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解香菇调味酱的研制及流变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韩笑月 许兴华 +6 位作者 牛旭凯 许梦燕 云少君 程艳芬 程菲儿 冯翠萍 曹谨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该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型酶解香菇调味酱。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食盐4.0%、白砂糖1.5%、I+G 0.6%、柠檬酸0.06%、复配增稠剂(黄原胶∶海藻酸钠为4∶6)0.8%、香料油10%。香菇调味酱的流体类型为剪切稀化的假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性,表... 该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型酶解香菇调味酱。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食盐4.0%、白砂糖1.5%、I+G 0.6%、柠檬酸0.06%、复配增稠剂(黄原胶∶海藻酸钠为4∶6)0.8%、香料油10%。香菇调味酱的流体类型为剪切稀化的假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性,表现为类固体的凝胶特性。此外,该香菇调味酱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香菇调味酱的蛋白质、脂肪、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分别为24.81,10.20,1.80 g/100 g和6.70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调味酱 工艺研究 流变学特性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香菇蒜茸调味酱加工工艺
2
作者 金仓 黄小强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2期63-64,共2页
香菇味道鲜香,富含营养物质,如含氨基酸、香菇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降血压、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大蒜具有杀菌、抗癌、降血脂、抗衰老等保健功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也是调味酱制作... 香菇味道鲜香,富含营养物质,如含氨基酸、香菇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降血压、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大蒜具有杀菌、抗癌、降血脂、抗衰老等保健功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也是调味酱制作的良好配料。本文介绍用人工栽培的新鲜香菇加工香菇蒜茸调味酱的工艺,为调味酱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味酱 降血压 保健功效 生物活性成分 营养物质 抗衰老 香菇多糖 保健功能
下载PDF
杏鲍菇调味酱的研制及流变性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国栋 裴文宏 +4 位作者 程菲儿 曹瑾玲 程艳芬 云少君 冯翠萍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3期62-66,71,共6页
开发一种新型杏鲍菇调味酱,可延长杏鲍菇产业链。利用纤维素酶、5’-磷酸二酯酶、复合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1∶1)酶解杏鲍菇浆。测定酶解前后杏鲍菇相关物质含量变化。复合酶解后,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增多,呈鲜味的5’-GMP,5’... 开发一种新型杏鲍菇调味酱,可延长杏鲍菇产业链。利用纤维素酶、5’-磷酸二酯酶、复合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1∶1)酶解杏鲍菇浆。测定酶解前后杏鲍菇相关物质含量变化。复合酶解后,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增多,呈鲜味的5’-GMP,5’-IMP等含量显著增加(p<0.05);柠檬酸、甘露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复合酶解后挥发性风味醇类和酮类等含量降低,醛类和酯类等含量升高。研发的配方中各组分添加量为食盐1.5%,白砂糖0.5%,姜粉0.2%,五香粉0.1%,CMC-Na 0.6%,用流变仪测定复合酶解杏鲍菇调味酱的流变特性,其流体类型为剪切稀化的假塑性流体,存在触变性,动态流变特性表现为类固体的凝胶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调味酱 酶解 流变性
下载PDF
一种发酵乳调味酱的研制
4
作者 孙爱娣 袁艳 +4 位作者 王雪峰 董文明 普岳红 范江平 黄艾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2,119,共7页
