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诺曼·莱文对晚年恩格斯的两个质疑
1
作者 林锋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2,共7页
作为著名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者”,美国学者诺曼·莱文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人类学》一文中论证了晚年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观的所谓原则性分歧,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予以高度赞扬,而对恩格斯则予以尖锐批评,称其为“机械唯... 作为著名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者”,美国学者诺曼·莱文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人类学》一文中论证了晚年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观的所谓原则性分歧,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予以高度赞扬,而对恩格斯则予以尖锐批评,称其为“机械唯物论者”。在莱文看来,恩格斯的社会发展观认定,所有各种社会都必然经历“一种单线性分阶段发展的过程”;在恩格斯那里,生产力这种“经济力量”是“外在于人的力量”,“最初的原动力是存在于人之外的经济力量。这种经济力量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体,而人本身只不过是对这种原动力的简单反应”。莱文这两个质疑是其制造“晚年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观对立论”的重要论据。依据深入、透彻的文本学分析足以确定,这两个指责均建立在莱文对晚年恩格斯历史观的误解之上。事实上,恩格斯高度重视不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差异性,坚决反对简单按照“经济必然性”,用抽象、单一的解释框架、分析模式,对各民族、各具体社会的历史轨迹、演进过程作出单调齐一、毫无差异的描述。与莱文的片面理解不同,晚年恩格斯与晚年马克思一样,在人类不同社会的发展道路、发展轨迹问题上,充分展示了“辩证法学者”的特点。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生产力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力量,人类整体及其中的每一个体都参与了生产力的创造,“生产力”既是人们面对的既定事实、客观环境,亦是他们共同活动的产物,他们继承和面对前人创造的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起点创造了新的生产力;“历史的真正主体”不是与人无关的僵硬的外部力量,这个主体就是“人”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诺曼·莱文 历史观 统一性 差异性 生产力 经济力量
下载PDF
诺曼·莱文与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
2
作者 吕宏山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3年第1期251-260,共10页
诺曼·莱文试图在区分“辩证的本质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多线历史观”与“单线进化图式”、“结构历史主义”与“经济决定论”的基础上,恢复马克思思想的激进、能动与人道“面相”,以此在后“68运动”时代,为左派提供... 诺曼·莱文试图在区分“辩证的本质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多线历史观”与“单线进化图式”、“结构历史主义”与“经济决定论”的基础上,恢复马克思思想的激进、能动与人道“面相”,以此在后“68运动”时代,为左派提供新的理论武器。莱文借贬斥恩格斯来强调普遍的革命意识、积极的实践行动和共产主义的乌托邦指向,希冀在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的模式之外建立一种主体哲学。然而,这种理论的重建谈劳动却避经济、谈阶级意识却避无产者,最终不免落入一个讲实践但无行动、讲革命但无主体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莱文 哲学人类学 辩证的本质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因缘的再考证——诺曼·莱文解读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定向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佃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207,共6页
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进行考辨,构成了诺曼·莱文解读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路径。莱文在分阶段、历史性地考察这种关系的过程中,强化了在哲学史上业已形成的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的解释逻辑。与此同时,莱文又提出了马... 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进行考辨,构成了诺曼·莱文解读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路径。莱文在分阶段、历史性地考察这种关系的过程中,强化了在哲学史上业已形成的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的解释逻辑。与此同时,莱文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去黑格尔化"的学术要求。莱文实现的是一种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再考证"。然而,他的话语却存在着深层的矛盾和理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莱文 马克思 黑格尔
下载PDF
诺曼·莱文“新黑格尔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4
作者 吴昕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102,共7页
诺曼·莱文的新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具有五个特点:第一,强调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之间具有连续性;第二,重视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研究;第三,强调对黑格尔的不同理解造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区别;第四,将列宁视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重新... 诺曼·莱文的新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具有五个特点:第一,强调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之间具有连续性;第二,重视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研究;第三,强调对黑格尔的不同理解造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区别;第四,将列宁视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重新黑格尔化的代表人物;第五,重视研究政治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及其发展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莱文 新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哲学 美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改造主观世界的命题及其内在逻辑——从诺曼·莱文的《辩证法内部对话》谈起
5
作者 罗建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23,共6页
