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对乐理术语名词的设定——以李重光《音乐基础理论》为参照书
被引量:
2
1
作者
孟文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7,共3页
文章提出 6个乐理术语名词的设定 ,是基于如下想法 :理论教科书出现新术语名词 ,是常见的也是必要的。它既可以表征本类事物与其他类事物相对的个性 ,又可以概括本类事物情况各异的共性。设定术语如合理实用 ,则教学双方都可因之省却许...
文章提出 6个乐理术语名词的设定 ,是基于如下想法 :理论教科书出现新术语名词 ,是常见的也是必要的。它既可以表征本类事物与其他类事物相对的个性 ,又可以概括本类事物情况各异的共性。设定术语如合理实用 ,则教学双方都可因之省却许多困惑与解惑。文内所举 6个名词的成因与内涵 ,大体与上述想法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理术语名词
装饰变音
调性
变音
明确
转调
模糊转调
同主音关系调
同宫音关系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席曼诺夫斯基《第四交响曲》(Op.60)的音高组织研究
2
作者
杨和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2,共10页
席曼诺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是其晚期最重要的大型乐曲之一。它力图融合交响曲与协奏曲两种体裁,强化独奏乐器与乐队的交融,突显交响性。文章围绕音高组织的主题与结构、和声与调性、织体设计等来阐述其特征。
关键词
席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
1882-1937)
《第四交响曲》
主题
结构
交混结构(hybrid
Form)
和声
调性
双
调性
(bitonality)
调性不
明确
(
vague
)
织体
固定节奏音型(Rhythmic
Ostinato)
异质层分型织体(Stratification
Texture)
同质一体型织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燕乐琵琶乐调的实质性转变
被引量:
1
3
作者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28-38,共11页
从隋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的对应(587)起,燕乐调在琵琶上是经过几次转变的:一次是由同宫系统转向同音异名多调性运用,到唐天宝十三载(754),太乐署供奉曲名及改诸乐名时,已显示出了这种转变。另一次是大约在武后与玄宗之间(624—762)...
从隋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的对应(587)起,燕乐调在琵琶上是经过几次转变的:一次是由同宫系统转向同音异名多调性运用,到唐天宝十三载(754),太乐署供奉曲名及改诸乐名时,已显示出了这种转变。另一次是大约在武后与玄宗之间(624—762)或玄宗末年与中唐之间(762—839),四弦四相琵琶定弦总体降低了四度,前者保留在当今福建南琶定弦上;后者即为北琶广泛采用,更促进了多调性的运用。再一次是在四弦四相琵琶总体降低四度之后,明确了低大二度的双调定弦法,这大概是中唐以后才形成的格局。至此,这些均是围绕拨弹乐器琵琶进行的。但约中、后唐至宋朝,由于主奏乐器转移到吹管乐器筚篥与笛上,乐调理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正如那时文体上出现游戏式的回文诗、璇玑图那样,音乐上也有类似游戏式的乐调排列,其实,这与真正乐调的发展并无什么特别的关联,相反,则造成了燕乐不用徵调以及角调位置认定等种种谜团,成为燕乐调的千古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隋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的对应(587)起
燕乐调在琵琶上是经过几次转变的:一次是由同宫系统转向同音异名多
调性
运用
到唐天宝十三载(754)
太乐署供奉曲名及改诸乐名时
已显示出了这种转变.另一次是大约在武后与玄宗之间(624-762)或玄宗末年与中唐之间(762-839)
四弦四相琵琶定弦总体降低了四度
前者保留在当今福建南琶定弦上
后者即为北琶广泛采用
更促进了多
调性
的运用.再一次是在四弦四相琵琶总体降低四度之后
明确
了低大二度的双调定弦法
这大概是中唐以后才形成的格局.至此
这些均是围绕拨弹乐器琵琶进行的.但约中、后唐至宋朝
由于主奏乐器转移到吹管乐器筚篥与笛上
乐调理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正如那时文体上出现游戏式的回文诗、璇玑图那样
音乐上也有类似游戏式的乐调排列
其实
这与真正乐调的发展并无什么特别的关联
相反
则造成了燕乐不用徵调以及角调位置认定等种种谜团
成为燕乐调的千古之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对乐理术语名词的设定——以李重光《音乐基础理论》为参照书
被引量:
2
1
作者
孟文涛
机构
原武汉音乐学院理论作曲与音乐音响导演系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7,共3页
文摘
文章提出 6个乐理术语名词的设定 ,是基于如下想法 :理论教科书出现新术语名词 ,是常见的也是必要的。它既可以表征本类事物与其他类事物相对的个性 ,又可以概括本类事物情况各异的共性。设定术语如合理实用 ,则教学双方都可因之省却许多困惑与解惑。文内所举 6个名词的成因与内涵 ,大体与上述想法相符。
