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9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epcidin和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通痹颗粒 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
1
作者 吴伊莹 柳玉佳 +2 位作者 廖亮英 范伏元 郭志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960-966,共7页
目的研究通痹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铁调素(hepcidin,Hepc)、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通痹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铁调素(hepcidin,Hepc)、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通痹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空白组不予处理,其余组用牛Ⅱ型胶原建立CIA模型。造模完成后,空白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分别以巴瑞替尼片和低、中、高剂量通痹颗粒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HE染色行滑膜组织病理学观察;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epc、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滑膜中JAK2、STAT3、细胞信号因子传导抑制体(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1、SOCS3的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中JAK2、p-JAK2、STAT3、p-STAT3、SOCS1、SOCS3的蛋白表达量。结果模型组见滑膜上皮结构缺损,滑膜重度增生,排列紊乱,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多个血管翳形成;各给药组滑膜炎症均有所减轻,阳性对照组优于通痹颗粒高剂量组,通痹颗粒中、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关节炎指数评分、血清Hepc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通痹颗粒中、低剂量组关节炎指数评分、血清Hepc和IL-6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通痹颗粒低、中、高剂量组JAK2、STAT3 mRNA和蛋白以及p-JAK2、p-STAT3的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而通路抑制因子SOCS1、SOCS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通痹颗粒各剂量组JAK2、STAT3 mRNA和蛋白以及p-JAK2、p-STAT3的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而SOCS1、SOCS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通痹颗粒能够改善CIA大鼠滑膜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而减少Hepc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中药 通痹颗粒 铁调素 JAK2/STAT3信号通路
下载PDF
希浦系统起搏对老年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病人效果的Meta分析
2
作者 成荣 周昊阳 +3 位作者 李颖 张成 李春雨 陈彦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57-563,共7页
目的评估右心室起搏后,患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的老年病人升级至希浦系统起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希浦系统起搏对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疗效的... 目的评估右心室起搏后,患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的老年病人升级至希浦系统起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希浦系统起搏对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疗效的相关文献,提取研究中有关临床获益和安全性的数据,在RevMan 5.4软件上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185例病人,升级希浦系统起搏的成功率为95%。Meta分析结果显示:升级希浦系统起搏后,随访期间病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MD=-11.73,95%CI:-14.74~-8.72,P<0.01)较升级术前提高,QRS波时限(MD=59.84,95%CI:55.98~63.70,P<0.01)较升级术前缩短,NYHA心功能分级(MD=1.05,95%CI:0.70~1.41,P<0.01)较升级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起搏阈值(MD=-0.11,95%CI:-0.24~0.02,P=0.08)和R波振幅(MD=-0.35,95%CI:-1.94~1.24,P=0.66)升级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中观察到2例病人死亡。结论对于老年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病人,可考虑升级起搏方式为希浦系统起搏,不仅可以纠正长期右心室起搏引起的心脏电不同步和心室重塑,同时也能改善病人的临床心功能并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浦系统起搏 希氏束起搏 左束支起搏 起搏诱导性心肌病 老年人 右心室起搏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国慢性诱导性荨麻疹诊治专家共识(2023)》解读
3
作者 杨亦楠 李爽爽 +2 位作者 常飞宇 杨清博 雷明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998-1001,共4页
