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申克理论的启示:调性语言的时空组织思维特征
1
作者 许志斌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07,共6页
通过对申克分析理论思路的读解,作者认为传统调性音乐的时间结构特征实际上是被先定地决定在调性和声的逻辑关系中,在这个和声关系的逻辑图示中,和声的依附与被依附、决定与被决定的逻辑关系完全是空间性的,而在音乐作品的实现过程中,... 通过对申克分析理论思路的读解,作者认为传统调性音乐的时间结构特征实际上是被先定地决定在调性和声的逻辑关系中,在这个和声关系的逻辑图示中,和声的依附与被依附、决定与被决定的逻辑关系完全是空间性的,而在音乐作品的实现过程中,这种空间性的逻辑关系在细节上逐渐被时间化。申克理论和传统音乐分析的其他理论所共同揭示出的传统调性语言的时空组织思维特征无疑是空间化的、线性的、多声而单维的、非自洽的和封闭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克 调性语言 中心 等级 再现 时空组织
下载PDF
八十年代流行音乐调性语言的演变及其深层结构研究
2
作者 郭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73,共9页
基于当前国内流行音乐研究较少关注音乐本体分析这一现状,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颇具影响的流行音乐流派(Genre)——抒情歌曲、"西北风"歌曲及崔健摇滚乐为研究对象,拟采用申克分析法,对部分代表作进行综合研究,一方面证明该方... 基于当前国内流行音乐研究较少关注音乐本体分析这一现状,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颇具影响的流行音乐流派(Genre)——抒情歌曲、"西北风"歌曲及崔健摇滚乐为研究对象,拟采用申克分析法,对部分代表作进行综合研究,一方面证明该方法对于流行音乐研究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发掘在特定社会环境影响下,不同流派音乐形态层面的调性语言及深层结构的演变规律及其文化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歌曲 八十年代 申克分析法 调性语言 和声结构
下载PDF
基于明暗调性语言的光影氛围表达
3
作者 袁华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69-171,共3页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对于摄影师的创作来说,把握好拍摄作品的光影关系是一件最为重要的工作。光影氛围从整体上奠定了一个作品的基调,是在创作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探讨明暗调性语言和光影氛围营造的关系,对于每种调性语言的画面...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对于摄影师的创作来说,把握好拍摄作品的光影关系是一件最为重要的工作。光影氛围从整体上奠定了一个作品的基调,是在创作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探讨明暗调性语言和光影氛围营造的关系,对于每种调性语言的画面影调构成、特点及所营造的光影氛围都逐一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的作品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明暗影调 调性语言 光影氛围
下载PDF
Mechanization of Hearing in Chao Yuen Ren’s Dialect Research,1927-1936:Senses,Objectivity,and Observation
4
作者 Chen-Pang Yeang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年第2期94-117,共24页
When scientific research bega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a key issue was the acquisition of reliable empirical information through objective and precise observations.This article examines a specific case where ... When scientific research bega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a key issue was the acquisition of reliable empirical information through objective and precise observations.This article examines a specific case where a scientist grappled with such an issue:the linguist Chao Yuen Ren’s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means in his phonetic studies.In the 1920s–1930s,Chao conducted a series of field and lab studies on the dialects in southern and central China.In contrast to traditional scholars’exclusive reliance on sharp ears and rhyme books,Chao employed mechanical devices to inscribe and analyze the spectrographs of dialectical tones and used phonographs to record the articulations of his subjects.It is demonstrated that Chao’s machines not only provided a new method of observation;they also altered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certain fundamental categories in Chinese phonology,such as tones.Moreover,Chao did not aim to replace human perception with automatic mechanisms i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Rather,the use of machines in his research called for an active and engaged scientific perso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ical objectivity PHONETICS TONE phonograph Chinese dialec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