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2篇文章
< 1 2 2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汉早期皇子诸侯王与中央皇室亲疏变化研究
1
作者 李勇 杨爽爽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1期73-76,共4页
西汉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一方面推行郡县制度;另一方面分封了众多同姓亲族子弟作为诸侯王,在关东地区代天子行政,起到拱卫中央的作用。这些同姓诸侯王中,皇子诸侯王与皇帝的血脉关系最为亲近,也最得到皇帝信任,因此成为... 西汉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一方面推行郡县制度;另一方面分封了众多同姓亲族子弟作为诸侯王,在关东地区代天子行政,起到拱卫中央的作用。这些同姓诸侯王中,皇子诸侯王与皇帝的血脉关系最为亲近,也最得到皇帝信任,因此成为中央政府控制关东地区的重要盟友。然而,随着帝位更迭,新皇子诸侯王不断产生,原有皇子诸侯王及其后嗣与新皇帝的血缘关系渐于疏远,于是成为中央政府新的防备、削弱对象。通过不断分封新的皇子诸侯王,以亲制疏,西汉政府强化了对关东地区的控制,增强了对关东地区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早期 关东地区 皇子诸侯 以亲制疏
下载PDF
《史记》《汉书》诸侯王表序的“九国”辨析
2
作者 秦进才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九国,指汉高祖末年的刘氏九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汉书·诸侯王表》序,均列举燕、代、齐、赵、梁、楚、吴、淮南、长沙九国。长沙国,属异姓王,实际同姓王只有八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正文高祖... 九国,指汉高祖末年的刘氏九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汉书·诸侯王表》序,均列举燕、代、齐、赵、梁、楚、吴、淮南、长沙九国。长沙国,属异姓王,实际同姓王只有八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正文高祖十二年栏,记载楚、齐、吴、淮南、燕、赵、梁、淮阳、代、长沙十国,除去吴氏长沙国,是为刘氏九国,可知序文遗漏了淮阳国。《汉书·诸侯王表》序文承讹袭谬仍然遗漏淮阳国,正文亦未为淮阳国立专栏,掩盖了淮阳国。据上述可知,《史记》《汉书》诸侯王表序均应补淮阳,以符刘氏九国之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汉书》 诸侯王表 九国
下载PDF
西周选官之源与治理之道探究--以“诸侯入为王官”说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先闯 《青海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1-202,共12页
见诸经典注疏中的“诸侯入为王官”说,不仅是经学史上一大论断,而且对理解周代吏治建设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古今学人论辩中大体有三种解读,将此断语中的“诸侯”分别解为畿内诸侯(采邑封君)、畿外诸侯、畿内与畿外诸侯,其中畿内、外诸侯... 见诸经典注疏中的“诸侯入为王官”说,不仅是经学史上一大论断,而且对理解周代吏治建设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古今学人论辩中大体有三种解读,将此断语中的“诸侯”分别解为畿内诸侯(采邑封君)、畿外诸侯、畿内与畿外诸侯,其中畿内、外诸侯皆可入为王官为主流学识。其实,大部分学者认为周王选官不区分畿内与畿外诸侯,并进而误解畿外诸侯常作天子大夫卿士,主要在于习惯举出周初个别诸侯入为王官的现象、事件来推导王官择取的基本制度,且对于某些诸侯入为王官的史事或称谓解读存在讹误,因而难以取信。从西周选官实践以及背后制度运行来分析,“诸侯入为王官”说中“诸侯”,宜当以“畿内诸侯”来解,“畿外诸侯”应不在其中。由畿内众多的采邑封君出任各级王官大夫,而畿外诸侯鲜入朝为官,这是由西周推行畿内、外分治的统治体制所决定的,也是由分封制下两类诸侯的权限、职责、地势不同所致。这是周王合理分配国家权力,进而展示御下之术的良善之法,体现西周统治者治国体系优化的高超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官 畿内采邑 畿外诸侯 统治体制 权责之别
下载PDF
王者师与贤能政治:孟子“不见诸侯”义发微
4
作者 田丰 《船山学刊》 2023年第2期57-70,共14页
“不见诸侯”在孟子既是宁死不可违之大礼,也是道义大节。孟子志在兴王道仁政,他要自别于挟术自重游士的“妾妇之道”,另立道统,以道导政,担任君师,引领君心通达圣王。王位与德性的合一需要罕见的运气,但布衣圣贤出现就可能辅佐出新圣... “不见诸侯”在孟子既是宁死不可违之大礼,也是道义大节。孟子志在兴王道仁政,他要自别于挟术自重游士的“妾妇之道”,另立道统,以道导政,担任君师,引领君心通达圣王。王位与德性的合一需要罕见的运气,但布衣圣贤出现就可能辅佐出新圣王。与先王不同者,新王是由贤相辅佐而成,其最重要的德性不在于自身达成圣境,而是能够将国家托付给贤相与王者师的指导。这是孟子面对“后圣王时代”的现实大势时,给出的新的贤能政治方案。“不见诸侯”既承载了孟子“以道导政”的理想及其达成方式——为王者师,也是他接续政、道两统的历史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不见诸侯 以道导政 王者师 游士 道统 贤能政治
下载PDF
从四个方面分析大禹会诸侯于涂山的地望
5
作者 李修松 《江淮文史》 2023年第1期153-168,共16页
