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通道内诱导电渗流样品聚焦方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成法
周航
+1 位作者
宋永欣
潘新祥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31-736,742,共7页
介绍了一种在微通道内基于直流诱导电渗流的样品聚焦方法。在样品微通道两侧壁面布置一对平行金属板,当通道两端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时,金属壁面处会形成涡流并挤压样品流动,从而实现聚焦。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当金属壁面尺寸一定时,样品...
介绍了一种在微通道内基于直流诱导电渗流的样品聚焦方法。在样品微通道两侧壁面布置一对平行金属板,当通道两端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时,金属壁面处会形成涡流并挤压样品流动,从而实现聚焦。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当金属壁面尺寸一定时,样品聚焦宽度随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减小,聚焦长度随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外加电场强度一定时,样品聚焦宽度随金属壁面尺寸的增加而减小,聚焦的长度随金属壁面尺寸的增加而增大;获得相同的聚焦宽度时,采用本方法所产生的焦耳热远低于传统电动聚焦所产生的焦耳热。与传统聚焦方法相比,本方法极大地简化了芯片结构并缩小了系统尺寸,同时降低了焦耳热效应对生物样品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诱导电渗
流(ICEOF)
样品聚焦
焦耳热效应
极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光诱导电渗流的碳纳米颗粒自动化装配
2
作者
梁文峰
曲艳丽
董再励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1年第11期935-939,共5页
碳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新颖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以及工业领域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如何自动化的操控以及装配碳纳米颗粒仍然是难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将光诱导交流电渗流应用于碳纳米颗粒的自动化装配的新方法。在分析了光诱导非...
碳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新颖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以及工业领域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如何自动化的操控以及装配碳纳米颗粒仍然是难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将光诱导交流电渗流应用于碳纳米颗粒的自动化装配的新方法。在分析了光诱导非均匀电场环境下碳纳米颗粒纳观尺度受力的基础上,率先建立了光诱导交流电渗流的滑移速度理论模型以及驱动交流电压频率模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分析了光诱导交流电渗流的在整个空间的速度场分布,获得了光诱导交流电渗流起主导作用的有效频率范围,并得到其最优交流电压驱动频率为1 kHz,进而对操作机理进行了深入解释。50 nm碳颗粒的装配实验结果证明,光诱导交流电渗流方法可以成功应用于碳纳米颗粒的自动化操控与装配。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光诱导交流电渗流方法在3D纳米结构以及纳米器件构建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颗粒
自动化装配
有限元仿真
光
诱导电渗
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通道内非对称诱导电渗流与定比例颗粒聚集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江伟
任玉坤
姜洪源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6-101,共6页
针对生化检测仪器传统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耗量大、时间长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诱导电渗的微流控芯片,利用微通道内的非对称电渗漩涡实现宽、窄电极上浓度成比例的颗粒聚集。采用COMSOL求解非对称漩涡的流动特性与颗粒的受力,提出了适宜颗粒...
针对生化检测仪器传统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耗量大、时间长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诱导电渗的微流控芯片,利用微通道内的非对称电渗漩涡实现宽、窄电极上浓度成比例的颗粒聚集。采用COMSOL求解非对称漩涡的流动特性与颗粒的受力,提出了适宜颗粒聚集的理想滑移速度轮廓。通过研究主要参数对滑移轮廓的影响,预测了芯片的工作区间。实验证明:在此区间内,颗粒聚集比例与电极宽度比一致,且响应快速,易于调控,可进一步生成多级浓度颗粒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诱导
电荷
电渗
微漩涡
滑移流速
颗粒聚集
多级浓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双电场叠加效应的诱导电荷电渗调控方法
4
作者
陈晓明
沈默
+1 位作者
刘顺
赵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5-1072,1095,共9页
为了从多种细胞群体中提取纯净细胞群或者从复杂的样本中提取所需成分,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场叠加效应的诱导电荷电渗调控新方法,研究诱导电荷电渗漩涡的重塑机理及其颗粒操控性能.首先,建立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并研究双电场叠加作用下...
