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的多虚拟机迁移调度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建朋 邢建平 +1 位作者 韩言妮 李东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5-1131,共7页
针对云计算数据中心内部多虚拟机的迁移调度问题进行研究。结合SDN软件定义网络架构,利用其数据层和控制层分离、逻辑集中控制以及开放可编程接口的优点,设计一种基于SDN软件定义网络的多虚拟机迁移架构,提高虚拟机迁移流量的转发效率,... 针对云计算数据中心内部多虚拟机的迁移调度问题进行研究。结合SDN软件定义网络架构,利用其数据层和控制层分离、逻辑集中控制以及开放可编程接口的优点,设计一种基于SDN软件定义网络的多虚拟机迁移架构,提高虚拟机迁移流量的转发效率,阐明所提架构下,多虚拟机迁移的实现流程。综合考虑各种迁移影响因素,提出一个基于高斯形态的调度优先级因子,设计一种自适应的多虚拟机迁移调度算法AVMS(adaptive VMs migration scheduling)。在3种不同规模的场景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分组迁移算法CQNCR,AVMS在总体迁移时间和平均VDC宕机时间方面,分别降低最高达到30.7%和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数据中心 软件定义网络 多虚拟机迁移调度 总体迁移时间 综合选择因子
下载PDF
面向负载均衡的VM迁移调度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昊 郭雅娟 黄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4-249,共6页
虚拟机动态迁移是实现虚拟计算环境下负载均衡、绿色节能、在线维护、主动容错以及资源灵活配置等功能的关键技术。针对多个虚拟机迁移场景下的并发性问题、迁移目标选择问题及迁移路径优化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以负载均衡为优化目标的虚拟... 虚拟机动态迁移是实现虚拟计算环境下负载均衡、绿色节能、在线维护、主动容错以及资源灵活配置等功能的关键技术。针对多个虚拟机迁移场景下的并发性问题、迁移目标选择问题及迁移路径优化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以负载均衡为优化目标的虚拟机(VM)迁移调度方法。该方法首先识别可能违背负载均衡的物理节点,确定待迁移的VM对象,采用模拟退火算法以负载均衡为优化目标确定待迁移VM的迁移目标。最后,设计了路径交换策略对迁移路径进行优化以提高并发迁移数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缩短迁移完成时间,而且能优化VM放置,确保负载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调度 模拟退火 负载均衡 虚拟机放置
下载PDF
混合云环境下高校数据迁移调度算法研究
3
作者 陈苗苗 蔡吸礼 《计算机时代》 2016年第5期41-44,共4页
IT时代正在向DT时代的迁移,高校数据中心的数据随着业务边界的扩展而迅速膨胀。混合云模式的数据中心建设已逐渐成为高校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核心目标。根据数据生命周期理论,通过将数据中心的数据按安全等级、访问频率、数据量大小等因... IT时代正在向DT时代的迁移,高校数据中心的数据随着业务边界的扩展而迅速膨胀。混合云模式的数据中心建设已逐渐成为高校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核心目标。根据数据生命周期理论,通过将数据中心的数据按安全等级、访问频率、数据量大小等因子进行分析并统一建模,建立科学的迁移调度算法来对数据实施动态调度,从而有效的提高数据的利用率,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云 迁移调度算法 数据中心 动态调度
下载PDF
面向大规模AI数据流的接入算法和调度机制
4
作者 王季喜 陈庆奎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1期133-139,共7页
在人工智能数据流边缘接入集群中,拥有更高的接入带宽固然重要,但高效的AI数据流接入算法和调度机制更能够充分发挥接入服务器网卡等硬件性能。论文提出针对大规模AI数据流的并发接入算法和调度机制。针对AI数据单元大小动态变化的不稳... 在人工智能数据流边缘接入集群中,拥有更高的接入带宽固然重要,但高效的AI数据流接入算法和调度机制更能够充分发挥接入服务器网卡等硬件性能。论文提出针对大规模AI数据流的并发接入算法和调度机制。针对AI数据单元大小动态变化的不稳定性接入,设计区域动态分组接入算法和基于接入服务器资源预测的数据流迁移调度机制。集群实验结果表明,区域动态分组接入算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大规模AI数据流接入请求;在保证接入服务器集群数据流总并发量前提下,基于资源预测的流调度机制使得接入服务器资源利用均衡,大大降低系统AI数据单元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数据流 UDP 区域动态分组接入 数据流迁移调度
下载PDF
网络服务器进程动态迁移实现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桂劲松 黄遵国 胡光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3-6,共4页
本文论述了网络服务器进程动态迁移(NSPDM)的实现技术,其主要工作是提取进程状态并在另一节点上再生该进程。使用NSPDM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不中断服务,是增强网络服务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进程迁移 迁移调度 不中断服务 生存能力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BBO算法的企业管理资源调度研究
6
作者 赵男男 《新一代信息技术》 2019年第15期87-93,共7页
为解除企业管理资源的差异性匹配,从根本上降低资源调度的碎片化程度,提出基于云模型BBO算法的企业管理资源调度算法。通过分析云数字特征的方式,构建待控制资源的时间序列,并确定精准的控制优化参数,整合上述操作,完成基于云模型BBO算... 为解除企业管理资源的差异性匹配,从根本上降低资源调度的碎片化程度,提出基于云模型BBO算法的企业管理资源调度算法。通过分析云数字特征的方式,构建待控制资源的时间序列,并确定精准的控制优化参数,整合上述操作,完成基于云模型BBO算法企业管理资源的优化控制。在此基础上,利用SDON体系框架,收集企业管理资源信息,并对其进行动态的调度迁移,至此完成基于云模型BBO算法的企业管理资源调度研究。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资源调度算法相比,应用新型调度算法后,企业管理资源匹配差异性数值始终保持在40%以下,资源调度的碎片化程度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BBO算法 资源调度 云数字特征 时间序列 优化参数 SDON框架 调度迁移
下载PDF
