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性信息素及诱瓶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桂良
吴降星
+2 位作者
王贤飞
陈宇博
赵丽稳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884-885,共2页
在同一橘园内比较了不同厂家生产的5种性信息素、3种不同构造的诱捕器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性信息素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有明显差异,纽康诱剂Ⅱ单瓶最高诱虫量和平均诱虫量均为最高;3种诱捕器中慈溪诱瓶诱虫...
在同一橘园内比较了不同厂家生产的5种性信息素、3种不同构造的诱捕器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性信息素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有明显差异,纽康诱剂Ⅱ单瓶最高诱虫量和平均诱虫量均为最高;3种诱捕器中慈溪诱瓶诱虫量最多。建议在生产中可采用纽康诱剂Ⅱ与慈溪诱瓶的组合搭配开展柑橘小实蝇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小实蝇
性信息素
诱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介绍一种无公害防治害虫技术——利用性诱剂防治甘薯小象虫简介
2
作者
张衍炽
《福建农业》
1999年第6期24-24,共1页
甘薯小象虫是为害甘薯的主要害虫。该虫在我县一年发生五代,成虫寿命长,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全年以7—10月危害最为严重。成虫和幼虫均能钻蛀甘薯藤蔓和块根,抑制块根的发育和薯块的膨大,且能诱致病菌侵入,发生恶臭和苦味,降低品质,...
甘薯小象虫是为害甘薯的主要害虫。该虫在我县一年发生五代,成虫寿命长,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全年以7—10月危害最为严重。成虫和幼虫均能钻蛀甘薯藤蔓和块根,抑制块根的发育和薯块的膨大,且能诱致病菌侵入,发生恶臭和苦味,降低品质,使人和家畜均不能食用。受害田块一般损失率达10%—20%,严重田块达50%以上。 甘薯小象虫性诱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有小象虫雌性激素的有机化合物,为一种昆虫信息物质,对小象虫雄性诱杀力强,使雌成虫失去交配机会,控制其繁殖,以减少下一代虫口基数。我站于1998年分别在县农科所和城厢镇光德村、虎邱镇等多点试验,利用250毫升的塑料可乐瓶(矿泉水瓶)作诱集瓶,把性诱芯一片用线悬挂于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小象虫
性
诱
剂防治
无公害防治
害虫
诱
集
瓶
性
诱
芯
交配机会
根的发育
制块
甘薯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橘小实蝇蛋白饵剂田间应用及效果评估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波
陈志军
+1 位作者
谢先辉
陈家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1-185,共5页
应用橘小实蝇蛋白饵剂主要有悬挂诱集瓶和点喷两种方式,为了提高田间应用效果,研究了稀释倍数、使用量和周期等对引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挂诱集瓶和点喷使用时,稀释2倍的效果最佳;对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均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应用橘小实蝇蛋白饵剂主要有悬挂诱集瓶和点喷两种方式,为了提高田间应用效果,研究了稀释倍数、使用量和周期等对引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挂诱集瓶和点喷使用时,稀释2倍的效果最佳;对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均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使用量分别为15mL和30mL;使用周期均为5d。悬挂诱集瓶试验结果中发现,适当提高pH可提高引诱效果,pH为6时引诱效果最佳,引诱数量为6.67头,其中雌虫和雄虫分别为4.67头和2.00头;比较不同寄主果园和不同地点中应用效果时发现,杨桃果园里的引诱效果比柑橘和蜜柚果园好,引诱数量为5.00头;公园、果园和校园的引诱数量分别为11.73、7.00头和5.33头。点喷应用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20%马拉硫磷效果最佳,成虫死亡数量为7.67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蛋白饵剂
悬挂
诱
集
瓶
点喷
效果评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良瓶诱法在蟑螂密度监测中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陈上士
吕婷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6-37,共2页
[目的]比较改良瓶诱法和一般瓶诱法在蟑螂密度监测中捕获蟑螂的优劣。[方法]在4~10月,用普通瓶和改良瓶按1∶1的配比布放捕捉蟑螂。[结果]普通瓶的阳性瓶百分比为48.6%,蟑螂密度指数为0.60只/瓶;改良法的阳性瓶百分比为64.3%,高于一般...
