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表达、客体反应与翻译之难 被引量:2
1
作者 文军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6,共2页
主体表达、客体反应与翻译之难重庆大学外语学院文军一切翻译活动都以交际或交流为最终目的──无论是笔译中字斟句酌的文字翻译、刻意求新的科技翻译,抑或是口译中海阔天空的闲聊、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抑或是撷取片断的摘译或博读撮... 主体表达、客体反应与翻译之难重庆大学外语学院文军一切翻译活动都以交际或交流为最终目的──无论是笔译中字斟句酌的文字翻译、刻意求新的科技翻译,抑或是口译中海阔天空的闲聊、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抑或是撷取片断的摘译或博读撮要的编译……概莫能外。而作为一个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语 交际主体 客体 《中国翻译》 翻译交际 译文 读者的反应 翻译过程 表达主体 言语形式
下载PDF
辽吉两省读者对本刊的意见来函摘登
2
《图书馆建设》 1984年第3期73-73,共1页
大连工学院图书馆桑健同志看了本刊1983年各期后来信说:刊物编得很不错,版面处理的也紧凑,内容既不过于高深,也不是太平庸。开辟讨论栏很好,出一些献计献策式的题,抓住当前普遍性问题,会更好一些。另外,可否再活泼一些,尽可能不板着面... 大连工学院图书馆桑健同志看了本刊1983年各期后来信说:刊物编得很不错,版面处理的也紧凑,内容既不过于高深,也不是太平庸。开辟讨论栏很好,出一些献计献策式的题,抓住当前普遍性问题,会更好一些。另外,可否再活泼一些,尽可能不板着面孔。图书馆学刊物大多面孔严肃,应当改一改。封面一期一个色不太好,我较喜欢83年第2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刊物 版面处理 再活 样本库 较喜欢 县馆 读者的反应 前弓 刘迅 图书馆学理论
下载PDF
动态对等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方开瑞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48,77,共6页
1.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对等”是翻译学中一个关键性问题,因为翻译常常被人们界定为“用目的语(TL)中对等的文本材料取代源语(SL)的文本材料”(Catford,1965:20)。围绕这个问题,翻译理论家迄今为止提出了... 1.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对等”是翻译学中一个关键性问题,因为翻译常常被人们界定为“用目的语(TL)中对等的文本材料取代源语(SL)的文本材料”(Catford,1965:20)。围绕这个问题,翻译理论家迄今为止提出了种种理论,如直译与意译等等。美国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等理论 文学翻译 接受语 形式对等 翻译理论 源语 读者的反应 翻译过程 译文 《圣经》
下载PDF
奈达“动态对等理论”述评 被引量:16
4
作者 邱晨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1期253-254,共2页
奈达的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界影响颇大,他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在译界被广泛接受。这一理论从交际效果出发,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的反应。但这一理论忽视了语言的个性和特殊性、语际转换的复杂性、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原文形式及语篇... 奈达的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界影响颇大,他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在译界被广泛接受。这一理论从交际效果出发,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的反应。但这一理论忽视了语言的个性和特殊性、语际转换的复杂性、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原文形式及语篇的多样性。本文尝试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全面解读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对等 读者的反应
下载PDF
中西翻译标准的比较
5
作者 束学军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81-85,共5页
