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后续译的教学机制探究
1
作者 袁晓亮 陈吉荣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8期93-96,共4页
目前,读后续译教学环节的界面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具体来看,教学环节处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交互界面,并且从侧面体现教学机制。基于此,本文从怎么读、怎么续、怎么译三个教学环节深入阐释读后续译的教学机制。研究表明,读是前提条件... 目前,读后续译教学环节的界面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具体来看,教学环节处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交互界面,并且从侧面体现教学机制。基于此,本文从怎么读、怎么续、怎么译三个教学环节深入阐释读后续译的教学机制。研究表明,读是前提条件,续是关键,译是应用环节。读后续译突显了阅读的延续功能、译文的对比功能、语言的校准功能、语感的识记功能,其协同促学效果在最后的翻译环节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续译 教学机制
下载PDF
脚本理论视域下读后续译的教学机制、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陈吉荣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
在读后续译中,脚本作为一种专门的知识结构,展现了在续译特定情况下对翻译标准、效果和产出的期望。目前围绕脚本理论展开读后续译教学的研究不足。据此可进一步展开理论探索,研究问题涉及为什么脚本能够应用于读后续译,如何应用,以及... 在读后续译中,脚本作为一种专门的知识结构,展现了在续译特定情况下对翻译标准、效果和产出的期望。目前围绕脚本理论展开读后续译教学的研究不足。据此可进一步展开理论探索,研究问题涉及为什么脚本能够应用于读后续译,如何应用,以及影响应用的相关因素有哪些。研究表明,预期机制、线索机制、记忆机制、互动机制支持脚本应用于读后续译。脚本应用于读后续译的过程分为获取脚本、调试脚本、应用脚本三个主要阶段。脚本结构单位的灵活性,脚本组构部分的多面性,脚本参考对象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学生学习的主观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脚本在读后续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本 读后续译 范畴 机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论读后续译中的学生自我评价——机制、过程与影响因素
3
作者 陈吉荣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4-98,共5页
读后续译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于,学生如何将自己对前文的翻译与相同内容的优秀译作做出比较和评价,然后将通过自我评价所获得的经验、方法和知识应用于后续的翻译之中。研究读后续译中的学生自我评价很有必要。在界定学生自我评价的概... 读后续译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于,学生如何将自己对前文的翻译与相同内容的优秀译作做出比较和评价,然后将通过自我评价所获得的经验、方法和知识应用于后续的翻译之中。研究读后续译中的学生自我评价很有必要。在界定学生自我评价的概念之后,围绕读后续译中学生自我评价的三个侧面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读后续译包含了多重学习评价机制,学生自我评价在读后续译中既是隐含的、自动的,也是显性的、有意识的。其次,在读后续译的第一个阶段,学生对翻译困难的评价较为肯定,对译文的改进方案较为不确定。在读后续译的第二个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突显了问题—解决方案框架,学生对翻译问题和解决方案均有明确的认知,有利于后续翻译质量的提高。第三,影响学生自我评价的因素很多,学生的态度、提供评价的能力、采纳评价的能力等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自我评价 读后续译 机制 过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读后续译课程中隐性与显性知识的组构能力研究
4
作者 陈吉荣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31-37,共7页
读后续译能够缓解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语言产出的压力,抑制母语干扰,提供连贯衔接的模板,有着显著的促学效果,已经得到相关研究验证。作为读后续译的主要变量,“续”的成功与否和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组构能力密切相关。目前从这一角度关... 读后续译能够缓解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语言产出的压力,抑制母语干扰,提供连贯衔接的模板,有着显著的促学效果,已经得到相关研究验证。作为读后续译的主要变量,“续”的成功与否和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组构能力密切相关。目前从这一角度关注读后续译的研究不多,而这是揭示“续译”本质、培养协同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基于此,从组构能力、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等重要范畴入手,阐发读后续译中两种知识组构能力的构成,分析组构的效果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读后续译的组构能力包含多重的隐性-显性知识交互,包括隐性知识之间的接续、显性知识之间的接续、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组构。读后续译过程中学生对实例的辨识、对比、记忆、模仿和应用,一方面有利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构,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短期记忆、学习经验、精力分配、感知任务条件复杂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组构结果。希望上述研究结论可为同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构能力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读后续译
下载PDF
论示例的哲学典范性质及其在读后续译中的作用
5
作者 陈吉荣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4-118,共5页
