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禀赋约束、要素替代与诱致性技术变迁——以中国粮食生产的机械化为例 被引量:224
1
作者 郑旭媛 徐志刚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66,共22页
本研究阐释了资源禀赋约束条件决定的要素替代难度对农户要素替代的影响机制,利用全国分省1993—2010年的面板数据、耕地坡度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促使农户利用机械替代劳动,但地形条件会对这一过程... 本研究阐释了资源禀赋约束条件决定的要素替代难度对农户要素替代的影响机制,利用全国分省1993—2010年的面板数据、耕地坡度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促使农户利用机械替代劳动,但地形条件会对这一过程的实现形成显著影响。平原地区耕地坡度低、机械易于替代劳动是其机械化进程快于丘陵山区的重要原因。研究丰富了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其结论对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具有重要政策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 农业机械化 要素替代难度
原文传递
试论乡村转型问题——一种诱致性技术—制度变迁理论的阐释
2
作者 闫枝青 刘爱新 《中国经济评论(1536-9056)》 2005年第3期50-52,49,共4页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分析工具.从诱致性技术—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当代中国的乡村转型问题。本文强调为了顺利完成乡村转型,首先必须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方向是由中国特殊...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分析工具.从诱致性技术—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当代中国的乡村转型问题。本文强调为了顺利完成乡村转型,首先必须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方向是由中国特殊的资源禀赋条件内生决定的。本文还强调必须彻底改变严重歧视农民身份和限制农民自由迁徙的城乡二元结构,赋予农民完全的国民待遇和彻底的土地所有权,从而为诱致性技术—制度创新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转型 诱致技术—制度变迁 土地所有权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下载PDF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技术变迁策略
3
作者 付岱山 张荔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9-249,共1页
本文强调了技术进步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循环生产技术改造的可行性及有利条件,分析了不同循环生产技术改造策略的经济影响,提出了中国应当实施诱致性技术变迁策略的基本主张。
关键词 诱致性技术变迁 循环经济 循环生产技术 技术改造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偏向与增长路径选择
4
作者 闵锐 谢雨濛 +1 位作者 黄炜虹 吴清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89-93,共5页
文章以代表性粮食品种稻谷为研究对象,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与中国23个稻谷主产省份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判断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偏向及其增长路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稻谷生产主要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较为稳定,观察期内劳动力、农业机... 文章以代表性粮食品种稻谷为研究对象,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与中国23个稻谷主产省份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判断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偏向及其增长路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稻谷生产主要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较为稳定,观察期内劳动力、农业机械与化肥产出弹性均值分别为0.066、0.050和0.005,其他要素整体趋势波动较大,均值为-0.459。各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强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农业机械、劳动力投入和其他要素间替代关系显著较强,化肥与劳动力之间替代关系较弱。不同功能区稻谷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始终高于土地生产率,数值差异明显。因此,中国稻谷生产已从土地生产率导向路径转向劳动生产率导向路径,应根据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因行施策选择适合的粮食生产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致性技术变迁 技术进步偏向 资源禀赋结构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稻谷
下载PDF
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影响
5
作者 戴浩 魏君英 +1 位作者 贾伊龙 何蒲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330,共9页
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是农业应对“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消失的必然选择。基于江汉平原稻农的调研数据,使用Probit模型、CMP模型等分析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影响,探讨农户分化对不同托管环节以及不同农户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农户... 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是农业应对“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消失的必然选择。基于江汉平原稻农的调研数据,使用Probit模型、CMP模型等分析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影响,探讨农户分化对不同托管环节以及不同农户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分化催生农业生产托管;农户分化对整地和收割环节等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托管的作用显著,对育秧移栽和施肥与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托管的作用不显著;农户分化对促进女性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显著,对男性不显著;农户分化对高龄和低龄农户参与农业生产托管均显著,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但对低龄农户的影响更大。据此,应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与完善以应对农户分化;秉持“补弱扶强”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生产环节托管的补贴激励政策有所侧重;提升农户生产托管意愿,以促进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分化 农业生产托管 诱致性技术变迁 劳动力短缺 农户行为
下载PDF