慢性诱导性荨麻疹(chronic inducible urticaria,CIndU)通常由特定诱因诱发,表现为风团和血管性水肿反复发作,自然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部分医生对CIndU临床诊疗能力有待提高,我国亟需形成针对CIndU的诊疗共识。《中国慢... 慢性诱导性荨麻疹(chronic inducible urticaria,CIndU)通常由特定诱因诱发,表现为风团和血管性水肿反复发作,自然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部分医生对CIndU临床诊疗能力有待提高,我国亟需形成针对CIndU的诊疗共识。《中国慢性诱导性荨麻疹诊治专家共识(2023)》系统阐述了CIndU的规范化诊治流程。现将对该共识进行解读,为临床医师规范化诊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诱导性荨麻疹 诊断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新生儿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2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罗昕悦 徐元媛 李向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NFPIE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与2021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诊断的2例NFPIES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新生儿”“食物蛋白诱导小肠结肠炎”和“neonate”“food protein in... 目的:探讨新生儿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NFPIE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与2021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诊断的2例NFPIES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新生儿”“食物蛋白诱导小肠结肠炎”和“neonate”“food protein induced enterocolitis syndrome”为关键词分别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进行检索(建库至2022年12月),总结NFPIES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例1,患儿女,7天,因“便血1天半”入院。患儿系G5P2,胎龄39周 1天,出生体重3600 g。患儿父亲有湿疹、鼻炎病史,患儿哥哥有鼻炎病史。入院时体重下降11.3%,小便量少,皮肤颜色苍白,皮肤弹性差。例2,患儿男,6天,因“便血3天”入院。患儿系G2P2,胎龄38周,出生体重3450 g。患儿父亲有鼻炎病史。入院时体重下降6%。查体:血压71/43 mmHg,反应欠佳,面色欠红润,皮肤弹性差。2例患儿生后均有配方奶喂养史,均有低白蛋白、脱水临床表现,更换为氨基酸奶粉喂养后,便血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诊断为慢性重度FPIES。文献复习结果:根据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共计检索到6篇关于NFPIES的文献,共14例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腹胀、便血、发热等,其中7例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结论:NFPIES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要求医师详细询问疾病发作时临床表现及父母过敏史等信息,需注意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感染性胃肠炎及炎症性肠病等疾病鉴别,避免过度检查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 牛奶蛋白过敏 新生儿
下载PDF
穿山龙薯蓣皂苷通过调控自噬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的机制
5
作者 江涛 由涌 +4 位作者 夏东帅 薄思涵 王永为 高亚贤 宋鸿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5-651,共7页
目的探讨穿山龙薯蓣皂苷通过自噬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鸡Ⅱ型胶原乳剂建立CIA模型小鼠,初次免疫DBA1小鼠(0.1 mL),第21天后再次给予相同剂量刺激。加强免疫后将胶原免疫... 目的探讨穿山龙薯蓣皂苷通过自噬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鸡Ⅱ型胶原乳剂建立CIA模型小鼠,初次免疫DBA1小鼠(0.1 mL),第21天后再次给予相同剂量刺激。加强免疫后将胶原免疫的50只小鼠随机分组为CIA模型组、雷公藤组和穿山龙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另有10只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在对小鼠进行连续14天灌胃治疗并观察各组小鼠足爪的炎症程度,取下各组小鼠脾、腹股沟淋巴结和踝关节、膝关节,对踝关节、膝关节进行HE染色,检测各组淋巴结、脾组织中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相关自噬指标。结果与CIA模型组相比,穿山龙薯蓣皂苷高剂量组关节炎指数(AI)评分降低(P<0.05);雷公藤组及穿山龙薯蓣皂苷组足爪厚度差值减小(P<0.01)。与对照组相比,CIA模型组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小鼠膝关节滑膜和足爪踝关节HE染色结果显示CIA模型组对比对照组出现免疫细胞浸润、骨质侵蚀、软骨破坏和滑膜增生的症状;雷公藤组与穿山龙薯蓣皂苷中、高剂量组对CIA模型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可以减轻和预防症状。与CIA模型组相比,雷公藤组和穿山龙薯蓣皂苷治疗组中LC3、Beclin-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升高,p62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降低。结论穿山龙薯蓣皂苷可能通过抑制自噬对CIA模型小鼠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薯蓣皂苷 自噬 类风湿性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P62 LC3 BECLIN-1
下载PDF
诱导性共刺激分子靶点用于小鼠佐剂诱导型关节炎模型的可行性
6
作者 汪嘉晨 邵帅铭 +2 位作者 荆承玮 陈枫涛 闫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6-991,共6页
目的观察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靶点用于小鼠佐剂诱导型关节炎(AIA)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只BALB/c小鼠,于右后爪分别注射等剂量完全弗氏佐剂(AIA组,n=10)或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n=10),之后经尾静脉分别注射ICOS-IRD680 mAb探针(AIA... 目的观察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靶点用于小鼠佐剂诱导型关节炎(AIA)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只BALB/c小鼠,于右后爪分别注射等剂量完全弗氏佐剂(AIA组,n=10)或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n=10),之后经尾静脉分别注射ICOS-IRD680 mAb探针(AIA组)或IgG-IRD680 mAb探针对照组,比较24及48 h后2组近红外荧光成像右爪与左爪荧光强度比值;提取小鼠总RNA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针对对照组提取脾脏原代T细胞并分选磁珠阴性T细胞,以佛波酯/离子霉素刺激、诱导活化T细胞形成,检测其表面ICOS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相比对照组,AIA组ICOS基因表达显著上调、T细胞占比增高,FoxP3+调节性T细胞、CD8+T细胞及CD4+T细胞中ICOS分布较多。