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脾胃升降温针法联合补蔻补虚方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转录因子3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艳君 常玉洁 +2 位作者 张冬冬 葛时序 王巧玲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调脾胃升降温针法联合补蔻补虚方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目的:观察调脾胃升降温针法联合补蔻补虚方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秦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调脾胃升降温针法联合补蔻补虚方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肠镜表现(结肠镜积分)、实验室指标[外周血中Th17和Treg水平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结肠镜积分、Th17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多(P<0.05);两组患者Treg水平、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更多(P<0.05)。结论:调脾胃升降温针法联合补蔻补虚方能明显调节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Th17、Treg水平,使Foxp3 mRNA的表达趋于正常,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其结肠病变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肾阳虚证 肠癖 泄泻 久痢 调脾胃升降温针法 补蔻补虚方
下载PDF
调脾胃升降温针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h17/Treg平衡及其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艳君 常玉洁 张冬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观察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1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 目的观察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1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Mayo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7和Treg细胞比例,分析Mayo分级与血清IL-17、TGF-β1水平及Th17和Treg细胞比例的关系,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ayo评分及血清CRP、IL-17水平和Th17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血清TGF-β1、Treg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IL-17、Th17细胞表达与Mayo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TGF-β1、Treg细胞表达与Mayo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35/39),对照组为73.7%(28/3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微。结论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更好,机制可能与明显调节Th17/Treg平衡,使IL-17、TGF-β1水平趋向正常,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调脾胃升降温针法 TH17/TREG IL-17 TGF-Β1
下载PDF
基于“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运用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艳君 常玉洁 +2 位作者 张冬冬 葛时序 王巧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35期3901-3906,共6页
目的以黄元御“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立论,观察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18年8月—2020年1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观察... 目的以黄元御“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立论,观察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18年8月—2020年1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Mayo评分、Baron内镜评分、黏膜组织学Geboes指数,采用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量表)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IL-6、IL-10水平,统计2组患者综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腹泻、脓血便、腹痛、腹胀、里急后重积分和Mayo评分、Baron评分、黏膜组织学Geboes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IBDQ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7、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1.2%(31/34),对照组有效率为76.5%(26/3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迅速改善症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这可能与其调节IL-17、IL-6、IL-10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调脾胃升降温针法 Mayo评分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