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3篇文章
< 1 2 2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科学课程科学态度教学的课程目标设计初探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梅琳 刘美凤 董丽丽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8期107-111,共5页
科学态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而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过多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科学态度教学"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文章从辨析科学态度的内涵、分析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及比较国内外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几个角度,尝试对小学... 科学态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而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过多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科学态度教学"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文章从辨析科学态度的内涵、分析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及比较国内外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几个角度,尝试对小学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态度目标进行界定,并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清晰地展现了小学科学课程态度教学的重难点,以便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程 科学态度 科学教学 态度教学 课程目标设计
下载PDF
“去小学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科学化的思考与实践
2
作者 高艳华 《学周刊》 2020年第13期169-170,共2页
目前,一些地方的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严重违反了政策、违背了规律。幼儿园要作为塑造幼儿良好品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启迪幼儿智慧的乐园,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的场所。公办或者民办幼儿园在“去小学化”背景下,实行且行且思的“... 目前,一些地方的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严重违反了政策、违背了规律。幼儿园要作为塑造幼儿良好品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启迪幼儿智慧的乐园,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的场所。公办或者民办幼儿园在“去小学化”背景下,实行且行且思的“准点教育”,从树立科学保教观念;传承和践行具有本园理念和特色的园所特色文化;创路子、谋发展,力求课程科学化;培养生活习惯和学习能力;加强家园联系等五个方面构建课程的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小学化 准点教育 课程科学
下载PDF
八年级《科学》课程科学探究实验的评价
3
作者 余炜炜 《科学教育》 2004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八年级 科学课程 科学探究 实验教学 教学评价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脉络爬梳、发展逻辑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后雄 孙妍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3,共6页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大体经历了“模仿与尝试”“恢复与澄清”“探索与推进”“发展与积渐”“深化与创新”五个阶段。此过程遵循课程发展逻辑,统整了课程变革的多股力量,课程目标由“社会本位”转向“分类并举”;课...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大体经历了“模仿与尝试”“恢复与澄清”“探索与推进”“发展与积渐”“深化与创新”五个阶段。此过程遵循课程发展逻辑,统整了课程变革的多股力量,课程目标由“社会本位”转向“分类并举”;课程内容由“分散、割裂”转向“连贯、深度”;课程实施由“知识讲授”转向“探究实践”;课程评价由“考试筛选”转向“育人为本”;课程场域由“学校本位”扩大至“社会参与”。展望未来,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应加强多方协同,构建高质量科学课程体系;强化课程综合,设置连贯进阶科学课程;培育参与文化,着力发展探究实践能力;发挥学校主导,保障教育资源要素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课程 科学教育 发展逻辑 未来展望
下载PDF
中小学科学课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目标与原则 被引量:2
5
作者 谭永平 钟晓媛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5期16-20,共5页
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目标。在深入理解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应服务根本任务,锚定强国目标;强调过程方法,直指痛点短板;... 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目标。在深入理解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应服务根本任务,锚定强国目标;强调过程方法,直指痛点短板;保证“双减”前提,集成资源增效。中小学科学课程建设要以育人为本,强知识基础,补短板不足,重融合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科学教育加法 科学课程
下载PDF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视角下科学课程内容优化的数字化途径
6
作者 谭永平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4年第11期5-9,共5页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其目标是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提升科学课程质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其落实需要以科学知识的优化和结构化为基础。数字化融合...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其目标是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提升科学课程质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其落实需要以科学知识的优化和结构化为基础。数字化融合,可以便利地补充程序性知识、认识论知识,促进科学课程知识内容结构优化,促进知识的结构化,引导学生建立学科整体认识,强化跨学科概念的理解,建立对自然界的统一认识。数字化融合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并让学生的想象力、探求欲有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 科学教育加法 科学课程 中小学教育
下载PDF
指向素养生长的“科学+”课程育人实践
7
作者 徐芳 惠花 《教育视界》 2024年第19期71-73,共3页
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积极探索指向素养生长的“科学+”课程育人样态,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策略有: 注重关联,建设“科学+”课程群;协同共育,创生“科学+”物型场域;补足短板,提升教... 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积极探索指向素养生长的“科学+”课程育人样态,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策略有: 注重关联,建设“科学+”课程群;协同共育,创生“科学+”物型场域;补足短板,提升教师“科学+”课程执行力;落实“双减”,设计“科学+”课程作业;创新方式,健全“科学+”课程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学+”课程 育人实践 科学素养
下载PDF
学校科学课程的演变
8
作者 高凌飚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1期37-45,55,共10页
