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型Ampc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 李蕾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诱导型ampcβ-内酰胺酶 检测方法 菌种 肠杆菌科 耐药性
下载PDF
抗菌药物对阴沟肠杆菌诱导型AmpCβ-内酰胺酶向持续高产型转变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赵虎 涂婉 方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对阴沟肠杆菌由诱导型AmpC β-内酰胺酶向持续高产型转变的影响作用。方法 观察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前后阴沟肠杆菌由诱导型AmpC β-内酰胺酶向持续高产型转变的转变率。结果 60株诱导型产酶的阴沟肠杆菌,有8株转变为持...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对阴沟肠杆菌由诱导型AmpC β-内酰胺酶向持续高产型转变的影响作用。方法 观察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前后阴沟肠杆菌由诱导型AmpC β-内酰胺酶向持续高产型转变的转变率。结果 60株诱导型产酶的阴沟肠杆菌,有8株转变为持续高产型,转变率为13.3%;应用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和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患者,阳性转变率分别为16.7%、11.1%、10.5%和20.0%。结论阴沟肠杆菌易受抗菌药物的影响发生突变,转变为持续高产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β-内酰胺酶 持续高产型 阴沟肠杆菌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圆环估计试验检测诱导型AmpC-β-内酰胺酶
3
作者 张蓓 沈立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51-754,共4页
目的了解肠杆菌科细菌中产诱导型AmpC-β-内酰胺酶的情况。方法 建立一种圆环估计试验(KBDA)的检测方法,以头孢西丁作为诱导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作为指示剂,观察抑菌圈的大小和在诱导剂一边抑菌圈形状的改变。结果 ... 目的了解肠杆菌科细菌中产诱导型AmpC-β-内酰胺酶的情况。方法 建立一种圆环估计试验(KBDA)的检测方法,以头孢西丁作为诱导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作为指示剂,观察抑菌圈的大小和在诱导剂一边抑菌圈形状的改变。结果 诱导剂引起抑菌圈形状的改变被分为S、B、C、D、R型,其中诱导型产AmpC酶耐药细菌(C型和D型)占67.5%,这些细菌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5%和93%。结论 KBDA试验能检测出传统的K-B或MIC药敏试验所不能发现的诱导型产AmpC酶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可加用庆大霉素或环丙沙星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 β-内酰胺酶 第三代头孢菌素 ampc 改变 庆大霉素 环丙沙星 抑菌圈 诱导 试验
下载PDF
阴沟肠杆菌AmpC β-内酰胺酶由诱导型转变为组成型的机制
4
作者 涂婉 赵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研究质粒传播和ampD基因突变两种机制对阴沟肠杆菌AmpC β-内酰胺酶由诱导型转变为组成型的影响作用和比率。方法收集医院感染患者标本,将诱导型阴沟肠杆菌和其转变后的组成型阴沟肠杆菌分为一组。对每组细菌的质粒ampC基因和染色质... 目的研究质粒传播和ampD基因突变两种机制对阴沟肠杆菌AmpC β-内酰胺酶由诱导型转变为组成型的影响作用和比率。方法收集医院感染患者标本,将诱导型阴沟肠杆菌和其转变后的组成型阴沟肠杆菌分为一组。对每组细菌的质粒ampC基因和染色质ampD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195例感染拟似诱导型阴沟肠杆菌患者中,25例(12.82%)的菌株转变为组成型。其中,10组菌株的阳性转变为单纯的质粒传播所致,10组为单纯的ampD基因突变所致,1组既有质粒传播又存在ampD基因突变,另外4组则两者全无。12株转变的组成型阴沟肠杆菌ampD基因存在有意义的突变位点,其中7株存在移码突变,另外5株为点突变。结论阴沟肠杆菌由诱导型转变为组成型已经达到较高的比率,质粒传播和染色质突变均为引起这种转变的重要原因。质粒介导的AmpC酶已经跨种、跨区域传播,染色质ampD基因的突变率也远远高于其自然突变率,这两种机制均应在临床医疗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β-内酰胺酶 组成型 质粒传播 染色质突变 ampD基因
下载PDF
革兰阴性杆菌诱导型β-内酰胺酶试验及药敏检测结果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露霞 徐德兴 +2 位作者 郭江华 刘刃 陈翠微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4-137,共4页
对135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诱导型β-内酰胺酶检测的同时对产酶组与非产酶组药敏结果加以分析。结果,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细菌60株,占44%,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最高,依次为... 对135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诱导型β-内酰胺酶检测的同时对产酶组与非产酶组药敏结果加以分析。结果,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细菌60株,占44%,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最高,依次为56%、50%、44%和40%。产酶组与非产酶组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比较,发现二者无显著差异,提示常规药敏试验未能完全反映细菌耐药情况,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可以补充常规药敏不足。同时本文通过WHONET-3统计软件对产诱导酶的菌进行配对散点图分析,发现亚胺培南与氨基糖甙类和喹喏酮类抗菌药物有较强的互补性,提示在临床调整用药时,可以选择抗菌药物不同的配对联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诱导型β-内酰胺酶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检测及其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介华 苏丹 +1 位作者 梁金水 袁春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0-282,303,共4页