[目的]比较改良瓶诱法和一般瓶诱法在蟑螂密度监测中捕获蟑螂的优劣。[方法]在4~10月,用普通瓶和改良瓶按1∶1的配比布放捕捉蟑螂。[结果]普通瓶的阳性瓶百分比为48.6%,蟑螂密度指数为0.60只/瓶;改良法的阳性瓶百分比为64.3%,高于一般法,蟑螂密度指数为0.97只/瓶。[结论]瓶诱法进行蟑螂密度监测中,改良瓶优于一般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蟑螂密度
监测
瓶
诱
法
改良法
原文传递
果蝇的采集方法
5
作者
曾晓华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果蝇
采集方法
诱
集
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性信息素及诱瓶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桂良
吴降星
王贤飞
陈宇博
赵丽稳
机构
浙江省宁波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宁波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总站
宁海县植物检疫站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884-885,共2页
基金
宁波市农科教结合项目(2008NK33)
浙江省"三农五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SN200812A
SN200704)
文摘
在同一橘园内比较了不同厂家生产的5种性信息素、3种不同构造的诱捕器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性信息素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有明显差异,纽康诱剂Ⅱ单瓶最高诱虫量和平均诱虫量均为最高;3种诱捕器中慈溪诱瓶诱虫量最多。建议在生产中可采用纽康诱剂Ⅱ与慈溪诱瓶的组合搭配开展柑橘小实蝇的防控。
关键词
柑橘小实蝇
性信息素
诱瓶
分类号
S436.6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介绍一种无公害防治害虫技术——利用性诱剂防治甘薯小象虫简介
2
作者
张衍炽
机构
安溪县植保植检站
出处
《福建农业》
1999年第6期24-24,共1页
文摘
甘薯小象虫是为害甘薯的主要害虫。该虫在我县一年发生五代,成虫寿命长,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全年以7—10月危害最为严重。成虫和幼虫均能钻蛀甘薯藤蔓和块根,抑制块根的发育和薯块的膨大,且能诱致病菌侵入,发生恶臭和苦味,降低品质,使人和家畜均不能食用。受害田块一般损失率达10%—20%,严重田块达50%以上。 甘薯小象虫性诱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有小象虫雌性激素的有机化合物,为一种昆虫信息物质,对小象虫雄性诱杀力强,使雌成虫失去交配机会,控制其繁殖,以减少下一代虫口基数。我站于1998年分别在县农科所和城厢镇光德村、虎邱镇等多点试验,利用250毫升的塑料可乐瓶(矿泉水瓶)作诱集瓶,把性诱芯一片用线悬挂于瓶中,
关键词
甘薯小象虫
性
诱
剂防治
无公害防治
害虫
诱
集
瓶
性
诱
芯
交配机会
根的发育
制块
甘薯藤
分类号
S435.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橘小实蝇蛋白饵剂田间应用及效果评估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波
陈志军
谢先辉
陈家骅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所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1-185,共5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47)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0I0002)
文摘
应用橘小实蝇蛋白饵剂主要有悬挂诱集瓶和点喷两种方式,为了提高田间应用效果,研究了稀释倍数、使用量和周期等对引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挂诱集瓶和点喷使用时,稀释2倍的效果最佳;对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均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使用量分别为15mL和30mL;使用周期均为5d。悬挂诱集瓶试验结果中发现,适当提高pH可提高引诱效果,pH为6时引诱效果最佳,引诱数量为6.67头,其中雌虫和雄虫分别为4.67头和2.00头;比较不同寄主果园和不同地点中应用效果时发现,杨桃果园里的引诱效果比柑橘和蜜柚果园好,引诱数量为5.00头;公园、果园和校园的引诱数量分别为11.73、7.00头和5.33头。点喷应用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20%马拉硫磷效果最佳,成虫死亡数量为7.67头。
关键词
橘小实蝇
蛋白饵剂
悬挂
诱
集
瓶
点喷
效果评估
Keywords
Bactrocera dorsalis
protein bait
trap bottle
spot spray
effect evaluation
分类号
S436.6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瓶诱法在蟑螂密度监测中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陈上士
吕婷
机构
永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6-37,共2页
文摘
[目的]比较改良瓶诱法和一般瓶诱法在蟑螂密度监测中捕获蟑螂的优劣。[方法]在4~10月,用普通瓶和改良瓶按1∶1的配比布放捕捉蟑螂。[结果]普通瓶的阳性瓶百分比为48.6%,蟑螂密度指数为0.60只/瓶;改良法的阳性瓶百分比为64.3%,高于一般法,蟑螂密度指数为0.97只/瓶。[结论]瓶诱法进行蟑螂密度监测中,改良瓶优于一般瓶。
关键词
蟑螂密度
监测
瓶
诱
法
改良法
分类号
R184.39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果蝇的采集方法
5
作者
曾晓华
机构
茶陵第一中学
出处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果蝇
采集方法
诱
集
瓶
分类号
Q96-33 [生物学—昆虫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性信息素及诱瓶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
刘桂良
吴降星
王贤飞
陈宇博
赵丽稳
《浙江农业科学》
201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介绍一种无公害防治害虫技术——利用性诱剂防治甘薯小象虫简介
张衍炽
《福建农业》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橘小实蝇蛋白饵剂田间应用及效果评估
王波
陈志军
谢先辉
陈家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改良瓶诱法在蟑螂密度监测中的效果分析
陈上士
吕婷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9
0
原文传递
5
果蝇的采集方法
曾晓华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