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致性农业技术创新模型及中国农业技术变革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姜鑫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共7页
历史上不同国家有多种农业增长路径。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认为,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本文结合中国农业增长的实际数... 历史上不同国家有多种农业增长路径。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认为,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本文结合中国农业增长的实际数据对该理论作了一个实证检验,结合检验结果提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应该以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为侧重点,同时不能忽视机械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速水-拉坦模型 要素稀缺度 农业技术进步
下载PDF
我国诱致性农业技术创新路径——基于十种农作物劳动力节约技术变革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在一 杜锐 毛学峰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25,共11页
本文利用1975-2014年的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了全国10种主要农作物的技术偏向路径,对要素稀缺诱致性创新理论和市场需求诱致的创新理论进行了验证。通过比较资本-劳动交叉价格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后发现,资本和劳动具有相互替... 本文利用1975-2014年的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了全国10种主要农作物的技术偏向路径,对要素稀缺诱致性创新理论和市场需求诱致的创新理论进行了验证。通过比较资本-劳动交叉价格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后发现,资本和劳动具有相互替代的关系;劳动相对价格上升和产出增加都会引起节约劳动力的技术偏移;劳动密集度越低的作物对于劳动力相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越大。最后,结合农业发展现状,本文建议政府应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扮演技术变迁路径中的新动力,同时,理顺农业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以"优质优价"的价格信号引导市场增加绿色优质、营养健康食品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要素替代
下载PDF
玉米产业节本增效的潜力及途径——基于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悦 王鸿飞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1-138,共8页
利用2004—2018年我国玉米产业20个主产省份的平衡面板生产数据,基于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从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分析玉米产业节本增效途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率的降低导致2004—2018年玉米产业的生产率损失;技术进步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 利用2004—2018年我国玉米产业20个主产省份的平衡面板生产数据,基于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从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分析玉米产业节本增效途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率的降低导致2004—2018年玉米产业的生产率损失;技术进步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机械投入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玉米产业生产表现出明显的机械要素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而生物化学要素对土地要素的替代效应并不明显;玉米产业的技术进步路径表现为从提高土地生产率的生物化学型技术进步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械型技术进步模式转变,这与我国玉米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地理特征有关。为促进我国玉米技术进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各玉米产区加快生产方式转型,强化因地制宜的生产模式,以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产业 技术进步模式 节本增效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偏向技术进步
下载PDF
中国区域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结构匹配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武舜臣 王静 王雪友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154,共7页
本文在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框架下,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方法,运用1995—2012年全国各省市相关数据,对全国及不同区域农业技术进步偏向进行测算,并结合地方资源禀赋特征对不同区域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做了一定评价。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 本文在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框架下,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方法,运用1995—2012年全国各省市相关数据,对全国及不同区域农业技术进步偏向进行测算,并结合地方资源禀赋特征对不同区域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做了一定评价。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农业技术进步呈现劳动节约型,这并不符合诱致性创新理论下中国应有的技术进步方向。分区域看,相对于中部地区,东、西部地区技术进步方向有悖于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特征;相比于主销区和平衡区,主产区农业劳动力的相对稀缺则部分支持了主产区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农业技术进步 要素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