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油机燃用丁醇-汽油调和燃料的可行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克 王宝林 +2 位作者 韩志玉 刘敬平 钟志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0-823,共4页
对比分析了丁醇与汽油的理化性质和燃烧特性之后,在汽油中掺入不同比例的丁醇,对发动机进行了台架试验和分析,初步确定了燃用丁醇-汽油调和燃料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接着,对发动机可变参数进行了合理调整,试验结果表明:在结... 对比分析了丁醇与汽油的理化性质和燃烧特性之后,在汽油中掺入不同比例的丁醇,对发动机进行了台架试验和分析,初步确定了燃用丁醇-汽油调和燃料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接着,对发动机可变参数进行了合理调整,试验结果表明:在结构不做改动而仅对可变参数进行调整时,该汽油机可以燃用丁醇体积百分比达30%的丁醇-汽油混合燃料,其动力性和经济性基本保持不变而排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丁醇-汽油调和燃料 台架试验
下载PDF
正丁醇/柴油调和燃料的蒸发雾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淼 王志伟 +3 位作者 辛晓菲 齐天 吴艺峰 雷廷宙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73,共6页
将正丁醇和柴油以一定比例进行调和,测定了燃料的运动黏度、馏程、密度、闭口闪点、十六烷值、热值等蒸发雾化特性,并根据试验数据及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燃料射流在内燃机燃烧室内的雾化液滴直径、喷雾穿透距离及射流的湍流动能和耗散率... 将正丁醇和柴油以一定比例进行调和,测定了燃料的运动黏度、馏程、密度、闭口闪点、十六烷值、热值等蒸发雾化特性,并根据试验数据及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燃料射流在内燃机燃烧室内的雾化液滴直径、喷雾穿透距离及射流的湍流动能和耗散率,并进行了雾化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和燃料的蒸馏特性中10%馏点出现大幅提前,95%馏点相差不大,密度、低热值与掺混比例呈现线性下降趋势,运动黏度、闭口闪点、十六烷值在掺入少量正丁醇时下降明显,随着掺混比增大下降趋势趋于平缓。雾化特性的雾化液滴直径和湍流动能随掺混比例增加呈现减小趋势,而射流的高速扩展区面积及平均耗散率增大。蒸发雾化特性中运动黏度、密度和50%蒸馏点对燃料的雾化结果影响较大,而雾化结果中的液滴直径受燃料特性的影响较大,闭口闪点、十六烷值、热值对雾化的影响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正丁醇 柴油 调和燃料 三维模型 雾化特性 相关性
下载PDF
生物质甘油醚类调和燃料的QSPR研究
3
作者 李浔 贺登辉 +2 位作者 徐艳 舒逢遥 卢思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6-861,共6页
基于距离矩阵建立单拓扑指数X,根据Grumberg-Nissan等公式建立并运用新的混合拓扑指数G对甘油醚类调和燃料的相关理化性质(密度、运动粘度、低热值)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所建QSPR模型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预... 基于距离矩阵建立单拓扑指数X,根据Grumberg-Nissan等公式建立并运用新的混合拓扑指数G对甘油醚类调和燃料的相关理化性质(密度、运动粘度、低热值)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所建QSPR模型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能较好地反映甘油醚类调和燃料的相关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醚 生物质 调和燃料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拓扑指数
下载PDF
石油胶体分散体系理论在调和燃料油工艺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美 赵德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9-12,共4页
以糠醛抽出油、乙烯焦油、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对三种油样进行调和,在一定温度下测定粘度。采用石油胶体分散体系理论分析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当V(糠醛抽出油)∶V(乙烯焦油)∶V(减压渣油)分别为3∶5∶1、1∶3∶1、2∶5∶1、1∶5∶1时,... 以糠醛抽出油、乙烯焦油、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对三种油样进行调和,在一定温度下测定粘度。采用石油胶体分散体系理论分析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当V(糠醛抽出油)∶V(乙烯焦油)∶V(减压渣油)分别为3∶5∶1、1∶3∶1、2∶5∶1、1∶5∶1时,调和燃料油的粘度、闪点、稳定性等指标符合船用燃料油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胶体分散体系理论 调和燃料 粘度 稳定性
下载PDF
生物柴油调和燃料理论热值比对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申加旭 李法社 +2 位作者 王华各 申逸骋 徐文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5-48,69,共5页
通过酯交换法在实验室制备了小桐子生物柴油、地沟油生物柴油和橡胶籽生物柴油,与0#柴油按照不同体积比配制出36种生物柴油调和燃料。计算生物柴油调和燃料的门捷列夫理论热值和质量分数理论热值,分别与测定热值进行线性拟合,得出最佳... 通过酯交换法在实验室制备了小桐子生物柴油、地沟油生物柴油和橡胶籽生物柴油,与0#柴油按照不同体积比配制出36种生物柴油调和燃料。计算生物柴油调和燃料的门捷列夫理论热值和质量分数理论热值,分别与测定热值进行线性拟合,得出最佳理论热值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质量分数理论热值计算方法适用于小桐子生物柴油调和燃料;门捷列夫理论热值计算方法适用于地沟油生物柴油调和燃料;两种方法均适用于橡胶籽生物柴油调和燃料理论热值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调和燃料 元素分析 线性拟合 理论热值
下载PDF
重质燃料油在线优化调和系统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文涛 李雪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12期2832-2839,共8页
