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调和油的配比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敏 孙中品 杨波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17,共2页
利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玉米油、葵花籽油以及油茶籽油的配比,使其调和后的氧化稳定性最好。用Matlab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当玉米油、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214 3%、0、76.785 7%时,调和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好,... 利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玉米油、葵花籽油以及油茶籽油的配比,使其调和后的氧化稳定性最好。用Matlab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当玉米油、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214 3%、0、76.785 7%时,调和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好,诱导时间最长,达到6.534 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调和配比 诱导时间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柴油与煤间接液化柴油配比调和研究
2
作者 蔡伟元 余小兵 《能源科技》 2022年第1期73-78,共6页
由于各自的性能特点,煤直接液化柴油与煤间接液化柴油单独作为柴油产品销售均不能满足GB 19147—2016《车用柴油》标准,对于高品质煤基柴油产品在更大地域范围销售和产业发展带来了影响和阻碍。通过对不同比例的煤直接液化柴油与煤间接... 由于各自的性能特点,煤直接液化柴油与煤间接液化柴油单独作为柴油产品销售均不能满足GB 19147—2016《车用柴油》标准,对于高品质煤基柴油产品在更大地域范围销售和产业发展带来了影响和阻碍。通过对不同比例的煤直接液化柴油与煤间接液化柴油的实验室配比调和试验研究和润滑性改进剂的添加量试验,配比调和出了满足GB 19147—2016《车用柴油》国Ⅵ质量技术指标的5号、0号、-10号和-20号柴油产品。同时,按照体积1∶1进行了大批量的工业化配比调和验证,并对产品储罐中配比调和的合格柴油质量进行定期监测,证实了调和柴油产品在储存过程中,性质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柴油 煤间接液化柴油 配比调和
下载PDF
以精炼棉籽油为基础油生产食用调和油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贺群英 张李丽 张月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1-23,共3页
介绍以精炼棉籽油为基础油配以 18%的玉米油和 2 %的芝麻油生产调和油的方法。基础油精炼工艺的特点是碱液萃取脱色和活性炭吸附脱色。产品质量优于相关标准。
关键词 精炼棉籽油 基础油 生产 食用调和 精炼工艺 调和配比 质量
下载PDF
仪长企业原油采购及运输优化分析
4
作者 张泽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CAS 2024年第2期5-8,18,共5页
随着近年来对原油采购、运输和加工日益个性化的需求,现行的采购和运输一体化运作模式已无法满足长江沿线各企业的需要。原油采购品种的局限性、管道调和配输存在的问题、顺序输送的瓶颈、原油加工设防值的限制、精密配输设施的缺失等... 随着近年来对原油采购、运输和加工日益个性化的需求,现行的采购和运输一体化运作模式已无法满足长江沿线各企业的需要。原油采购品种的局限性、管道调和配输存在的问题、顺序输送的瓶颈、原油加工设防值的限制、精密配输设施的缺失等成为仪长企业追求成本最小、效益最大目标的阻碍。文章介绍了仪长企业原油采购和运输模式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困难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阻碍,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长企业 原油采购及运输 调和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米糠调和油配比的研究
5
作者 马涛 马哲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9-151,156,共4页
利用数学模型制备米糠调和油,在此基础上以诱导时间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米糠油、花生油和小麦胚芽油的配比,使调和后的油脂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更合理且氧化稳定性更好。实验结果表明当米糠油、小麦胚芽油、花生油的质量分数分别... 利用数学模型制备米糠调和油,在此基础上以诱导时间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米糠油、花生油和小麦胚芽油的配比,使调和后的油脂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更合理且氧化稳定性更好。实验结果表明当米糠油、小麦胚芽油、花生油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9.6970%、10.4545%、40.8485%时,诱导时间最大,为6.31620 h。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2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调和配比 响应面分析法 诱导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