目的 了解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产诱导型 β 内酰胺酶的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美国DADE产MicroScanAutoScan 4型微生物分析仪及其NC2 1鉴定板检测 12 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 2 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用符合NCCLS标准的Version ... 目的 了解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产诱导型 β 内酰胺酶的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美国DADE产MicroScanAutoScan 4型微生物分析仪及其NC2 1鉴定板检测 12 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 2 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用符合NCCLS标准的Version 2 2分析软件对 12 8株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 β 内酰胺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 1)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达 62 6%~ 80 0 %之间 ,妥布霉素、哌拉西林、庆大霉素次之 ,而其他头孢菌素敏感性低下 ;( 2 ) 12 8株铜绿假单胞菌产 β 内酰胺酶者 115株 ( 89 8% ) ,在产诱导型 β 内酰胺酶菌株中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氨曲南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 β 内酰胺酶的出现率为 64 3 %~ 86 1% ;( 3 )产诱导型 β 内酰胺酶株对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妥布霉素等抗生素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不产诱导型 β 内酰胺酶株 ,而氨苄西林 /舒巴坦、SMZ/TMP的敏感性则完全相反 (P <0 0 5或 0 0 0 5 )。结论 本地区抗生素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 β 内酰胺酶率较高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氨曲南是强诱导剂 ,对于产酶菌株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诱导型β-内酰胺酶 抗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用双纸片法检测革兰阴性杆菌的诱导型β-内酰胺酶 被引量:13
7
作者 蒋燕群 王坚强 +1 位作者 陈珊珊 倪语星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9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用双纸片法对120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诱导型β-内酰胺酶(IB)的检测,以头孢西丁或亚胺培南为诱导剂,头孢他定与头孢噻肟为基质,结果发现在22种革兰阴性杆菌中,有九种能产生诱导型β-内酰胺酶,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 用双纸片法对120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诱导型β-内酰胺酶(IB)的检测,以头孢西丁或亚胺培南为诱导剂,头孢他定与头孢噻肟为基质,结果发现在22种革兰阴性杆菌中,有九种能产生诱导型β-内酰胺酶,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蜂房哈夫尼亚菌、鲍曼不动杆菌、粘质沙雷菌、普通变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和抗坏血酸克鲁沃菌。头孢西丁组出现扁平区的有19株(15.8%),可判断为IB阳性的为9株(7.5%);亚胺培南组出现扁平区的有27株(22.5%),可判断为IB阳性的为26株(21.7%)。结论:21.7%的革兰阴性杆菌能产生IB。用亚胺培南作为诱导剂检测IB的生成,其作用优于头孢西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诱导型 β-内酰胺酶 双纸片法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分类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明德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74-475,共2页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 (PA )所产的各种诱导型β-内酰胺酶 (诱导酶 )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亚胺培南诱导 +多底物相邻纸片法。结果  PA标准株为产诱导型超广谱酶 (IESBL s) ;10 0株 PA临床株中产各种诱导酶93株 (93.0 % ) ,其中 IES...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 (PA )所产的各种诱导型β-内酰胺酶 (诱导酶 )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亚胺培南诱导 +多底物相邻纸片法。结果  PA标准株为产诱导型超广谱酶 (IESBL s) ;10 0株 PA临床株中产各种诱导酶93株 (93.0 % ) ,其中 IESBL s 92株 (98.9% ) ,诱导型青霉素酶 1株 ;93株 PA产诱导酶临床株中 ,以头孢噻肟(CTX)、哌拉西林 (PIP)、氨曲南 (ATM)、头孢他啶 (CAZ)为作用底物的菌株依次为 5 3株、6 0株、74株、77株 ,未出现以头孢呋辛 (CXM)、头孢唑林 (CFZ)为作用底物的诱导酶菌株 ;92株 PA产 IESBL s有 10种表型。结论 PA标准株为产 IESBL s;PA绝大多数产 IESBL s,PA产其他类型诱导酶很少 ;不同菌株产诱导酶的底物也不同 ,CAZ的筛选率最高 ;PA所产 IESBL s至少有 1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诱导型β-内酰胺酶 分类
下载PDF
卤类、醛类消毒剂对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菌株的敏感性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峰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消毒剂 诱导型β-内酰胺酶 抗药性 微生物
下载PDF
301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诱导型Ampc-β-内酰胺酶的调查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蕾 王丽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3期2620-2620,共1页
