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程序合法性的探讨
1
作者 周其华 《检察实践》 2004年第4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辩护律师 调查取证程序 合法性 刑事诉讼法 中国
下载PDF
德国刑事证据禁止理论问题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倩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34,共18页
一、德国刑事证据禁止理论概述 德国的刑事证据禁止理论最初由Beling教授于1902在图林根大学率先提出,随后成为德国刑事诉讼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刑事证据的禁止,即如果调查取证程序损害了犯罪嫌疑人或证人的基本权利,那么这些证... 一、德国刑事证据禁止理论概述 德国的刑事证据禁止理论最初由Beling教授于1902在图林根大学率先提出,随后成为德国刑事诉讼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刑事证据的禁止,即如果调查取证程序损害了犯罪嫌疑人或证人的基本权利,那么这些证据不能在庭审中使用。德国刑事诉讼法设定证据禁止理论的目的,主要为了避免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加重犯罪嫌疑人和证人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据 德国 犯罪嫌疑人 刑事诉讼法 调查取证程序 刑事诉讼程序 基本权利 证人
原文传递
租赁合同纠纷中的恶意诉讼甄别与认定——卢某与蔡某恶意串通进行虚假租赁合同诉讼损害执行债权人权益一案的解析
3
作者 宋玉敏 袁文 《特区法坛》 2016年第7期59-62,共4页
【裁判要旨】 对于原告提交的租赁合同、转款凭证等证据存在明显不合常理的疑点,且有与被告恶意串通损害案外执行债权人权益的可能时,人民法院可以启动依职权调查取证程序。调查取证后,发现原告确实存在虚假陈述、故意隐瞒其与被告... 【裁判要旨】 对于原告提交的租赁合同、转款凭证等证据存在明显不合常理的疑点,且有与被告恶意串通损害案外执行债权人权益的可能时,人民法院可以启动依职权调查取证程序。调查取证后,发现原告确实存在虚假陈述、故意隐瞒其与被告的密切关系等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权人权益 恶意诉讼 租赁合同 合同纠纷 损害 调查取证程序 解析 人民法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