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夏泻心汤调和胃肠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97
1
作者 温武兵 张桂珍 叶向荣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66-69,共4页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剂,临床广泛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对消化系统部分疾病尤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其调和胃肠,消除胃肠道炎症的作用已为诸多临床报道所证实。但是,由于目前条件所限,单纯从临床方面探讨半夏泻心汤的...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剂,临床广泛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对消化系统部分疾病尤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其调和胃肠,消除胃肠道炎症的作用已为诸多临床报道所证实。但是,由于目前条件所限,单纯从临床方面探讨半夏泻心汤的具体作用机制仍存在有不少问题及缺憾。鉴此,我们采用动物实验的手段,观察了半夏泻心汤对动物胃肠道平滑肌活动的影响,现系统总结于下,以期对临床合理使用半夏泻心汤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胃肠调和作用 小鼠
下载PDF
基于“脑肠相通”理论探讨调和胃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怡 谢慧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1年第2期61-63,70,共4页
感音神经性聋是耳科常见疑难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原因和形成机制尚不明确,众多学者普遍认为神经性耳聋的发病可能起源于外周,发展和维持与不同的中枢有紧密联系,包括中枢直接连接改变或新神经环路的建立。西医治疗综合药物、心理... 感音神经性聋是耳科常见疑难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原因和形成机制尚不明确,众多学者普遍认为神经性耳聋的发病可能起源于外周,发展和维持与不同的中枢有紧密联系,包括中枢直接连接改变或新神经环路的建立。西医治疗综合药物、心理及物理方式,疗效欠佳。祖国医学里,针灸和汤剂从调和胃肠角度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有一定疗效,其成效的微观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故本文基于“脑肠相通”理论,探讨调和胃肠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机理,认为肠道菌群或为其重要靶点,改善肠道屏障及情绪状态为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聋 中枢机制“脑肠相通” 调和胃肠 针灸 益气聪明汤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临床新用
3
作者 陈锐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38期13-13,共1页
治法辛苦相合,调和胃肠。方药组成黄芩3两,甘草2两(炙),芍药2两,半夏0.5升,生姜3两,大枣12枚。服法与禁忌上6味,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温服1升,白天2次,夜间1次。本方以黄芩汤为主,苦寒清热,燥湿止利,加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除干呕;... 治法辛苦相合,调和胃肠。方药组成黄芩3两,甘草2两(炙),芍药2两,半夏0.5升,生姜3两,大枣12枚。服法与禁忌上6味,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温服1升,白天2次,夜间1次。本方以黄芩汤为主,苦寒清热,燥湿止利,加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除干呕;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汤 半夏 临床 姜汤 调和胃肠 方药组成 苦寒清热 和胃降逆
下载PDF
唐廷汉治疗胃痛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唐芸芸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7年第4期318-319,共2页
关键词 胃痛 和法 调和胃肠 调和肝睥 调和升降
下载PDF
浅议和法在治疗慢性胃病中的运用
5
作者 习拴成 蒋国卿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3年第2期12-13,共2页
慢性胃病包括现代医学各种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吸收不良综合证及胃肠神经官能证等,属中医学胃痛、痞满范畴.脾胃居中乃气机之枢纽,脾胃相互表里,司升清降浊之职,据其生病理特点,治疗上当以调和为主,调其偏胜,... 慢性胃病包括现代医学各种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吸收不良综合证及胃肠神经官能证等,属中医学胃痛、痞满范畴.脾胃居中乃气机之枢纽,脾胃相互表里,司升清降浊之职,据其生病理特点,治疗上当以调和为主,调其偏胜,扶其不足.补其不足,以益气升陷,纠其偏胜,使浊气下降,调和肝脾,以复气机顺畅,方可达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法 慢性胃病 调和胃肠 调和肝脾 和解少阳 和里缓急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21例
6
作者 邓华栋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56,共1页
笔者自1999年11月-2005年11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调和胃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