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识错误与被诱惑者的刑事责任问题
1
作者 翟金鹏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刑法理论上所讲的认识错误与诱惑侦查中被诱惑者的认识错误是不同的,警方是否对行为人认识的对象施加了某种影响,成为上述两种不同认识错误得以区别的根本原因。由于警方的介入,行为人与被侵害对象之间的正常行为接触受到了干扰,这种干... 刑法理论上所讲的认识错误与诱惑侦查中被诱惑者的认识错误是不同的,警方是否对行为人认识的对象施加了某种影响,成为上述两种不同认识错误得以区别的根本原因。由于警方的介入,行为人与被侵害对象之间的正常行为接触受到了干扰,这种干扰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有无以及程度大小会产生相应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惑侦查 认识错误 诱惑者 刑事责任
下载PDF
论撒旦作为诱惑者的变化——从《失乐园》到《复乐园》 被引量:2
2
作者 徐贵霞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24-127,140,共5页
《失乐园》中的撒旦作为诱惑者,他的骄傲、狡猾、自欺、偏执和绝望,是由他的身份和堕落的基本事实决定的,这些在《复乐园》中的撒旦身上都有体现。然而,由于经历、境遇和对手的不同,《复乐园》中的撒旦在形象、心理和手段策略上都表现... 《失乐园》中的撒旦作为诱惑者,他的骄傲、狡猾、自欺、偏执和绝望,是由他的身份和堕落的基本事实决定的,这些在《复乐园》中的撒旦身上都有体现。然而,由于经历、境遇和对手的不同,《复乐园》中的撒旦在形象、心理和手段策略上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方面向普通人、世俗化靠拢,一方面又有工具化、讽喻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旦 诱惑者 变化 意义 《复乐园》 《失乐园》 史诗
下载PDF
试论被诱惑者的刑事责任——以新刑事诉讼法为背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潇菲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2-45,共4页
在《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背景下,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为法律所禁止,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有了法律上的依据。然而,新刑事诉讼法却并未对这两种不同情况下被"诱惑"者的刑事责任作出具体规定。对于这一立法上的不足,急需我们在辨明... 在《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背景下,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为法律所禁止,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有了法律上的依据。然而,新刑事诉讼法却并未对这两种不同情况下被"诱惑"者的刑事责任作出具体规定。对于这一立法上的不足,急需我们在辨明诱惑侦查这两种基本类型背后差异的基础上,在定罪量刑方面对被"诱惑"者作出不同规定,以使新刑事诉讼法中"不得诱使他人犯罪"的规定得到有效落实,并且真正实现在我国法制化的今天保障人权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惑者 刑事责任 犯意诱发型 机会提供型
下载PDF
论诱惑侦查中被诱惑者之罪责 被引量:2
4
作者 杭正亚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2年第1期39-43,共5页
“诱惑侦查”或称“警察圈套” ,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侦查手段。但是 ,我国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都未对此作出规定 ,实践中经常对被诱惑者的罪责问题产生争议。本文根据罪责自负和罪刑相当的原则探讨了因诱惑侦查参加犯罪的被诱惑者的罪责... “诱惑侦查”或称“警察圈套” ,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侦查手段。但是 ,我国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都未对此作出规定 ,实践中经常对被诱惑者的罪责问题产生争议。本文根据罪责自负和罪刑相当的原则探讨了因诱惑侦查参加犯罪的被诱惑者的罪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惑侦查 警察圈套 诱惑者罪责 罪责自负 罪刑相当
下载PDF
班维尔《诱惑者》中的触觉叙事与主体认同
5
作者 张爽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24年第3期84-96,共13页
当代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在小说《诱惑者》中以触觉作为最重要的感官通道,将主人公斯旺的主体状态外显于皮肤的变化中。皮肤的异常状态喻指缺乏独立性与完整性的主体,皮肤的破裂象征主体认知层面的断裂,皮肤的新生则暗示了重塑... 当代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在小说《诱惑者》中以触觉作为最重要的感官通道,将主人公斯旺的主体状态外显于皮肤的变化中。皮肤的异常状态喻指缺乏独立性与完整性的主体,皮肤的破裂象征主体认知层面的断裂,皮肤的新生则暗示了重塑主体的可能。斯旺的主体性危机源于他对抽象理念的崇拜、对感官体验的压抑和排,然而,强烈的疼痛体验迫使他重新面对具体、可触的现实,他也由此获得了产生于触觉经验的主体认同。在这部小说中,以皮肤隐喻为基础的触觉叙事体现了触觉经验的客观性、丰富性与有效性,凸显出触觉能力对于主体认同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班维尔 诱惑者 触觉 皮肤 主体认同
原文传递
诱惑侦查中的权利保护
6
作者 张丽艳 《青海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关键词 诱惑侦查 权利保护 刑事犯罪 法律规制 被害人 诱惑者 案外人 适用程序 法律适用 救济性措施 合法辩护原则
下载PDF
被诱惑侦查参加犯罪者的罪责初探 被引量:7
7
作者 杭正亚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58-62,共5页