对照组分选磁珠阴性T细胞前、后CD3+T细胞纯度分别为65.31%和90.14%;其中,ICOS蛋白阳性小鼠CD4+T细胞在活化前、后占比分别为7.14%及31.20%,且活化CD4+T细胞ICOS蛋白平均荧光强度(586±25)显著高于未活化者(161±31)(t=25.390,P<0.001)。注射探针后24及48 h,AIA组右爪/左爪荧光强度比值均高于对照组(t=34.600、P<0.001;t=23.380、P<0.001)。相比对照组,AIA组小鼠心、肝、肾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且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肌酐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ICOS靶点用于小鼠AIA模型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光学成像 诱导性共刺激分子
下载PDF
利用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有望治疗胱氨酸病婴儿
7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8-8,共1页
据Thiyagarajan R 2023年11月30日[Int J Mol Sci,2023,24(23):17004-17004.]报道,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肾脏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的生成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如何导致婴儿胱氨酸病(又称肾病性胱氨酸病)的。作为一种罕见疾病,婴儿... 据Thiyagarajan R 2023年11月30日[Int J Mol Sci,2023,24(23):17004-17004.]报道,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肾脏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的生成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如何导致婴儿胱氨酸病(又称肾病性胱氨酸病)的。作为一种罕见疾病,婴儿胱氨酸病会极大地缩短患儿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氨酸病 罕见疾病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布法罗大学 婴儿 生成过程
下载PDF
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展
8
作者 谢晓丽 李鑫 +1 位作者 周梦瑶 李静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7期706-709,共4页
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ood proteininduced enterocolitis syndrome,FPIES)是一种由食物蛋白引起的非IgE介导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漏诊。其病理为小肠和结肠的非特异... 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ood proteininduced enterocolitis syndrome,FPIES)是一种由食物蛋白引起的非IgE介导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漏诊。其病理为小肠和结肠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变,通常在单一或多种食物蛋白质暴露后数小时内发作,常见于婴幼儿,表现为频繁呕吐、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消化系统症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肠道免疫系统对特定食物蛋白的异常反应有关[1]。近年来对其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食物激发试验、实验室检查等。治疗策略是避免诱发食物及对症支持治疗。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深入探索FPIES的发病机制,发现更准确、快速的诊断方法及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还需加强对FPIES的预防和管理策略的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 早期诊断 分子诊断技术 治疗 展望
下载PDF
CD4^(+)T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促使由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衍生的中脑星形胶质细胞表现出慢性促炎症表型
9
作者 Adina N MacMahon Copas Sarah F McComish +6 位作者 Andreea Petrasca Rachel McCormack Daniel Ivers Anna Stricker Jean M Fletcher Maeve A Caldwell 唐颖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星形胶质细胞是维持稳态的介质,但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参与神经炎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外周免疫细胞参与了PD的发病机制。因此,本研究旨在确定外周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调节中脑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中的潜在作... 星形胶质细胞是维持稳态的介质,但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参与神经炎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外周免疫细胞参与了PD的发病机制。因此,本研究旨在确定外周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调节中脑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中的潜在作用。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衍生的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暴露于5%和10%的CD4^(+)T细胞条件培养基(CD4CM)24小时、72小时和7天,以评估长期暴露的影响。此外,星形胶质细胞还暴露于Th17细胞细胞因子IL-17A(10 ng/mL),单独或与TNF-α(0.3 ng/mL)结合,在24小时、72小时和7天评估2种细胞因子可能的协同效应。CD4CM在中脑星形胶质细胞中引起了急性及长期的变化。观察到了NFκB向细胞核的转移增加,以及在24小时时促炎基因IL-1β和CXCL10的表达增加;在24小时和48小时时C3、LCN2和IL-6的表达增加;同时在这些时间点促炎细胞因子IL-6和CXCL10的释放也有所增加。IL-17A和TNF-α的组合对增加促炎基因表达和细胞因子释放产生了协同效应。