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言、诺奖、批评及批评的批评——对话《对话〈直议莫言与诺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金胜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98-105,共8页
在众多批评莫言小说的评论家中,李建军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的否定性批评的代表之一,其《直议莫言与诺奖》可谓全面评析莫言创作的论文。针对此文,孟祥中的《对话〈直议莫言与诺奖〉》从各方面提出了商榷意见。鉴于孟文对一些事实的轻忽,... 在众多批评莫言小说的评论家中,李建军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的否定性批评的代表之一,其《直议莫言与诺奖》可谓全面评析莫言创作的论文。针对此文,孟祥中的《对话〈直议莫言与诺奖〉》从各方面提出了商榷意见。鉴于孟文对一些事实的轻忽,在论辩过程中也存在割裂李文论述的连续性、抽离具体语境和跨论域批评等问题,未顾及"全篇""全人",而未能切实而有效地达到对话和商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直议莫言与诺奖〉》 《直议莫言与诺奖 莫言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走向“后诺奖”时代--也从莫言获奖说起 被引量:4
2
作者 曾艳兵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8-194,共7页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后诺奖"时代。这个时代的中国文学有三个问题亟待继续思考和讨论。首先是翻译文学与文学翻译的问题。一方面,莫言的创作与其说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不如说受到翻译文...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后诺奖"时代。这个时代的中国文学有三个问题亟待继续思考和讨论。首先是翻译文学与文学翻译的问题。一方面,莫言的创作与其说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不如说受到翻译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莫言的作品又吸引了一批翻译家,将他的作品翻译成各种外文,在全世界传播和接受。第二是文学经典与文学标准问题。诺奖的标准并不等同于文学的标准。最优秀的作品是已经成为文学经典的作品,这些文学经典绝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定的结果,它应该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和标准。第三是"诺奖"之后的问题。莫言获奖之后,中国作家没有了"诺奖"的焦虑,应该可以成为更加纯粹的作家,这样他们不仅越来越接近乃至超过了"诺奖"的标准,甚至可以参与创建文学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后诺奖 翻译经典标准
下载PDF
“革命性论文”学科扩散的早期识别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诺奖论文为例
3
作者 梁国强 侯海燕 +2 位作者 黄福 孔祥杰 胡志刚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2-149,共8页
[目的/意义]革命性论文能够打破某一领域研究现状,促进研究范式的转移。有学者认为革命性论文超出了当前人们的认知范畴,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被认可,并建议基于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科研评价从更长时间窗口考察论文。这有利于对论文的革命... [目的/意义]革命性论文能够打破某一领域研究现状,促进研究范式的转移。有学者认为革命性论文超出了当前人们的认知范畴,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被认可,并建议基于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科研评价从更长时间窗口考察论文。这有利于对论文的革命性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却不利于追踪研究前沿和及时评价研究人员的工作。[方法/过程]以诺奖论文为例,对革命性论文学科扩散的早期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采用学科组合系数对1900-2017年生物医学领域的诺奖论文(革命性论文)与非诺奖论文(常规论文)进行比较,分析了两组论文发表后5年内的学科组合系数大小,并从团队规模、参考文献量、参考文献新旧三个方面对该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70%以上的革命性论文自发表后第2年其学科组合系数高于常规论文,这对追踪研究前沿、制定政府资助政策以及研究人员的评价具有重要启示。团队规模和参考文献量是影响该系数的因素,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奖论文 革命性论文 学科扩散 学科交叉 跨学科
下载PDF
对话《直议莫言与诺奖》 被引量:1
4
作者 孟祥中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87-92,共6页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文学界引起莫言热很正常;有人提出异议,进行批评,也属正常。但有人对莫言的文字表达、创作实践以及对小说的写作体认进行完全、彻底地否定,就让人不得其解。李建军的《直议莫言与诺奖》是彻底否定...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文学界引起莫言热很正常;有人提出异议,进行批评,也属正常。但有人对莫言的文字表达、创作实践以及对小说的写作体认进行完全、彻底地否定,就让人不得其解。李建军的《直议莫言与诺奖》是彻底否定莫言的标志性大作,其文的突出特点有二,一是为了彻底否定莫言,自恃真理在手,把话说绝,导致上下文、前后文自相矛盾。二是为了把莫言损得一无是处,不惜违背文艺学启蒙常识,强行铿然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议莫言与诺奖 肯定 否定 辨析 " Criticizing MO Yan and HIS NOBEL Prize"