临床上在肠杆菌科的某些菌种及铜绿假单胞菌在三代头孢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诱导型Ampc-β-内酰胺酶,并可筛选出持续高产的Ampc酶突变株。Ampc酶可水解大多数青霉素,第一、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1]。
关键词 诱导型ampc-β-内酰胺酶 耐药
下载PDF
携带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的猪源大肠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及植物提取物药物筛选
11
作者 李海利 张青娴 +5 位作者 朱文豪 游一 王治方 郎利敏 张立宪 王克领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6期23-34,共12页
为了解大肠杆菌携带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NDM)NDM耐药基因情况及筛选敏感植物提取物。采用16S rRNA菌种鉴定,PCR筛查菌耐药基因,bla NDM、bla TEM和AmpC酶耐药基因的确认,全基因组测序,BLAST和MEGA软... 为了解大肠杆菌携带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NDM)NDM耐药基因情况及筛选敏感植物提取物。采用16S rRNA菌种鉴定,PCR筛查菌耐药基因,bla NDM、bla TEM和AmpC酶耐药基因的确认,全基因组测序,BLAST和MEGA软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系统进化树分析、NDM亚型鉴定和6种植物提取物药敏药物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从2021年(1-12月)临床猪腹泻病例中分离鉴定的91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中鉴定出1株同时携带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4、NDM5和β内酰胺酶blaTEM、AmpC酶的大肠杆菌(HN2187)。对其进行11种抗生素和6种植物提取物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HN2187菌株对其均耐药。而HN2187对血根碱、贯叶连翘提取物敏感,对黄芩、姜黄素、千里光和大蒜提取物耐药。HN2187产B类酶,携带NDM4、NDM5、bla TEM、AmpC酶耐药基因,其中bla NDM-4位于质粒pNDM4-HN2187(Plasmid B)上,bla NDM-5位于质粒pNDM5-HN2187(Plasmid A)上,bla TEM1位于质粒pTEM1-HN2187(Plasmid B)上,AmpC酶耐药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分别介导bla NDM-4、bla NDM-5、bla TEM和AmpC耐药基因,是耐药菌传播的重要载体。以上研究表明,携带NDM4和NDM5的多重耐药菌已在养殖场传播和流行,应加强该类耐药基因的流行调查、监测和新药物研究,为临床超级细菌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酶 Β内酰胺酶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NDM5 NDM4 blaTEM ampc 大肠埃希氏菌 细菌耐药
下载PDF
90株肠杆菌属细菌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检测与药敏结果
12
作者 毛彩萍 叶珍 汪憾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87-288,共2页
目的 :了解肠杆菌属细菌产诱导型 β-内酰胺酶及药敏情况。方法 :应用双纸片扩散法——分别采用亚胺培南和头孢西丁两种诱导剂以及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两种目标物——测定 90株肠杆菌属细菌的诱导型β-内酰胺酶 ,并用 VITEK3 2 -AMS测定... 目的 :了解肠杆菌属细菌产诱导型 β-内酰胺酶及药敏情况。方法 :应用双纸片扩散法——分别采用亚胺培南和头孢西丁两种诱导剂以及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两种目标物——测定 90株肠杆菌属细菌的诱导型β-内酰胺酶 ,并用 VITEK3 2 -AMS测定该 90株细菌对 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亚胺培南组和头孢西丁组分别有 5 1株和 2 5株细菌产生诱导型 β-内酰胺酶 ,头孢他啶组和头孢噻肟组分别有 5 0株和3 0株细菌的诱导型β-内酰胺酶阳性 ,以头孢西丁、头孢噻吩、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 ,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结论 :亚胺培南优于头孢西丁、头孢他啶优于头孢噻肟 ,5 1株产酶组与 3 9株非产酶组细菌的耐药差异无显著性。临床用药时应注意亚胺培南的高诱导性和体外药敏试验的局限性 ,提倡微生物实验室注重诱导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属细菌 诱导型β-内酰胺酶 检测 耐药性 药敏分析
下载PDF
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耐药性分析
13
作者 蒋金芬 章学军 +1 位作者 汪菲菲 钟湘芸 《大连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88-90,共3页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规用药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 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诱导型β内酰胺酶,体外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结 果 11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 67株产生诱导型β-内酰胺酶.头孢西丁和替...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规用药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 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诱导型β内酰胺酶,体外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结 果 11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 67株产生诱导型β-内酰胺酶.头孢西丁和替卡西林耐药率 分别达到了90.9%,80.2%;其他10种药物耐药性均呈上升趋势.如亚胺培南达到18.1%. 结论实验证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日益严重,应高度重视它的耐药性的变化趋势,强调 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诱导型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赛芳 潘钦石 +2 位作者 周铁丽 李超 刘庆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74-476,共3页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质粒AmpC酶的产生情况及耐药性,研究AmpC酶的基因型别。