关键词
乐理术语名词
装饰变音
调性
变音
明确
转调
模糊转调
同主音关系调
同宫音关系调
Keywords
music theoretical terms
grace inflexion
tonal inflexion
definitude modulation
uncertain modulation
relative with the same tonic
relative with the same gong tone
分类号
J613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席曼诺夫斯基《第四交响曲》(Op.60)的音高组织研究
2
作者
杨和平
机构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2,共10页
文摘
席曼诺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是其晚期最重要的大型乐曲之一。它力图融合交响曲与协奏曲两种体裁,强化独奏乐器与乐队的交融,突显交响性。文章围绕音高组织的主题与结构、和声与调性、织体设计等来阐述其特征。
关键词
席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
1882-1937)
《第四交响曲》
主题
结构
交混结构(hybrid
Form)
和声
调性
双
调性
(bitonality)
调性不
明确
(
vague
)
织体
固定节奏音型(Rhythmic
Ostinato)
异质层分型织体(Stratification
Texture)
同质一体型织体
Keywords
Karol Szymanowski(1882~1937)
Symphony No.4
theme
form
hybrid form
harmony tonality
bitonality
vague
texture
rhythmic Ostinato
stratification texture
homogeneous integral teture
分类号
J614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燕乐琵琶乐调的实质性转变
被引量:
1
3
作者
庄永平
机构
上海艺术研究所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28-38,共11页
文摘
从隋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的对应(587)起,燕乐调在琵琶上是经过几次转变的:一次是由同宫系统转向同音异名多调性运用,到唐天宝十三载(754),太乐署供奉曲名及改诸乐名时,已显示出了这种转变。另一次是大约在武后与玄宗之间(624—762)或玄宗末年与中唐之间(762—839),四弦四相琵琶定弦总体降低了四度,前者保留在当今福建南琶定弦上;后者即为北琶广泛采用,更促进了多调性的运用。再一次是在四弦四相琵琶总体降低四度之后,明确了低大二度的双调定弦法,这大概是中唐以后才形成的格局。至此,这些均是围绕拨弹乐器琵琶进行的。但约中、后唐至宋朝,由于主奏乐器转移到吹管乐器筚篥与笛上,乐调理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正如那时文体上出现游戏式的回文诗、璇玑图那样,音乐上也有类似游戏式的乐调排列,其实,这与真正乐调的发展并无什么特别的关联,相反,则造成了燕乐不用徵调以及角调位置认定等种种谜团,成为燕乐调的千古之谜。
关键词
从隋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的对应(587)起
燕乐调在琵琶上是经过几次转变的:一次是由同宫系统转向同音异名多
调性
运用
到唐天宝十三载(754)
太乐署供奉曲名及改诸乐名时
已显示出了这种转变.另一次是大约在武后与玄宗之间(624-762)或玄宗末年与中唐之间(762-839)
四弦四相琵琶定弦总体降低了四度
前者保留在当今福建南琶定弦上
后者即为北琶广泛采用
更促进了多
调性
的运用.再一次是在四弦四相琵琶总体降低四度之后
明确
了低大二度的双调定弦法
这大概是中唐以后才形成的格局.至此
这些均是围绕拨弹乐器琵琶进行的.但约中、后唐至宋朝
由于主奏乐器转移到吹管乐器筚篥与笛上
乐调理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正如那时文体上出现游戏式的回文诗、璇玑图那样
音乐上也有类似游戏式的乐调排列
其实
这与真正乐调的发展并无什么特别的关联
相反
则造成了燕乐不用徵调以及角调位置认定等种种谜团
成为燕乐调的千古之谜.
Keywords
Five-stringed pipa
four-stringed four-fretted pipa
tuning method of banshediao
tuning method of huangzhongyun
game-rotation of modes
modes on the same gong degree
modes on different gong degrees
fourth-lowered tuning
second-lowered dual-mode tuning
分类号
J612.1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对乐理术语名词的设定——以李重光《音乐基础理论》为参照书
孟文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席曼诺夫斯基《第四交响曲》(Op.60)的音高组织研究
杨和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燕乐琵琶乐调的实质性转变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