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价标记“你说”和“别说”的用法比较
1
作者 周莉 董涵容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共12页
本文主要探讨评价标记“你说”和“别说”的功能差异及成因。研究发现,二者差异主要体现在评价话语的信息结构、后续话语形式和语音停顿等方面,这些差异取决于二者语义功能的不同:一是评价对象不同;二是互动性不同。二者源结构在会话不... 本文主要探讨评价标记“你说”和“别说”的功能差异及成因。研究发现,二者差异主要体现在评价话语的信息结构、后续话语形式和语音停顿等方面,这些差异取决于二者语义功能的不同:一是评价对象不同;二是互动性不同。二者源结构在会话不同序列位置的不同用法,即“别说”处于引发序列的语用推理和“你说”处于回应序列的引述回应决定了二者功能的差异。本文最后总结出言者引发评论时使用评价标记“你说/别说”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标记 “你 “别 互动差异
下载PDF
“说来”和“来说”及“X说来/来说”功能差异溯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治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44,共9页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说来"可位于句首作为开启评论的话语标记,"来说"无此功能。二者语法化的路径不同。"说来"演变出纯功能用法的同时保留了动词用法;"来说"演变出表示介引的功能性用法,有语法...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说来"可位于句首作为开启评论的话语标记,"来说"无此功能。二者语法化的路径不同。"说来"演变出纯功能用法的同时保留了动词用法;"来说"演变出表示介引的功能性用法,有语法化倾向,但还没有词汇化。"X说来"和"X来说"都可以确定言说方式、言说话题、言说依据、关涉范围,但"X说来"重在确定评价方式,而"X来说"重在引入评价对象,使评论对象话题化。"对/对于……来说"已完成语法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 “来 “X来/来 功能 溯源
下载PDF
表层结构简化与“按说”的词汇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红妮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47,共8页
"按X说,VP"中的X最初是有定名词,后泛化为表常理常规性的"理"。"按理说"句分化为:"按理说,VP"和"按理说,VP,-VP",后者体现语义的逆转和言者的主观意图,其中的"按理说"形... "按X说,VP"中的X最初是有定名词,后泛化为表常理常规性的"理"。"按理说"句分化为:"按理说,VP"和"按理说,VP,-VP",后者体现语义的逆转和言者的主观意图,其中的"按理说"形成固化习语,省缩"理"成为固化缩略形式"按说",进而发生词汇化和副词化,由短语词、语法词演变为词汇词、评注性副词。"按说"演变最主要的动因是语用因素,主要涉及到语言的经济性所诱发的成分序列本身的表层结构简化,还有韵律和双音化;演变的机制则主要有"按理说"的固化、习语化及实词性介词宾语的省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 “按理 表层结构简化 词汇化 副词化
下载PDF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增补“所以”考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蒙蒙 《励耘语言学刊》 2013年第2期176-188,共13页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对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体例有诸多发明,为此也对许氏原文进行了多处增删.后之学者论及此,毁誉参半.本文以《段注》增补“所以”二字为出发点,着力从两个方面进行观察:(1...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对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体例有诸多发明,为此也对许氏原文进行了多处增删.后之学者论及此,毁誉参半.本文以《段注》增补“所以”二字为出发点,着力从两个方面进行观察:(1)共时平面上,对《说文》“所以”二字的使用情况及《段注》的增补状况进行揭示与探讨.(2)历时平面上,对段氏及其以后学者认识的深化及其背后学术史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 文解字注》 “所以” 增补
下载PDF
《可洪音义》引“说文”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小荆 《长江学术》 2013年第4期114-120,共7页
《可洪音义》中提到"说文"250次左右,一般认为指的是《说文解字》,并有学者试图据此校正今本《说文》。然而,经过考证,我们发现可洪所引"说文"资料来源多样,具体所指如下:一、《说文解字》;二、其它字韵书释文;三... 《可洪音义》中提到"说文"250次左右,一般认为指的是《说文解字》,并有学者试图据此校正今本《说文》。然而,经过考证,我们发现可洪所引"说文"资料来源多样,具体所指如下:一、《说文解字》;二、其它字韵书释文;三、经文原文;四、经文夹注。此外,还有一些来源不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洪音义 文解字
下载PDF
江淮方言间接引语标记“说的”向语气词的词汇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爱玲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1-64,共4页
江淮方言中"说的"是后置型间接引语标记,标记相关信息是言者从他人那里道听途说而来。在道听途说来的信息的真值的不确定性受到质疑的特定语境下,后置型间接引语标记"说的"词汇化为表示反预期意义的句末语气词。从... 江淮方言中"说的"是后置型间接引语标记,标记相关信息是言者从他人那里道听途说而来。在道听途说来的信息的真值的不确定性受到质疑的特定语境下,后置型间接引语标记"说的"词汇化为表示反预期意义的句末语气词。从间接引语标记向反预期标记的演变还见于上海话"伊讲"、台湾闽南话"讲"和日语って(tte)。所不同的是,演变出的反预期标记是句末语气词,还是句中语气副词,抑或句末语气助词。这取决于演变前的间接引语标记是前置型还是后置型,是孤立型还是黏着型。江淮方言"说的"的历时演变可以从该方言中"说的(话)"的共时多功能性中窥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引语标记 传信标记 反预期 (伊)讲 的(话)