分析重质燃料油在线优化调和系统的建设内容及所面临的挑战。基于现有指标预测模型不适用于重质燃料油调和的现状,建议基于支持向量机等工具建立具有自适应性的非线性调和指标预测模型,有效利用新数据不断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以基于支持... 分析重质燃料油在线优化调和系统的建设内容及所面临的挑战。基于现有指标预测模型不适用于重质燃料油调和的现状,建议基于支持向量机等工具建立具有自适应性的非线性调和指标预测模型,有效利用新数据不断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以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调和指标预测模型为限制条件,建立重质燃料油优化调和模型,并探讨模型求解算法。以自启发式算法所搜索到的批量次优方案为初值,通过传统非线性规划算法或线性规划+递归算法对其进一步寻优,可提高获得全局最优解的概率。设计具有自适应性的优化调和流程,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在"疑似"局部最优解的邻域内快速提高预测模型精度,促进在线优化调和系统尽快起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调和 非线性 指标预测 优化算法
下载PDF
进口生物柴油调合燃料与进口柴油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牟明仁 赵雪蓉 +4 位作者 张代华 胡晓静 董伟峰 李莉 张丽霞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6,共4页
通过分析、对比了解到,进口生物柴油调合燃料与进口柴油有12个相同的检验项目,有8个项目试验方法相同,进口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多数质量指标高于或等同于进口柴油,10%蒸余物残炭、倾点和馏程等多数项目的技术要求与检验结果优于进口... 通过分析、对比了解到,进口生物柴油调合燃料与进口柴油有12个相同的检验项目,有8个项目试验方法相同,进口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多数质量指标高于或等同于进口柴油,10%蒸余物残炭、倾点和馏程等多数项目的技术要求与检验结果优于进口柴油对应项目,特别是硫的质量分数为不大于0.0010%,检验结果仅为0.0002%~0.0006%,比进口柴油中硫的质量分数0.42%~0.48%小许多倍,满足欧Ⅳ、欧Ⅴ指标的要求。生物柴油调合燃料的进口为改善柴油质量、减少发动机部件腐蚀、降污减排创造了条件,在应用上也优于进口柴油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调和燃料 柴油 质量
下载PDF
高密度高安定性喷气燃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冯利利 朱岳麟 +1 位作者 倪建成 熊常健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6年第3期15-18,共4页
对高密度喷气燃料的主要组分、馏程和馏分配比进行了系统设计,以RP-3航空煤油、10#和35#柴油为基础燃料,通过常压蒸馏、切割获得系列直馏馏分,从中选取性能较好的馏分以不同比例调和,对得到的调和燃料进一步精制、改性,制得高密度高安... 对高密度喷气燃料的主要组分、馏程和馏分配比进行了系统设计,以RP-3航空煤油、10#和35#柴油为基础燃料,通过常压蒸馏、切割获得系列直馏馏分,从中选取性能较好的馏分以不同比例调和,对得到的调和燃料进一步精制、改性,制得高密度高安定性喷气燃料.该燃料比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RP-3喷气燃料(密度779kg/m3)的密度提高了8%~10%;对燃料的其它主要性能如闪点、冰点、净热值等进行测定,均达到俄罗斯军用标准ΓOCT12308-80的主要技术要求.其中,闪点由目前RP-3喷气燃料的38℃提高到50℃以上,冰点控制在-50℃;燃料精制后固体微粒、芳烃、元素硫和硫醇含量显著降低,固体微粒去除率达38%~51%,芳烃质量分数低于10%,元素硫质量分数在0.6μg/g以下,硫醇质量分数不高于4μg/g,铜片腐蚀实验结果合格:在有效增加密度的前提下,燃料的净热值将近42 900k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煤油 柴油 调和燃料 高密度 高安定性
下载PDF
Few‐layer carbon nitride photocatalysts for solar fuels and chemicals: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被引量:2
9
作者 Fangshuai Chen Chongbei Wu +2 位作者 Gengfeng Zheng Liangti Qu Qing Han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216-1229,共14页
Converting sunlight directly to fuels and chemicals is a great latent capacity for storing renewable energy.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surface area,short diffusion paths for electrons,and more exposed active sites... Converting sunlight directly to fuels and chemicals is a great latent capacity for storing renewable energy.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surface area,short diffusion paths for electrons,and more exposed active sites,few‐layer carbon nitride(FLCN)materials present great potential for production of solar fuels and chemicals and set off a new wave of research in the last few years.Herein,the recent progress in synthesis and regulation of FLCN‐based photocatalysts,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conversion of sunlight into fuels and chemicals,is summarized.More importantly,the regulation strategies from chemical modification to microstructure control toward the production of solar fuels and chemicals has been deeply analyzed,aiming to inspire critical thinking about the effective approaches for photocatalyst modification rather than developing new materials.At the end,the key scientific challenges and some future trend of FLCN‐based materials as advanced photocatalysts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w‐layer carbon nitride PHOTOCATALYST Synthesis technique Structure regulation Solar fuels and chemica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