力(屈强比能低至0.3)和优异的耐磨性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而应用领域和使用量也逐年快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钢 塑性变形 孪晶诱导塑性变形 应用前景
下载PDF
层间硬度比对Cu-Be/Cu层状异构复合材料强韧性的影响
6
作者 柳春林 唐延川 +3 位作者 张庆祝 秦新宝 郎鹏江 张欣磊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9,共13页
通过真空热压复合、冷轧及热处理的方式制备了具有不同层间硬度比(R_(Cu-Be/Cu)分别为3.0、5.0、7.0)的Cu-Be/Cu层状异构复合材料。研究了层间硬度比R_(Cu-Be/Cu)对复合材料强度-塑性匹配及应变硬化率的影响,探索了不同R_(Cu-Be/Cu)下... 通过真空热压复合、冷轧及热处理的方式制备了具有不同层间硬度比(R_(Cu-Be/Cu)分别为3.0、5.0、7.0)的Cu-Be/Cu层状异构复合材料。研究了层间硬度比R_(Cu-Be/Cu)对复合材料强度-塑性匹配及应变硬化率的影响,探索了不同R_(Cu-Be/Cu)下异质变形诱导强化对复合材料应变硬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_(Cu-Be/Cu)升高,层状异构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升高、均匀伸长率降低,但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均高于依据混合定律计算值,且均匀伸长率均高于相应Cu-Be组元,其中R_(Cu-Be/Cu)为5.0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优强度-塑性匹配。异质变形诱导强化作用可使层状异构复合材料中产生额外应变硬化,但R_(Cu-Be/Cu)为3.0的复合材料中异质变形诱导强化产生的应变硬化作用较弱,而R_(Cu-Be/Cu)为7.0的复合材料中异质变形诱导硬化作用在塑性变形初期就达到饱和状态并迅速降低,R_(Cu-Be/Cu)为5.0的复合材料中异质变形诱导硬化在材料应变硬化过程中占据主导作用,且可在较大应变范围内为材料提供额外应变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异构复合材料 层间硬度比 力学性能 应变硬化 异质变形诱导强化
下载PDF
Effect of induction unloading on weakening of rock mechanics properties 被引量:9
7
作者 高峰 周科平 +1 位作者 罗先伟 翟建波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2期419-424,共6页
The effects of induction unloading such as drilling, blasting, lancing and water-infusion softening on weakening of rock mechanics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ree stress paths were chosen as test schemes correspon... The effects of induction unloading such as drilling, blasting, lancing and water-infusion softening on weakening of rock mechanics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ree stress paths were chosen as test schemes corresponding to the triaxial compressive test, pre-peak and post-peak unloading the confining pressure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is the main cause of rock failure under loading condition. However, the strong dilatation leads to the rock failure along unloading direction. Rock failure happens even under little axial stress with confining pressure unloading. Poisson ratio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confining pressure during the process of unloading. Elastic modulus increases slowly along with the decline of confining pressure, but decreases rapidly when unloaded to yielding strength. It shows that the weakening rate of rock intensity tends to be faster with easily failure under the unloading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ction caving UNLOADING deformation feature fracture mechanism
下载PDF
淬火冷却速度对碳素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侯豁然 刘清友 +1 位作者 孙新军 董瀚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6,71,共4页
在 Gleeble2 0 0 0热模拟实验机上对普通碳素钢 Q2 35进行了不同温度的单道次变形实验 ,对变形后的试样采用三种不同的介质以不同冷却速度进行淬火 ,分别为水、- 6 0℃的干冰酒精溶液和含 5 0 % Na Cl的冰盐水。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冷却... 在 Gleeble2 0 0 0热模拟实验机上对普通碳素钢 Q2 35进行了不同温度的单道次变形实验 ,对变形后的试样采用三种不同的介质以不同冷却速度进行淬火 ,分别为水、- 6 0℃的干冰酒精溶液和含 5 0 % Na Cl的冰盐水。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冷却速度对淬火后的组织状态影响很大。在冰盐水中淬火 ,钢的淬透性较高 ,变形后原始奥氏体状态基本上得到保留。在干冰酒精中淬火钢的淬透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 冷却速度 碳素钢 显微组织 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
下载PDF
极薄带轧制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7
9
作者 刘相华 宋孟 +2 位作者 孙祥坤 赵启林 于庆波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共9页