下载PDF
《通雅》对《说文》未明重文的沟通
7
作者 陈波先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2期149-157,共9页
对《说文》未明重文进行类聚和专门研究,清代王筠《说文释例》有重要贡献;但对《说文》未明重文个组的沟通工作,早已见于明代方以智的《通雅》。本文拟就《通雅》沟通《说文》未明重文的标准和类型等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 通雅 文释例 未明重文
下载PDF
王筠勘正段氏《说文解字注》辨正四则
8
作者 宋铁全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06-109,共4页
王筠好言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非是,《说文释例》《说文句读》《说文系传校录》随文指摘,知其尊尚段氏而不肯苟同。今权王氏订段之功过,盖有不相掩者。故于《说文释例》《说文句读》诸书中,钩沉王氏明谓段说讹谬者,釐清轸域,平议得失... 王筠好言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非是,《说文释例》《说文句读》《说文系传校录》随文指摘,知其尊尚段氏而不肯苟同。今权王氏订段之功过,盖有不相掩者。故于《说文释例》《说文句读》诸书中,钩沉王氏明谓段说讹谬者,釐清轸域,平议得失。观王氏勘正之条目,要为正段氏之误改篆文、正段氏之误改注文、正段氏之误作说释三事。为举四例,试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筠 文释例 文句读 勘正 文注
下载PDF
杨维桢与元末明初文言小说的嬗变
9
作者 乔光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91-94,共4页
元明之际是文言小说发展的徘徊阶段。元末文坛领袖杨维桢重视通俗小说,他既强调小说的"补史性"特征又突出文学性本体。受他的影响,一方面形成了元末松江笔记小说的兴盛,另一方面又直接导致明初传奇小说的复苏,最终使小说走向... 元明之际是文言小说发展的徘徊阶段。元末文坛领袖杨维桢重视通俗小说,他既强调小说的"补史性"特征又突出文学性本体。受他的影响,一方面形成了元末松江笔记小说的兴盛,另一方面又直接导致明初传奇小说的复苏,最终使小说走向文学化的正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 杨维桢 元末明初 嬗变 通俗小 笔记小 传奇小 文学性 文学化 兴盛
下载PDF
汉译佛经偈散过渡套语“复说偈言”与“重说偈言”辨析
10
作者 朱惠仙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80-84,共5页
偈散相间是汉译佛经突出的文体特征,偈散间过度套语"复说偈言"与"重说偈言"在译经中出现频繁。从字面上看两者似乎没什么差别,其实两者同中有异。对其异同的揭示,有助于准确读懂佛经。在大量考察的基础上,从"... 偈散相间是汉译佛经突出的文体特征,偈散间过度套语"复说偈言"与"重说偈言"在译经中出现频繁。从字面上看两者似乎没什么差别,其实两者同中有异。对其异同的揭示,有助于准确读懂佛经。在大量考察的基础上,从"重"、"复"的语义指向、套语的使用环境等角度探析其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佛经 套语 偈言 偈言 辨析
下载PDF
异体字取象视角下《世说新语补》的文字学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玉梅 朴秀智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225-235,共11页
本文以校勘精良的《世说笺本》对勘朝鲜活字本《世说新语补》(明代王世贞所著),考察二书的汉字使用情况。从50组代表例字总结出的规律为:朝鲜活字本《世说新语补》喜用异体字,它们多与碑刻、书法、古玺等用字一致,从造字取象及构形... 本文以校勘精良的《世说笺本》对勘朝鲜活字本《世说新语补》(明代王世贞所著),考察二书的汉字使用情况。从50组代表例字总结出的规律为:朝鲜活字本《世说新语补》喜用异体字,它们多与碑刻、书法、古玺等用字一致,从造字取象及构形理据的保持看,这些异体字失去理据者多,而通行楷字的繁体字理据保持较好。尚未发现学界针对朝鲜活字本《世说新语补》和日本刻本《世说笺本》的专门研究,这一领域的域外善本汉籍研究,包括异体字整理及汉字取象及理据考察、文献文本整理、中韩中日汉籍交流特点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新语补》 《世笺本》 汉字取象 构形理据 异体字 域外汉籍研究
下载PDF
《说文古文考》、《说文古文疏证》与《说文中之古文考》之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慧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2期136-148,共13页
胡小石《说文古文考》、舒连景《说文古文疏证》和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面研究《说文》古文的代表性著作。三书均利用当时所能见到的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古文,但在古文的判定、数量、体例、内容、考证方法... 胡小石《说文古文考》、舒连景《说文古文疏证》和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面研究《说文》古文的代表性著作。三书均利用当时所能见到的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古文,但在古文的判定、数量、体例、内容、考证方法等方面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古文考》 文古文疏证》 文中之古文考》 比较
下载PDF
“X_(连词)+说”研究述评
13
作者 马楷惠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79-85,91,共8页
“X_(连词)+说”是连词在使用过程中发展出的一个特殊类别,包括“单音节连词+说”及“双音节连词+说”。文章从性质、语义、功能、运用情况、演变过程等几个方面对“X_(连词)+说”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与分析,发现研究还存在个案研究不均... “X_(连词)+说”是连词在使用过程中发展出的一个特殊类别,包括“单音节连词+说”及“双音节连词+说”。文章从性质、语义、功能、运用情况、演变过程等几个方面对“X_(连词)+说”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与分析,发现研究还存在个案研究不均,研究广度不足,研究视角单一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_(连词)+ X 述评