关键词 翻译标准 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 翻译理论研究 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 《中国翻译》 “神似” 翻译法 读者的反应
下载PDF
文学课堂里的深刻与生动
6
作者 程文超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9年第1期17-19,共3页
我要说的只是文学课堂,只是自己在文学课堂里的一得之见。与其他任何课一样,文学课要深刻。不深刻,学生来听你干吗?文学课也要生动。不生动,你让学生如何听下去?这是老生常谈,无需多说。我想说的是,如何通过“生动”走向“深刻”,或者说... 我要说的只是文学课堂,只是自己在文学课堂里的一得之见。与其他任何课一样,文学课要深刻。不深刻,学生来听你干吗?文学课也要生动。不生动,你让学生如何听下去?这是老生常谈,无需多说。我想说的是,如何通过“生动”走向“深刻”,或者说,如何通过“生动”来完成你的“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课 理论思维 小词典 研究生 文学鉴赏 读者的反应 大学课堂 文学作品 艺术境界 写作者
下载PDF
浅谈《威尼斯商人》中典故的翻译
7
作者 谢静 《南昌高专学报》 2012年第3期51-52,共2页
典故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有其独特的特征。而典故的翻译至今为止仍然是翻译的一个难题。如何翻译使得典故易于理解,使得其中的形象在目的语读者的头脑中重现一个相似或者甚至是相同的形象呢?这是有待我们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朱生豪在... 典故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有其独特的特征。而典故的翻译至今为止仍然是翻译的一个难题。如何翻译使得典故易于理解,使得其中的形象在目的语读者的头脑中重现一个相似或者甚至是相同的形象呢?这是有待我们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朱生豪在《威尼斯商人》中采取的典故翻译的策略为基础,来探索上述问题的答案,并且对译者处理典故翻译提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故 典故翻译 目的语读者的反应 文化差异
下载PDF
’93春季的随机抽样采访
8
作者 张纯颖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6-46,共1页
’93春季的随机抽样采访张纯颖把本期也算在内,《中国青年研究》已发刊25期。几年来,本刊同仁兢兢业业地编辑、审稿、发行,为刊物的生存与发展各自努力。那么,我们的刊物质量与水平究竟如何,读者的反应是最真实的,不妨听听他... ’93春季的随机抽样采访张纯颖把本期也算在内,《中国青年研究》已发刊25期。几年来,本刊同仁兢兢业业地编辑、审稿、发行,为刊物的生存与发展各自努力。那么,我们的刊物质量与水平究竟如何,读者的反应是最真实的,不妨听听他们的看法。中央时政金融学院的革命史青年教员召海是我刊的忠实读者。他说:“从形式到内容,你们这本刊物都可看作高水平的。我对青年问题比较感兴趣,在授课和备课中凡是涉及历史上青年问题的时候都能从你刊文章里找到材料,我也曾投过稿,可惜没发过一篇。”人民出版社《人物》杂志社的编辑王寅生的评价是:“能抓住青年心理,抓住敏感话题进行分析,对青年了解当代社会很有好处。虽然不象各省、市这《青年》那《青年》等杂志牛气,但注意理论上的引导,比它们有深度。”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团委书记丛鹤松认为:“如果说提高,你们的刊物一定是在研究的基础上提高,不要混同于一般的大众刊物。为了不把评刊局限在北京,一个下午我挂通了长春一汽团委的电话。团委副书记王兵和宣传干事陈广远争着在电话里发表他们的高见,综合一下大致如下:“封面挺好,纸张不错,设计新颖。稿件品味较高,从各方面来看,是目前青年研究质量最高的刊物。(我插话问道:是‘之一’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抽 青年问题 中国青年 青年教员 读者的反应 科普出版 舞蹈学院 增强可读性 中央时 团委书记
下载PDF
书评的新视角——读《龙应台评小说》
9
作者 邓宾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4-64,共1页
女评论家龙应台教授自1984年在台湾刮起“龙卷风”以来,十几年过去了,今天,我们终于见到了大陆出版的《龙应台自选集》.对关心文学批评的读者来说,最感兴趣的自然是她的《龙应台评小说》(以下简称《龙评》)一书了.在这本书中,龙应台向... 女评论家龙应台教授自1984年在台湾刮起“龙卷风”以来,十几年过去了,今天,我们终于见到了大陆出版的《龙应台自选集》.对关心文学批评的读者来说,最感兴趣的自然是她的《龙应台评小说》(以下简称《龙评》)一书了.在这本书中,龙应台向读者提供了一种书评的全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应台 新视角 书评 文学批评 小说 温柔敦厚 文学鉴赏 技巧分析 读者的反应 海明威