下载PDF
诺奖科学家参与科学成果商业化的程度研究
5
作者 张庆芝 徐晓宁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04-110,共7页
本文以2000—2014年间115名三大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科学家为样本,从专利申请、企业合作、创建企业三个维度研究了诺奖科学家参与科学成果商业化的程度。研究发现:2000—2014年间的诺奖获得者中有69.57%的科学家拥有至少一项相关专利,人... 本文以2000—2014年间115名三大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科学家为样本,从专利申请、企业合作、创建企业三个维度研究了诺奖科学家参与科学成果商业化的程度。研究发现:2000—2014年间的诺奖获得者中有69.57%的科学家拥有至少一项相关专利,人均拥有专利21.9项;有29名诺奖获得者与企业合作,占总数的25.22%;还有20位诺奖科学家参与创建企业,占总数的17.39%。结果表明,诺奖科学家参与科学成果商业化的程度远高于其同行,体现了诺奖科学家在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成果的实际应用。可能正因为他们更注重科学成果的实际应用,并积极参与科学成果的商业化,从而使得他们获得诺贝尔奖这一殊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奖 商业化 成果转化 诺奖科学家
下载PDF
后诺奖时代的当代中国文学与中国形象
6
作者 张文诺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0,共5页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仅是个人事件,它注定要成为2012年中国最重大的文化事件甚至是国家大事,对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当代中国文学由前诺奖时代跨越到后诺奖时代。在后诺奖时代...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仅是个人事件,它注定要成为2012年中国最重大的文化事件甚至是国家大事,对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当代中国文学由前诺奖时代跨越到后诺奖时代。在后诺奖时代,当代中国文学的文学生态、作家的写作方式、写作姿态都将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文学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怎样能获得持续性的发展,怎样才能走向世界,怎样塑造中国形象是当代中国文学界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奖时代 当代中国文学 创作 中国形象 莫言
下载PDF
从“莫言获诺奖”看媒体的竞争策略
7
作者 刘良龙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21,共3页
目前,媒体的竞争更多的是面对同源新闻的竞争。面对"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同源新闻,国内媒体运用了抢时效、抓"落地"、求深度、重视觉、挖细节这五大竞争策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最大限度地... 目前,媒体的竞争更多的是面对同源新闻的竞争。面对"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同源新闻,国内媒体运用了抢时效、抓"落地"、求深度、重视觉、挖细节这五大竞争策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诺奖 媒体 竞争策略
下载PDF
日本屡获“诺奖”的教育秘籍
8
作者 罗朝猛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8年第11期30-31,共2页
与我国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到目前获诺贝尔奖人数仅次于美国。撇开其他综合因素,其中教育在促成日本成为"诺奖"大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奇心是科学启蒙的种子,阅读是引领成才方向的灯塔,探究课堂是助力成长的主阵地。
关键词 日本 诺奖 好奇心 阅读 探究课堂
下载PDF
莫言诺奖演说结尾的三个故事意蕴何在?——对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演说的解读与透视
9
作者 郑泽宏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94-96,共3页
莫言的"诺奖"演说,不仅详实回顾了自己由一个饱受饥饿的穷孩子成长为一名作家的人生历程,还详略有别地介绍了自己的主要作品;同时,将个人独到的文学理念和宝贵的创作经验穿插其中,使得人生历程→文学作品→文学理念和创作经验... 莫言的"诺奖"演说,不仅详实回顾了自己由一个饱受饥饿的穷孩子成长为一名作家的人生历程,还详略有别地介绍了自己的主要作品;同时,将个人独到的文学理念和宝贵的创作经验穿插其中,使得人生历程→文学作品→文学理念和创作经验,既一脉相承,又水乳交融;最后以三个含蓄的故事,给自己的文学创作画龙点睛。平实中寄寓深刻,质朴里蕴含真知,这便给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们,以诸多耐人寻味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诺奖演说 解读 透视.