毛泽东关于改造主观世界的命题是毛泽东思想乃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哲学命题,长期以来为众多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和讨论,诺曼·莱文是积极参与到这一命题的思考与讨论的学者之一。莱文在《辩证法内部对话》中指出毛泽东的&qu... 毛泽东关于改造主观世界的命题是毛泽东思想乃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哲学命题,长期以来为众多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和讨论,诺曼·莱文是积极参与到这一命题的思考与讨论的学者之一。莱文在《辩证法内部对话》中指出毛泽东的"系列"著作应看作改造干部主观世界所必备的"教材"加以阅读和审视,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脉络两条线索考察了毛泽东关于改造主观世界命题的理论渊源,从改变中国与改变世界的维度对改造干部主观世界的必要性加以阐明,从行动的辩证法入手对改造干部主观世界的方法论进行了阐发。但是,莱文的论述并不以描绘出毛泽东关于改造主观世界这一命题的理论全景为宏旨,而只是将毛泽东对党员干部的引导看作是为改造干部主观世界所进行的教育实践,并基于此展开讨论。尽管我们并不赞同莱文的理论立场和基本观点,但其学术思考为我们深度透视毛泽东及其思想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诺曼·莱文 改造主观世界
下载PDF
诺曼·莱文“恩格斯主义”的概念、流转与限度
6
作者 牟朋文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5期49-50,55,共3页
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标志性符号,然而,学术界对于"马恩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直都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比如"一致论""差异论"以及"对立论"等多种不同观点。其中,美国学者诺曼·莱... 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标志性符号,然而,学术界对于"马恩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直都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比如"一致论""差异论"以及"对立论"等多种不同观点。其中,美国学者诺曼·莱文以其坚定的"马恩对立论"观点名扬海内外,他把恩格斯的著述及其哲学思想命名为"恩格斯主义",并构建了一个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相区别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主义 马克思主义 诺曼·莱文 黑格尔 唯物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何以设想市民社会将取代国家?——兼评诺曼·莱文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理解 被引量:2
7
作者 傅如良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121,共5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越来越受到中外思想家的关注。传统的看法是,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同一的。然而,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诺曼.莱文提出,国家消亡后的替代物,在马克思那里应该被理解为市民社会。莱文...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越来越受到中外思想家的关注。传统的看法是,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同一的。然而,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诺曼.莱文提出,国家消亡后的替代物,在马克思那里应该被理解为市民社会。莱文的判断并没有获得马克思文本的支持。用黑格尔代替马克思是莱文学术移位的隐性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莱文 马克思 市民社会 国家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化与去黑格尔化——诺曼·莱文《分歧的路径》的文本解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佃来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4,共8页
美国哲学家诺曼·莱文在其近著《分歧的路径: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中,从"马克思主义的去黑格尔化"和"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化"的双重维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之黑格尔起源的问题。从内容上看,"... 美国哲学家诺曼·莱文在其近著《分歧的路径: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中,从"马克思主义的去黑格尔化"和"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化"的双重维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之黑格尔起源的问题。从内容上看,"去黑格尔化"主要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恩格斯有关黑格尔的话语的一种检讨,"黑格尔化"则主要是在对马克思尤其是青年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解读中形成的理论定位。莱文把这两个方面关联并衔接在一起,为人们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学术空间,可是,他又没有精当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因而很容易遭受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莱文 马克思 《分歧的路径》 黑格尔化 去黑格尔化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与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兼评诺曼·莱文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看法
9
作者 赵士发 杨清 周可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8,共5页
新黑格尔派马克思主义者诺曼·莱文揭示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市民社会理论上的关系。首先,莱文揭示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之间的连续性与差异性,指出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在批判资产阶级社会时的不同视角。其次,莱文强调了法国大... 新黑格尔派马克思主义者诺曼·莱文揭示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市民社会理论上的关系。首先,莱文揭示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之间的连续性与差异性,指出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在批判资产阶级社会时的不同视角。其次,莱文强调了法国大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和市民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与左派雅各宾主义的理论传统之间的密切联系,说明了法国大革命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形成的影响。最后,莱文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诺曼·莱文 市民社会
原文传递
《自然辩证法》再认识——兼评诺曼·莱文的《辩证法内部对话》 被引量:1
10