示例是读后续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的研究多把示例当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微观环节加以简略描述,对示例的属性、特征、功能分析不足。在此背景下,从示例的哲学典范性质入手,阐述示例与模仿的关系,并结合《严氏家训》的翻译教学,进一... 示例是读后续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的研究多把示例当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微观环节加以简略描述,对示例的属性、特征、功能分析不足。在此背景下,从示例的哲学典范性质入手,阐述示例与模仿的关系,并结合《严氏家训》的翻译教学,进一步分析示例在读后续译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将示例应用于读后续译,可衔接四个环节:创设翻译情境、搭建示例支架、独立实践探索、对比效果评价。示例以直观的方式为读后续译的细节设定了标准。学生从观察优秀译作的示例中习得的知识会影响其续译模仿的性质,这再一次印证了模仿和示例之间的深层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例 典范 模仿 性质 作用 读后续译
下载PDF
读后续译课程中“续”的范畴、机制与效果
6
作者 陈吉荣 《韶关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36-41,共6页
随着读后续译课程教学的推进,已有研究已经解决了为什么“续”、怎么“续”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是“续”的范畴与机制及其在读后续译中起作用的原因。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表明:“续”既具全局性质,又细致入微,与前提条件紧密相关,在... 随着读后续译课程教学的推进,已有研究已经解决了为什么“续”、怎么“续”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是“续”的范畴与机制及其在读后续译中起作用的原因。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表明:“续”既具全局性质,又细致入微,与前提条件紧密相关,在“读后读译”互相关联的任务情境中具有积极作用;“续”的机制主要体现为迁移的过程,包括从阅读源语中获得的情境知识向翻译语言产出的隐性迁移,还包括从阅读已有的前期译本内容到读后续译语言发展技能的显性迁移;“续”起作用的原因是多元的,课程环节的交互方式与学生习得的心理特征是最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续译 范畴 机制 效果
下载PDF
读后续译中模仿的属性与模型的实践——以条件构式的翻译教学为例
7
作者 陈吉荣 《蚌埠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3-88,共6页
结合模仿理论,基于条件构式的翻译教学,可进一步探讨读后续译中模仿的属性与模型的实践途径。研究表明,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模仿是“续”的基础假设,语言模仿常与学习线索习得相关。模型是模仿的关键,也是读后续译的实践依据。... 结合模仿理论,基于条件构式的翻译教学,可进一步探讨读后续译中模仿的属性与模型的实践途径。研究表明,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模仿是“续”的基础假设,语言模仿常与学习线索习得相关。模型是模仿的关键,也是读后续译的实践依据。结合条件构式的翻译教学,对原文和译文模型的模仿分析表明,学生的对比能力与反思能力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续译 模仿 模型 条件构式 实践
下载PDF
论列文-兹瓦特翻译比较模式在读后续译中的应用
8
作者 陈吉荣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7-62,共6页
比较是读后续译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研究列文-兹瓦特翻译比较模式在读后续译中的应用,涉及的问题包括为什么能够应用,怎么应用,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列文-兹瓦特的比较模式精细化程度高、进阶层次明显,对读后续译具有指... 比较是读后续译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研究列文-兹瓦特翻译比较模式在读后续译中的应用,涉及的问题包括为什么能够应用,怎么应用,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列文-兹瓦特的比较模式精细化程度高、进阶层次明显,对读后续译具有指导作用;涉及语法、语言与语用,可引导学生形成问题-解决方案框架;应用于读后续译教学,九个子范畴的表现最显著;一些因素影响到该模式的应用,例如支架式阅读的充分性、翻译问题的概括性及解决方案的适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文-兹瓦特比较模式 读后续译 原理 过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翻译指令、年龄和英语水平对读后续译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朦 《蚌埠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82-86,共5页
以“续理论”为指导,旨在探讨读后续译对二语水平的促学作用。教学实验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读后续译成绩进行分析,发现续译作品在一定的翻译指令提示下,质量有明显提升,但翻译指令对读后续译的影响随着年龄和英语水... 以“续理论”为指导,旨在探讨读后续译对二语水平的促学作用。教学实验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读后续译成绩进行分析,发现续译作品在一定的翻译指令提示下,质量有明显提升,但翻译指令对读后续译的影响随着年龄和英语水平的提高而降低;通过续译翻译指令提示,可明显降低被试者的语法错误和语言负迁移现象;自变量“翻译指令”和“英语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续译 指令 年龄 英语水平
下载PDF
读后续译的词汇协同效应
10
作者 李清华 姚楷 葛增政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0年第4期455-468,525,526,共16页
语言研究中的协同效应是指人们在互动中相互配合、动态调整、彼此适应的社会认知过程。本文试图探索读后续译的词汇协同效应,以及该效应对外语学习的可能影响。本研究采用读后续译任务为实验手段,实验对象为广州某大学的英语水平相近的... 语言研究中的协同效应是指人们在互动中相互配合、动态调整、彼此适应的社会认知过程。本文试图探索读后续译的词汇协同效应,以及该效应对外语学习的可能影响。本研究采用读后续译任务为实验手段,实验对象为广州某大学的英语水平相近的大一学生。该批学生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人。开始翻译任务前,实验组先阅读英汉双语材料,然后两组同时完成汉译英翻译任务。翻译结束后,所有参与者写下他们认为较难翻译的词汇、词组和句子。一个月后,部分参与者受邀参加回溯性访谈,以便了解实验对象词汇记忆程度以及他们对读后续译的看法。实验数据主要通过直接对比、非参数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读后续译中存在词汇协同效应,表现为两个特征:译者在选词时倾向于使用前读材料中出现过的词汇,对前读材料的多个同义词具有平等的协同选择效应。在对外语学习的可能影响方面,词汇协同效应对翻译文本质量的提高没有明显帮助;词汇协同效应有明确的短期词汇学习效应,但长期词汇学习效应尚不明确。本研究发现对"续论"中的读后续译形式的部分特征与效应提供了支持与解释。读后续译本身的性质及其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续译 协同效应 教学 英语学习者