清晰地了解学校科学课程的演变,有助于提高对科学课程的认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革命导致的大量人才需求和科学研究本身的需要,学校科学课程应运而生,并于20世纪初逐步走向成熟。此后... 清晰地了解学校科学课程的演变,有助于提高对科学课程的认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革命导致的大量人才需求和科学研究本身的需要,学校科学课程应运而生,并于20世纪初逐步走向成熟。此后,学校科学课程的地位越发稳固,“科学为大众”运动、综合科学运动、科学·技术·社会理念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学校科学课程。进入21世纪以来,围绕科学大概念组织课程内容和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加以融合的科学课程理念方兴未艾,对我国的学校科学课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对科学课程做了全面革新,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深化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科学课程 科学大概念 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下载PDF
“材料科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探究——以太原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为例
9
作者 白改玲 吕妍妍 +2 位作者 贾帅 孙远洋 王剑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8期62-65,共4页
文章以太原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为例,首先阐述了“材料科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然后论述了“材料科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化路径,包括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设计;挖掘思政元素;寻找“触点”,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融入思政元素;建... 文章以太原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为例,首先阐述了“材料科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然后论述了“材料科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化路径,包括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设计;挖掘思政元素;寻找“触点”,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融入思政元素;建设承前启后的思政资源模块;丰富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式,多角度渗透课程思政;关注实效,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材料科学导论”课程 材料工程系
下载PDF
辨析科学内涵 理解科学教育——再学《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感悟
10
作者 王海英 《湖北教育》 2024年第10期48-50,共3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作为科学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理解科学的内涵以及科学教育发展的方...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作为科学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理解科学的内涵以及科学教育发展的方向,以科学课程为统领,进一步整合科普教育、科技教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工作者 科学课程 教育强国 科普教育 科技强国 义务教育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社会共识
下载PDF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11
作者 高瑞 郭玉峰 +1 位作者 夏斌 冯志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175-0177,共3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技能建设的理念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虽然它为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创新的发展援助,但它也对计算机科学导论的实践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分析《计算机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技能建设的理念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虽然它为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创新的发展援助,但它也对计算机科学导论的实践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分析《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重要性,并且提出与之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 教学改革 重要性分析
下载PDF
美国KPS学区高中科学类课程设置现状及对我国落实科学教育加法的启示
12
作者 黄芳 李辰睿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课程是落实科学教育加法的主渠道。美国密歇根州卡拉马祖公立学校学区的科学类课程具有如下特点:强调有序衔接,夯实科学根基;多元供给服务,满足个性化发展;多方协同赋能,助力科学类课程学习。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现状,该学区的课程设置特... 课程是落实科学教育加法的主渠道。美国密歇根州卡拉马祖公立学校学区的科学类课程具有如下特点:强调有序衔接,夯实科学根基;多元供给服务,满足个性化发展;多方协同赋能,助力科学类课程学习。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现状,该学区的课程设置特点对我国落实科学教育加法具有如下启示:科学教育目标以普及为本并兼顾培优;提升数字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与质量;全社会共同参与,探索联动共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KPS学区 科学课程 高中 科学教育加法
下载PDF
多元主体协同开发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科学素养类课程为例
13
作者 徐磊 严文明 崔璐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第23期95-98,共4页
国家“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对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后服务的全面实施助力“双减”落地见效,强调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团队成员通过创新课程开发合作主体,协同开发课后服务课程,积极应对教育改革的挑战... 国家“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对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后服务的全面实施助力“双减”落地见效,强调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团队成员通过创新课程开发合作主体,协同开发课后服务课程,积极应对教育改革的挑战,在多元主体协同开发课后服务科普课程上做了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服务 多元协同 科学素养类课程
下载PDF
以小实验为切入点,推动科学课程改革
14
作者 张欣 李永勇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24年第4期49-50,共2页
每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其重点都聚焦在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上,进而一步步地解决课程教学上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构建基于核心素养、体现新时代要求的课程教学新体系。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富有实践性,有助于学生保持... 每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其重点都聚焦在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上,进而一步步地解决课程教学上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构建基于核心素养、体现新时代要求的课程教学新体系。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富有实践性,有助于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学新体系 科学课程 育人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 综合性基础 科学本质 课程教学