作者 文兵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21年第1期61-66,共6页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并不纯粹只是关于自然的哲学,其历史地位和意义,必须放到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来加以评价。把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起来,贬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地位和作用,无疑是肢解作为完整...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并不纯粹只是关于自然的哲学,其历史地位和意义,必须放到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来加以评价。把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起来,贬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地位和作用,无疑是肢解作为完整的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诺曼·莱文的《辩证法内部对话》可说是这一方面的代表著作。莱文在"把马克思重新黑格尔化"的口号下,把辩证法理论向主观精神方面加以发展,贬低了恩格斯所阐述的自然辩证法理论。本文对莱文的主要论据进行了批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 黑格尔 诺曼·莱文
原文传递
诺曼·莱文“马克思主义重构”的理论舛误
11
作者 张进蒙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9-142,共4页
诺曼·莱文在其专著《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中把自己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个人观点做了一个集中概况,其观点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既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 诺曼·莱文在其专著《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中把自己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个人观点做了一个集中概况,其观点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既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流派以及马克思主义必须接受重新黑格尔化三个论点上。尽管莱文对马克思主义做了历史考察和论证,但其论点没有任何确证的文本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莱文 马克思主义 重新黑格尔化
原文传递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学”——诺曼·莱文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26
12
作者 诺曼.莱文 张亮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4,共10页
诺曼·莱文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他以极端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立场而闻名,这一主题贯穿了他从《可悲的骗局:马克思反对恩格斯》(1975年)到《不同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2006年)的全部重要著... 诺曼·莱文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他以极端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立场而闻名,这一主题贯穿了他从《可悲的骗局:马克思反对恩格斯》(1975年)到《不同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2006年)的全部重要著作。1981年,中央编译局杜章智先生在《马列著作编译资料》第14辑上对莱文的《可悲的骗局》一书进行了详细的摘编和评论,莱文的观点在我国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莱文所指认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从更大的历史视角着眼,则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问题。因此,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近20年来,国内学界对莱文的学术观点尤其是他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多有批判,本刊在2005年第1期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恩格斯——纪念恩格斯逝世110周年笔谈》中曾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对莱文的观点也有所涉及。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历史和学术背景资料,相关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有鉴于此,本刊本期发表张亮博士最近对莱文先生的访谈录。在访谈中,莱文教授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其思想发展历程及主要学术观点。尽管本刊并不认同莱文教授的某些观点,但我们认为本文对于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的历史形成、20世纪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流变、西方“马克思学”的兴起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希望以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这一重要问题引向深入,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莱文 西方“马克思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恩对立论
原文传递
国外四位“马克思学家”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被引量:5
13
作者 聂锦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8,共8页
"马克思学"代表着20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种特殊的思路和方式,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它旨在从文本、文献的角度来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本文介绍了国外四位最著名的马克思学家的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 "马克思学"代表着20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种特殊的思路和方式,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它旨在从文本、文献的角度来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本文介绍了国外四位最著名的马克思学家的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吕贝尔严格区分了"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反对"马克思主义";诺曼·莱文最引人注目的观点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奥伊泽尔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探讨;弗罗洛夫的人学研究、生态问题研究及对苏联哲学的反思,体现了前苏联和俄罗斯两个不同时期哲学发展的状况及其转型的艰难过程。对他们所做过的工作,我们应当给予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学 吕贝尔 诺曼·莱文 奥伊泽尔曼 弗罗洛夫
