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戴纶喆《汉魏六朝赋摘艳谱说》与清末赋学 被引量:3
1
作者 孙福轩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3-102,共10页
戴纶喆编纂的《汉魏六朝赋摘艳谱说》刊刻于清光绪七年,是清末重要的赋学选本,其中"余说"一卷,分总论、辨体、相题、布局、措辞五项评述律赋作法与赋学理论,体现出作者较高的理论识见。然因戴氏文名不显和此书流布不广,《汉... 戴纶喆编纂的《汉魏六朝赋摘艳谱说》刊刻于清光绪七年,是清末重要的赋学选本,其中"余说"一卷,分总论、辨体、相题、布局、措辞五项评述律赋作法与赋学理论,体现出作者较高的理论识见。然因戴氏文名不显和此书流布不广,《汉魏六朝赋摘艳谱说》和戴纶喆对赋学的贡献至今隐而未彰,不为学界所重视。戴氏此书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以下两端:一是以字法、句法、章法为中心的律赋学批评体系的建构;二是体现出晚清古学复兴思潮下以古入律、古律汇通的赋学风尚。可以说,《汉魏六朝赋摘艳谱说》是清代赋学的收关和总结,具有观照清代赋论乃至历代赋学的学术意义,在赋学批评史上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纶喆 《汉魏六朝赋摘艳 清末赋学 赋学批评 字法与句法 古律融合
下载PDF
《律赋衡裁》与《汉魏六朝赋摘艳谱说》律赋观之比较
2
作者 王莎莎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1期216-217,共2页
汤稼堂的《律赋衡裁》与戴纶喆的《汉魏六朝赋摘艳谱说》是清朝不同时期的赋论作品,二者在结构形式上一脉相承,《律赋衡裁》所体现的尊唐观与《汉魏六朝赋摘艳谱说》所体现的以古入律观是二者在赋论观上的不同。同时,在论述具体的律赋... 汤稼堂的《律赋衡裁》与戴纶喆的《汉魏六朝赋摘艳谱说》是清朝不同时期的赋论作品,二者在结构形式上一脉相承,《律赋衡裁》所体现的尊唐观与《汉魏六朝赋摘艳谱说》所体现的以古入律观是二者在赋论观上的不同。同时,在论述具体的律赋作法上,戴氏对汤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赋衡裁》 《汉魏六朝赋摘艳 汤稼堂 戴纶喆 赋论观
下载PDF
浅谈中小学音乐课中的识谱教学
3
作者 《东西南北(教育)》 2018年第14期230-230,共1页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歌唱教学、器乐学习、音乐欣赏和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识谱教学是为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服务的。加强识谱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兴趣 谈漠 扭转 说谱
下载PDF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课中的识谱教学
4
作者 周应超 《东西南北(教育)》 2020年第9期265-265,共1页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歌唱教学、器乐学习、音乐欣赏和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识谱教学是为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服务的。加强识谱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兴趣 说谱
下载PDF
刍议农村中小学音乐课中的识谱教学
5
作者 夏腾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8期53-54,57,共3页
在中小学音乐课中识谱教学可谓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注重为学生铺平音乐学习的道路,采取科学的方法带领学生完成识谱学习,有效完成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确... 在中小学音乐课中识谱教学可谓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注重为学生铺平音乐学习的道路,采取科学的方法带领学生完成识谱学习,有效完成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确保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谱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市售贝母中贝母乙素含量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玥 张庆林 +2 位作者 陈信义 唐仲雄 吴祖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为了选择贝母乙素含量较高的贝母原材料。方法 建立了 HPL C法分析贝母原材料中贝母乙素含量。贝母生药粉用氨水 - 95 %乙醇 (1∶ 5 )混合液提取 ,柱前用 2 ,4-二硝基苯肼 (DNPH)衍生 ,衍生化条件 5 0℃下反应 30 min。分析色谱... 目的 为了选择贝母乙素含量较高的贝母原材料。方法 建立了 HPL C法分析贝母原材料中贝母乙素含量。贝母生药粉用氨水 - 95 %乙醇 (1∶ 5 )混合液提取 ,柱前用 2 ,4-二硝基苯肼 (DNPH)衍生 ,衍生化条件 5 0℃下反应 30 min。分析色谱柱 :Hypersil C1 8ODS2 ,流动相 :CH3CN- 10 0 mmol/ L CH3COONH4(4 1∶ 5 9,p H=5 .0 ) ,流速为1.2 m L/ min。U V375 nm检测。结果  4种市售贝母中东贝母的贝母乙素含量最高。结论 方法灵敏 ,重现性好 ,样品用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 贝母乙素 高效液相色说谱 含量
下载PDF
明代戏曲评点中的风格论 被引量:2
7
作者 朱万曙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116-122,共7页
:风格论是中国古典曲论中的重要内容 ,古代戏曲评点中也蕴藏着不少关于风格的评论。评点家对戏曲风格的评论经历了从不自觉体认到自觉认识的发展过程 ,特别是孟称舜的风格论 ,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已经十分成熟 ;晚明评点家对悲剧风... :风格论是中国古典曲论中的重要内容 ,古代戏曲评点中也蕴藏着不少关于风格的评论。评点家对戏曲风格的评论经历了从不自觉体认到自觉认识的发展过程 ,特别是孟称舜的风格论 ,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已经十分成熟 ;晚明评点家对悲剧风格的认识也较深入 ,其中以陈洪绶提出的“怨谱说”最具概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戏曲评点 风格论 孟称舜 陈洪绶
下载PDF
吴镇诗歌声律学发微 被引量:2
8
作者 冉耀斌 沈丽敏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2-66,共5页