为了从多种细胞群体中提取纯净细胞群或者从复杂的样本中提取所需成分,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场叠加效应的诱导电荷电渗调控新方法,研究诱导电荷电渗漩涡的重塑机理及其颗粒操控性能.首先,建立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并研究双电场叠加作用下诱导电荷电渗漩涡的非对称演变机理.其次,设计并加工颗粒操控器件,搭建颗粒操控实验系统.然后,研究不同电压下非对称诱导电荷电渗漩涡对单种颗粒的聚集和纵向偏移特性.最后,研究非对称诱导电荷电渗漩涡对不同颗粒的聚集和分离特性.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以简单的控制方式实现微尺度颗粒的聚集、偏移和分离,其在环境检测、疾病诊断领域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
电荷
电渗
双极性电极
颗粒聚集
颗粒分离
微流控器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诱导电渗流的微型换向阀
5
作者
王成法
刘嘉夫
+1 位作者
宋永欣
潘新祥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设计分析一种基于诱导电渗流的微型换向阀。在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的壁面拐角处布设一定尺寸的金属板,当通道两端施加一定的电压后,金属壁面产生诱导电渗流,形成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涡流,当电压增大到一定值时,在两个涡流的共同作用下,流...
设计分析一种基于诱导电渗流的微型换向阀。在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的壁面拐角处布设一定尺寸的金属板,当通道两端施加一定的电压后,金属壁面产生诱导电渗流,形成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涡流,当电压增大到一定值时,在两个涡流的共同作用下,流体会全部从另外一个出口流出。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要获得完全的流向转换,当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金属壁面尺寸相同时,所需外加电压随金属壁面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当出口通道金属壁面尺寸一定时,所需外加电压随入口通道金属壁面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当入口通道金属壁面尺寸一定时,所需外加电压随出口通道金属壁面尺寸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金属壁面尺寸一定时,所需外加电压随非金属壁面固有zeta电势绝对值的减小而减小。与传统微阀相比,该微阀不需要任何机械部件,只需在通道拐角处布置一定尺寸的金属板就可实现流向转换,可方便地布设在各种微通道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金属板
诱导电渗
流
微型换向阀
原文传递
偶极直流电渗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在微流控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艳波
张钰
+3 位作者
刘维宇
武奇生
王飚
姚博彬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34-1942,共9页
从电动力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偶极直流电渗场效应控制方法。在薄层近似和低压极限下建立数学模型,验证偶极直流流动场效应晶体管结构在微米尺度进行流体电动操纵的可行性。采用两组并排反极性栅电极对的集成器件设计,建立了一种用于...
从电动力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偶极直流电渗场效应控制方法。在薄层近似和低压极限下建立数学模型,验证偶极直流流动场效应晶体管结构在微米尺度进行流体电动操纵的可行性。采用两组并排反极性栅电极对的集成器件设计,建立了一种用于全电动驱动分析物处理的微器件模型,通过使用较小的栅极电压便可获得液体混合物,从而在小Dukhin数下产生较少的不利影响。该项技术在现代微流控系统中开发全自动液相执行器等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偶极场效应直流
电渗
流动控制
流动场效应晶体管
诱导
电荷
电渗
原文传递
表面镀金微球电动旋转操控
7
作者
姜洪源
任玉坤
+2 位作者
韩晓军
陶冶
李姗姗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8-325,共8页
表面为良导体微球的电动旋转研究是一项对无标记生物传感器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新技术,未见相关报道.采用化学镀金方法,分别在直径为15和2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包裹一层厚度约50 nm的金膜,并将此表面镀金微球作为研究对象,进行...