《左传·哀公七年》《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禹合(会)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意思是,大禹在涂山举行诸侯大会,手执玉、帛(一种白色的丝织品)等礼品参加朝会的方国诸侯有许多。这里的“万国”是许多的意思,不是实指。这就是... 《左传·哀公七年》《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禹合(会)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意思是,大禹在涂山举行诸侯大会,手执玉、帛(一种白色的丝织品)等礼品参加朝会的方国诸侯有许多。这里的“万国”是许多的意思,不是实指。这就是历史上十分重要的“涂山之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书纪年》 涂山 方国 大禹 左传 丝织品 诸侯 地望
下载PDF
诸侯经济、一体化经济还是不完全一体化经济?——论珠三角区域发展之路 被引量:10
6
作者 姚华松 许学强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1-244,279,共5页
就区域发展模式与战略选择而言,诸侯经济和一体化经济是两个重要方面,前者强调城市个体经济增长,后者注重区域统筹发展。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历程回顾,检视两种区域发展模式的优缺点。其次,对一体化经济模式进行深刻反思,认为完全... 就区域发展模式与战略选择而言,诸侯经济和一体化经济是两个重要方面,前者强调城市个体经济增长,后者注重区域统筹发展。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历程回顾,检视两种区域发展模式的优缺点。其次,对一体化经济模式进行深刻反思,认为完全一体化经济虽能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但可能导致地方自主性丧失,滋生更大区域内的空间极化和区域隔离。文中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完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主张有选择性的空间封闭,下放发展权力给地方或区域"社区",既保持城市开放,也延续地方发展自主权。最后,从外部性理论、"新区域主义"和"权力下放"等西方区域发展新理论、珠三角发展实践等三方面对不完全一体化的可能性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侯经济 一体化经济 不完全一体化 珠三角
下载PDF
汉代诸侯朝请考述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俊方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8-153,共6页
汉代诸侯朝请一般是定期参加大朝,由大鸿胪负责接待,朝请期间陛见皇帝四次,诸侯朝请需贡纳财物,皇帝有时也采用家人之礼接待,不朝者要受严惩,当然也存在因年老或其它特殊情况免朝的时候。
关键词 诸侯 贡纳 免朝 不朝
下载PDF
殷周诸侯体制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葛志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19-124,共6页
分封制是周代特有的政治制度 ,周代通过五等爵制严格了诸侯等级制 ,从而建立起尊天子、卑诸侯的严密体制。商代则不然 ,其外服制诸侯以职事服役为主要特征 ;同时 ,无论在控驭功能、制度完善及统治效果诸方面 ,都无法与周代分封制体制相... 分封制是周代特有的政治制度 ,周代通过五等爵制严格了诸侯等级制 ,从而建立起尊天子、卑诸侯的严密体制。商代则不然 ,其外服制诸侯以职事服役为主要特征 ;同时 ,无论在控驭功能、制度完善及统治效果诸方面 ,都无法与周代分封制体制相比 ,因而这从一个侧面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周代 诸侯 分封制 外服制 政治制度 国家体制
下载PDF
西汉诸侯王墓棺椁及置椁窆棺工具浅论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尊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72,共8页
西汉诸侯王墓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多用棺椁,并有相关配套用具,体现出与身份地位相符的棺椁制度。棺椁在质地、重数及装饰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差异,反映了多样化的特点。棺椁是盛放墓主尸身的重要设施,在置椁下棺时会使用较多的工具以达到... 西汉诸侯王墓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多用棺椁,并有相关配套用具,体现出与身份地位相符的棺椁制度。棺椁在质地、重数及装饰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差异,反映了多样化的特点。棺椁是盛放墓主尸身的重要设施,在置椁下棺时会使用较多的工具以达到要求,保证安全。相关工具的使用一方面是对旧葬制、葬俗的继承,另一方面又与墓葬形制、结构,棺椁自身特点等密切相关,体现出丧葬礼俗的演进、相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及诸侯王墓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诸侯王墓 棺椁 工具
下载PDF
周代天子诸侯、卿大夫阶层的姓氏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淑一 《求是学刊》 CSSCI 2000年第6期97-103,共7页
