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二色谱测定技术在小分子化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振佳 司伊康 陈晓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78-1484,共7页
圆二色谱(CD)是研究DNA构象随环境条件(如温度、离子强度和pH)的改变而变化的检测技术,也是研究DNA与配基(包括小分子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DNA的圆二色谱是由其骨架结构中的不对称糖分子和由这些糖分子的构型决定的螺... 圆二色谱(CD)是研究DNA构象随环境条件(如温度、离子强度和pH)的改变而变化的检测技术,也是研究DNA与配基(包括小分子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DNA的圆二色谱是由其骨架结构中的不对称糖分子和由这些糖分子的构型决定的螺旋结构产生的。根据配基对原有的DNA圆二色谱信号的影响,以及诱导产生的圆二色谱新信号(ICD)的不同特点,不仅可以得知配基与DNA具有相互作用,还可以推断配基与DNA结合的不同模式。研究表明这些ICD信号是由配基的电子跃迁偶极矩与DNA的碱基电子跃迁偶极矩在DNA不对称环境中发生偶合产生的。如果使用不同序列的短链DNA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可获知配基与DNA相互作用中的序列特异性。实验已经证明,圆二色谱法虽然灵敏度较低,但它具有快速、简便、样品用量少、对构象变化敏感及不受分子大小的限制等特点,可以作为核磁共振(NMR)和X-光单晶衍射技术的补充。本文将介绍圆二色谱技术在研究DNA与小分子化合物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以及本实验室利用圆二色谱技术研究抗肿瘤新药的初步结果。由于圆二色谱可作为新药研究中发现先导化合物辅助筛选的手段,因此可用于发现更多以DNA为靶点的药物,如抗肿瘤药、抗菌药、抗病毒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圆二色谱 抗肿瘤药 药物与DNA相互作用 DNA嵌入 DNA沟结合
原文传递
川芎内生菌Fusarium tricinctum的四个新吡喃-2-酮类成分 被引量:4
2
作者 曹钰镁 旷歧轩 +5 位作者 巨凤 邓赟 邓放 顾玉诚 任波 郭大乐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28-4331,共4页
采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及反相碳十八制备液相色谱及手性拆分从川芎内生菌Fusariumtricinctum的糙米培养基中分离得到四个具有相同平面结构的2-吡喃酮类化合物,并采用改良的Snatzke法对其绝对构型进行鉴定.
关键词 2-吡喃酮 Fusarium tricinctum 川芎 诱导圆二色谱
原文传递
山柰根茎中一对磺酸化的双苯庚烷差向异构体(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芳林 罗建光 +1 位作者 王小兵 孔令义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为了从传统中药山柰中寻找新的活性化学成分。方法:应用D101大孔树脂,MCI,SephadexLH-20和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对山柰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水溶性部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果:两个新的C-1磺酸化双苯庚烷差向异构体从山柰根茎中分离得到,... 目的:为了从传统中药山柰中寻找新的活性化学成分。方法:应用D101大孔树脂,MCI,SephadexLH-20和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对山柰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水溶性部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果:两个新的C-1磺酸化双苯庚烷差向异构体从山柰根茎中分离得到,分别命名为山柰磺酸A(1)和山柰磺酸B(2),并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两个化合物的绝对构型是通过比较电子激发圆二色谱(ECD)以及化学计算结合Mo2(OAc)4诱导圆二色谱(ICD)的方法确定。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并且首次对这两个化合物的绝对构型进行了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柰 姜科 磺酸化双苯庚烷 电子激发(ECD) 诱导圆二色谱(IC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