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正柳运用调气行血泄浊法治疗术后肠粘连经验介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康 曹正柳 彭中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57-2258,共2页
肠粘连是腹盆腔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引起诸多不良反应。肠粘连可归属中医"痞满""聚证""癥瘕"范畴,是临床常见病症。通过整理曹正柳治疗验案,分析其治疗经验。曹教授认为此病以气滞、血瘀、浊阻为关键,术后... 肠粘连是腹盆腔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引起诸多不良反应。肠粘连可归属中医"痞满""聚证""癥瘕"范畴,是临床常见病症。通过整理曹正柳治疗验案,分析其治疗经验。曹教授认为此病以气滞、血瘀、浊阻为关键,术后生活方式不慎为诱因。临床运用调气,行血,泄浊法治疗收效显著。整体治疗上体现了审慎病机,标本兼治,攻补兼施,防治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气行血泄浊 肠粘连 经验
下载PDF
育阴潜阳、调气行血法治疗高血压病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四清 《江苏中医药》 CAS 2004年第12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育阴潜阳 调气行血 病案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丝裂霉素C浸泡羊膜移植联合调气行血中药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胡婕 张福海 尹雅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第8期1350-1350,共1页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浸泡羊膜移植联合调气行血法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疗效。方法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的60例(68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予0.1 g/L丝裂霉素C浸泡羊膜移植联合调气行血法,于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率及干眼症状发生率。...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浸泡羊膜移植联合调气行血法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疗效。方法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的60例(68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予0.1 g/L丝裂霉素C浸泡羊膜移植联合调气行血法,于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率及干眼症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复发率、干眼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在干眼分级5级的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丝裂霉素C浸泡羊膜移植联合调气行血法中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满意,复发率和干眼发生率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 丝裂霉素C 调气行血
下载PDF
陈华德运用调气行血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经验撷要 被引量:9
4
作者 程静静 陈华德 《江苏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24-25,共2页
突发性耳聋是临床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单耳或双耳不明原因的突发听力下降,西医治疗主要以营养神经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主,部分患者单纯西医治疗疗效不显甚至无效,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对该病有独特疗效。陈华德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 突发性耳聋是临床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单耳或双耳不明原因的突发听力下降,西医治疗主要以营养神经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主,部分患者单纯西医治疗疗效不显甚至无效,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对该病有独特疗效。陈华德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从气血失调角度论治突发性耳聋,施以"调气行血针法"调畅气血,疏通经络,耳窍得以濡养,从而达到针到病除的效果。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调气行血 针刺疗法 陈华德
下载PDF
长春西汀结合调气行血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曹文凭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8期957-958,共2页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结合调气行血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型的效果。方法:72例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用长春西汀单药治疗,观察组用长春西汀及调气行血针法治疗。结果:纯音测听气导平均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耳鸣、眩晕、恶...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结合调气行血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型的效果。方法:72例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用长春西汀单药治疗,观察组用长春西汀及调气行血针法治疗。结果:纯音测听气导平均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耳鸣、眩晕、恶心呕吐、耳胀闷感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气行血针法辅治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型可改善听力,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滞血瘀型 调气行血针法 长春西汀
下载PDF
调气行血法治疗痢疾80例心得
6
作者 文孝勇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F004-F004,共1页
关键词 调气行血 痢疾 中医药疗法 肠道传染病
下载PDF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临床诊治策略体会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克学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9期1568-1571,共4页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尽快控制炎症,缓解症状非常重要,笔者认为,治疗应注重湿热、毒瘀,兼以调气行血,适当配合灌肠、脐敷,可以快速控制病情。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活动期 诊治策略 调气行血