天子和诸侯阶层姓氏制度的典型特征 ,就是对姓、氏的既利用又限制 ,其具体表现就是既要通过强调“同姓”关系来收族 ,保证其有一定的统治基础 ;又要限制近亲族人的国氏使用权 ,防止王权、君权的旁落。就卿大夫阶层而言 ,宗法制度是影响... 天子和诸侯阶层姓氏制度的典型特征 ,就是对姓、氏的既利用又限制 ,其具体表现就是既要通过强调“同姓”关系来收族 ,保证其有一定的统治基础 ;又要限制近亲族人的国氏使用权 ,防止王权、君权的旁落。就卿大夫阶层而言 ,宗法制度是影响其姓氏制度的主要因素 ,在宗法制度下 ,小宗家族的氏号要通过某种方式体现出对于大宗本家氏号的服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氏 特征 诸侯 卿大夫阶层 皇帝 刑罚 社交 祭祀 婚姻 称谓
下载PDF
平王东迁原因新论──周平王东迁受逼于秦、晋、郑诸侯说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雷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6-90,共5页
关键词 周平王 东迁 周二王并立 诸侯 《秦本纪》 《史记》 《水经·渭水注》 《读史方舆纪要》 周王室 犬戎
下载PDF
汉初与皇帝“共天下”的诸侯王 被引量:5
12
作者 秦进才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70,共5页
汉初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王是皇帝"共天下"的"人君",由异姓、同姓诸侯王和功臣列侯、食邑者等构成.异姓诸侯王在刘邦去世前铲削殆尽,影响比较大的是同姓诸侯王,是仅次于皇帝的"诸侯人君",是与皇帝"... 汉初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王是皇帝"共天下"的"人君",由异姓、同姓诸侯王和功臣列侯、食邑者等构成.异姓诸侯王在刘邦去世前铲削殆尽,影响比较大的是同姓诸侯王,是仅次于皇帝的"诸侯人君",是与皇帝"共天下"的主体.本文试以汉朝初年的同姓诸侯王为主,对其与皇帝"共天下"的情况稍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分封制 诸侯 财政经济 军事力量 政治权力
下载PDF
从两汉诸侯王墓出土玉器看汉玉艺术风格 被引量:8
13
作者 石荣传 《文物春秋》 2004年第1期38-51,共14页
汉代是中国古玉发展的高峰之一,由战国晚期到两汉,经历了一个继承、创新、式微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以两汉诸侯王墓出土的玉器为基础,一方面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其典型玉器进行型式分析,从造型上概括各类典型玉器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另... 汉代是中国古玉发展的高峰之一,由战国晚期到两汉,经历了一个继承、创新、式微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以两汉诸侯王墓出土的玉器为基础,一方面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其典型玉器进行型式分析,从造型上概括各类典型玉器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另一方面从纹饰演变和技法上对代表汉玉艺术风格的三种典型纹饰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诸侯王墓 玉器 艺术风格 历史文化
下载PDF
西汉诸侯“惟得衣食租税”考疑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平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13,共5页
汉初“诸侯皆赋” ,景、武以后“惟得衣食租税”。其所食是“全租”还是“半税” ?学术界颇有争议。一般认为 ,除田租外 ,诸侯不能再征收山川园池市井之税作为个人的“私奉养”。但是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梳理 ,认为诸侯的衣食租税应为“全... 汉初“诸侯皆赋” ,景、武以后“惟得衣食租税”。其所食是“全租”还是“半税” ?学术界颇有争议。一般认为 ,除田租外 ,诸侯不能再征收山川园池市井之税作为个人的“私奉养”。但是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梳理 ,认为诸侯的衣食租税应为“全租” ,而非“半税”。田租、算赋为诸侯之公用 ,山川园池市井之税作为诸侯的“私奉养”并未完全取消。汉武帝为解决财政困难 ,推行盐铁专卖政策 ,逐步取消了诸侯经营盐铁、铸币、酤酒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诸侯 衣食租税 私奉养
下载PDF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诸侯”——历史笺释与法律考辨 被引量:2
15
作者 支振锋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66,共13页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中的"诸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密码,其不仅有历史名词的"所指",还有作为法律主体的"适用范围"。基于现有的材料,精确地界定其"所指"可能存在困难,但判断出...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中的"诸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密码,其不仅有历史名词的"所指",还有作为法律主体的"适用范围"。基于现有的材料,精确地界定其"所指"可能存在困难,但判断出其适用范围则是可能的。从已知的汉初政治法律环境来看,"诸侯"的适用范围可能不仅仅包括汉初统治者册封的同姓或者异姓诸侯,还包括六国王室的后裔,秦末农民战争中自封或被封的诸侯及其残余势力以及汉初军功集团,还可能适用于匈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山汉简 二年律令 贼律 诸侯 军功集团