“诱惑侦查”或称“警察圈套”,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侦查手段,但我国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都未对此作出规定,实践中经常对被诱惑侦查参加犯罪的被诱惑者的罪责问题产生争议。根据国外有关诱惑侦查合法性问题的学说、法理和原则,根据罪责自... “诱惑侦查”或称“警察圈套”,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侦查手段,但我国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都未对此作出规定,实践中经常对被诱惑侦查参加犯罪的被诱惑者的罪责问题产生争议。根据国外有关诱惑侦查合法性问题的学说、法理和原则,根据罪责自负和罪刑相当的原则,探讨被诱惑侦查参加犯罪的被诱惑者罪责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惑侦查 警察圈套 诱惑者罪责 罪责自负 罪刑相当
下载PDF
诱惑侦查的刑法审查
8
作者 樊华中 张敏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16-18,共3页
钓鱼执法的不良影响引起了行政执法方式的全面反思。刑事领域中,钓鱼执法的孪生兄弟诱惑侦查同样也值得反思。诱惑侦查本质上具有法益侵害性;在罪责承担方面也与罪责自负理论背道而驰;从行为表现看来,诱惑者与被诱惑者构成了共同犯罪;... 钓鱼执法的不良影响引起了行政执法方式的全面反思。刑事领域中,钓鱼执法的孪生兄弟诱惑侦查同样也值得反思。诱惑侦查本质上具有法益侵害性;在罪责承担方面也与罪责自负理论背道而驰;从行为表现看来,诱惑者与被诱惑者构成了共同犯罪;对被诱惑者追究责任也违反了刑罚的目的。诱惑侦查虽然在毒品案件侦查中被不同程度的运用,但其在刑事实体上仍然具有明显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惑侦查 诱惑侦查者 诱惑者 陷害教唆
下载PDF
诱惑
9
作者 赵金伟 《作文成功之路》 2008年第Z2期79-79,共1页
人世间,形形色色的诱惑无处不在。婴儿一睁开眼睛,母亲的乳头便是诱惑;细雨淋湿了花园,流连忘返忘了时间;帷幕轻轻拉开,舞台像磁石一样吸引住了眼睛;财富当然更是强大的诱惑,商人为了得到它。
关键词 诱惑者 雨淋 眼睛 婴儿 帷幕 磁石 商人 乳头 母亲 财富
下载PDF
《伤逝》新解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宏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50-54,共5页
对鲁迅《伤逝》的理解不能忽视鲁迅爱情观及其与存在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爱情观的联系,不能忽略《伤逝》所受《诱惑者日记》的影响。鲁迅追随克氏,把爱情与个体精神的成长联系起来,以爱情为精神成长之台阶,因此《伤逝》中透露出"审美... 对鲁迅《伤逝》的理解不能忽视鲁迅爱情观及其与存在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爱情观的联系,不能忽略《伤逝》所受《诱惑者日记》的影响。鲁迅追随克氏,把爱情与个体精神的成长联系起来,以爱情为精神成长之台阶,因此《伤逝》中透露出"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宗教阶段"的痕迹,主人公从文学家影响下的唯美爱情到道德责任的逃避与受谴责,再到准宗教性的忏悔,涓生其实还是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精神成长。鲁迅写《伤逝》不只为强调经济权之重要,更为强调个体精神成长之重要,而这都离不开克氏与《诱惑者日记》的影响。正是在世界文学的关联和比较文学的视野中,《伤逝》主旨得到更为准确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伤逝》 克尔凯郭尔 诱惑者日记》 精神成长
下载PDF
看不见的女人——《看不见的人》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晓洁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14-116,共3页
在国内,关于《看不见的人》的研究都是围绕男主人公以及他周围的男人们,而没有关注到其中的女性人物。她们大多是无名无姓、没有自己的声音。本文将借用美国学者Anne Folwell Stanford的两分法,分析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笔者发现... 在国内,关于《看不见的人》的研究都是围绕男主人公以及他周围的男人们,而没有关注到其中的女性人物。她们大多是无名无姓、没有自己的声音。本文将借用美国学者Anne Folwell Stanford的两分法,分析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笔者发现黑人女性更多地扮演"母亲"形象,而白人女性大多扮演"诱惑者"形象。她们依然没有摆脱白人男性社会赋予的刻板形象,都是以与男性的关系定位身份,人格化特征不明显的人物。本质上,她们是"看不见的女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人》 女性人物 刻板形象 母亲 诱惑者
下载PDF
滋养鲁迅的斯堪的纳维亚文化——安徒生—克尔凯郭尔—易卜生—勃兰兑斯—斯特林堡—汉姆生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锡佩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0年第9期55-58,共4页
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挪威和毗邻的以日耳曼族斯堪的纳维亚人为主的丹麦、冰岛,在地理、历史、文化上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9到世纪中叶,他们在文化思想、文学艺术诸方面先后开出奇葩。
关键词 克尔凯郭尔 易卜生 亚文化 斯特林堡 文化思想 安徒生童话 瑞典 诱惑者 小说集 挪威
下载PDF
药监执法与"陷阱取证"
13