IL-17A和TNF-α在24小时时增加了S100β的强度,在72小时时减少了细胞核面积并增加了星形胶质细胞的圆度。在72小时时观察到了γH2AX强度的协同效应,并且在7天时观察到了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的增加。我们的结果表明,IL-17A和TNF-α协同作用,增强了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其程度类似于CD4CM。这突出了外周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增强中脑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状态方面的重要性,并提示了它们在P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因子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神经炎症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基于IL-6/STAT3通路研究苗药方剂“四大血”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谢佳 罗进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基于白细胞介素-6(IL-6)/STAT3通路研究苗药方剂“四大血”(SX)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SX组和甲氨蝶呤(MTX)组],采用鸡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混合... 目的基于白细胞介素-6(IL-6)/STAT3通路研究苗药方剂“四大血”(SX)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SX组和甲氨蝶呤(MTX)组],采用鸡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混合乳化剂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RA)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实验分组(每组6只)进行灌胃给药。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的足肿胀程度、关节病理改变、关节炎指数(AI)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水平、关节滑膜组织中p-STA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X对RA疾病相关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可以降低小鼠足肿胀程度、关节炎滑膜炎症、AI评分、TNF-α和IL-6水平,抑制p-STAT3蛋白的表达。结论SX可以发挥明显的抗RA作用,其可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蛋白(p-STAT3)表达发挥对CIA小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药方剂 四大血 类风湿性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下载PDF
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调节NF-κB/STAT3/mPGES-1信号通路改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作用研究
11
作者 罗进芳 何吉 +2 位作者 喻杨 姚血明 黄聪 《贵州科学》 2024年第3期52-56,共5页
目的:研究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Heiguteng Zhuifenghuoluo cupsule,HZC)调节NF-κB/STAT3/mPGES-1信号通路改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HZC组和... 目的:研究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Heiguteng Zhuifenghuoluo cupsule,HZC)调节NF-κB/STAT3/mPGES-1信号通路改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HZC组和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组。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采用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混合乳化剂构建类风湿性关节(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模型。按照实验分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MTX(1 mg/kg)和HZC(243 mg/kg)灌胃,共给药21天。每周测量大鼠足肿胀程度、观察并进行足肿胀评分、检测大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 2(Prostaglandin E2,PGE 2),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微粒体前列腺素E2合酶-1(microsomal prostaglandin E synthase 1,mPGES-1)以及p-p65、p-STA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足肿胀程度、肿胀程度评分、大鼠血清PGE 2明显增加,HZC和MTX组大鼠足肿胀程度、肿胀程度评分和大鼠血清PGE 2明显降低。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mPGES-1、p-p65、p-STAT3蛋白的表达增加,HZC和MTX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mPGES-1、p-p65、p-STAT3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HZC通过抑制NF-κB/STAT3/mPGES-1信号通路,发挥其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MPGES-1 P-STAT3
下载PDF
简析美国的诱导性询问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吴铁刚 《前沿》 2007年第7期186-187,共2页
诱导性询问,是指询问者为了获得某一回答而在所提问题中添加有暗示被询问者如何回答的内容,或者将需要被询问人作证的有争议的事实假定为业已存在的事实加以提问而进行的提问。依据询问者的主观意图不同和对证人控制幅度方面的不同,诱... 诱导性询问,是指询问者为了获得某一回答而在所提问题中添加有暗示被询问者如何回答的内容,或者将需要被询问人作证的有争议的事实假定为业已存在的事实加以提问而进行的提问。依据询问者的主观意图不同和对证人控制幅度方面的不同,诱导性询问可以分为不同种类。诱导性询问规则是保证举证和质证有利于揭示案件真相而不是远离这些真相的一项重要规则。诱导性询问作为一种询问和质证的方式运用于美国司法审判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询问 交叉询问 诱导性询问规则 程序正义
下载PDF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腾 贺小英 马利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3-997,共5页