云数据中心中负载均衡的虚拟机调度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栾志坤 牛超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7年第5期24-36,共13页
本文研究在主机之间迁移虚拟机来提高系统负载均衡度(包括2个方面:CPU和disk I/O),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迁移代价。因此,目标是寻找主机和虚拟机之间尽可能优的映射方案。本文提出虚拟机的亲和力概念,并且定义了亲和力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 本文研究在主机之间迁移虚拟机来提高系统负载均衡度(包括2个方面:CPU和disk I/O),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迁移代价。因此,目标是寻找主机和虚拟机之间尽可能优的映射方案。本文提出虚拟机的亲和力概念,并且定义了亲和力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虚拟机调度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交叉操作驱动映射方案的亲和力指数尽可能地增加,变异操作使得主机的CPU和disk I/O的差值趋于收敛。在每一代中,选择策略将亲本个体和子代个体分为一组,并选择较大适应度的个体遗传到下一代,从而使得种群不断地进化,得到最终的映射方案解空间。本文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虚拟机均衡调度算法。该算法选取最终映射方案解空间中的最优解,做到从全局的角度考虑负载均衡问题;提前计算迁移的影响,在得到最优的迁移方案时才进行实质性迁移,从而降低了迁移代价;使用MTALB算法将多类型任务均匀地分配到虚拟机中,系统的负载均衡效果更佳。实验结果表明,就迁移代价和系统负载均衡各项具体指标而言,本文算法相比于首次适应和轮转调度算法以及NABM算法存在全面优势。在任务处理率这一关键指标上,本文算法比首次适应和轮转调度算法及NABM算法分别平均提升了25%和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虚拟机调度迁移 亲和力 遗传算法 MTALB算法 负载均衡
下载PDF
面向边缘集群内AI数据流的双平面调度模型
8
作者 吴明杰 陈庆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2-1339,共8页
随着边缘AI的兴起,边缘GPU集群被广泛用于大量并发AI数据流的实时处理.AI数据流不仅需要在集群内传输,还需要在计算节点上排队和计算.为了减少响应时间,研究者们旨在通过优秀的调度算法减少任务的排队等待时间,而忽略了调度命令的传输耗... 随着边缘AI的兴起,边缘GPU集群被广泛用于大量并发AI数据流的实时处理.AI数据流不仅需要在集群内传输,还需要在计算节点上排队和计算.为了减少响应时间,研究者们旨在通过优秀的调度算法减少任务的排队等待时间,而忽略了调度命令的传输耗时.在传统的单平面框架下,由于调度命令与数据在同一个物理线路上传输,在集群内传输数据量很高时,容易因调度命令的传输延迟和丢弃而调度失败,甚至造成集群性能下降或者故障.本文提出一种边缘集群内AI数据流的双平面调度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双平面的框架,将调度命令和数据传输从物理上分离,互不影响.其次,在数据平面使用基于DPDK的多网卡并行通信技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带宽,针对AI数据流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消息的可靠传输协议.最后,提出兼顾计算节点网络负载和计算负载的任务迁移调度模型,旨在降低集群内数据流的排队延时.在不出现消息丢失的情况,本文的双平面架构传输方案能够增加集群数据流容量约30%;在不出现任务丢弃的情况下,本文的双平面架构调度模型能够增加集群数据流容量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边缘集群 DPDK AI数据流 双平面架构 任务迁移调度
下载PDF
“共享汽车+轨道交通”调度策略的提出与优化
9
作者 周欣霖 魏奥 王宁宁 《时代汽车》 2021年第15期178-180,共3页
"共享汽车+轨道交通"可有效改善其他公共交通换乘轨道交通的不足,大大减少私家车数量,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堵塞。本文致力于解决"共享汽车+轨道交通"中用户可能面临的在轨道交通站点"无车可用"或"无位... "共享汽车+轨道交通"可有效改善其他公共交通换乘轨道交通的不足,大大减少私家车数量,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堵塞。本文致力于解决"共享汽车+轨道交通"中用户可能面临的在轨道交通站点"无车可用"或"无位可停"的问题,提出自适应自主迁移调度策略,包含共享汽车自主迁移与用户自主迁移两种情况,进行用户预约时间窗设计,进一步优化共享汽车停放位置。构建带时间窗的"共享汽车+轨道交通"调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提高模型求解效率。通过系统随机生成的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为推进共享汽车与轨道交通换乘接驳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汽车+轨道交通” 用户预约时间窗 迁移调度策略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媒体内容应用聚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敬 《有线电视技术》 2017年第2期14-16,共3页
随着互联网创新业务不断地推出和应用,如何有效提升广电行业新业务上线速度和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应对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个关键问题,围绕广电视频服务类业务快速设计、部署和上线运营的实际需求,本文研究基于云平台的媒体内容应用聚合... 随着互联网创新业务不断地推出和应用,如何有效提升广电行业新业务上线速度和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应对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个关键问题,围绕广电视频服务类业务快速设计、部署和上线运营的实际需求,本文研究基于云平台的媒体内容应用聚合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内容包括:分布式环境下服务组合动态执行机制及其实现技术,以及基于服务调度迁移的服务组合动态执行的协同优化技术。解决了广电行业服务组合动态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服务路由表建立和服务路径选择的问题,从而有效支持基于服务组合动态的业务流程顺利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平台 应用聚合 服务组合动态执行 服务调度迁移
下载PDF
一种海量数据分级存储系统TH-TS 被引量:20
11
作者 敖莉 于得水 +1 位作者 舒继武 薛巍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9-1100,共12页