实验以牛乳为原料,配以黑胡椒、花椒等香辛料制成发酵乳调味酱,并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响应面实验分析优化其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发酵剂添加量0.2%、发酵时间14 h、发酵温度38℃、白砂糖... 实验以牛乳为原料,配以黑胡椒、花椒等香辛料制成发酵乳调味酱,并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响应面实验分析优化其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发酵剂添加量0.2%、发酵时间14 h、发酵温度38℃、白砂糖添加量8.0%、乳清排出量20%、香辛料添加量2.6%、稳定剂添加量1.7%、海盐添加量1.9%、淡奶油添加量7.4%。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发酵乳调味酱产品组织结构均匀,风味良好,口感绵密,有黑胡椒的特殊风味及香辛料香气,感官评分达到(92.8±1.4)分,其理化指标为pH 6.0、酸度61.4°T、蛋白质含量8.4 g/100 g、脂肪含量6.5 g/100 g、黏度4 411.7 mPa·s、持水力5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发酵乳 调味酱 香辛料 感官评价
下载PDF
香辣鹿茸菇调味酱的工艺及配方优化
5
作者 刘美仑 张心怡 +2 位作者 王雨寒 李璟 徐培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8期44-47,共4页
以开发并优化鹿茸菇酱的工艺与配方为目的,通过预试验、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及感官评价,对工艺及配方进行优化,确定香辣鹿茸菇调味酱的加工工艺为鹿茸菇干品复水温度25℃,45 min;焐油温度85℃,45 min;5 mm见方切丁,红油炼制油温175℃... 以开发并优化鹿茸菇酱的工艺与配方为目的,通过预试验、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及感官评价,对工艺及配方进行优化,确定香辣鹿茸菇调味酱的加工工艺为鹿茸菇干品复水温度25℃,45 min;焐油温度85℃,45 min;5 mm见方切丁,红油炼制油温175℃。香辣鹿茸菇调味酱配方中各组分用量为红油60 g,辣椒60 g,味精5 g,鹿茸菇碎120 g,食盐13 g,白砂糖21 g,蒜泥42 g时,感官评分最高,确定其为最优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菇 调味酱 感官评价 工艺研究 配方优化
下载PDF
麻辣味复合专用调味酱的研制 被引量:18
6
作者 宋照军 师玉忠 +2 位作者 徐贵华 杨国堂 殷世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5-167,共3页
对麻辣味专用调味酱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花椒粉4.19%、干辣椒3.73%、豆瓣酱39.60%、糖2.33%、醋0.93%、葱0.47%、姜0.47%、蒜0.47%、酱油0.47%、料酒0.47%、味精0.30%、色拉油46.59%、山梨酸钾0.5g/kg、茶... 对麻辣味专用调味酱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花椒粉4.19%、干辣椒3.73%、豆瓣酱39.60%、糖2.33%、醋0.93%、葱0.47%、姜0.47%、蒜0.47%、酱油0.47%、料酒0.47%、味精0.30%、色拉油46.59%、山梨酸钾0.5g/kg、茶多酚0.1g/kg;经真空包装机封口(0.06~0.08MPa,热封3~5s),沸水杀菌5~10min;经过37℃下5d保温检验,感官评定和微生物学检验产品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辣味 复合 专用调味酱 研制
下载PDF
模糊数学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番茄调味酱的配方 被引量:21
7
作者 代文婷 吴宏 +3 位作者 邢丽杰 贾文婷 吴洪斌 马自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1-217,共7页
为得到更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与响应面法结合,研究番茄调味酱的最优配方。制作过程中,复合调味料按3%干辣椒块、2%味精、5%辣椒粉、0.1%5′-呈味核苷酸二钠,4%蒜丁、4%姜丁、3%白醋、3%酱油、5%白砂糖调配,并... 为得到更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与响应面法结合,研究番茄调味酱的最优配方。制作过程中,复合调味料按3%干辣椒块、2%味精、5%辣椒粉、0.1%5′-呈味核苷酸二钠,4%蒜丁、4%姜丁、3%白醋、3%酱油、5%白砂糖调配,并添加辅料花生碎5%,选择原味番茄酱添加量、植物油添加量、盐添加量、豆豉添加量4个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最优工艺配方为:原味番茄酱添加量21%、植物油添加量37%、盐添加量1%、豆豉添加量9%,在此条件下,番茄调味酱感官评分预测值为8.60分,验证试验得到实际感官评分平均值为8.54±0.02分;与理论预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68%。理化和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番茄调味酱的各项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此试验结果为番茄调味酱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调味酱 模糊数学 响应面法 感官评定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新型河虾调味酱感官品质 被引量:7
