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向政治认同培育的课堂创生
1
作者 夏子辉 夏瑞林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26期14-16,共3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政治认同处于思政课核心素养首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为此,教师要根据现行课程标准和评价要求,结合校情和师生实际进行课堂创生。
关键词 政治认同 课堂创生 价值取向 基本主张 教学要求
下载PDF
“大数学”视域下课堂创生的实践策略探究
2
作者 黄晓波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23期81-83,共3页
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问题的基本看法或者根本认识,数学观既属于认识论的层面,又属于哲学的层面,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改变都会影响数学观的发展。“大数学”是基于数学学科育人目标提出的教学观、学习观和认识观,文章基于“大数学”的视... 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问题的基本看法或者根本认识,数学观既属于认识论的层面,又属于哲学的层面,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改变都会影响数学观的发展。“大数学”是基于数学学科育人目标提出的教学观、学习观和认识观,文章基于“大数学”的视域,对课程创生的内涵、意义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创生 数学观 大数学 深度学习
下载PDF
问题组串建构关联 课堂创生促进理解——高三“基本不等式”一轮复习课的教学实录及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晋宾 刘洪璐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3年第6期33-35,共3页
以“基本不等式”一轮复习课的教学实施及反思为例,阐述高三一轮复习不仅要注意概念、命题的重温和经验、方法的提炼,更应该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关联.聚焦能力的整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追求思维开放、倡导方法多元... 以“基本不等式”一轮复习课的教学实施及反思为例,阐述高三一轮复习不仅要注意概念、命题的重温和经验、方法的提炼,更应该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关联.聚焦能力的整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追求思维开放、倡导方法多元,通过师生对话超越备课预设,从而实现建构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不等式 一轮复习 建构关联 课堂创生
下载PDF
“课堂翻转”与“课堂创生”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新民 《教育科学论坛》 2015年第19期5-7,共3页
"翻转课堂"引入国内后,受到不少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但一些老师只重其形,忽略了课堂翻转的内核与实质,降低了课堂翻转的改革效益。"翻转课堂"的核心价值是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创生能力,实现这一价值的基本路径是促进... "翻转课堂"引入国内后,受到不少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但一些老师只重其形,忽略了课堂翻转的内核与实质,降低了课堂翻转的改革效益。"翻转课堂"的核心价值是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创生能力,实现这一价值的基本路径是促进"翻转课堂"与"创生型课堂"的有效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翻转 课堂创生 课堂 核心价值 实现路径
下载PDF
课堂创生:“大数学”视域下的深度学习方式 被引量:2
5
作者 施惠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第22期65-69,共5页
"大数学观"是一种数学学科之上,为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变的观念。立足"大数学"视域的课堂创生是基于内容核心、关注焦点要义、聚力中心主旨、指向素养培育的创造生成,这种创造生成将真正实现数学课堂在资源、... "大数学观"是一种数学学科之上,为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变的观念。立足"大数学"视域的课堂创生是基于内容核心、关注焦点要义、聚力中心主旨、指向素养培育的创造生成,这种创造生成将真正实现数学课堂在资源、结构、评价、思维等角度的深度打开,实现为学生的生长而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创生 大数学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课堂创生: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蓬勃生长 被引量:1
6
作者 谭琳 徐洪玉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第7期69-71,共3页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创生动力、活力、创造力不足,难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问题,突出创生能力和精神培养,着力创享课堂的创新建构。以挑战性任务驱动、适宜性内容滋养、生态性环境放飞、学习评价激扬等路径推动课堂创生,实现了学生语文...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创生动力、活力、创造力不足,难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问题,突出创生能力和精神培养,着力创享课堂的创新建构。以挑战性任务驱动、适宜性内容滋养、生态性环境放飞、学习评价激扬等路径推动课堂创生,实现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蓬勃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 课堂创生 语文核心素养
下载PDF
重视问题引领 构建创生课堂 发展核心素养——以人教A版必修一“幂函数”教学设计为例
7
作者 杨恒 董荣森 《中学数学月刊》 2024年第4期41-43,共3页
以人教A版必修一“幂函数”课堂教学为例,展示了数学教学如何进行问题引领.强调数学教学中应重视三个方面:核心问题的提炼与加工、通过问题串的设计包括及时的调整来引导学生深入地进行思考、努力提升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幂函数 教学设计 问题引领 课堂 核心素养
下载PDF
高效课堂的立体审视与协同创生 被引量:10
8
作者 龙宝新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5-60,72,共7页