随着数据存储规模的飞速增长,降低存储系统的总拥有成本,提高数据访问性能成为构建海量存储系统的关键.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海量数据分级存储系统TH-TS(Tsinghua Tiered Storage),由多级存储设备构成一体化的数据存储环境.该系统提出了Cute... 随着数据存储规模的飞速增长,降低存储系统的总拥有成本,提高数据访问性能成为构建海量存储系统的关键.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海量数据分级存储系统TH-TS(Tsinghua Tiered Storage),由多级存储设备构成一体化的数据存储环境.该系统提出了Cute Mig数据迁移方法:采用基于升级成本和升级收益的升级迁移策略和基于剩余空间的文件自适应降级选择策略,解决了传统on-demand迁移方法中迁移数据量大、访问性能不佳的问题.评测结果表明,TH-TS采用Cute Mig迁移方法的系统平均I/O响应时间比传统的LRU和GreedyDualSize方法分别降低了10%和39%左右,数据升级迁移量分别降低了32%和59%左右,降级迁移量分别降低了47%和6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存储系统 文件分级 迁移策略 自适应降级 迁移调度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降低能耗RECMSA算法
12
作者 王梓名 吴邦华 李玉明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年第7期30-33,共4页
各种研究表明云计算中心的能耗问题已经成为研究云计算的一个新领域。云计算中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空闲的服务器节点,这些服务器节点会产生不必要的空闲能耗,以及由于任务调度不科学而产生大量能量浪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 各种研究表明云计算中心的能耗问题已经成为研究云计算的一个新领域。云计算中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空闲的服务器节点,这些服务器节点会产生不必要的空闲能耗,以及由于任务调度不科学而产生大量能量浪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降低能耗RECMSA算法。首先,建立云计算环境的能耗模型。然后,利用云计算中心的平均资源利用率将服务器节点分为两类,使用RECMSA(ReduceEnergy-Consumption-MigrationScheduling-Algorithm)算法对两类服务器节点进行匹配和调度,目的是通过迁移和调度后既要让云计算中心的资源利用率提高,又要让云计算中心的整体耗能降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能够完成任务的情况下,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整体能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云计算 随机任务 迁移调度
下载PDF
Energy-Aware Scheduling Scheme Using Workload-Aware Consolidation Technique in Cloud Data Centres 被引量:2
13
作者 黎红友 王江勇 +2 位作者 彭舰 王俊峰 刘唐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3年第12期114-124,共11页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n cloud data centres,in this paper,we propose two algorithms called the Energy-aware Scheduling algorithm using Workload-aware Consolidation Technique(ESWCT) and the Energyaware Live Migr...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n cloud data centres,in this paper,we propose two algorithms called the Energy-aware Scheduling algorithm using Workload-aware Consolidation Technique(ESWCT) and the Energyaware Live Migration algorithm using Workload-aware Consolidation Technique(ELMWCT).As opposed to traditional energy-aware scheduling algorithms,which often focus on only one-dimensional resource,the two algorithms are based on the fact that multiple resources(such as CPU,memory and network bandwidth)are shared by users concurrently in cloud data centres and heterogeneous workloads have different resource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Both algorithms investigate the problem of consolidating heterogeneous workloads.They try to execute all Virtual Machines(VMs) with the minimum amount of Physical Machines(PMs),and then power off unused physical servers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both algorithms efficiently utilise the resources in cloud data centres,and the multidimensional resources have good balanced utilizations,which demonstrate their promising energy saving cap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aware scheduling hetero-geneous workloads workload-aware consoli-dation cloud data centres
下载PDF
Strain-tunable electronic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MoS2 nanotubes 被引量:9
14