下载PDF
教育漫谈:2020诺奖给予的启示
10
作者 张勤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第20期10-10,共1页
2020年度诺奖的发布适逢小长假,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吃瓜看热闹。当然,在吃瓜之余也是感慨良多。例如,反复刷屏的诺奖得主——两位女科学家的获奖感言。10月7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和珍妮弗·道德纳两位女... 2020年度诺奖的发布适逢小长假,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吃瓜看热闹。当然,在吃瓜之余也是感慨良多。例如,反复刷屏的诺奖得主——两位女科学家的获奖感言。10月7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和珍妮弗·道德纳两位女科学家,她们是因为发明了“基因剪刀”技术而获的奖。反复刷视频是为了能记住她俩极其简要的感言。珍妮弗·道德纳说,“我热爱科学领域中不断解谜的过程,而最让我开心的应该是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杰出科学家们一起工作”。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则认为好奇心、求知欲和理解力一直是其生命里强大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爱科学 诺贝尔化学奖 获奖感言 理解力 沙尔 驱动力 诺奖 好奇心
下载PDF
中国经济学家与诺奖经济学家有何区别
11
作者 张世贤 《中国经济周刊》 2012年第41期17-17,共1页
中国有太多的实际问题需要经济学家去研究,去解读,去提供解决方案,但我们却越来越偏离这一轨道。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学家 诺奖经济学家 区别
下载PDF
“诺奖”背景下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考
12
作者 李中华 《林区教学》 2006年第5期12-13,共2页
拟从“诺奖”及诺贝尔先生对人类科学进步事业的巨大贡献的角度,谈谈对创造性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条件,并就进一步加快创造性人才培育机制的确立做一些探讨,欢迎同道专家批评指导。
关键词 知识经济 高等教育 创造性人才 诺奖 素质教育
下载PDF
小居里夫妇:两次错失后“逆袭”拿诺奖
13
作者 陈冠文 《中国科技财富》 2022年第12期78-79,共2页
要说夫妻二人一起得诺奖,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居里夫妇。其实,居里夫妇的女儿、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也曾双双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实验室里结成俪作为居里夫妇的长女,伊雷娜·居里生于1897年,9岁就失去了父亲,从小懂得体贴安慰... 要说夫妻二人一起得诺奖,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居里夫妇。其实,居里夫妇的女儿、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也曾双双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实验室里结成俪作为居里夫妇的长女,伊雷娜·居里生于1897年,9岁就失去了父亲,从小懂得体贴安慰母亲,常伴居里夫人身边。这些经历使伊蕾娜在受到科学教育熏陶的同时,还练就了独立、果敢、坚韧的品格。生于1900年的弗雷德里克·约里奥毕业于巴黎理化学院,1925年成为居里夫人的助理。在镭研究所,弗雷德里克和伊雷娜成为好朋友,他欣赏她丰富的学识和独立、自信的性格,她喜欢他热情的谈吐和科研上的冲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雷德里克 居里夫妇 居里夫人 诺贝尔奖 里奥 雷娜 实验室 诺奖
下载PDF
莫言获诺奖引起的现象述评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彬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1期21-26,共6页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起很多社会现象,折射出很多社会问题。论文主要从"诺奖焦虑症"的消失、莫言热、支持还是质疑莫言、莫言获奖原因探究、莫言获奖与中国当代文学五个方面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评述。
关键词 莫言获诺奖 现象述评 社会问题
下载PDF
一堂基于莫言诺奖感言的语文课
15
作者 陈顺华 《职业》 2013年第3期98-98,共1页
2012年12月10日,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发表了题为《讲故事的人》的获奖感言。笔者抓住这一学生关注的热点,以这篇获奖感言为例开展了一堂语文课。笔者认为只要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方法能... 2012年12月10日,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发表了题为《讲故事的人》的获奖感言。笔者抓住这一学生关注的热点,以这篇获奖感言为例开展了一堂语文课。笔者认为只要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方法能贴近学生实际,作业布置能提升学生能力,技工院校的语文课照样可以上得很精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诺奖感言 技工院校 语文教学