下载PDF
提倡切实和科学的批评
10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5-125,共1页
提倡切实和科学的批评徐中玉先生在回答记者关于当前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总体看法时(《作品)1996年第1期),谈到他的两个印象:第一,现在广告式、吹捧式的文字太多,更谈不到严谨和真诚的态度。研讨会、发布会开得很滥,在会上... 提倡切实和科学的批评徐中玉先生在回答记者关于当前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总体看法时(《作品)1996年第1期),谈到他的两个印象:第一,现在广告式、吹捧式的文字太多,更谈不到严谨和真诚的态度。研讨会、发布会开得很滥,在会上讲点哥儿们义气,说点好话。应该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规律 文学理论与批评 深入生活 批判精神 深入地讨论 读者的反应 批评方法 现实精神 主旋律 时间检验
下载PDF
西望同行
11
作者 千树 《陕西档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13,共1页
编一期杂志如同种一棵树,风雨甘苦难与外人言,只有同行清楚。从自己的灌木丛中走出来,不经意望见陕西的同行已经在种第一百棵树了。心动之余,肃然起敬。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们是一片林子,是一道树的风景。轻轻走进去,满目清凉。 ... 编一期杂志如同种一棵树,风雨甘苦难与外人言,只有同行清楚。从自己的灌木丛中走出来,不经意望见陕西的同行已经在种第一百棵树了。心动之余,肃然起敬。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们是一片林子,是一道树的风景。轻轻走进去,满目清凉。 编辑做久了,免不了东张西望,琢磨自己的活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百棵树 档案工作 核心期刊 编辑工作 陕西 系统工程 遗憾的艺术 地方特色 读者的反应
下载PDF
面向读书人 报道读书事——《文汇读书周报》述评
12
作者 吴元栋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4-18,共5页
今年的阳春三月,《文汇读书周报》已经十周岁了。在这漫长的三千六百五十天里,自然有许多值得记述的事,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读者的反应。读者就象一面“镜子”,可以从中看到她的形象。 公论自在人心 “贵报以高雅的风格和充实的内容深深... 今年的阳春三月,《文汇读书周报》已经十周岁了。在这漫长的三千六百五十天里,自然有许多值得记述的事,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读者的反应。读者就象一面“镜子”,可以从中看到她的形象。 公论自在人心 “贵报以高雅的风格和充实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和周围的许许多多的同学。尽管因报刊涨价、费用吃紧等原因我们裁减掉不少刊物,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订阅贵报。”(安徽合肥 钱戈) “1995年,在征订新一年的报刊中,我将贵报列于首选。人生苦短,在时下闹闹腾腾林林总总的挣钱路上,只有贵报可以延伸我们的生存时间和空间,只有贵报可以拓展我们的人生历程和境界。”(四川武隆 汪测生) “……好比瘾君子一天不吸烟,会觉得日子难过,读书人一天不看书,同样会觉得日子难过。所以,只要有读书人在,你们的《文汇读书周报》一定会有销路的。”(上海 余尧垒) …… 在成堆的读者来信中,摘取这么几段,尽管挂一漏万,毕竟是没有功利色彩的普通读者的心里话,因而也就显得格外真实可信。 《文汇读书周报》创刊于1985年3月,前身是《文汇报》的一个副刊——“读书与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人 周报 南京东路 述评 新华书店 《三国演义》 读者来信 读者的反应 阿昌 生存时间
下载PDF
金石堂网络书店推出抢鲜预告平台
13
作者 若苓 《出版参考》 2003年第12期27-27,共1页
金石堂网络书店继首创的个人化书店后,日前又推出业界首创抢鲜预告平台的服务,除了图书资讯的预告功能外,同时兼顾预购功能,快速反映读者喜好,为出版社与读者间建立更直接有效的沟通管道。
关键词 网络书店 金石 个人化 新书推广 出版社 预告期间 满意度指标 读者的反应 初步设计 服务机制
下载PDF
学术精品自有知音
14
《出版参考》 2000年第18期10-10,共1页
据《文汇报》报道,在复旦大学校区周围,类似鹿鸣书店这种营业面积不到100平方米的小书店有好多家。然而,这家以经营纯学术图书为业的小店,在沪上学界人士中却享有颇高的知名度,不少人舍近求远地到鹿鸣买书,已成为复旦校区的一道风景。
关键词 学术精品 楚简 郭店 “解构主义” 学术著作出版 读者的反应 老子研究 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 纯学术