表面为良导体微球的电动旋转研究是一项对无标记生物传感器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新技术,未见相关报道.采用化学镀金方法,分别在直径为15和2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包裹一层厚度约50 nm的金膜,并将此表面镀金微球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电动旋转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低频段(100 Hz^100 kHz)表面镀金聚苯乙烯微球作与电场反向的电动旋转运动,且相同条件下,对应最大旋转速度高于表面未修饰聚苯乙烯微球.以行波交流电渗及诱导电渗理论为基础,对表面镀金聚苯乙烯微球的电动旋转现象进行定性分析,并通过纳米荧光粒子实验表征镀金微球周围的流体流动现象,验证了定性分析的合理性.推导了行波交流电渗导致的表面镀金聚苯乙烯微球的电动旋转速度公式,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旋转
表面镀金微球
行波交流
电渗
诱导电渗
原文传递
题名
微通道内诱导电渗流样品聚焦方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成法
周航
宋永欣
潘新祥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出处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31-736,742,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132014336)
中央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基金资助项目(3132014051)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079012)
文摘
介绍了一种在微通道内基于直流诱导电渗流的样品聚焦方法。在样品微通道两侧壁面布置一对平行金属板,当通道两端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时,金属壁面处会形成涡流并挤压样品流动,从而实现聚焦。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当金属壁面尺寸一定时,样品聚焦宽度随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减小,聚焦长度随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外加电场强度一定时,样品聚焦宽度随金属壁面尺寸的增加而减小,聚焦的长度随金属壁面尺寸的增加而增大;获得相同的聚焦宽度时,采用本方法所产生的焦耳热远低于传统电动聚焦所产生的焦耳热。与传统聚焦方法相比,本方法极大地简化了芯片结构并缩小了系统尺寸,同时降低了焦耳热效应对生物样品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诱导电渗
流(ICEOF)
样品聚焦
焦耳热效应
极化
Keywords
microfluidic chip
induced charge electroosmosis flow(ICEOF)
sample focusing
Joule heating effect
polarization
分类号
O357.3 [理学—流体力学]
TH703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光诱导电渗流的碳纳米颗粒自动化装配
2
作者
梁文峰
曲艳丽
董再励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1年第11期935-93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61107043)资助项目
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编号:2009-Z02)资助项目
文摘
碳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新颖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以及工业领域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如何自动化的操控以及装配碳纳米颗粒仍然是难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将光诱导交流电渗流应用于碳纳米颗粒的自动化装配的新方法。在分析了光诱导非均匀电场环境下碳纳米颗粒纳观尺度受力的基础上,率先建立了光诱导交流电渗流的滑移速度理论模型以及驱动交流电压频率模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分析了光诱导交流电渗流的在整个空间的速度场分布,获得了光诱导交流电渗流起主导作用的有效频率范围,并得到其最优交流电压驱动频率为1 kHz,进而对操作机理进行了深入解释。50 nm碳颗粒的装配实验结果证明,光诱导交流电渗流方法可以成功应用于碳纳米颗粒的自动化操控与装配。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光诱导交流电渗流方法在3D纳米结构以及纳米器件构建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碳纳米颗粒
自动化装配
有限元仿真
光
诱导电渗
流
Keywords
Carbon nano-particles
automatic assembly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light induced AC Electroosmotic
分类号
TN1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通道内非对称诱导电渗流与定比例颗粒聚集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江伟
任玉坤
姜洪源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6-10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5106
11372093)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SKLRS201606C)
文摘
针对生化检测仪器传统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耗量大、时间长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诱导电渗的微流控芯片,利用微通道内的非对称电渗漩涡实现宽、窄电极上浓度成比例的颗粒聚集。采用COMSOL求解非对称漩涡的流动特性与颗粒的受力,提出了适宜颗粒聚集的理想滑移速度轮廓。通过研究主要参数对滑移轮廓的影响,预测了芯片的工作区间。实验证明:在此区间内,颗粒聚集比例与电极宽度比一致,且响应快速,易于调控,可进一步生成多级浓度颗粒流。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诱导
电荷
电渗
微漩涡
滑移流速
颗粒聚集
多级浓度
Keywords
microfluidic chip
induced-charge electroosmosis
micro-vortex
slip velocity
particle trapping
discrete concentrations
分类号
O361 [理学—流体力学]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电场叠加效应的诱导电荷电渗调控方法
4
作者
陈晓明
沈默
刘顺
赵勇
机构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省微纳精密光学传感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5-1072,1095,共9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A2022501004,F202050104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2223013)。
文摘
为了从多种细胞群体中提取纯净细胞群或者从复杂的样本中提取所需成分,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场叠加效应的诱导电荷电渗调控新方法,研究诱导电荷电渗漩涡的重塑机理及其颗粒操控性能.首先,建立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并研究双电场叠加作用下诱导电荷电渗漩涡的非对称演变机理.其次,设计并加工颗粒操控器件,搭建颗粒操控实验系统.然后,研究不同电压下非对称诱导电荷电渗漩涡对单种颗粒的聚集和纵向偏移特性.最后,研究非对称诱导电荷电渗漩涡对不同颗粒的聚集和分离特性.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以简单的控制方式实现微尺度颗粒的聚集、偏移和分离,其在环境检测、疾病诊断领域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诱导
