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民初的读者转向、读者想象与读者取向
1
作者 周易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在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文学受众尤其是读者群体发生了以"文人读者分化"和"市民读者的扩张"为两大趋势的转向。这一"读者转向",促成了完全不同于前代的"读者想象"、"读者取向&qu... 在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文学受众尤其是读者群体发生了以"文人读者分化"和"市民读者的扩张"为两大趋势的转向。这一"读者转向",促成了完全不同于前代的"读者想象"、"读者取向"的发生,并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清末民初的文学诉求和走向。在"文学改良"倡导乃至"通俗小说"的兴起中,都可以看到读者的转向、想象乃至取向对于清末民初文学生态、生产乃至文学格局、文学变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明初 读者转向 读者想象 读者取向
下载PDF
高校西方文论史课程知识生产的“读者转向”
2
作者 陈长利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第1期85-87,共3页
20世纪中叶以降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心发生"读者"转向,这种新范式深刻影响了西方文论史课程的知识形成。本文从"关系主义"视角出发,系统地描述了这种转向所引发的"五种"典型的知识生产形态:即经验实证式... 20世纪中叶以降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心发生"读者"转向,这种新范式深刻影响了西方文论史课程的知识形成。本文从"关系主义"视角出发,系统地描述了这种转向所引发的"五种"典型的知识生产形态:即经验实证式、读者反应式、意识批评式、阐释共同体式、意识形态式。本文对"读者"范式下西方文论史课程的知识形成、特征和开创意义具有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论史 读者转向 经验实证 读者反应 意识批评 阐释共同体 意识形态 关系主义
原文传递
从“权威”到“缺位”——当代西方文论对作者理论的阐释
3
作者 马逸群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5年第12期66-67,共2页
在这个机械复制的时代与日益去魅的世界中,在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何为作者"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更加重要。作为对古典作者论的反拨,20世纪西方文论的作者论消解了作者的至高地位:精神分析学、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 在这个机械复制的时代与日益去魅的世界中,在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何为作者"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更加重要。作为对古典作者论的反拨,20世纪西方文论的作者论消解了作者的至高地位:精神分析学、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阐释学及接受美学都在不同方面阐释着作者的地位与功用。从巴特的"作者之死"开始,到60年代出现了读者转向,文学研究从"是什么"转向了"怎样做",从一元化到多元化,西方文论进入了后现代的探讨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理论 文本属性 读者转向
下载PDF
消费主义时代的文学转向
4
作者 张强 关岫一 《芒种》 2015年第1期68-69,共2页
在消费主义浪潮的裹抉之下,文学日益成为消费的对象,致使文学场域呈现出四个转向:崇高的日常生活转向;精英文学的大众转向;文学理论的读者转向;教化文学的娱乐转向。
关键词 消费主义 日常生活转向 大众转向 读者转向 娱乐转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