下载PDF
从《成语学习词典》看工具书出版如何翻新
15
作者 云飞 《出版参考》 2003年第Z1期17-17,共1页
工具书市场是除了文教书市场外,出版、发行竞争檄烈的的第二块大市场。因为工具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受外界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小,虽然—次性投入大,但是重印重版率也高;而且市场潜力巨大,一届接一届的学子的需求稳定而庞大,为此成为各出... 工具书市场是除了文教书市场外,出版、发行竞争檄烈的的第二块大市场。因为工具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受外界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小,虽然—次性投入大,但是重印重版率也高;而且市场潜力巨大,一届接一届的学子的需求稳定而庞大,为此成为各出版社争夺的重点品种。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尽管各家都在出工具书,有的工具书甚至连书名、装帧、设计都很接近甚至雷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学习词典》 工具书出版 成语词典 汉语成语 《现代汉语词典》 市场潜力 求稳定 规范词典 插图本 读者的反应
下载PDF
宋志平、钱妮娜两位读者的来信
16
《当代外语研究》 2002年第11期46-47,共2页
本刊视读者的反馈意见为生命线。宋志平和钱妮娜来信的字里行间透出了对本刊的挚爱。我们挚爱眼睛,就不容眼里飞入一粒沙子!宋志平等读者来信来email提出的关于本刊第8期出现的翻译问题,本刊在感激之余,也深感遗憾和愧疚!本期在“翻... 本刊视读者的反馈意见为生命线。宋志平和钱妮娜来信的字里行间透出了对本刊的挚爱。我们挚爱眼睛,就不容眼里飞入一粒沙子!宋志平等读者来信来email提出的关于本刊第8期出现的翻译问题,本刊在感激之余,也深感遗憾和愧疚!本期在“翻译茶座”专栏刊登了辛宇的文章“second name指姓还是名?”对该译文提出了批评。读者的反应再次告诉我们,对每一篇发表的稿件都应严格审核,即使是对我们比较信任的老作者的稿件,也绝不能例外。本刊的校对工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另外,本刊连续三期,用较多篇幅刊登了本刊主编的“治学一席谈”(治学捷径Ⅰ—Ⅲ),文章发表之后,收到大量读者的来信和email,他们对这样的文章喜闻乐见,觉得“一下子拉近了自己和《科技英语学习》的距离”,觉得“做学问原来也充满了哲理和艺术”,觉得“听君一席言,胜读几册书”,觉得“国庆长假的第一乐事乃读戎刿之文也”!等等。武汉理工大学钱妮娜来信,用流畅而又准确的英语表达了她读“治学捷径”的心情和心得。 今后,本刊将邀请别的教授向读者敞开心扉,“面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 TRANSLATION 英语教师 understanding 理工大学 读者的反应 EMAIL TRANSLATION BEAUTIFUL 英语世界
原文传递
答郝雪(解98年第12期难句)
17
作者 成善德 《当代外语研究》 1999年第2期41-41,共1页
尊敬的编辑同志: 贵刊第12期“奈达关于翻译的两段名言”确实非常好,相信会激起专业及业余翻译人员的广泛共鸣。翻译的基本前题是理解。首先,我想谈谈我对该文第二段第一句话的理解。句中的“how”用法较为特殊,不能看作是comprehend和a... 尊敬的编辑同志: 贵刊第12期“奈达关于翻译的两段名言”确实非常好,相信会激起专业及业余翻译人员的广泛共鸣。翻译的基本前题是理解。首先,我想谈谈我对该文第二段第一句话的理解。句中的“how”用法较为特殊,不能看作是comprehend和appreciate的宾语,应视为表示“以……方式”的副词性从句。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ATION 难句 翻译人员 最高要求 副词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最低要求 文化与语言 读者的反应 相信会
原文传递
写在前边的话
18
《人民公安》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8,共1页
写在前边的话专栏主持人在广大读者的关注之下,《人民公安》半月刊“助学行动”已悄然走过了三年的历程。三年来,我们精心组织,认真评审、仔细斟酌、缜密操作,尽量把我们所能提供的这一份绵薄的关爱送至每一个最需要它的公安民家庭... 写在前边的话专栏主持人在广大读者的关注之下,《人民公安》半月刊“助学行动”已悄然走过了三年的历程。三年来,我们精心组织,认真评审、仔细斟酌、缜密操作,尽量把我们所能提供的这一份绵薄的关爱送至每一个最需要它的公安民家庭、每一位最需要它的民警子女手中,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民警 助学行动 读者 少数民族学生 系列报道 缜密操作 读者的反应 家庭经济条件 大队长 医药费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