电荷
电渗
双极性电极
颗粒聚集
颗粒分离
微流控器件
Keywords
induced-charge electro-osmosis(ICEO)
bipolar electrode
particle aggregation
particle separation
microfluidic device
分类号
R331.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诱导电渗流的微型换向阀
5
作者
王成法
刘嘉夫
宋永欣
潘新祥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132014336)
中央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基金资助项目(3132014051)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079012)
文摘
设计分析一种基于诱导电渗流的微型换向阀。在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的壁面拐角处布设一定尺寸的金属板,当通道两端施加一定的电压后,金属壁面产生诱导电渗流,形成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涡流,当电压增大到一定值时,在两个涡流的共同作用下,流体会全部从另外一个出口流出。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要获得完全的流向转换,当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金属壁面尺寸相同时,所需外加电压随金属壁面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当出口通道金属壁面尺寸一定时,所需外加电压随入口通道金属壁面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当入口通道金属壁面尺寸一定时,所需外加电压随出口通道金属壁面尺寸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金属壁面尺寸一定时,所需外加电压随非金属壁面固有zeta电势绝对值的减小而减小。与传统微阀相比,该微阀不需要任何机械部件,只需在通道拐角处布置一定尺寸的金属板就可实现流向转换,可方便地布设在各种微通道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金属板
诱导电渗
流
微型换向阀
Keywords
microfluidic chip
metal plate
induced charge electroosmosis flow
miniature directional valve
分类号
O361.4 [理学—流体力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偶极直流电渗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在微流控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艳波
张钰
刘维宇
武奇生
王飚
姚博彬
机构
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34-194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702035)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KW-13)
+1 种基金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21G10)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0710581)。
文摘
从电动力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偶极直流电渗场效应控制方法。在薄层近似和低压极限下建立数学模型,验证偶极直流流动场效应晶体管结构在微米尺度进行流体电动操纵的可行性。采用两组并排反极性栅电极对的集成器件设计,建立了一种用于全电动驱动分析物处理的微器件模型,通过使用较小的栅极电压便可获得液体混合物,从而在小Dukhin数下产生较少的不利影响。该项技术在现代微流控系统中开发全自动液相执行器等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偶极场效应直流
电渗
流动控制
流动场效应晶体管
诱导
电荷
电渗
Keywords
microelectronics and solid-state electronics
bipolar DC field-effect flow control
flow field-effect-transistor
induced-charge electroosmosis
分类号
TN42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表面镀金微球电动旋转操控
7
作者
姜洪源
任玉坤
韩晓军
陶冶
李姗姗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8-32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075087)
浙江大学流体转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批准号:GZKF-201004)
+1 种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批准号:200961212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批准号:NCET-09-0054)资助项目
文摘
表面为良导体微球的电动旋转研究是一项对无标记生物传感器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新技术,未见相关报道.采用化学镀金方法,分别在直径为15和2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包裹一层厚度约50 nm的金膜,并将此表面镀金微球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电动旋转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低频段(100 Hz^100 kHz)表面镀金聚苯乙烯微球作与电场反向的电动旋转运动,且相同条件下,对应最大旋转速度高于表面未修饰聚苯乙烯微球.以行波交流电渗及诱导电渗理论为基础,对表面镀金聚苯乙烯微球的电动旋转现象进行定性分析,并通过纳米荧光粒子实验表征镀金微球周围的流体流动现象,验证了定性分析的合理性.推导了行波交流电渗导致的表面镀金聚苯乙烯微球的电动旋转速度公式,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电动旋转
表面镀金微球
行波交流
电渗
诱导电渗
分类号
TG174.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通道内诱导电渗流样品聚焦方法
王成法
周航
宋永欣
潘新祥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光诱导电渗流的碳纳米颗粒自动化装配
梁文峰
曲艳丽
董再励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通道内非对称诱导电渗流与定比例颗粒聚集
刘江伟
任玉坤
姜洪源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双电场叠加效应的诱导电荷电渗调控方法
陈晓明
沈默
刘顺
赵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种基于诱导电渗流的微型换向阀
王成法
刘嘉夫
宋永欣
潘新祥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原文传递
6
偶极直流电渗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在微流控中的应用
李艳波
张钰
刘维宇
武奇生
王飚
姚博彬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7
表面镀金微球电动旋转操控
姜洪源
任玉坤
韩晓军
陶冶
李姗姗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