通过转染特定的一个或多个基因将已分化的体细胞诱导成为多潜能干细胞,这种干细胞称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近年来关于iPS细胞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多种已分化的体细胞都可以诱导成为... 通过转染特定的一个或多个基因将已分化的体细胞诱导成为多潜能干细胞,这种干细胞称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近年来关于iPS细胞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多种已分化的体细胞都可以诱导成为iPS细胞,而且可以进一步将iPS细胞诱导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称为诱导性细胞。这些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细胞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并且为人类再生医学和特异的细胞治疗带来了更美好的希望。对iPS细胞和诱导性细胞的最新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细胞) 诱导性细胞 细胞治疗
下载PDF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 cells)——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34
14
作者 申红芬 姚志芳 +3 位作者 肖高芳 贾俊双 肖东 姚开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50-960,共11页
主要从iPS细胞发展历程、获得iPS细胞的几个关键步骤(如基因导入方式、诱导iPS细胞所需因子组合与小分子化合物运用和体细胞种类选择等)、病人或疾病特异性iPS细胞、iPS细胞体内外诱导分化与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和制备无遗传修饰的(genet... 主要从iPS细胞发展历程、获得iPS细胞的几个关键步骤(如基因导入方式、诱导iPS细胞所需因子组合与小分子化合物运用和体细胞种类选择等)、病人或疾病特异性iPS细胞、iPS细胞体内外诱导分化与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和制备无遗传修饰的(genetic modification-free)iPS细胞的可行性与前景等方面对iPS细胞最新研究进展做评述.日本和美国研究小组先后用4种基因将小鼠(2006年8月)和人(2007年11~12月)的体细胞在体外重编程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此后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iPS细胞的研究和关注度呈爆炸式增长.体细胞重编程、去分化和多潜能干细胞来源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再次成为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等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ells)一样,iPS细胞在体内可分化为3个胚层来源的所有细胞,进而参与形成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迄今,在体外已由iPS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出功能性的多种成熟细胞.因此,iPS细胞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和药物发现与评价等方面极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重编程 胚胎干细胞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分化 细胞治疗 无遗传修饰的重编程方法 小分子
下载PDF
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探讨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吕爱平 吴萍 +12 位作者 鞠大宏 贾宏伟 李梢 徐世杰 赵宁 肖诚 吴皓 滕静茹 李艳 王少君 周桂琴 张浩 王安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507,607,共4页
关键词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RA 中药治疔 类风湿性关节炎 药效学
下载PDF
青藤碱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NF-κB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8
16
作者 黄小鲁 郝飞 +1 位作者 王勇 方勇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观察青藤碱(sinomenine,SN)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DNA结合活性及核转位的影响,以阐明该药抗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以CIA大鼠为模型,收集膝关节滑膜细胞体外培养,设正常... 目的观察青藤碱(sinomenine,SN)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DNA结合活性及核转位的影响,以阐明该药抗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以CIA大鼠为模型,收集膝关节滑膜细胞体外培养,设正常对照组、CIA组、CIA+甲氨喋呤10μmol/L(阳性对照组)、CIA+SN50μmol/L组、CIA+SN500μmol/L组。应用荧光标记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滑膜细胞NF-κBp65亚基核转位,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NF-κB与DNA序列的结合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IA大鼠滑膜细胞可见明显的p65亚基核移位,NF-κB的DNA结合活性显著升高(P<0.01),SN在50μmol/L及500μmol/L时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IA大鼠滑膜细胞p65亚基核转位及NF-κB的DNA结合活性,甲氨喋呤在10μmol/L时可下调NF-κB的DNA结合活性但未抑制p65亚基的核转位。结论SN抑制滑膜细胞内NF-κBp65核转位和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为其抗炎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滑膜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核转位
下载PDF
