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谈和弦三音变化对调性关系的影响 |
阎冰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7 |
0 |
|
2
|
威伯恩早期作品中的潜调性关系及其半音组织设计 |
姚恒璐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3
|
奏鸣曲式主副题的调性远关系思维与结构变异——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958第四乐章分析 |
阎峰
|
《歌海》
|
2009 |
1
|
|
4
|
欣德米特的调性观念(下) |
桑桐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5
|
欣德米特的调性观念(上) |
桑桐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6
|
兴德米特的《调性游戏》及其理论基础(中) |
姚恒璐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1998 |
3
|
|
7
|
兴德米特的《调性游戏》及其理论基础(下) |
姚恒璐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1998 |
1
|
|
8
|
同中音大小调的理论与应用 |
马东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5 |
1
|
|
9
|
感受古典的魅力 放飞艺术的灵魂——浅析莫扎特《F大调钢琴奏鸣曲》K.533 |
郭玉华
铁英慧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0
|
调性分类的依据及记忆调性类别的方法——对斯波索宾等著《和声学教程》有关调性分类的阐释 |
高畅
|
《音乐探索》
|
2005 |
0 |
|
11
|
^bⅡ6和弦在肖邦《g小调叙事曲》中的“控制力” |
黄祖平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09 |
0 |
|
12
|
“漂浮”的属和弦与调性的“黑洞”──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的和声分析 |
胡向阳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8
|
|
13
|
又一个和弦复杂化的途径——异调同低音转位七和弦的特征和应用 |
陈师宏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4
|
辨析与释疑——论功能和声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
李虻
|
《音乐探索》
CSSCI
|
2008 |
2
|
|
15
|
德彪西《烟火》创作中的桥接手法 |
姚以让
|
《音乐探索》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6
|
和而不同──五重奏《和》创作札记 |
朱践耳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0
|
|
17
|
穿越古典时空 奔向浪漫天地——贝多芬交响奏鸣套曲的创新性浅析 |
孙伟亮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8
|
奏鸣曲的形成及其特征 |
王德埙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1986 |
1
|
|
19
|
人类对多声部结构规律认识的三次飞跃 |
孙维权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20
|
充分认识三次函数图像 提高导数题的解题效率 |
徐大土
|
《中学数学教学》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