当代高效课堂需要坚守关注过程的立体效果观、师生协同的教学主体观与循环创生的有机课堂观。教学效果具有立体多样的本质属性,教学过程是课堂的"万效之源"。"学习还原论"绝非当代课堂改革的理想归宿与完美终点,最... 当代高效课堂需要坚守关注过程的立体效果观、师生协同的教学主体观与循环创生的有机课堂观。教学效果具有立体多样的本质属性,教学过程是课堂的"万效之源"。"学习还原论"绝非当代课堂改革的理想归宿与完美终点,最大化地放大教学"协同"效力才是激发教学"内能"的应然追求,具体表现为:扩大教与学之间的"公共区",增进教与学之间的"共鸣区",拓展教与学之间的"共生区"。展望未来,优质课堂的核心构成与艺术本质在于师生创生、创造、创新,高效课堂的改革图景与生命内涵在于让学生学会、会学、想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课堂 立体效果 主体协同 课堂创生
下载PDF
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创生及其策略--一种接受美学视野下的考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袁春平 范蔚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活力、变动不居的过程,课堂教学取向必须实现由忠实到创生的转变。接受美学从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对当下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创生提供了诸多启示:从阅读心理学角度阐述读者的期待视界、突出读者对文本意义的... 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活力、变动不居的过程,课堂教学取向必须实现由忠实到创生的转变。接受美学从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对当下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创生提供了诸多启示:从阅读心理学角度阐述读者的期待视界、突出读者对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也对以审美为核心的价值系统进行论述。结合阅读教学常规过程,从兴趣与期待、同情与移情、多元与开放、体验与建构、维持与迁移等五方面提出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创生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接受美学 课堂创生
原文传递
高校创生课堂的教师素养
10
作者 熊希康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3期155-156,共2页
伴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师在课堂上的创生能力成为当前新课改中的一大主题.响应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创生能力这一理念,加强高校教师课程意识、进行反思性教学、教师的个性化教育和共同学习研究促进等是培养高校教师课... 伴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师在课堂上的创生能力成为当前新课改中的一大主题.响应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创生能力这一理念,加强高校教师课程意识、进行反思性教学、教师的个性化教育和共同学习研究促进等是培养高校教师课堂中创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创生课堂教学现状,对高校创生课堂教师素养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课堂创生能力 教师素养
下载PDF
创生型课堂的变革取向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伟 杨斌 李笑非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27,共8页
创生型课堂是针对课堂沉闷呆板、缺乏活力、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较弱等弊端探索出的课堂形态。这一课堂形态坚持“建立联系”、“创生意义”、“尊重差异”和“共生发展”的变革取向,采用“模块式学习设计”和“评价引路、课例成链... 创生型课堂是针对课堂沉闷呆板、缺乏活力、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较弱等弊端探索出的课堂形态。这一课堂形态坚持“建立联系”、“创生意义”、“尊重差异”和“共生发展”的变革取向,采用“模块式学习设计”和“评价引路、课例成链”的实践策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生性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 变革取向 实践探索
下载PDF
中学化学课堂创生的价值定位与设计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惠大超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0年第21期13-16,共4页
课堂创生是基于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创新、生成与发展,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促进创造思维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结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活动,认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需从创新、生成、发展与创造四方面实现课堂创生的价值定位,并以情境、问... 课堂创生是基于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创新、生成与发展,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促进创造思维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结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活动,认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需从创新、生成、发展与创造四方面实现课堂创生的价值定位,并以情境、问题、活动与评价为课堂学习的切入点,通过情境创设、问题生成、活动探究与展示评价环节设计课堂教学,促使课堂创生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 课堂创生 价值定位 设计策略
原文传递
数学课堂创生的内涵解析
13
作者 施惠芳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21年第3期15-15,共1页
1.本源性——创生有"源"数学课堂创生生发的教学资源必定来源于数学最本质的内核,可以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是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也可以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凝练,更可以是数学理性精神的体验,抑或是数学求真、求简之美的... 1.本源性——创生有"源"数学课堂创生生发的教学资源必定来源于数学最本质的内核,可以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是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也可以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凝练,更可以是数学理性精神的体验,抑或是数学求真、求简之美的追求。只有根植数学本质的生长源,才是独具力量的生命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资源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规律 课堂创生 数学本质 本源性 内涵解析 命之源
