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最早的卫星城市——论西汉长安诸陵县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传永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8-52,共5页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拱卫京师的诸陵县,与长安城联系紧密,是我国最早的卫星城市。本文阐述了诸陵县的设置和徙民,并分析了诸陵县移民的结构、诸陵县的特殊地位,详细论证了诸陵县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认为这种在中心...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拱卫京师的诸陵县,与长安城联系紧密,是我国最早的卫星城市。本文阐述了诸陵县的设置和徙民,并分析了诸陵县移民的结构、诸陵县的特殊地位,详细论证了诸陵县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认为这种在中心城市周围置建卫星城市的作法,是对我国历史上城市建设布局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长安 诸陵 中心城市 中国 城市建设布局 卫星城市
下载PDF
西汉长安都城建设的立体化趋向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子今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12,共8页
作为东方大都市,西汉长安的规划与建设出现了新的迹象,在某种意义上继承并实现了秦始皇的都市建设设想。阙、台、楼等显著提升高度的宫廷建筑受到重视,反映了对"壮丽"、"重威"的追求,也体现出了新的建筑艺术和建筑... 作为东方大都市,西汉长安的规划与建设出现了新的迹象,在某种意义上继承并实现了秦始皇的都市建设设想。阙、台、楼等显著提升高度的宫廷建筑受到重视,反映了对"壮丽"、"重威"的追求,也体现出了新的建筑艺术和建筑美学理念。因"复道"形成的立体交通形式,实现了都市交通的进步。帝陵营建选高敞之地,"诸陵长安"和"长安诸陵"都市圈的形成,又构成另一种立体关系。"上下诸陵"故事反映了对这种高差的历史记忆。"云阳都"与长安的关系又形成另一层次的高下对应结构。长安的北山和南山,被看作利用自然地貌以"表"的形式构成了事实上的北阙和南阙。西汉长安规划者以"崇高"显示皇权地位,以"上下"交错营造都市建筑格局特殊美感的理念,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长安 立体化 宫廷建筑 诸陵 云阳都 石门 南山
下载PDF
西汉长安的公共空间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子今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83,共12页
从西汉史可见都城长安"千余人"集会,"守阙上书"的情景。"阙下"曾经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而宫阙前特殊事件的发生,"吏民聚观者"甚至可达"数万人",也说明这里有规模可观的空间。民... 从西汉史可见都城长安"千余人"集会,"守阙上书"的情景。"阙下"曾经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而宫阙前特殊事件的发生,"吏民聚观者"甚至可达"数万人",也说明这里有规模可观的空间。民众可以比较自由地进行公共活动的空间是"市"。刘据在"巫蛊之祸"时曾经策动"市"的群众"数万人"与丞相军激战。"里巷仟佰"也曾经成为民众"聚会"场所。而礼制建筑区也有相当宽阔的空地。不过这是不允许民间活动使用的空间。总体说来,西汉长安宫殿区的宏大规模,使得普通居民的生存条件受到严重压抑,而公共活动空间相对有限,使得都市功能的实现,不得不以诸陵邑作为补充。考察西汉长安和东汉洛阳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可以发现公共空间的区别。东汉洛阳已经有空间更为充裕的公众活动场所。城市史进程中都会职能和交往条件的这一重要变化,也体现了汉代都市社会构成形式和社会生活形态的若干历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长安 公共空间 街巷 诸陵
原文传递
唐陵选地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来村多加史 张建林 姜捷 《乾陵文化研究》 2005年第1期50-79,共30页
1981年4月和10月,笔者有机会踏查了分布于陕西省渭河流域的唐代18座皇帝陵。有关唐陵的著述、论考、调查报告,面世者颇多,足可把握其概要[1]。至于专论尚需掌握充足的基础资料。近年,刘庆柱、李毓芳的《陕西唐陵调查报告》[2]得以发表,... 1981年4月和10月,笔者有机会踏查了分布于陕西省渭河流域的唐代18座皇帝陵。有关唐陵的著述、论考、调查报告,面世者颇多,足可把握其概要[1]。至于专论尚需掌握充足的基础资料。近年,刘庆柱、李毓芳的《陕西唐陵调查报告》[2]得以发表,向我们提供了有关石刻遗存状况、建筑遗物的尺寸、陵园的平面图、陪葬墓的分布状况等系统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况 遗存 遗物 覆斗形 资料 诸陵 调查报告 锥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