劳动力禀赋变化与生产条件差异下的农业技术选择——以中国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薛超 周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49,共14页
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状况变化与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对农业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23个水稻生产省(直辖市、自治区)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随着水稻雇工工价不断上升和各地区水稻机插秧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状况变化与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对农业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23个水稻生产省(直辖市、自治区)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随着水稻雇工工价不断上升和各地区水稻机插秧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也对水稻机插秧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是导致地区间水稻机插秧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农业劳动力逐渐稀缺会诱致劳动节约型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大量应用,但诱致性技术变迁机制的有效发挥还依赖于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需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机作业条件和提高农机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禀赋变化 诱致性技术变迁 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基础设施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农业技术模式转换与对策探讨——以河南省欠发达平原农业区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邵明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共4页
面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转换农业技术模式尤为重要。采用理论分析和调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河南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农业技术模式转换必须结合本地实际,遵循诱致性轨迹,注重转换过渡模式,即以农民社会资本... 面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转换农业技术模式尤为重要。采用理论分析和调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河南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农业技术模式转换必须结合本地实际,遵循诱致性轨迹,注重转换过渡模式,即以农民社会资本为纽带进行土地流转,形成土地适度渐进规模经营,以村集体、宗族等为核心发展种子、生物科技、中小型机械设备等农业技术服务的互助组织,通过农村智力回流机制培养规模经营和互助组织主体等。并对影响农业技术模式转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模式转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模式 诱致性技术变迁 河南省欠发达平原农业区
下载PDF
技术与制度锁定约束下农业低碳化转型路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志霞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8-54,共7页
技术锁定与制度锁定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的约束性障碍,抑制了农业低碳技术创新与新型农业制度创新,使农业低碳替代技术与新型治理制度不能有效实施与扩散,严重阻碍了农业低碳化转型的进程。文章引入"技术—制度综合体"的TIC结... 技术锁定与制度锁定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的约束性障碍,抑制了农业低碳技术创新与新型农业制度创新,使农业低碳替代技术与新型治理制度不能有效实施与扩散,严重阻碍了农业低碳化转型的进程。文章引入"技术—制度综合体"的TIC结构模型,从技术经济学及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农业低碳化转型的动力机制,认为农业市场需求利益诱导的内在驱动机制、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为主导的外在驱动机制、内在市场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耦合驱动机制交互影响,使农业发展呈现多动力源共同作用的、螺旋式上升的动态演进过程;并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观点设计了诱致性农业技术变迁与强制性农业制度变迁的转型路径,提出各级政府应加大农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力度,加快农业经营体制与生产方式转变,形成农业产业转型的技术支撑与制度保障,进而突破生产中的技术与制度现实约束。文章为我国农业低碳化转型提供了科学适用的治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结构模型 锁定约束 诱致性技术变迁 强制制度变迁 农业低碳化转型
下载PDF
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的选择
9
作者 邵明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0-13,共4页
转换农业经营技术条件对发展现代农业尤其重要。诱致性技术变迁强调,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等内在因素是变迁主要力量。改革以来,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变迁,主要是一场由追求潜在获利机会而对技术需求引发的诱致性变迁过程... 转换农业经营技术条件对发展现代农业尤其重要。诱致性技术变迁强调,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等内在因素是变迁主要力量。改革以来,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变迁,主要是一场由追求潜在获利机会而对技术需求引发的诱致性变迁过程。随着市场体系建立,有利于推进诱致性变迁的因素也在逐渐被强化。目前和将来,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目标模式定位不能简单根据理论推演,必须结合其实际,遵循诱致性轨迹,注重过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技术条件 诱致性技术变迁 粮食生产核心区 河南
下载PDF
偏向性技术变迁与中国粮食增长路径转型——基于1978—2018年玉米主产省的实证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琪 朱满德 刘超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7,共11页