诗歌声律学为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齐、梁以来备受人们的重视,但也歧见纷出,莫衷一是。清初顾炎武、李因笃、毛奇龄等人潜心研究古诗音韵,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此后各种研究诗歌声律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尤以王士禛和赵执信最... 诗歌声律学为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齐、梁以来备受人们的重视,但也歧见纷出,莫衷一是。清初顾炎武、李因笃、毛奇龄等人潜心研究古诗音韵,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此后各种研究诗歌声律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尤以王士禛和赵执信最为著名。吴镇深入研究前人的理论成果,并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著有《声调谱》和《八病说》两部声律学研究著作,解决了诗歌声律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难题,并提出了新的理论见解,为诗歌声律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镇 声律学 声调 八病
下载PDF
《老老恒言》“粥谱说”的实用意义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洁 林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48-1150,共3页
"粥谱说"见于清代学者曹庭栋老年养生专著《老老恒言》卷五,为史上首次以"谱"命名的粥方系列。著者选择的百首粥方以贴近日常生活为原则,调养治疾兼备,粥方使用说明详尽完备,非常便于把握与参照。对现代人特别是老... "粥谱说"见于清代学者曹庭栋老年养生专著《老老恒言》卷五,为史上首次以"谱"命名的粥方系列。著者选择的百首粥方以贴近日常生活为原则,调养治疾兼备,粥方使用说明详尽完备,非常便于把握与参照。对现代人特别是老年人的自我日常食养食疗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老恒言 曹庭栋 养生
原文传递
《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考
10
作者 刘华江 《励耘语言学刊》 2009年第1期89-95,共7页
本文从韵目和收字两个方面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和《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二书之间的异同之处,指出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和《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一定具有某种极为密切的关系,并怀... 本文从韵目和收字两个方面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和《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二书之间的异同之处,指出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和《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一定具有某种极为密切的关系,并怀疑《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直接来自于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解字篆韵 黄氏逸书考 李舟 切韵 比较
下载PDF
试论“柳”字的谐声及留聊劉三字
11
作者 易云秋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38-40,共3页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十四卷中载:“(?)、冒也。……象开门之形。”南唐徐铉音“莫饱切(mǎo)”。“酉、就也。……(?)、古文酉。”徐铉解说:“就,成熟也。(?)为春门,万物已出,(?)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音与久切(yǒu)。...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十四卷中载:“(?)、冒也。……象开门之形。”南唐徐铉音“莫饱切(mǎo)”。“酉、就也。……(?)、古文酉。”徐铉解说:“就,成熟也。(?)为春门,万物已出,(?)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音与久切(yǒu)。”清代段玉裁在“(?)”下注说:“凡(?),(?)、(?)、(?)字从(?)。”他的友人沈涛特地答“书”辨驳。其“书”意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铉 秋门 卷中 意谓 唐徐 虞翻 春门 假借字 同字 文谐声
下载PDF
声曲折研究综述
12
作者 管晔 《艺术家》 2020年第5期174-175,共2页
"声曲折"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中关于"歌诗二十八家"篇目的记载中,但是,目前学术界了解的声曲折也只有《汉书》中的只言片语,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因此,"声曲折"这一问题始终是音乐界关注和... "声曲折"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中关于"歌诗二十八家"篇目的记载中,但是,目前学术界了解的声曲折也只有《汉书》中的只言片语,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因此,"声曲折"这一问题始终是音乐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也是一个很难深入了解、去进行探讨的问题。尤其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音乐界对"声曲折"的研究经历着一个由浅入深,由孤立分析到联系其他,由单方面到多角度,以致跨出音乐范畴的演变过程。本文依据汉书中的记载,将学术界对"声曲折"的研究成果概括分类为"乐谱说""曲线说""曲谱说""旋律谱本说""乐符说""音韵说"六种观点,并结合记载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曲折 旋律 乐符
下载PDF
“声曲折”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娜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5-98,共4页
关键词 “声曲折” 曲线 文化现象 乐符 旋律 音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