8
作者 潘东潮 张韵 +2 位作者 贺习耀 刘虓 黄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3,共7页
以淡水干虾为主料研制调味酱,并对其配方和工艺进行优化。河虾调味酱品质判定采用感官测评法,其中各项感官指标分值占比通过二元对比法获得。单因素试验表明,食盐、大蒜、洋葱与烤制后干虾质量比(g/g)分别为0.1,1.2,1.2时,感官评分较高... 以淡水干虾为主料研制调味酱,并对其配方和工艺进行优化。河虾调味酱品质判定采用感官测评法,其中各项感官指标分值占比通过二元对比法获得。单因素试验表明,食盐、大蒜、洋葱与烤制后干虾质量比(g/g)分别为0.1,1.2,1.2时,感官评分较高。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调味酱品质优化试验得到:当干虾烤制时长25.5min、朝天椒与干虾质量比5.05∶1(g/g)、味精与干虾质量比0.40∶1(g/g)时,此条件下酱料品质最优,感官评分预测值为77.4963,感官评分实测值为7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虾调味酱 感官测评 二元对比法 响应面法
下载PDF
怪味方便复合调味酱的研制 被引量:6
9
作者 宋照军 蔡超 +2 位作者 杨国堂 孙科祥 陈新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6085-6086,6097,共3页
[目的]研究怪味方便调味酱的加工工艺,开发复合型专用调味品。[方法]运用现代食品加工工艺对传统的酱料做适当的改良,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配方。[结果]L9(34)正交试验表明,对怪味调味酱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盐>糖和醋>豆... [目的]研究怪味方便调味酱的加工工艺,开发复合型专用调味品。[方法]运用现代食品加工工艺对传统的酱料做适当的改良,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配方。[结果]L9(34)正交试验表明,对怪味调味酱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盐>糖和醋>豆瓣酱和芝麻酱>花椒粉,说明盐的添加量对该制品的品质影响最大。该产品的最佳配方为:盐2%、芝麻酱25%、豆瓣酱25%、醋19%、糖14%、葱1.5%、姜1.5%、蒜2%、花椒粉2%,色拉油8%、山梨酸钾0.5 g/kg、茶多酚0.1 g/kg。然后,经热处理调配采用真空软包装,条件为0.06~0.08 MPa,热封3~5 s,最后趁热封口沸水杀菌5~10 min。[结论]经过37℃下5 d保温检验,产品符合商业无菌要求和相关质量标准,是理想的制作怪味菜肴的复合方便调味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味 复合 方便调味酱 研制
下载PDF
利用马氏珠母贝肉煮汁液开发调味酱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惠娜 曾小勤 +2 位作者 廖建华 章超桦 秦小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4,共4页
文章以马氏珠母贝肉煮汁液为主要原材料,配以变性淀粉,白砂糖,食盐,海藻酸钠,葡萄糖等辅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分别对液体调味酱和半固体调味酱的配方进行了优化,最后确定了两种调味酱的最佳配方。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调味酱 调配工艺
下载PDF
新型剁椒口味复合调味酱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东潮 张韵 +1 位作者 贺习耀 董红兵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70,83,共7页
以酸辣椒、小米椒、豆豉、生姜、大蒜头为主要原料,蒸鱼豉油、蚝油、味精、鸡精、大豆油为主要调料,研发制作出新型剁椒口味复合调味酱。经单因素试验筛选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调味酱原料配比,结果表明,配方质量比例:辣椒:食用油为3:1(g/g)... 以酸辣椒、小米椒、豆豉、生姜、大蒜头为主要原料,蒸鱼豉油、蚝油、味精、鸡精、大豆油为主要调料,研发制作出新型剁椒口味复合调味酱。经单因素试验筛选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调味酱原料配比,结果表明,配方质量比例:辣椒:食用油为3:1(g/g),鸡精:味精为2:1(g/g),酸辣椒:小米椒为1.63:1(g/g)时,酱料感官评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剁椒口味 调味酱 配方
下载PDF
真仙中茄调味酱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阮美娟 王二利 +1 位作者 单圣晔 党义苗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66,共5页
采用DV-Ⅲ+型粘度计对不同温度下真仙中茄调味酱的流变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仙中茄调味酱为典型的非牛顿型、剪切稀变型、胶变性流体,随着温度的升高,调味酱的触变性逐渐增强。同时,用Herschel-Bulkley方程和Cross方程描述调味酱... 采用DV-Ⅲ+型粘度计对不同温度下真仙中茄调味酱的流变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仙中茄调味酱为典型的非牛顿型、剪切稀变型、胶变性流体,随着温度的升高,调味酱的触变性逐渐增强。同时,用Herschel-Bulkley方程和Cross方程描述调味酱的流变特性,发现Cross方程的拟合精度最高。温度对调味酱粘度的影响可以用阿累尼乌斯方程来描述,适用范围:温度28~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仙中茄调味酱 胶变性 Herschel-Bulkley方程 Cross方程