作者 Weifeng Li Gang Zhang +1 位作者 Meng Guo Yong-Wei Zh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18-527,共10页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rain effects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molybdenum disulfide (MoS2) nanotubes. At a sim...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rain effects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molybdenum disulfide (MoS2) nanotubes. At a similar diameter, an armchair nanotube has a higher Young's modulus and Poisson ratio than its zigzag counterpart due to the different orientations of Mo-S bond topologies. An increase in axial tensile strain leads to a progressive decrease in the band gap for both armchair and zigzag nanotubes. For armchair nanotube, however, there is a semiconductor-to-metal transition at the tensile strain of about 8%. For both armchair and zigzag nanotubes, the effective mass of a hole is uniformly larger than its electron counterpart, and is more sensitive to strain. Based on deformation potential theory, we have calculated the carrier mobilities of MoS2 nanotubes. It is found that the hole mobility is higher than its electron counterpart for armchair (6, 6) nanotube while the electron mobility is higher than its hole counterpart for zigzag (10, 0) nanotube.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tunabl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MoS2 nanotubes, promising for interesting applications in nanodevices, such as opto-electronics, photoluminescence, electronic switch and nanoscale strain sens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nanotube strain engineering semiconductor-to-metaltransition carrier mobilit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原文传递
Possible modulation of migrating diurnal tide by latitudinal gradient of zonal wind observed by SABER/TIMED 被引量:3
15
作者 LIU MoHan XU JiYao +1 位作者 LIU HanLi LIU Xia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408-417,共10页
Temperature data from SABER/TIMED an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are taken to examine possible modulations of the temperature migrating diurnal tide (DW1) by latitudinal gradients of zonal mean z... Temperature data from SABER/TIMED an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are taken to examine possible modulations of the temperature migrating diurnal tide (DW1) by latitudinal gradients of zonal mean zonal wind ( ζ ). The result shows that ζ increases with altitudes and displays clearly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the upper meso- sphere and lower thermosphere (MLT), at the latitudes between 20°N and 20°S, when ζ strengthens (weakens) at equinoxes (solstices) the DW1 amplitude increases (decreases) simultaneously. Stronger maximum in March-April equinox occurs in both ζ and the DW1 amplitude. Besides, a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of DW1 is also found to be synchronous with ζ. The resembling spatial-temporal features suggest that ζ in the upper tropic MLT probab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ulating semiannual, annual, and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s in DW1 at the same latitude and altitude. In addition, ζ in the meso- sphere possibly affects the propagation of DW1 and produces SAO of DW1 in the lower thermosphere. Thus, SAO of DW1 in the upper MLT may be a combined effect of ζ both in the mesosphere and in the upper MLT, which models studies should determine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grating diurnal tide Temporal variations Latitudinal gradient of zonal wind Mesosphere and lower thermo- sphe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