小柴胡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莹 周小莉 +2 位作者 邵勤 方至娥 王莎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1-785,共5页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小柴胡汤高剂量组和小柴汤低剂量组,评定关节炎指数...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小柴胡汤高剂量组和小柴汤低剂量组,评定关节炎指数,光镜观察关节滑膜病理学变化,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0的水平。结果小柴胡汤高、低剂量组均可使大鼠踝关节炎指数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光镜下观察,滑膜组织水肿、滑膜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改善。ELISA结果显示,小柴胡汤高、低剂量组均可降低TNF-α、IL-6浓度,升高IL-10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中小柴胡汤高剂量组作用尤为显著。结论小柴胡汤对CIA大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NF-α、IL-6、IL-10等炎症介质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II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TNF-α IL-6 IL-10
下载PDF
Th1型细胞因子在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小鼠血清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郭明 封桂英 +4 位作者 郭亚春 宋鸿儒 邢恩鸿 潘福栋 安高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鸡Ⅱ型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的动态变化。方法 72只DBA1/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和模型组(每组12只),分别在加强免疫后第7、14、21、35天,无菌摘眼球取血清,应用流式... 目的研究鸡Ⅱ型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的动态变化。方法 72只DBA1/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和模型组(每组12只),分别在加强免疫后第7、14、21、35天,无菌摘眼球取血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在关节炎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IFN-γ在加强免疫后第7天和第14天显著升高(P<0.05),加强免疫后第21天、第35天开始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无区别(P>0.05);模型组IL-2和TNF-α在加强免疫后第7天上升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第14、21、35天IL-2和TNF-α逐渐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Th1型细胞因子参与CIA发病全过程,而且在不同的发病阶段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关节炎的炎症进展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术 IL-2
下载PDF
宣发膜原法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贾红伟 吕爱平 +7 位作者 徐世杰 鞠大宏 赵宁 滕静如 李艳 王少君 王安民 魏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宣发膜原法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治疗机理,为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和损伤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CIA作为RA的动物模型,给以宣发膜原方治疗,检测CIA大鼠免疫指标和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病理损伤减轻,TNF... 目的:探讨宣发膜原法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治疗机理,为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和损伤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CIA作为RA的动物模型,给以宣发膜原方治疗,检测CIA大鼠免疫指标和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病理损伤减轻,TNF-α降低,IFN-γ升高,抗CⅡ抗体降低。结论:宣发膜原法能够减轻CIA病理损伤,调节CIA大鼠免疫功能,可以用于RA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宣发膜原方 治疗
下载PDF
穿山龙总皂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组织NF-κB p65活性及STAT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高亚贤 梁秀军 +2 位作者 董文娟 肖丽君 宋鸿儒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的影响,探讨穿山龙总皂苷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新生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60只CI... 目的通过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的影响,探讨穿山龙总皂苷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新生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60只CIA大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雷公藤组(阳性对照组)、穿山龙总皂苷组、薯蓣皂苷元组、穿山龙水溶性皂苷片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治疗35 d。应用TransAMTMNF-κB p65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滑膜组织中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滑膜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IA模型组大鼠滑膜细胞核蛋白提取物中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和滑膜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IA模型组相比,穿山龙总皂苷组、雷公藤组、薯蓣皂苷元组、穿山龙水溶性皂苷片组的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和STAT3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NF-κB p65的活性和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底物STAT3蛋白的表达,起到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新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穿山龙总皂苷 核转录因子 转录激活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