资源禀赋变化和诱致性农业技术变迁共同决定了中国粮食增长的现实路径。以玉米为对象,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197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农业劳动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的要素替代弹性,判断其是否发生劳动节约型的... 资源禀赋变化和诱致性农业技术变迁共同决定了中国粮食增长的现实路径。以玉米为对象,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197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农业劳动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的要素替代弹性,判断其是否发生劳动节约型的诱致性技术变迁,并利用单要素生产率与二维相图探究中国粮食增长路径转型。结果表明:中国玉米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劳动节约倾向,东北、黄淮海与西部三大产区的机械—劳动替代弹性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正在缩小并逐渐趋同;中国玉米增长路径在21世纪初发生了历史性转型,由土地生产率导向转向劳动生产率导向。因土地—劳动比率优化未有突破,中国走的是依靠提升土地生产率推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第三类路径,这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率有重要启示。结论的现实价值在于,既要因地制宜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包括加强适宜山地的农机具研发,推进丘陵山地耕地的宜机化改造,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也要协调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生物良种培育与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肥药减量化高效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禀赋 诱致性技术变迁 土地生产率导向 劳动生产率导向 玉米
原文传递
要素禀赋变化与中国农业增长路径选择 被引量:76
11
作者 吴丽丽 李谷成 周晓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4-152,共9页
生产要素的相对禀赋和积累状态将决定农业技术变革模式和增长路径选择。然而,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已逐步进入到一个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发... 生产要素的相对禀赋和积累状态将决定农业技术变革模式和增长路径选择。然而,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已逐步进入到一个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发展区间。那么,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什么实质性影响呢?论文利用1978-2012年农业内部行业层面成本收益数据,运用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和二维空间相图增长分析法来考察农业的增长路径、技术进步偏向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技术变革存在明显的诱致性偏向,即随着要素禀赋的变化,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农业生产呈现出明显的节约劳动倾向和"资本深化"迹象;2我国农业增长路径可能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型,正在突破传统的高度人口-土地压力下"内卷化陷阱",从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3由于农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地劳配比的结构特性,农业技术变革模式与增长路径也存在一定的行业差异。由于要素禀赋的变化,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一进程是大势所趋,具有不可逆性,因此,相应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安排也必须就劳动生产率导向下农业如何进一步发展问题未雨绸缪,做出前瞻性规划,这可能包括"要素替代"、"诱致性技术进步"、"机械化"等,以把握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 农业增长路径 诱致性技术变迁 劳动生产率 土地生产率
下载PDF
我国农业机械化演进轨迹与或然走向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波 李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131,共6页
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的视角,运用199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的决策具有显著效应,工资性收入增加,农业机械采用水平也会增加。20世纪90年代... 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的视角,运用199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的决策具有显著效应,工资性收入增加,农业机械采用水平也会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机械使用水平的大幅上升主要是因为农业劳动力相对稀缺导致的,因此要改变优先发展农业生物化学技术的观点,而应注重农业机械技术与生物化学技术并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诱致性技术变迁 农业机械化服务
下载PDF
比较优势与农业产业结构提升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学锋 冯晓波 《调研世界》 1999年第3期19-21,共3页
资源禀赋决定一国应按比较优势进口相应稀缺的资源,出口相应丰裕的资源,从而有利一国资源配置效益的提高,实现社会福利的增加。中国农业改革进行到今天,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就使中国农业面临一条建立在... 资源禀赋决定一国应按比较优势进口相应稀缺的资源,出口相应丰裕的资源,从而有利一国资源配置效益的提高,实现社会福利的增加。中国农业改革进行到今天,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就使中国农业面临一条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道路:按照比较优势利用国际贸易,实现本国资源配置的有效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资源禀赋 诱致性技术变迁 产业结构
下载PDF
荒漠绿洲化进程中农业生态效率评价——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14
作者 祝宏辉 杜美玲 《新疆社科论坛》 2022年第3期28-34,共7页
以玛纳斯河流域“一市两县”为样本单元,采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绿洲农业生态效率展开实证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一是在静态分析层面,从纵向视角看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业生产缺乏规模效用,生产技术遇发展瓶颈,从横向视角... 以玛纳斯河流域“一市两县”为样本单元,采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绿洲农业生态效率展开实证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一是在静态分析层面,从纵向视角看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业生产缺乏规模效用,生产技术遇发展瓶颈,从横向视角看“一市两县”农业生产缺乏区域平衡,发展水平遇失衡瓶颈;二是在动态分析层面,无论从纵向视角还是横向视角看都是技术进步指数推动绿洲农业生态效率增长,技术效率指数制约各县市绿洲农业生态效率增长。针对研究结论,在西北暖湿化趋势和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绿洲农业生产风险增大的背景下,为促进荒漠绿洲化进程中绿洲农业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实施全面性的农业生产现代化战略;二是实施差异性的农业生产区域化策略;三是实施统筹性的农业生产高效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绿洲化 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 绿洲农业 SSBM-Malmquist模型
下载PDF
林业财政补贴政策对农户林业投资及其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财政补贴的挤入与挤出效应视角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鑫 尹少华 +2 位作者 邓晶 张灵曼 刘璨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0,共16页