方法用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ESBLs;用酶提取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mpC酶的基因,DNA序列测定检测A...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质粒AmpC酶的产生情况及耐药性,研究AmpC酶的基因型别。方法用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ESBLs;用酶提取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mpC酶的基因,DNA序列测定检测AmpC酶的基因型;K-B法检测细菌耐药性。结果58株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阳性21株,AmpC酶阳性5株,其中3株ESBLs和AmpC酶均阳性,5株AmpC酶阳性菌中,4株扩增出DHA基因,经测序均为DHA-1,1株扩增出MIR基因。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和AmpC酶均有较高的检出率,AmpC酶以DHA基因型为主。产ESBLs和AmpC酶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 β-内酰胺酶 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质粒介导的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47
15
作者 王琴 姚智 +4 位作者 杨萍 胡静仪 郭海峰 张立 宋琳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质粒介导的AmpC酶基因型。 方法采用Microscan微生物鉴定仪、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 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技术分...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质粒介导的AmpC酶基因型。 方法采用Microscan微生物鉴定仪、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 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技术分析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质粒介导的AmpC酶基因型。结果 肺炎克 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 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和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为36.6%、38.3%、56.7%、63.4%、81.7%、86.7%、 96.6%、98.3%和98.3%,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为100%;60株肺炎克雷伯菌全部扩增出TEM基因,有25株细 菌检出CTX-M-Ⅰ群基因,有54株细菌扩增出DHA基因,而PER和MIR(ACT-1)全部为阴性;且有21株肺炎 克雷伯菌同时携带CTX-M-Ⅰ群、DHA和TEM基因。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为多重耐药菌,同时 存在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DHA-1型质粒介导的AmpC酶,尚未发现PER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 MIR型质粒介导的AmpC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质粒 ampc
下载PDF
阴沟肠杆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 被引量:201
16
作者 吴伟元 陈民钧 王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目的: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或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或同时高表达这两类酶,是阴沟肠杆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方法:建立了一种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在常规NCCLS纸片扩散法基... 目的: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或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或同时高表达这两类酶,是阴沟肠杆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方法:建立了一种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在常规NCCLS纸片扩散法基础上接种大肠杆菌ATCC 25922,在头孢西叮药敏纸片周围放射性切出琼脂小槽,待测菌的粗酶提取物在槽内扩散,与头孢西叮纸片扩散相交。结果:由于AmpC酶水解头孢西叮,出现抑菌圈内生长细菌,这一现象能被加入槽内的邻氯西林抑制,而ESBLs不能水解头孢西叮,无此现象。因邻氯西林不能抑制ESBLs活性,同样用头孢由松取代头抱西叮纸片,用邻氯西林抑制槽内AmpC酶,可测出 ESBLs。使用该法检测分别产 AmpC酶、 ESBLs的标准株和 24株临床分离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结果各种标准株检测无误,24株阴沟肠杆菌中,14株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试验阳性,4株产ESBLs试验阳性,5株此两类酶检测均阳性,1株此两类酶检测均阴性,原因待分析。结论:对于阴沟肠杆菌,这种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能较好地鉴别持续高产 AmpC酶和 ESBL的阴沟肠杆菌,并适用于临床常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ESBLS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阴沟肠杆菌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ADC型AmpC 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支密 储秋菊 +4 位作者 糜祖煌 单浩 杨海燕 仵蕾 秦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9-374,383,共7页