随着3C产品微型化和微制造技术兴起,电子、计算机、医疗、能源、交通等行业对高质量金属极薄带出现迫切需求,轧制极薄带的开发研究与产业化成为新热点。分析探讨各类极薄金属带材的研究、生产和应用状况,介绍世界各国轧制极薄带的典型... 随着3C产品微型化和微制造技术兴起,电子、计算机、医疗、能源、交通等行业对高质量金属极薄带出现迫切需求,轧制极薄带的开发研究与产业化成为新热点。分析探讨各类极薄金属带材的研究、生产和应用状况,介绍世界各国轧制极薄带的典型轧机和产品。介绍异步轧制条件下最小可轧厚度研究新进展,给出考虑搓轧区比例的最小可轧厚度新公式。重点介绍极薄带轧制研究中超延展现象、非典型塑性、变形诱导反应扩散等三个新发现,并从二类微尺度效应入手对其原因做了分析。分析试验中出现的单层晶、加工软化、尺寸效应等现象,提出极薄带轧制中的几个特征参数,并将其用于极薄带轧制机理分析。介绍晶体塑性有限元在极薄带轧制分析方面的应用进展,指出了轧制极薄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带 异步轧制 组合成形 最小可轧厚度 超延展 非典型塑性 变形诱导反应扩散
下载PDF
TWIP钢在高温ECAP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及孪晶行为研究
10
作者 王雷 奚运涛 +1 位作者 王世清 高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432-438,共7页
本研究通过等径通道挤压(ECAP)对孪晶诱导塑性变形钢(TWIP钢)在300℃下进行了晶粒细化,并运用金相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经不同道次挤压后TWIP钢的晶粒、孪晶形貌及位错组织。结果表明,在均匀化退火状态下... 本研究通过等径通道挤压(ECAP)对孪晶诱导塑性变形钢(TWIP钢)在300℃下进行了晶粒细化,并运用金相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经不同道次挤压后TWIP钢的晶粒、孪晶形貌及位错组织。结果表明,在均匀化退火状态下,试样晶粒基本呈现等轴状态,通过测微尺测量晶粒尺寸,约为(90±30)μm。在1道次挤压后,晶粒沿剪切方向显著伸长,并有尺寸较小的新晶粒产生,许多形变孪晶在剪切带中产生。2道次挤压后新产生的细小晶粒增多,并开始产生许多微孪晶,孪晶易于在晶界处产生。经过4道次等径通道挤压,晶粒逐渐细化至超细晶状态,晶粒尺寸达到0.3~1μm,孪晶厚度随挤压道次的增多而不断减小,甚至达到几十纳米。在不同晶粒尺寸下,TWIP钢在高温ECAP过程中产生孪晶的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晶诱导塑性变形钢(TWIP钢) 等径通道挤压(ECAP) 形变孪晶 孪晶形成机制
下载PDF
控制挤压比制备的AZ91异构镁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珂 张宝煊 +3 位作者 黄光胜 蒋斌 汤爱涛 潘复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91-197,共7页
以商业热轧态AZ91厚板为实验用材料,通过控制挤压比制备了具有异质结构和均匀结构的AZ91棒材,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及万能试验机研究了其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热轧态(R)... 以商业热轧态AZ91厚板为实验用材料,通过控制挤压比制备了具有异质结构和均匀结构的AZ91棒材,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及万能试验机研究了其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热轧态(R)和轧制退火态(RA),挤压后的合金(AE7、AE11、AE17和AE26,数字为挤压比)的强度和塑性均大幅提高。其中,AE7为晶粒较为细小的均匀组织,并具有最高的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但塑性最差;而AE26则呈现晶粒较为粗大的均匀组织,并具有最佳的塑性,但强度最低;AE11和AE17则呈现粗、细晶混合的异质结构,其中AE11表现最佳的强韧结合,这不仅归因于细晶强化和晶粒的硬取向,而且异质变形诱导(HDI)强化和硬化在变形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观组织 异质结构 异质变形诱导(HDI)强化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双重异质结构对AZ91挤压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帅帅 杨邦鹏 +5 位作者 黄光胜 陈先华 汤爱涛 蒋斌 郑开宏 潘复生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086-1097,共12页
研究晶粒尺寸和析出相的双重异质结构对小挤压比制备的AZ91挤压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与挤压比(ER)为12.8的样品(即ER12.8样品)相比,ER3.9和ER6.4样品呈现明显的粗细晶粒层和异质分布的细小弥散的析出相。此外,在ER3.9样品的细晶层中还... 研究晶粒尺寸和析出相的双重异质结构对小挤压比制备的AZ91挤压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与挤压比(ER)为12.8的样品(即ER12.8样品)相比,ER3.9和ER6.4样品呈现明显的粗细晶粒层和异质分布的细小弥散的析出相。此外,在ER3.9样品的细晶层中还观察到大量带状析出相。由于异质变形诱导(HDI)力和析出相的平衡,ER6.4样品呈现良好的强度和塑性结合。尽管ER3.9样品表现出最高的HDI力和基面滑移施密特因子,改善了塑性,但更多的带状析出相对恶化其力学性能仍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合金 双重异质结构 析出相 力学性能 异质变形诱导(HDI)力
下载PDF
轮廓法测量残余应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晓东 叶晋 +3 位作者 黄照文 Paddea Sanjooram 张鹏 张书彦 《焊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6,共16页
轮廓法是一种基于截面解剖法的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可以获得目标平面法向的残余应力二维分布云图。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轮廓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核电、高端装备制造等许多重要领域,尤其适用于焊接件、金属连接件和异型工件... 轮廓法是一种基于截面解剖法的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可以获得目标平面法向的残余应力二维分布云图。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轮廓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核电、高端装备制造等许多重要领域,尤其适用于焊接件、金属连接件和异型工件的残余应力测量。文中详细介绍了轮廓法测量的优势,分析了轮廓法测量的理论依据、测量步骤、误差修正、拓展应用、试验验证及研究热点,深入探究在一次切割轮廓法测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次切割轮廓法、断裂轮廓法和X射线衍射法的叠加测量、近表面残余应力轮廓法测量等方法,这些方法克服了常规轮廓法测量断面应力、近表面应力方面的技术限制,可获得工程结构件的三维残余应力分布,针对不同的工程应用需求调整切割方法及测量方案以提供技术支持,拓展了轮廓法测量的应用范围。该文旨在为国内的同行提供参考,助力轮廓法在国内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轮廓法 焊接 塑性变形诱导误差 切割策略
