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花儿音乐中的“调式游移”现象研究
1
作者 陈新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8-130,共3页
花儿广泛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省区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也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音乐高亢、悠长、爽朗,不仅有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其文学内容也十分丰富,将生活、时政、爱情等内容灵活的... 花儿广泛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省区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也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音乐高亢、悠长、爽朗,不仅有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其文学内容也十分丰富,将生活、时政、爱情等内容灵活的反映了出来。由于音乐的民族性与地域色彩差异,花儿音乐中逐渐出现了"调式游移"现象,以此也丰富了民间音乐的调式色彩。针对此"调式游移"现象本文给予了全面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儿音乐 调式游移 曲调 五度核心
下载PDF
花儿音乐中的“调式游移”现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彬宏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116,共3页
由于五声调式记谱法的变通特点、五度音程在我国调式中的核心地位、2-5-6-i四声音列的曲调特点、音乐的民族性与地域色彩差异等原因,在花儿音乐中呈现出大量"调式游移"的现象,丰富了民间音乐的调式色彩。本文基于花儿音乐的... 由于五声调式记谱法的变通特点、五度音程在我国调式中的核心地位、2-5-6-i四声音列的曲调特点、音乐的民族性与地域色彩差异等原因,在花儿音乐中呈现出大量"调式游移"的现象,丰富了民间音乐的调式色彩。本文基于花儿音乐的本体研究,论述了"调式游移"现象产生的原因、存在的合理性及呈现方式,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更多同行专家对民间音乐中"调式游移"现象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儿音乐 调式游移 五度核心
原文传递
安徽当涂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安潮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5-150,共6页
本文通过对当涂民歌音乐形态的深入解析,认识到它在文化色彩、旋律线条、调式特性及其逻辑关系、对称性结构原则、调中心游移的色彩转换等方面的特性与特质,剖析其皖江水域的风俗内蕴和审美情趣,并对其文化属性进行历史评价。进而认为,... 本文通过对当涂民歌音乐形态的深入解析,认识到它在文化色彩、旋律线条、调式特性及其逻辑关系、对称性结构原则、调中心游移的色彩转换等方面的特性与特质,剖析其皖江水域的风俗内蕴和审美情趣,并对其文化属性进行历史评价。进而认为,只有藉此而对其进行基于现代审美语境的发展和改编,才是当涂民歌传承保护的可行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形态 音乐素材 旋法 韵律 线性思维 结构动力 调式游移 民歌改编
下载PDF
东方音画印象——歌剧《白蛇传》幕间曲中国元素分析
4
作者 宫晓霞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8期79-81,共3页
歌剧《白蛇传》由当代美籍华裔作曲家周龙创作,剧中大胆地尝试运用全新理念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与当代西方新音乐结合的手法,创作出具有古今中外文化交融性的歌剧。其中歌剧幕间曲全部采用无伴奏男童合唱的形式创作,主题对中国民族... 歌剧《白蛇传》由当代美籍华裔作曲家周龙创作,剧中大胆地尝试运用全新理念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与当代西方新音乐结合的手法,创作出具有古今中外文化交融性的歌剧。其中歌剧幕间曲全部采用无伴奏男童合唱的形式创作,主题对中国民族调式及民族民间说唱音乐等核心音调元素做了精心提炼,以此为契机与西洋创作技法结合,并直接引用中国古诗翻译成英文歌词,形象地展现出一幅带有浓郁东方音画的新歌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间曲 童声合唱 苏州弹词 调式游移
下载PDF
东方音画印象——歌剧《白蛇传》幕间曲中国元素分析
5
作者 宫晓霞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5期36-38,共3页
歌剧《白蛇传》由当代美籍华裔作曲家周龙创作,剧中大胆地尝试运用全新理念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与当代西方新音乐结合的手法,创作出具有古今、中外文化交融性的歌剧。其中歌剧幕间曲全部采用无伴奏男童合唱的形式创作,主题采用中国... 歌剧《白蛇传》由当代美籍华裔作曲家周龙创作,剧中大胆地尝试运用全新理念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与当代西方新音乐结合的手法,创作出具有古今、中外文化交融性的歌剧。其中歌剧幕间曲全部采用无伴奏男童合唱的形式创作,主题采用中国民族调式及民族民间说唱音乐等核心音调元素,并做了精心提炼,以此为契机与西洋创作技法结合,直接引用中国古诗翻译成英文做歌词,形象地展现出一幅具有浓郁东方音画的新歌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间曲 童声合唱 苏州弹词 调式游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