下载PDF
泄泻治验三则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春颖 《吉林中医药》 2009年第11期975-976,共2页
泄泻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常兼有腹胀腹痛,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可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其外因涉及风寒暑湿食等,湿是基本病机,故有无湿不成泻之说;泄泻... 泄泻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常兼有腹胀腹痛,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可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其外因涉及风寒暑湿食等,湿是基本病机,故有无湿不成泻之说;泄泻的内因,关联脾、肝、肾,而以脾为关键,肝之疏泄太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调气行血 医案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 被引量:53
9
作者 李乾构 《北京中医》 2004年第3期149-150,共2页
用中医理论认识溃疡性结肠炎及治疗本病的心得 ,试阐述治疗本病的思路。认为本病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脾胃功能不健。病机为本虚标实 ,本虚为脾肾虚弱 ,标实为湿、痰、热、瘀、毒 ,主要是湿邪为患。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 用中医理论认识溃疡性结肠炎及治疗本病的心得 ,试阐述治疗本病的思路。认为本病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脾胃功能不健。病机为本虚标实 ,本虚为脾肾虚弱 ,标实为湿、痰、热、瘀、毒 ,主要是湿邪为患。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湿邪留滞证 4型 ,分别给予自拟清化溃结汤、健脾溃结汤治疗。强调调气与行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调气行血 中药灌肠 病因病机 辨证治疗 保留灌肠 饮食
下载PDF
扶阳学派桂枝法运用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浩军 张沁园 《河南中医》 2014年第B06期14-14,共1页
扶阳学派作为中医学派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近年来与此相关著作更是不断涌现,作为扶阳学派的重要领军人物卢崇汉教授结合家传和临床经验,大力倡导在扶阳过程中要善于使用桂枝法和四逆法.卢氏在其《扶阳思想的理论核心与运用》一文中指出:... 扶阳学派作为中医学派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近年来与此相关著作更是不断涌现,作为扶阳学派的重要领军人物卢崇汉教授结合家传和临床经验,大力倡导在扶阳过程中要善于使用桂枝法和四逆法.卢氏在其《扶阳思想的理论核心与运用》一文中指出:宣通与温补是扶阳的两大法门,宣通实际上是针对阳气被郁.运行不畅来讲的,温补则是针对阳气虚损.失其温壮而言.但是临床的病变错综复杂,阳气的运行不畅和失与温壮又是相伴而行,所以治疗上,应当重视这两方面共同互济的关系.(1)郑钦安亦在《医理真传》中说:“大抵由外而入者,气机之阻;由内而出者,气机之微也.阻者宜开,调气行血,随机斡运为要;散者宜收,回阳纳气,温补为先”.(2)卢氏在临床上遇到疑难杂症时往往首先使用桂枝法,目的就是宣导阳气,条畅气机.以下仅就扶阳学派在桂枝汤临床运用作粗浅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学派 桂枝汤 临床经验 中医学派 扶阳思想 医理真传 调气行血 疑难杂症
下载PDF
粘连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8例
11
作者 樊庆云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9-39,共1页
作者选用自拟粘连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比鼻饲番泻叶及其它泻下剂效果明显。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粘连汤 中医药疗法 疏肝补脾 调气行血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痢疾63例
12
作者 徐芝芳 《中国中医急症》 2004年第5期294-294,共1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细菌性痢疾 头孢噻肟钠 清热解毒祛湿 调气行血
下载PDF
张声生从“寒热”“气血”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旭 周强 +3 位作者 吴兵 赵鲁卿 尚俊良 张声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85-2887,共3页
张声生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病机在于寒热错杂、气血凝滞,常常由于脾气亏虚、湿热滞肠、气血凝滞,导致肠络损伤而发病,而"气虚""气滞""血热""血瘀"夹杂其中。提出了从调节"寒热&quo... 张声生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病机在于寒热错杂、气血凝滞,常常由于脾气亏虚、湿热滞肠、气血凝滞,导致肠络损伤而发病,而"气虚""气滞""血热""血瘀"夹杂其中。提出了从调节"寒热""气血"论治本病的观点,并确定了寒热并用、调气行血的基本治法。临证遣方用药配伍精当、圆机活法,随症加减常常佐以消导、滋阴、温肾等法,并配合灌肠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寒热并用、调气行血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试论中兽医理血法
14
作者 郑旭升 黄文曦 《福建畜牧兽医》 2001年第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中兽医 理血法 活血化瘀法 止血法 补血法 行血 清营凉血法
下载PDF
路志正乌梅败酱汤的临床运用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凤珍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0年第5期449-449,共1页
乌梅败酱汤的组成:乌梅10~15 g、败酱草12~18 g、黄连4~6 g、木香(后下)9 g、当归10 g、炒白芍12~15 g、炒枳实10 g、太子参12 g、炒白术10 g、茯苓15g、葛根12 g、炙甘草6 g.具有清化湿热、调气行血、抑肝健脾作用,适应于慢性... 乌梅败酱汤的组成:乌梅10~15 g、败酱草12~18 g、黄连4~6 g、木香(后下)9 g、当归10 g、炒白芍12~15 g、炒枳实10 g、太子参12 g、炒白术10 g、茯苓15g、葛根12 g、炙甘草6 g.具有清化湿热、调气行血、抑肝健脾作用,适应于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使黏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或脘腹痞闷,纳少倦怠,易急躁紧张或情志不畅,舌质淡红或偏暗苔薄腻,脉弦缓滑,辨证属脾虚肝旺、湿热留恋、蕴结大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运用 乌梅 酱汤 路志正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解读 清化湿热 调气行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