下载PDF
清代汉语“听见说”与满语引语动词的对应关系
14
作者 李沫 《现代语文》 2021年第4期31-35,共5页
汉语"听说"有指明消息来源的作用,清代小说中出现了具有同样功能的词"听见说"。通过调查发现,这可能是受到满语此类用法的影响。清代满汉合璧材料汉语译文中的"听见说",是对满语单词"donjimbi(听见)... 汉语"听说"有指明消息来源的作用,清代小说中出现了具有同样功能的词"听见说"。通过调查发现,这可能是受到满语此类用法的影响。清代满汉合璧材料汉语译文中的"听见说",是对满语单词"donjimbi(听见)"和"sembi(说)"的对译。满语的用法很可能一度渗透到清代汉语中,又随着满语的衰落而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 “听见 满汉合璧
下载PDF
“介词+X+来说”和“介词+X+说来”比较研究
15
作者 李桐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1-86,94,共7页
“介词+X+来说”和“介词+X+说来”这两个看似相近的结构,在介词选择、X的语义类型和整体功能三个方面均有差异。对“介词+X+来说”和“介词+X+说来”展开比较研究,有助于促进人们对二者的认识,并丰富框式介词结构这一领域的研究视角和... “介词+X+来说”和“介词+X+说来”这两个看似相近的结构,在介词选择、X的语义类型和整体功能三个方面均有差异。对“介词+X+来说”和“介词+X+说来”展开比较研究,有助于促进人们对二者的认识,并丰富框式介词结构这一领域的研究视角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式介词结构 “介词+X+来 “介词+X+来”
下载PDF
《说文解字系传》及其研究概况
16
作者 姜泽兵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98-102,共5页
以《说文解字系传》为主要对象,共分成三部分进行研究。介绍了《说文解字系传》作者、成书过程和版本;分时期、分角度对历代学者的研究情况做出评述;最后,对徐锴所撰的《说文解字系传》做了客观评价。
关键词 徐锴 文解字系传》 文解字》
下载PDF
参军戏起源问题再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祥笑 游耀旺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11-113,共3页
关于参军戏的起源,讨论的重点历来集中在参军名目及其产生的年代上。然而,从戏剧发生学和形态学的角度来说,职官序列中有无参军并非判断参军戏起源的主要标准,是否具有扮演特征才是问题的关键。结合相关文献可知,"石躭说"所... 关于参军戏的起源,讨论的重点历来集中在参军名目及其产生的年代上。然而,从戏剧发生学和形态学的角度来说,职官序列中有无参军并非判断参军戏起源的主要标准,是否具有扮演特征才是问题的关键。结合相关文献可知,"石躭说"所述故事尚为戏剧化的生活场景,乃参军戏的本事;"周延说"中始具备扮演的性质,系以艺术再现生活,参军戏当由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军戏 起源 石躭 周延 服饰
下载PDF
THE Z SPECIFICATION DEPENDENCE GRAPH
18
作者 WuFangjun YiTong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05年第2期201-204,共4页
The lack of existing solutions makes it really hard to understand formal specification languages since the application domain for representations is useful for the purpose of carrying out certain software engineering ... The lack of existing solutions makes it really hard to understand formal specification languages since the application domain for representations is useful for the purpose of carrying out certain software engineering operations such as slicing and the computation of program metrics.A Z specification dependence graph is presented in this letter. It draws on the strengths of a range of earlier works and adapts them, if necessary, to the Z langu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gram Dependence Graph(PDG) System Dependence Graph(SDG) Formal specification language
下载PDF
"Eye Caught by Another Eye": Locating Experience in Nadine Gordimer' s The Lying Days
19
作者 Laura Giovannell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4年第11期965-980,共16页