下载PDF
《鲁颂》——颂僖公图复周公之业,争伯诸侯也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令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73-76,共4页
《鲁颂》——颂僖公图复周公之业,争伯诸侯也●郭令原《鲁颂》四篇是反映鲁僖公君臣活动的历史文献,保留了春秋时期鲁僖公的重要史料。虽然《诗》《书》以弦歌与记事分科,其实六经皆史。先民的讴唱,正可以补史传的不足;不可以因载... 《鲁颂》——颂僖公图复周公之业,争伯诸侯也●郭令原《鲁颂》四篇是反映鲁僖公君臣活动的历史文献,保留了春秋时期鲁僖公的重要史料。虽然《诗》《书》以弦歌与记事分科,其实六经皆史。先民的讴唱,正可以补史传的不足;不可以因载籍的残缺,反而诬古人的歌颂为夸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颂》 周公 诸侯 历史文献 春秋时期 六经皆史 历史内容 文学价值
下载PDF
刘邦《大风歌》情感底蕴新探─—兼论汉初翦灭异姓诸侯王之得失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天成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刘邦《大风歌》情感底蕴新探─—兼论汉初翦灭异姓诸侯王之得失范天成西安教育学院语言文学系秦亡汉兴之际,曾产生两支震烁古今的楚声短歌: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①。在秦末历史舞台上,项羽和刘邦扮演了两个最重要的角... 刘邦《大风歌》情感底蕴新探─—兼论汉初翦灭异姓诸侯王之得失范天成西安教育学院语言文学系秦亡汉兴之际,曾产生两支震烁古今的楚声短歌: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①。在秦末历史舞台上,项羽和刘邦扮演了两个最重要的角色。他们共同灭秦之后,又为争夺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歌》 刘邦 诸侯 《史记》 高祖本纪 汉初 《史记·项羽本纪》 《垓下歌》 事业悲剧 反叛者
下载PDF
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祥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107,共6页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政治战略的核心,学界以往虽不乏研究,但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策略的来龙去脉尚无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相关史料表明,董昭是曹操实施"挟天子以令诸侯"战略的重要谋臣,他不但谋划...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政治战略的核心,学界以往虽不乏研究,但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策略的来龙去脉尚无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相关史料表明,董昭是曹操实施"挟天子以令诸侯"战略的重要谋臣,他不但谋划了"迎天子都许"之策,而且在此前后做了一系列重要工作。袁绍的谋臣曾建议袁"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未被采纳;孙策也有"挟天子"之心,但未及实施,从而成就了曹操统一北中国的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挟天子以令诸侯 董昭 曹操 三国史
下载PDF
西汉诸侯王“献费”辨疑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平均 李晓静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3年第4期45-47,共3页
"献费"是西汉初年郡国人民对皇帝承担的一项赋税,高帝十一年,刘邦规定每人每年交纳六十三钱作为"献费"。对于"献费"的解释,目前学术界有种种不同的意见。通过对现有史料的分析,笔者以为,"献费"... "献费"是西汉初年郡国人民对皇帝承担的一项赋税,高帝十一年,刘邦规定每人每年交纳六十三钱作为"献费"。对于"献费"的解释,目前学术界有种种不同的意见。通过对现有史料的分析,笔者以为,"献费"既不是算赋,更不是征自民间的祭礼,而应该是一项单独的赋税,它是地方长官和诸侯王每年朝十月时向皇帝所进奉的贺礼。文帝时候曾经一度被取消,以后逐步演变为诸侯朝觐聘享,"毕荐皮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诸侯 皇帝 赋税制度 “献费”
下载PDF
汉代诸侯官吏自杀现象剖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延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46-49,共4页
根据纪传体正史记载统计,两汉(包括新朝)诸侯官吏自杀现象屡屡出现。究其自杀动机有被迫、惧祸、守节和保全家室等。这种自杀现象的社会根源是囿于礼的传统、对精神自由或肉体尊严的维护以及儒家经义的影响。
关键词 两汉 诸侯官吏 自杀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