如何提高集体林区农户林业经营积极性和林业生产力水平,既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改善农户生计的问题,也关系到集体林区林业集约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文章采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和2007-2015年长期定点跟踪样... 如何提高集体林区农户林业经营积极性和林业生产力水平,既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改善农户生计的问题,也关系到集体林区林业集约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文章采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和2007-2015年长期定点跟踪样本农户10年来的微观平衡面板数据,基于财政补贴的挤入与挤出效应视角和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林业财政补贴对林业投资及其结构的影响;进一步通过交互效应模型分别估计了劳动力成本和林业劳动力的调节效应。经验性结果表明:(1)林业财政补贴对农户林业投资产生显著的挤入效应,对劳动节约性资本的挤入效应强于对增产性资本的挤入效应;(2)劳动力成本上升强化了林业财政补贴对林业投资的挤入效应,但从资本异质性的视角来看,此调节效应存在显著差异;(3)林业投资与林业劳动力呈总体互补关系,但存在结构性替代;(4)劳动节约型资本与林业劳动力的结构性替代强化了林业财政补贴的挤入效应。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策启示:一是继续实施林业财政补贴并提高补贴标准;二是实施差异化补贴,向劳动节约型资本支出占比高的农户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财政补贴 林业投资 挤入效应 挤出效应 诱致性技术变迁
下载PDF
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基于巴中新农村建设案例分析
16
作者 曹占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S1期128-132,共5页
本文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诱致性技术变迁、交易费用理论并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三个问题: (1)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但当农民面对较高的交易费用时农民是不会自发进行技术创新(或引进)的(2)农民是主体,并不意味着办任何事情就该农民出... 本文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诱致性技术变迁、交易费用理论并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三个问题: (1)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但当农民面对较高的交易费用时农民是不会自发进行技术创新(或引进)的(2)农民是主体,并不意味着办任何事情就该农民出钱、出力;(3)加大农民人力资本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致性技术变迁 交易费用 农民人力资本
下载PDF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户营林投入结构的影响——基于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约束的视角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寒 周正康 +1 位作者 杨红强 刘璨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6-125,共20页
本文从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约束的视角出发,在理论层面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农户营林投入结构调整趋缓的关键约束及作用机理,并使用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的全国9省(区)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采用面板数据Tobit模型进行... 本文从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约束的视角出发,在理论层面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农户营林投入结构调整趋缓的关键约束及作用机理,并使用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的全国9省(区)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采用面板数据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了农户营林投入结构的资本化,但这种促进作用会受到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的调节。当前林业部门普遍较低的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使得资本替代劳动的必要条件缺失,抑制了要素替代的实现。此外,农户营林投入结构亦受到地形条件和制度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条件的调节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农户营林投入结构的资本化。更进一步地,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的调节效应在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产权强度和土地资源禀赋三个方面呈现出异质性。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多措并举加快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集体林区农户营林投入结构优化升级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营林投入结构 要素替代 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 诱致性技术变迁
原文传递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要素使用强度变化规律研究——基于全球29个主要农业国家的国际经验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琦 赵明正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32,共10页
本文将二元经济理论和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生产要素使用强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全球29个主要农业国家1969—2005年的化肥和农机使用情况检验了人均GDP与单位面积化肥和农机使... 本文将二元经济理论和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生产要素使用强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全球29个主要农业国家1969—2005年的化肥和农机使用情况检验了人均GDP与单位面积化肥和农机使用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研究发现,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人均GDP提高,农业要素投入中农机和化肥的使用强度先提高后下降,其中原住民国家化肥使用强度开始下降的时间早于农机;移民国家农机使用强度开始下降时间早于化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预计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化肥使用强度将趋于下降,农机使用强度将继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农业现代化 农业要素投入 诱致性技术变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