In one of the first pages and crucial scenes of The Lying Days (1953), we soon associate the narrating voice with that of a bright, inquisitive child of Scottish descent immersed in the harsh Witwatersrand scenario ... In one of the first pages and crucial scenes of The Lying Days (1953), we soon associate the narrating voice with that of a bright, inquisitive child of Scottish descent immersed in the harsh Witwatersrand scenario of a mining estate outskirts in the 1930s, along a path crammed with Jews' concession stores and exotic-looking natives. The unruly little girl is Helen Shaw, the late Nadine Gordimer's fictional double in her still somewhat neglected first novel, a Bildungsroman where the South African writer coming from Springs admirably capitalized on the "camera-eye" perspectives and zooming-in on details which had already informed much of her masterly short fiction. The aim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to shed light on Helen's difficult growth towards sociopolitical and ethical awakening--in a country finding itself more and more trapped in the apartheid grip--by pointing out the earliest, embryonic stages of such a progressive knocking down of epistemic barriers. The author will thus focus on "The Mine", the first and most concise of the three parts making up the novel, and show how Gordimer's acute prose, incisive style, and descriptive strategies prove to be a fitting tool for recording and weighing the experience of an indefatigable observer, a hungry mind in search of erased features, meaningful connections, revealing contexts and sub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description significant detail segregated communities APARTHEID epistemological growth
下载PDF
A History of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Growth of the Orator in Invisible Man
20
作者 ZHANG Ti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The notion of invisibility in Invisible Man is spoken out by the protagonist's growth as an orator. Rather than a recursive retrieving of his identity throughout the narrative, the invisible man reinvents his identit... The notion of invisibility in Invisible Man is spoken out by the protagonist's growth as an orator. Rather than a recursive retrieving of his identity throughout the narrative, the invisible man reinvents his identity in his pursuit of pure persuasion. Both being terms in the Burkean system of literature rhetoric, pure persuasion, and identification become one for the unconscious purpose and the other for the symbolic action respectively in the protagonist-speaker's growth from an ideal emulator to speaker-audience mediator. In hi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udience and his ardent pursuit of pure persuasion, he paradoxically finds himself distanced from both his identity-to-be and the identity of his audience, with great division in-between. Though temporary corporation is achieved and occasional identification is resolved in the last two speeches, the protagonist only finds himself in a rhetorical context which is much more varied and more manipulative than he imagined. Such a realization renders the invisible man invisible again from the public stadium, who decides to resort to the pen for a life-long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broader battlefield of racial discontinu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isible Man Kenneth Burke pure persuasion identification DIVISION RA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