下载PDF
Pressure relief, gas drainage and deformation effects on an overlying coal seam induced by drilling an extra-thin protective coal seam 被引量:11
14
作者 LIU Hai-bo CHENG Yuan-ping +2 位作者 SONG Jian-cheng SHANG Zheng-jie WANG Lia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6期724-729,共6页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field tes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ground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and gas flow from, a protected coal seam under which an extra-thin coal seam was drilled. The geological ...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field tes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ground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and gas flow from, a protected coal seam under which an extra-thin coal seam was drille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0.5 meter mining height, 18.5 meter coal seam spacing and a hard limestone/fine sandstone inter-stratum. For these conditions we conclude: 1) the overlying coal-rock mass bends and sinks without the appearance of a caving zone, and 2) the protected coal seam is in the bending zone and undergoes expansion deformation in the stress-relaxed area. The deformation was 12 mm and the relative defor- mation was 0.15%. As mining proceeds, deformation in the protected layer begins as compression, then becomes a rapid expansion and, finally, reaches a stable value. A large number of bed separation crannies are created in the stress-relaxed area and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coal seam was increased 403 fold. Grid penetration boreholes were evenly drilled toward the protected coal seam to affect pressure relief and gas drainage. This made the gas pressure decrease from 0.75 to 0.15 MPa, the gas content decrease from 13 to 4.66 m3/t and the gas drainage reach 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thin protective coal seam DRILLING pressure relief expansion deformation gas drainage
下载PDF
800MPa级超细晶粒钢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立秋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共6页
800MPa级超细晶粒钢是通过多向变形热处理,大角度交叉轧制,大变形应变诱导动态相变和铁素体动态相变,大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弛豫析出控制相变,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成等轧制技术,将钢中的晶粒尺寸由10μm降到1μm以下,从而达到高强韧性的一... 800MPa级超细晶粒钢是通过多向变形热处理,大角度交叉轧制,大变形应变诱导动态相变和铁素体动态相变,大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弛豫析出控制相变,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成等轧制技术,将钢中的晶粒尺寸由10μm降到1μm以下,从而达到高强韧性的一种低碳(0.05%C)微合金化钢。介绍了国内外800MPa级超细晶粒钢的理论研究、生产工艺和焊接技术的新进展和今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MPa级 超细晶粒钢 工艺技术 研究 发展 发展趋势 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 a级 现状 动态相变
下载PDF
TWIP钢等径通道挤压后微观组织及力学本构模型研究
16
作者 汲江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22,共7页
为解决孪晶诱导塑性变形钢(TWIP)屈服强度较低的缺点,通过等径通道挤压技术对TWIP进行了晶粒细化。在微观组织分析与力学性能测试的基础上,通过Ludwik,Hollomon以及Swift本构模型对拉伸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1道次和2... 为解决孪晶诱导塑性变形钢(TWIP)屈服强度较低的缺点,通过等径通道挤压技术对TWIP进行了晶粒细化。在微观组织分析与力学性能测试的基础上,通过Ludwik,Hollomon以及Swift本构模型对拉伸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1道次和2道次ECAP挤压后晶粒在剪切方向拉长,并引入了大量亚晶粒。同时,随变形的进行,产生了厚度较小的变形孪晶与二次孪晶。4道次ECAP挤压后,位错和孪晶活动导致微观结构进一步细化。随挤压道次的增加,TWIP钢的屈服强度以及极限抗拉强度升高,而塑性与抗拉韧性不断下降。通过Ludwik、Hollomon以及Swift这3种本构模型对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拟合程度较好,获得了相应拟合参数,拟合所得参数有助于有限元模拟。经ECAP处理后,应变硬化指数n值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晶诱导塑性变形 等径通道挤压 力学性能 本构模型