下载PDF
“美丽”与“暧昧”的对话伦理及其共通感奠基——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诺奖演讲再考
16
作者 韩尚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4-212,共9页
今天,从“对话”的视角重读两位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在颁奖礼上的演讲显得尤为重要,即川端康成的《我在美丽的日本》与大江健三郎的《我在暧昧的日本》。以往学者大多对川端与大江加以对立式解读,然而在“美丽”和“暧昧”的比照中... 今天,从“对话”的视角重读两位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在颁奖礼上的演讲显得尤为重要,即川端康成的《我在美丽的日本》与大江健三郎的《我在暧昧的日本》。以往学者大多对川端与大江加以对立式解读,然而在“美丽”和“暧昧”的比照中,也暗含着“对话”的逻辑。在柄谷行人看来,“对话”并非一个象征形式的去主体化过程,而是一个将异质性他者纳入其中并与他者共在的伦理过程。基于这一阐释,“他者”得以作为内在于“美丽”与“暧昧”之关系性构成中的重要一环被揭示。同时,共通感概念对于“复数的主观性”的要求可视为赋予审美鉴赏以普遍性的一个契机,也为这种关系性视角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策略与方向性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大江健三郎 诺奖 对话 共通感
下载PDF
老舍诺奖传闻与20世纪80年代民族主义情绪传播
17
作者 曾庆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5-202,共8页
近代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一直存在,并时时以合适的节点爆发出来。1981年开始流传的老舍“获诺贝尔文学奖传闻”(以下简称诺奖传闻),实际上就是民族主义的一种体现。在当前,大众媒体成为民族主义情绪的重要出口,尤其在影像作品中有更为... 近代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一直存在,并时时以合适的节点爆发出来。1981年开始流传的老舍“获诺贝尔文学奖传闻”(以下简称诺奖传闻),实际上就是民族主义的一种体现。在当前,大众媒体成为民族主义情绪的重要出口,尤其在影像作品中有更为集中的表达。民族主义情绪对于国家形象构建和中国故事讲述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需要警惕其升级为极端民族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诺奖传闻 民族主义情绪
下载PDF
国人的诺奖情结
18
作者 汪宏桥 《社会科学论坛》 2003年第3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人 获奖 自卑心理 诺奖情结 "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
下载PDF
诺奖自然科学三大奖项对中国科学界的四个启示
19
作者 倪思洁 《科技传播》 2019年第21期F0002-F0002,共1页
日前,诺贝尔奖的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一一揭晓。跳出三大奖项的科学贡献来看,今年的诺奖自然科学奖项或许能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一些启示。启示一:师徒同心,其利断金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后,科学网博主郭... 日前,诺贝尔奖的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一一揭晓。跳出三大奖项的科学贡献来看,今年的诺奖自然科学奖项或许能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一些启示。启示一:师徒同心,其利断金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后,科学网博主郭晓强在博文中提到了"贝尔弥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理学或医学奖 化学奖 诺贝尔奖 科学网 自然科学 中国科学界 诺奖
下载PDF
“后诺奖”时期莫言小说研究的瓶颈和路径——兼及莫言研究的分期问题与刘广远、王敬茹商榷
20
作者 姬志海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第9期55-61,共7页
自2012年10月到2017年5月,国内外学界对莫言研究的批评文章骤然增多,这无疑意味着针对莫言及其小说创作的研究,更大一股蓄势待发的学术发展性与突破力正在启动。这其中,刘广远、王敬茹在其发表的《莫言研究综述》一文中提出了针对莫言研... 自2012年10月到2017年5月,国内外学界对莫言研究的批评文章骤然增多,这无疑意味着针对莫言及其小说创作的研究,更大一股蓄势待发的学术发展性与突破力正在启动。这其中,刘广远、王敬茹在其发表的《莫言研究综述》一文中提出了针对莫言研究30年的"三分期法":1985-1990年,探索期、高潮期;1990-2000年,质疑期、批判期;2000-2010年,成熟期。此种观点实可商榷,1995年(莫言《丰乳肥臀》的发表),2006年(莫言被授予"福冈亚洲文化奖")和2012年(莫言获得诺奖)这三个节点理应在莫言研究的分期中得到必要之体现。又及,针对"后诺奖事件"以来学界关于莫言研究的新焦点、新瓶颈以及可能性的解决方案诸问题,也没有在其文中得到应有之体现——这正是我们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奖时期 莫言研究 新意义 新焦点 新瓶颈 新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