下载PDF
OBE理念在自然科学类通识课教学中的实践——以武汉大学“地下水与人类文明”课程为例
15
作者 黄爽 谢华 查元源 《科教文汇》 2024年第12期78-81,共4页
通识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非专业学生开展自然科学类通识课,对教师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挑战。该文以武汉大学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地下水与人类文明”为例,以OBE理念为指导开展课程建设,以“四通六识”... 通识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非专业学生开展自然科学类通识课,对教师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挑战。该文以武汉大学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地下水与人类文明”为例,以OBE理念为指导开展课程建设,以“四通六识”为具体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构建了“以问题和案例为载体的课堂讲授,以教学实验为依托的参与式学习,以主题学习为任务的小组式学习”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了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自然科学 通识课程 课程建设
下载PDF
课程思政赋能下临床眼科学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冬青 张薇玮 刘庆淮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课程思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包括临床眼科学教学。通过将课程思政与临床眼科学教育融合,可以实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衔接。该融合探索的目标是为学生不仅仅提供专业知识,还有道德和社会... 课程思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包括临床眼科学教学。通过将课程思政与临床眼科学教育融合,可以实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衔接。该融合探索的目标是为学生不仅仅提供专业知识,还有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的全面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专业技能,还能够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使他们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医疗伦理和社会问题。因此,课程思政赋能下的临床眼科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索是一项有益的教育实践,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科学课程 医学教育 思政教育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理路——加拿大安大略省科学与技术课程变革审思 被引量:6
17
作者 于颖 候继仓 于兴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因其有利于突破学科边界解决复杂问题备受瞩目,成为未来数字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跨”?“跨”到什么程度?这成为当前一线课程与教学直面的新挑战。为了厘清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逻...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因其有利于突破学科边界解决复杂问题备受瞩目,成为未来数字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跨”?“跨”到什么程度?这成为当前一线课程与教学直面的新挑战。为了厘清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逻辑理路,适当借鉴发达国家跨学科课程与教学的有益经验,研究分析了加拿大教育强省安大略省于2022年发布的科学与技术课程标准文本。通过文本分析发现,安大略省高度重视STEM跨学科主线在课程架构中的统领作用,把跨学科大概念理解作为课程与教学的内在机理,并采用跨学科和融合学习两种形式开展教学。汲取其启示,跨学科主题学习首先要理解跨学科意蕴,聚焦核心素养育人目标,其次,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理路,包括:立足本体学科提取学科大概念,形成“学科大概念群”;聚合学科学习与真实生活,形成“跨学科主题群”;设计“问题链—任务簇—证据集”,在问题解决中实现跨学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融合 科学与技术课程 大概念 问题解决
下载PDF
浅析非线性科学本研一体化课程的意义和对策
18
作者 顾长贵 冯靖 +2 位作者 王海英 杨景骞 刘姜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160-164,共5页
非线性科学是一门交叉性和前沿性很强的基础学科。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均开设了非线性科学这一门课。为整合不同学历层次下的课程体系、做好全程育人,本文探讨了非线性科学本研一体化课程的意义、挑... 非线性科学是一门交叉性和前沿性很强的基础学科。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均开设了非线性科学这一门课。为整合不同学历层次下的课程体系、做好全程育人,本文探讨了非线性科学本研一体化课程的意义、挑战和对策。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有所区别、教材内容陈旧和学生实验条件不足等挑战。针对以上挑战,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分别为课程改革以区别本研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教材融入最新前沿研究和小班授课形成研究梯队增强学生实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科学课程 本研一体化课程 人工智能
下载PDF
科学经典创新课程建构的基础与必要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琚鑫 张玉峰 《中学物理》 2024年第9期2-5,共4页
科学经典创新课程是概念·思维·实践物理课程体系的一个子系统.科学经典创新课程是思维物理课程的一个分支,该课程以物理学史为素材,突出物理思想的演化与迭代.从教育心理学、物理学和科学史的角度探讨科学经典课程的基础及其... 科学经典创新课程是概念·思维·实践物理课程体系的一个子系统.科学经典创新课程是思维物理课程的一个分支,该课程以物理学史为素材,突出物理思想的演化与迭代.从教育心理学、物理学和科学史的角度探讨科学经典课程的基础及其建构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 物理学史 物理思维课程 科学经典创新课程
下载PDF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与科学课程标准(物理部分)课程内容的对比研究——以“能量”主题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元 彭朝阳 《中学物理》 2024年第16期32-35,共4页
从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的角度,分析《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差异.以“能量”主题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内容的广度、进度和深度定量比较两版课标的难度.通过比较两版课标课程内容的学业要求... 从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的角度,分析《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差异.以“能量”主题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内容的广度、进度和深度定量比较两版课标的难度.通过比较两版课标课程内容的学业要求,剖析两者在内容设置上的侧重点.结果表明科学课标和物理课标分别以“横制式”“纵制式”组织课程内容;物理课标的难度高于科学课标;物理课标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科学课标重视学生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物理课标的修订要充分考虑不同内容组织方式的优缺点,将科学探究融入知识体系的建构中,拉近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距离.一线物理教师要根据内容难度特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科学选取教学方式,将物理知识移植于生活情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