下载PDF
山榛蘑蒜茸调味酱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邵信儒 孙海涛 +2 位作者 徐晶 姜瑞平 李天明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77,共3页
研究以长白山野生榛蘑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榛蘑蒜茸调味酱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是:榛蘑(干品)与大蒜的用量比例为2.5∶1,食盐用量7%,白砂糖用量3%,CMC-Na用量0.3%,可制得组织状态均匀一致,口感细腻,风味纯正的调味酱。
关键词 榛蘑 大蒜 调味酱 研究
下载PDF
一种跳水鱼调味酱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金祥 童光森 +3 位作者 乔明锋 彭毅秦 邓静 易宇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3-107,共5页
跳水鱼是盐帮菜中一道特色鲜明的代表菜肴,其调味酱泡菜香味浓郁、咸鲜适口、酸爽柔和、微辣。实验在传统配方的基础上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将其工艺标准化。结果表明:在调味红油炼制过程中加入番茄酱,以10%的猪化油和90%的大豆精... 跳水鱼是盐帮菜中一道特色鲜明的代表菜肴,其调味酱泡菜香味浓郁、咸鲜适口、酸爽柔和、微辣。实验在传统配方的基础上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将其工艺标准化。结果表明:在调味红油炼制过程中加入番茄酱,以10%的猪化油和90%的大豆精炼油混合为原料油,用130g泡菜,并加入其他调味品,在120℃,加热13min,可以得到色、香、味俱佳的调味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水鱼 调味酱 工艺
下载PDF
紫菜香菇复合调味酱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范露 施星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8-91,95,共5页
以发酵紫菜酱和香菇酶解液为主要原料生产营养价值高、口感风味好的紫菜香菇酱。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紫菜香菇酱的基础配方和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发酵紫菜酱与香菇酶解液的质量比为2∶1,蔗糖添加量为10%,食盐添加量为3%,... 以发酵紫菜酱和香菇酶解液为主要原料生产营养价值高、口感风味好的紫菜香菇酱。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紫菜香菇酱的基础配方和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发酵紫菜酱与香菇酶解液的质量比为2∶1,蔗糖添加量为10%,食盐添加量为3%,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为0.4%,均质机转速为10000r/min,均质时间为4min,在此条件下生产的紫菜香菇酱具有紫菜和香菇特有的香气,同时兼有发酵产生的酱香味,甜咸适中,组织均匀,味道柔和,口感细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 香菇 发酵 酶解 复合调味酱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绿茶调味酱配方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慧玲 刘雪君 +2 位作者 丁芳 邹晴晴 陆宁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7年第4期30-36,共7页
对调味绿茶酱的配方进行研究,对超微绿茶粉、瓜尔豆胶和魔芋精粉的复配粉、有机酸、白砂糖的添加量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从感官和质构上对成品进行评价,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各参数比例,研制出具有绿茶风味的调味酱。结果表明:最佳配方... 对调味绿茶酱的配方进行研究,对超微绿茶粉、瓜尔豆胶和魔芋精粉的复配粉、有机酸、白砂糖的添加量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从感官和质构上对成品进行评价,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各参数比例,研制出具有绿茶风味的调味酱。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瓜尔豆胶和魔芋精粉的复配粉的添加量1.6%,绿茶粉的添加量0.4%,有机酸的添加量为0.15%,白砂糖的添加量为12%,制成的绿茶调味酱外观、组织形态、风味、色泽、口感的综合评分最高,为84.09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绿茶粉 调味酱 配方优化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木耳鸡肝调味酱的研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长姣 陈宇飞 +1 位作者 于徊萍 孟宪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1-112,119,共3页
