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行为视角下课后服务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
1
作者 张立志 徐延宇 韦金亮 《文教资料》 2023年第21期125-128,共4页
人才是国家战略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极为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从学校层面来说,课后服务建设的组织逻辑在于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环境;从社会层面来说,课后服务建设的组织逻辑在于缓解家长课外素质需求;从国家层面,课后... 人才是国家战略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极为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从学校层面来说,课后服务建设的组织逻辑在于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环境;从社会层面来说,课后服务建设的组织逻辑在于缓解家长课外素质需求;从国家层面,课后服务建设的组织逻辑在于推行“五育”融于课后服务之中。当前课后服务建设仍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备、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和教师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须从课后服务管理制度健全、课后服务供需匹配和教师权益保障维度入手,不断提升课后服务品质,营造人民满意的教育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服务建设 中小学 教师 组织行为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课后服务应明确三个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雅勤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29期8-11,共4页
“双减”背景下,随着小学课后服务步入“常态化”发展阶段,持续优化小学课后服务需要追问三个问题: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对象是什么?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基准是什么?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方向是什么?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对象是课程、管理模式... “双减”背景下,随着小学课后服务步入“常态化”发展阶段,持续优化小学课后服务需要追问三个问题: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对象是什么?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基准是什么?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方向是什么?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对象是课程、管理模式和政策。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基准是学生的参与率、家长的满意度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方向是推进“课程化”,规范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合理“外包”,创新小学课后服务管理模式;助力“双减”,实现小学课后服务多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小学 课后服务 课程 课后服务建设
下载PDF
“双减”政策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保障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宋浩浩 张海洋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9-13,共5页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对于义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义务教育良好生态的建构及义务教育公共性的回归具有重要价值。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后服务保障体系面临着课后服务保障建设主体的权责边界性模糊、...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对于义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义务教育良好生态的建构及义务教育公共性的回归具有重要价值。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后服务保障体系面临着课后服务保障建设主体的权责边界性模糊、课后服务保障内容的精准指向性不足、课后服务保障经费的配置趋同性过高、课后服务保障结果的评价体系约束性薄弱等困境。推动“双减”政策落实的提质增效,可从制度供给角度就如下方面强化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以制度治权有力促进课后服务保障建设主体的权责互构、以制度细化准确厘定课后服务保障内容的适配环境、以制度统筹全面激活课后服务保障经费的配置效率、以制度倒逼深度强化课后服务保障结果的导向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义务教育阶段 课后服务保障体系 课后服务保障建设主体 课后服务保障内容 课后服务保障经费 课后服务保障结果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的建设进路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江楠 邱小健 《教育探索》 2022年第11期7-11,共5页
在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关联性的内在要求。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逻辑框架包含目标、水平、状态和结构等四个维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为逻辑起点,体现由“补齐短板”到“提质增效”再... 在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关联性的内在要求。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逻辑框架包含目标、水平、状态和结构等四个维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为逻辑起点,体现由“补齐短板”到“提质增效”再到“有机统一”的进阶水平,呈现“育内融合”“育间融合”“跨育融合”的“五育”整合状态,形成基础型课程、实践型课程、创新型课程、应用型课程的结构体系。为此,学校立足校情,建设特色课后服务校本课程;教师创新教研,激发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内生动力;家校社协同育人,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建设资源;政府统筹部署,建立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动态评价监督机制。共同推动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课后服务课程”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