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调式系统的发展及无调性和声连接的使用
1
作者 胡一鹏 《黄河之声》 2019年第3期7-7,共1页
在西方音乐浪漫主义后期以前,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大多都是建立在大小调的和声功能系统上来进行创作的。其实从贝多芬中后期的作品中就可以发现,在那时的和声理论就已经得到了发展。直到浪漫主义中后期,作曲家热衷于突破传统和声理论,半音... 在西方音乐浪漫主义后期以前,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大多都是建立在大小调的和声功能系统上来进行创作的。其实从贝多芬中后期的作品中就可以发现,在那时的和声理论就已经得到了发展。直到浪漫主义中后期,作曲家热衷于突破传统和声理论,半音化和声连接不协和和声(例如四度叠置和弦)得到了广泛地使用。到了20世纪,音乐家的创作手法甚至可以认为超越了传统,不过使用和声概念来创作的作曲家也不在少数(例如拉威尔),但是和声连接已几乎脱离开了大小调体系。笔者在创作中发现,调式系统的使用与发展是有一定原因的,并且和声的连接会影响到调式的效果。如果能够深刻理解调式及和声的思维,会使作曲技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性系统 和声连接 调性
下载PDF
调性、单一调性、系统调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维权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6-61,共6页
传统的调性理论历来将音乐作品分为有调性与无调性两大类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欧洲近三百年音乐发展的历史事实证明 ,在有调性范围中存在单一调性与系统调性的区别、系统调性与单一调性的本质区别 ,并成为发展中国音乐教育。
关键词 单一调性 系统调性 调性理论 民族民间音乐 简谱 训练方法 首调 固定调
下载PDF
论燕乐琵琶乐调的实质性转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28-38,共11页
从隋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的对应(587)起,燕乐调在琵琶上是经过几次转变的:一次是由同宫系统转向同音异名多调性运用,到唐天宝十三载(754),太乐署供奉曲名及改诸乐名时,已显示出了这种转变。另一次是大约在武后与玄宗之间(624—762)... 从隋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的对应(587)起,燕乐调在琵琶上是经过几次转变的:一次是由同宫系统转向同音异名多调性运用,到唐天宝十三载(754),太乐署供奉曲名及改诸乐名时,已显示出了这种转变。另一次是大约在武后与玄宗之间(624—762)或玄宗末年与中唐之间(762—839),四弦四相琵琶定弦总体降低了四度,前者保留在当今福建南琶定弦上;后者即为北琶广泛采用,更促进了多调性的运用。再一次是在四弦四相琵琶总体降低四度之后,明确了低大二度的双调定弦法,这大概是中唐以后才形成的格局。至此,这些均是围绕拨弹乐器琵琶进行的。但约中、后唐至宋朝,由于主奏乐器转移到吹管乐器筚篥与笛上,乐调理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正如那时文体上出现游戏式的回文诗、璇玑图那样,音乐上也有类似游戏式的乐调排列,其实,这与真正乐调的发展并无什么特别的关联,相反,则造成了燕乐不用徵调以及角调位置认定等种种谜团,成为燕乐调的千古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隋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的对应(587)起 燕乐调在琵琶上是经过几次转变的:一次是由同宫系统转向同音异名多调性运用 到唐天宝十三载(754) 太乐署供奉曲名及改诸乐名时 已显示出了这种转变.另一次是大约在武后与玄宗之间(624-762)或玄宗末年与中唐之间(762-839) 四弦四相琵琶定弦总体降低了四度 前者保留在当今福建南琶定弦上 后者即为北琶广泛采用 更促进了多调性的运用.再一次是在四弦四相琵琶总体降低四度之后 明确了低大二度的双调定弦法 这大概是中唐以后才形成的格局.至此 这些均是围绕拨弹乐器琵琶进行的.但约中、后唐至宋朝 由于主奏乐器转移到吹管乐器筚篥与笛上 乐调理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正如那时文体上出现游戏式的回文诗、璇玑图那样 音乐上也有类似游戏式的乐调排列 其实 这与真正乐调的发展并无什么特别的关联 相反 则造成了燕乐不用徵调以及角调位置认定等种种谜团 成为燕乐调的千古之谜.
下载PDF
音乐理论的某些误导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正维 《南方文坛》 1997年第2期38-40,共3页
欧洲音乐的传入,大大促进了我国音乐的发展,这是历史事实。另外,由于中西音乐的差异,以及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实践,也存在不少误导。 民族文化,包括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凝聚力。
关键词 民族音乐 音乐理论 系统调性 两腔式 “欧洲音乐中心论” 终止群体 纯音乐 作品分析 专业音乐创作 戏曲音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