以木耳和鸡肝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盐、糖、花椒等辅料,制作木耳鸡肝调味酱。以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最佳配方:木耳与鸡肝用量分别为60g和40g,食盐为0.3g,白糖为0.4g,花椒粉为0.3g,大料粉为0.1g,姜粉0.2g。制得... 以木耳和鸡肝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盐、糖、花椒等辅料,制作木耳鸡肝调味酱。以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最佳配方:木耳与鸡肝用量分别为60g和40g,食盐为0.3g,白糖为0.4g,花椒粉为0.3g,大料粉为0.1g,姜粉0.2g。制得具有独特风味、组织状态均匀一致的木耳鸡肝调味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耳 鸡肝 调味酱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仁用杏果肉调味酱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宗舟 张扬 陈志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6-148,共3页
仁用杏是以杏仁为主导产品的经济树种,而仁用杏果肉因含粗纤维较高,口感粗糙,质感差,大量废弃。为了利用仁用杏果肉资源,减少浪费,研究利用黑曲霉的纤维素分解菌株和米曲霉混合制曲,以果肉和大豆为基本原料进行调味酱生产。结果表明:仁... 仁用杏是以杏仁为主导产品的经济树种,而仁用杏果肉因含粗纤维较高,口感粗糙,质感差,大量废弃。为了利用仁用杏果肉资源,减少浪费,研究利用黑曲霉的纤维素分解菌株和米曲霉混合制曲,以果肉和大豆为基本原料进行调味酱生产。结果表明:仁用杏果肉营养丰富,可生产酱类产品;大豆(40%)与仁用杏果肉(60%),微生物加量在400g,酱醅含水量65%,发酵温度65℃,低盐固态发酵可以达到较好的结果;生产的调味酱味道独特,口感较好,色泽鲜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味酱 仁用杏 果肉
下载PDF
纳豆复合调味酱包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树兴 王乐 曹东方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0-72,84,共4页
纳豆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但口味怪异的功能性食品。在纳豆食品中加入甜面酱和芝麻酱这两种基础调味料,配以多种辅料,可制成具有良好风味且使用方便的复合调味酱包。结果表明,纳豆复合调味酱的最佳配方为甜面酱与芝麻酱配比为3∶4,花椒粉... 纳豆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但口味怪异的功能性食品。在纳豆食品中加入甜面酱和芝麻酱这两种基础调味料,配以多种辅料,可制成具有良好风味且使用方便的复合调味酱包。结果表明,纳豆复合调味酱的最佳配方为甜面酱与芝麻酱配比为3∶4,花椒粉、食盐、白砂糖添加量分别为2%,1.5%,14%。添加5 g/kg牛肉香精可增加其风味,添加5 g/kg山梨酸钾,于0.1 MPa,121℃条件下灭菌处理8 min,复合调味酱包可长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 复合调味酱 配方 杀菌
下载PDF
紫苏复合调味酱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文龙 曾少葵 +2 位作者 黄楚欣 吴昇宇 杨志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以紫苏粉为主原料,添加辣椒粉、孜然粉、茴香粉、蒜粉、食盐等辅料,研制成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紫苏复合调味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紫苏复合调味酱的最佳配方及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紫苏粉15%、辣椒粉3%、食盐8%、孜然粉2%、茴香... 以紫苏粉为主原料,添加辣椒粉、孜然粉、茴香粉、蒜粉、食盐等辅料,研制成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紫苏复合调味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紫苏复合调味酱的最佳配方及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紫苏粉15%、辣椒粉3%、食盐8%、孜然粉2%、茴香粉1%、大蒜粉1.5%、小麦淀粉5%、白砂糖2%、食用油35%、黄原胶0.15%、白芝麻5%;煮制条件为85℃,20 min;杀菌条件为121℃,1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紫苏复合调味酱口感细腻、咸辣适中,具有紫苏独特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复合调味酱 加工工艺 感官评分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