目的了解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中ADC型AmpC β-内酰胺酶基因(blaADC)存在状况。方法收集2000年7月-2002年12月所分离到的60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 目的了解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中ADC型AmpC β-内酰胺酶基因(blaADC)存在状况。方法收集2000年7月-2002年12月所分离到的60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blaADC基因。结果60株中有59株blaADC基因呈阳性(98.3%),序列分析表明4号菌株(原始编号HZB3944)blaADC基因为-新亚型,其核酸序列已登录GenBank(注册号EF56958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中blaADC基因阳性率很高,产ADC型AmpC β-内酰胺酶是本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ADC型 ampc 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质粒编码的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沈定霞 罗燕萍 +2 位作者 曹敬荣 周光 田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9-642,共4页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质粒编码的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表型和基因型。方法利用3-氨基苯酚硼酸及ESBLs确认试验检测AmpC酶与ESBLs表型,接合转移试验了解质粒在细菌间的传递;通过质粒的提取、纯化,PCR反应及序列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质粒编码的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表型和基因型。方法利用3-氨基苯酚硼酸及ESBLs确认试验检测AmpC酶与ESBLs表型,接合转移试验了解质粒在细菌间的传递;通过质粒的提取、纯化,PCR反应及序列分析,研究肺炎克雷伯菌质粒携带的ampC基因和ESBLs基因类型。结果从肺炎克雷伯菌中获得1条约15 kb大小的质粒,此质粒可通过接合转移方式将耐药性传递至大肠埃希菌,以从肺炎克雷伯菌及接合转移后的接合子细菌中,提取的质粒为模板,均可扩增出DHA型ampC基因及SHV型ESBLs基因,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ampC及ESBLs基因型分别为DHA-1型及SHV-12型。结论从肺炎克雷伯菌可转移的质粒中,检测到DHA-1型ampC基因及SHV-12型ESBLs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质粒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 基因型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质粒介导AmpC酶基因分布及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侯佳惠 童郁 +4 位作者 费静娴 郭美艳 赵玉杰 包其郁 周铁丽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质粒介导AmpC酶的基因分布及流行特性,为细菌耐药性的监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5年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选取每年同一时间段的临床连续分离株共169株...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质粒介导AmpC酶的基因分布及流行特性,为细菌耐药性的监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5年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选取每年同一时间段的临床连续分离株共169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EM、SHV、VEB、PER、GES、TLA、IBC、CTX-M、OXA等β-内酰胺酶基因和AmpC酶基因。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痰标本),占75.7%;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曲松耐药情况严重,耐药率分别为91.9%和91.7%;对其他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头孢他啶46.7%、亚胺培南38.2%、左旋氧氟沙星30.2%、环丙沙星28.3%、阿米卡星5.0%。169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产TEM、CTX-M、OXA和GES型β-内酰胺酶菌株84株(49.7%);质粒介导AmpC酶23株(13.6%)。PFGE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仅3株具有同源性,呈散发流行。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率高,呈多重耐药且散发流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β内酰胺酶 质粒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下载PDF
广州地区肠杆菌属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调查 被引量:10
20
作者 叶惠芬 刘平 +3 位作者 杨银梅 陈惠玲 莫健民 林丹丹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01-602,621,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肠杆菌属高产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方法采用头孢西丁和头孢曲松+氯唑西林三维试验。结果612株菌中初筛出381株可疑菌株进行检测,其中高产AmpC酶有88株(14.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肠杆菌属高产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方法采用头孢西丁和头孢曲松+氯唑西林三维试验。结果612株菌中初筛出381株可疑菌株进行检测,其中高产AmpC酶有88株(14.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261株(42.6%),高产AmpC酶合并产ESBLs28株(4.6%);药敏分析亚胺培南对肠杆菌属耐药率最低为1.1%,头孢吡肟对高产AmpC酶菌株敏感性较高。结论应常规检测高产AmpC酶和ESBLs,强调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ESBL 肠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广州地区 调查 临床合理应用 高产 菌株 测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