原文传递
构建数学创生课堂 发展学生高阶思维
14
作者 董荣森 何静芳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3年第12期15-21,共7页
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创生课堂,教师要把握“创生”的三层含义及其与高阶思维的关系.教师要始终以“生”为本,通过创设现实情境、数学情境、科学情境,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反思生成问题,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 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创生课堂,教师要把握“创生”的三层含义及其与高阶思维的关系.教师要始终以“生”为本,通过创设现实情境、数学情境、科学情境,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反思生成问题,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将课堂分为六个环节,即创设情境以体现方向性,问题驱动以体现生动性,主体活动以体现丰富性,合作互动以体现生成性,智慧灵动以体现创新性,反思触动以体现持久性,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 高阶思维 问题解决
下载PDF
“创生”:实现课堂“翻转”的核心
15
作者 沈玉红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2016年第2期67-67,共1页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流行以来,很多学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收效甚微,往往是“翻转”了课堂内容,却“翻转”不了学习效率。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更多关注了翻转之外在形式.而未深入翻转之内在核心。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课堂 技术支持 学科特色
下载PDF
论创新型教师课堂素养内涵及养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伟 杨斌 李笑非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3,共5页
创新型教师的创新阵地主要在课堂,课堂创新的主要特点不是"人无我有",而是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发现新问题,生长新经验,以最切近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理念、思路与方法,创造出更适宜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因此,课堂创新的本质是课堂创... 创新型教师的创新阵地主要在课堂,课堂创新的主要特点不是"人无我有",而是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发现新问题,生长新经验,以最切近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理念、思路与方法,创造出更适宜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因此,课堂创新的本质是课堂创生。创新型教师要提升课堂素养,把握课堂创生的表现维度,以学科为纽带树立课堂创生观,以创生型学习设计、创生型课例研究和创生型教研文化建设为策略,提升活性加工的知识素养、发现导向的问题素养、多元创生的思维素养和动态生成的评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课堂 新型教师 课堂素养 课堂创生
下载PDF
创生型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17
作者 焦强 赵丽娜 崔克宇 《化工管理》 2023年第1期26-28,共3页
以文章学生为中心对课堂进行再设计,探索创生型课堂在化学中的设计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多维角度认识化学,达到共生发展;并以“苯酚”为例,利用导学、情景导入、思维导图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关键词 课堂 高中化学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以创生课堂促进学校品质提升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舸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第2期24-27,共4页
创生课堂是在教育信息化趋势和"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进行的课堂教学实践,包括课堂模式变革、教研体系变革、课程结构变革、自主管理变革、课堂生态变革。它使学生获得了生长,教师获得了成长,学校获得了发展。
关键词 自导式教学 教育信息化 课堂改革 课堂 品质提升
下载PDF
融汇多方智慧 创生课堂精彩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敬 《四川教育》 2020年第35期F0004-F0004,共1页
11月27-28日,“四川省‘融创课堂’教学研讨会”在成都高新新华学校举行。本次研讨会是由四川教育报刊社主办,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和四川省《融创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协办。来自全省40多个参研单位的200多名教师和周小山、... 11月27-28日,“四川省‘融创课堂’教学研讨会”在成都高新新华学校举行。本次研讨会是由四川教育报刊社主办,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和四川省《融创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协办。来自全省40多个参研单位的200多名教师和周小山、罗哲、王真东、吴定初、周雄俊、岳刚德等专家共赴这场思想盛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高新区 教学研讨会 课堂 思想盛宴 融汇 理论与实践研究 四川省
下载PDF
基于“议、展、评”学习活动构建创生课堂的实践探索
20
作者 惠大超 《化学教与学》 2016年第5期60-62,共3页
"议、展、评"是基于小组合作下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活动,以原电池课堂教学为例针对"议、展、评"学习环节进行实践探索,以构建"创新、生成、发展"之创生课堂。
关键词 课堂 “议、展、评” 学习活动 实践探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