下载PDF
γ/ε双相Fe-19Mn合金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加工硬化行为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世宏 李健 +4 位作者 葛昕 柴锋 罗小兵 杨才福 苏航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1-320,共10页
采用OM、EBSD、TEM、XRD和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了γ-奥氏体/ε-马氏体双相Fe-19Mn-0.0017C(质量分数,%)合金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加工硬化行为。结果表明,Fe-19Mn发生了变形诱导马氏体相变,并且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相变过程由以... 采用OM、EBSD、TEM、XRD和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了γ-奥氏体/ε-马氏体双相Fe-19Mn-0.0017C(质量分数,%)合金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加工硬化行为。结果表明,Fe-19Mn发生了变形诱导马氏体相变,并且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相变过程由以γ→ε相变为主转变为以ε→α’相变为主。对比分析加工硬化率的变化与相含量的变化,表明ε→α’相变比γ→ε相变具有更高的加工硬化能力。同时,在变形过程中,ε-马氏体不仅发生了位错滑移,还形成了■孪晶,以满足ε-马氏体的变形协调。在γ→ε和ε→α’双重相变引起的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γ-奥氏体/ε-马氏体/α’-马氏体中的位错滑移,以及ε-马氏体的孪生变形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Fe-19Mn的抗拉强度和总延伸率分别达到722 MPa和31%,显示出良好的强塑性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钢 变形诱导马氏体相变 孪生变形 加工硬化
原文传递
单壳体潜艇球柱组合壳结构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旭 王晓天 +1 位作者 孙丽萍 李金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4-117,126,共5页
针对单壳体潜艇的球柱组合壳结构的强度特性,分别采用无矩和有矩理论建立了结构构件的力学模型,推导了结构位移和转角的精确解.结合连接处的变形协调条件,给出了组合壳结构连接处的位移和转角公式.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各项结构参数变化... 针对单壳体潜艇的球柱组合壳结构的强度特性,分别采用无矩和有矩理论建立了结构构件的力学模型,推导了结构位移和转角的精确解.结合连接处的变形协调条件,给出了组合壳结构连接处的位移和转角公式.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各项结构参数变化对组合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壳结构中的轴向力是诱导结构变形的主要因素,在连接处附件结构将产生两个变形拐点,其中近柱壳拐点为危险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 球柱组合壳 边缘内力 诱导变形 变形拐点
原文传递
极薄带微轧制中的系列新发现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相华 赵启林 于庆波 《轧钢》 2018年第6期1-5,35,共6页
在对极薄带微轧制的研究中,陆续发现一系列用传统轧制理论不能解释的新现象,如工业纯铜的超延展现象、脆性材料的非典型塑性现象、异种金属多层复合中的变形诱导反应扩散现象等。这些新现象与微成形中的尺寸效应有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在对极薄带微轧制的研究中,陆续发现一系列用传统轧制理论不能解释的新现象,如工业纯铜的超延展现象、脆性材料的非典型塑性现象、异种金属多层复合中的变形诱导反应扩散现象等。这些新现象与微成形中的尺寸效应有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能够有助于揭示微成形的深层规律,加深对塑性变形本质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在微成形领域产生新思路,开发微成形新工艺,促进微成形产品开发,推动微成形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带 微轧制 超延展 非典型塑性 变形诱导反应扩散
原文传递
沙钢细晶粒热轧薄带钢的研究和工业生产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东升 李冉 陈少慧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9-55,共7页
通过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中试工场热轧试验和工业生产热轧试验,成功实现了热连轧细晶粒系列C-Mn钢的工业化生产。利用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DIFT)机制和变形后快速冷却工艺,在w([Mn])为0.2%~0.7%的低碳(w([C])为0.13%~0.17%)钢中获得了... 通过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中试工场热轧试验和工业生产热轧试验,成功实现了热连轧细晶粒系列C-Mn钢的工业化生产。利用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DIFT)机制和变形后快速冷却工艺,在w([Mn])为0.2%~0.7%的低碳(w([C])为0.13%~0.17%)钢中获得了细晶粒多边形铁素体(PF)+珠光体(P)+贝氏体(B)组织。使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终轧和快速冷却工艺路线在高锰钢(w([C])为0.13%~0.17%,w([Mn])为1.5%)中得到了PF+B组织。在1450mm热带钢连轧生产线上,批量生产出厚度4.0~5.5mm细晶粒热轧板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晶粒钢 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 快速冷却 卷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