下载PDF
读后续译对中医文本汉译英影响的实证研究
11
作者 晏丽 杜雪琴 余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22期8-10,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读后续译对中医文本汉译英的影响。方法选取英语专业一年级2个平行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布置5次中医文本翻译任务。对照组采取“非读后续译”方式,实验组采取“读后续译”方式。比较2组续译的语言结构协同情况和认可...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读后续译对中医文本汉译英的影响。方法选取英语专业一年级2个平行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布置5次中医文本翻译任务。对照组采取“非读后续译”方式,实验组采取“读后续译”方式。比较2组续译的语言结构协同情况和认可度问卷调查结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能够将前读译文中的语言结构运用到续译部分,且普遍认同读后续译的促学效果。结论读后续译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医文本翻译的准确性,而且为中医文本翻译教学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续译 中医文本 协同
下载PDF
以"读后续译法"培养语篇意识
12
作者 王相顺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第22期294-294,共1页
学生在理解和接受英语语言文化信息方面,语篇阅读是重要前提和学习基础开展,积极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可以良好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和丰富的表达技能。本文主要是从利用“读后续译法”培养学生语篇意识的重要性分析入手,介绍了“读后续译... 学生在理解和接受英语语言文化信息方面,语篇阅读是重要前提和学习基础开展,积极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可以良好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和丰富的表达技能。本文主要是从利用“读后续译法”培养学生语篇意识的重要性分析入手,介绍了“读后续译法”在培养学生语篇意识的应用情况,为良好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续译法" 医学英语翻教学 语篇意识
下载PDF
读后续译协同效应研究——以《背影》为例
13
作者 王明玲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5期130-132,共3页
依据王初明提出的“续”理论,探讨“读后续译”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以某大学英语专业大三年级两个平行班为受试群体,实验组读后续译,对照组正常翻译,检验“读后续译”过程中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读后续译过程中存在语言协同效应;协同... 依据王初明提出的“续”理论,探讨“读后续译”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以某大学英语专业大三年级两个平行班为受试群体,实验组读后续译,对照组正常翻译,检验“读后续译”过程中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读后续译过程中存在语言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词汇选择和结构模仿方面;优秀他译对学生产出的译文起到强力拉高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续译 协同效应 质量
下载PDF
垂直视域与平行视域翻译阅读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陈吉荣 石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7-44,共8页
翻译阅读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阅读与翻译垂直,阅读在翻译之前;另一种是阅读与翻译平行,阅读与翻译回溯交叉。哪一种方式对翻译实践的促学效果更显著?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从阐释翻译阅读的两种不同视域入手,开展读后续译翻译教学,考察阅... 翻译阅读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阅读与翻译垂直,阅读在翻译之前;另一种是阅读与翻译平行,阅读与翻译回溯交叉。哪一种方式对翻译实践的促学效果更显著?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从阐释翻译阅读的两种不同视域入手,开展读后续译翻译教学,考察阅读作为翻译前阶段与翻译并行阶段的效应对比。实证研究以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为基础,做实验班(平行视域阅读)和对照班(垂直视域阅读)的课堂教学效果对比。课堂测试的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在翻译充分性的五项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班。课堂观察结果也支持实验班翻译流利性更显著的结论。对实验班的调查问卷结果进一步显示,平行视域突显了学生阅读体验、翻译体验和边读边译的翻译效果。基于主客观数据分析,平行视域促进翻译效果的原因可归纳如下:首先,平行视域有利于学生深度理解原文,明确译文语言的校准依据。其次,平行视域有利于学生克服短时记忆局限,缩短理解与模仿之间的整合时间。再次,平行视域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的比较—对照框架、问题—解决方案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视域 垂直视域 读后续译 教学
下载PDF
读后续译的协同效应及促学效果 被引量:65
15
作者 许琪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0-841,874,共12页
本文依据王初明"续论"中提出的"读后续译"方法,以维汉翻译为例,开展了一项验证该方法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受试需完成两项翻译任务,一项为"读后续译",另一项为"非读后续译"。结果显示:1)读后续... 本文依据王初明"续论"中提出的"读后续译"方法,以维汉翻译为例,开展了一项验证该方法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受试需完成两项翻译任务,一项为"读后续译",另一项为"非读后续译"。结果显示:1)读后续译任务中存在协同效应,学生能够将前读译文中的语言结构运用到续译部分;2)读后续译任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质量;3)学生对读后续译普遍持认可态度,认同其促学效果。研究结果验证了"读后续译"在翻译教学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续译 协同 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