作者 崔少清 顾墩旺 《中国药品监管》 2003年第4期40-42,共3页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查处药事违法案件时,必须在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的前提下,才能对有违法行为的相对人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但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调查管理相对人是否有违反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的行...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查处药事违法案件时,必须在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的前提下,才能对有违法行为的相对人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但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调查管理相对人是否有违反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的行为时,取证工作往往异常艰辛和困难。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阱取证 药品监督 管理部门 违法行为 犯意诱发型 药品稽查 机会提供型 诱惑者 非法证据 药事
下载PDF
美、日有关诱惑侦查的法理及论争之概观 被引量:109
14
作者 马跃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6-23,共8页
运用诱惑性手段进行刑事侦查,往往使人与陷井、圈套、诱饵等诈术相联想,而视这种侦查手段为违背宪法和刑诉法原则,违反侦查机关所承担的镇压犯罪、保护公民的义务,损害国家威信的“肮脏”手腕。然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 运用诱惑性手段进行刑事侦查,往往使人与陷井、圈套、诱饵等诈术相联想,而视这种侦查手段为违背宪法和刑诉法原则,违反侦查机关所承担的镇压犯罪、保护公民的义务,损害国家威信的“肮脏”手腕。然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侦缉“无被害人之犯罪”的特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惑侦查 被告人 侦查机关 诱惑者 合法诉讼 联邦最高法院 侦查手段 犯罪倾向 犯罪行为 法理
原文传递
违法诱惑侦查的法律后果探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晶蕊 王桦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4X期19-22,共4页
理论界和实践中对诱惑侦查带来的法律后果争议颇多。本文在界定合法的诱惑侦查的基础上,从违法诱惑侦查获得的证据是否具有可采性、违法诱惑侦查中诱惑者的责任、被诱惑者的责任三个方面探讨了违法诱惑侦查的法律后果。
关键词 违法诱惑侦查行为 法律后果 诱惑者责任 证据制度 违法性 中国 侦查权 犯罪形态 犯罪情节
原文传递
女孩:面对城市的诱惑
16
作者 伍芳菲 《当代外语研究》 2000年第3期32-35,共4页
我家住安徽阜阳。2000年春节刚过,去各地打工的民工潮水般涌向火车站。阜阳车站人山人海。我也随着肩扛铺盖,手提行李的民工人流来到上海,回到了小别两周,还显得有些空寂的大学校园。
关键词 长篇小说 英语专业 手提行李 大学校园 研究生 安徽阜阳 女孩子 诱惑者 COLLEGE 硕士学位
原文传递
夏娃之脸——女性原型形象的文本与文化阐释
17
作者 秦洁荣 《芒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80-181,共2页
"夏娃之脸"是朱迪丝·弗莱基于对19世纪美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而提出的,她视美国为新的伊甸园,将诱惑者、伟大母亲、新女性和美国公主概括为女性的四个典型特质,反映了男性主流社会视角下女性的本质和社会功能,也体... "夏娃之脸"是朱迪丝·弗莱基于对19世纪美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而提出的,她视美国为新的伊甸园,将诱惑者、伟大母亲、新女性和美国公主概括为女性的四个典型特质,反映了男性主流社会视角下女性的本质和社会功能,也体现了女性自我角色的发展与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原型 女性形象 新女性 诱惑者 母亲 男权社会 社会价值 夏娃 男性 伊甸园
原文传递
张爱玲小说的“厌女症”研究
18
作者 张娟 《华文文学评论》 2017年第1期188-208,共21页
厌女症是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术语,指父权制社会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对女性的诋毁、诽谤和虐待,也可以理解成是任何社会以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女性毫无道理的恐惧和痛恨。早期'厌女症'的关注重心主要在男性对女性的性别嫌... 厌女症是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术语,指父权制社会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对女性的诋毁、诽谤和虐待,也可以理解成是任何社会以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女性毫无道理的恐惧和痛恨。早期'厌女症'的关注重心主要在男性对女性的性别嫌恶,张爱玲小说从女性角度出发描写各种类型的女性嫌恶,形成有意味的文学图景。张爱玲小说中涉及有圣女与娼妓的'厌女症',母女之间的厌女症,母子之间的厌女症和涉及'乱伦'题材的父女之间的厌女症,张爱玲小说中描写的各种'厌女症'形成了性别话语的建构,只有男性具备了自我知识、两性结盟,厌女症的危害才能得到真正的缓解。对于女性主义者和整个社会来说,摆脱厌女症可谓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厌女症 圣女与娼妓 母女之间 父亲的诱惑者
原文传递
《男生女生》Cover Story
19
《男生女生(金版)》 2007年第3期31-31,共1页
2007年3月作品主题:诱惑者背景描述:小小的泰迪熊,可爱的泰迪熊,告诉我今晚我们的猎物在哪里~~我可爱的蛾儿啊,在这城市的上空飞舞寻找寂寞的灵魂~~~我是他们一夜的幻梦。
关键词 女生 男生 作品主题 诱惑者 猎物 投稿者 明朝 网站 背景 灵魂
原文传递
魔合
20
作者 楚雨 《诗歌月刊》 2012年第4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等待戈多 卡夫卡 诱惑者 布道者 目击者 信号弹 影像 陷阱 游戏 阳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