下载PDF
试论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兼评莱文对恩格斯及其自然辩证法的误释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亚利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27,109-110,共3页
西方“马克思学”者诺曼.莱文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理论漠视人的主体性,与马克思以“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根本对立。文章对莱文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并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基础上论证了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 诺曼·莱文 自然辩证法 历史辩证法 实践
下载PDF
批判与反思:国外学者研究视阈中《国家与革命》的三个问题
15
作者 罗智芸 《学术探索》 2020年第6期47-54,共8页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国家理论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国外学者指证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思想断裂的主要文本支撑。通过解读国外学者就文本中的“共产主义阶段是否存在市民社会?”“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阶级国家的普遍职能”等...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国家理论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国外学者指证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思想断裂的主要文本支撑。通过解读国外学者就文本中的“共产主义阶段是否存在市民社会?”“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阶级国家的普遍职能”等观点,从批判逻辑维度系统论述国外学者价值立场、具体内容和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失真。进一步地,透视国外学者逻辑谬误的缘由,指出意识形态色彩浓厚是诱因、碎片化研究是主因以及客观历史语境差异是次因。《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系统概括和丰富发展,观照国外列宁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不同路径,深化对作为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革命 诺曼·莱文 雅克·泰克西埃 方法论
下载PDF
马克思与恩格斯:辩证法关系的辨正——兼评莱文“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
16
作者 张艳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214-220,共7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诺曼·莱文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结构与过程的方法,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忽视人的实践性和主体性,是与马克思的辩证法相悖的机械决定论。因此,莱文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辩证法对立起来。这...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诺曼·莱文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结构与过程的方法,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忽视人的实践性和主体性,是与马克思的辩证法相悖的机械决定论。因此,莱文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辩证法对立起来。这体现了莱文对辩证法理解,他看到了辩证法与人的主体生存的紧密联系,但误读了恩格斯的辩证法。他所谓的马克思反对恩格斯的观点,在根本上也是站不住脚的,但我们应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辩证法 诺曼·莱文
下载PDF
从莱文对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评析看今日英美马克思主义哲学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萍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3,共9页
莱文在他的新著中以黑格尔-马克思的学术关系为主线,剖析了当代英美分析马克思主义内部各派别及其关系,论述了他所属的新黑格尔马克思主义一派与20世纪欧洲大陆重新黑格尔化马克思主义一派的区别,以及与当代英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 莱文在他的新著中以黑格尔-马克思的学术关系为主线,剖析了当代英美分析马克思主义内部各派别及其关系,论述了他所属的新黑格尔马克思主义一派与20世纪欧洲大陆重新黑格尔化马克思主义一派的区别,以及与当代英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联。在这些论述中,莱文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第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美分析马克思主义已经取代了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而成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流;第二,分析马克思主义以方法论为中心,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更新。这两个基本观点勾勒了英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起源及当代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莱文 黑格尔化马克思主义 新黑格尔马克思主义 英美马克思主义 分析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问题的“失锐式解读”——苏东剧变以来西方“马克思学”对辩证法的研究及反思
18
作者 赵立 张亮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3,共9页
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辩证法问题始终聚讼纷纭,西方"马克思学"学者基于自身的理论背景,就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性质和作用等问题著书立说。苏东剧变后,西方"马克思学"进入分化发展阶段,辩证法逐渐在... 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辩证法问题始终聚讼纷纭,西方"马克思学"学者基于自身的理论背景,就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性质和作用等问题著书立说。苏东剧变后,西方"马克思学"进入分化发展阶段,辩证法逐渐在学院派的理论构建中"失锐",尤其体现在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问题中。诺曼·莱文、新辩证法学派和罗伊·巴斯卡从文本、逻辑和体系的视域出发对辩证法进行了当代解读。但鉴于西方"马克思学"固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学院派研究的非批判性,针对西方"马克思学"对于辩证法的"失锐式解读",我们必须立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回到历史辩证法。这是超越西方"马克思学"理论逻辑的必然要求,是解读经典作家"理论原像"的理论要求,也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莱文 新辩证法学派 罗伊·巴斯卡 历史辩证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