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肌骨调衡”学术思想行滞动针疗法治疗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1
1
作者 肖蕾 潘洁 +3 位作者 高育龙 郭月红 李振全 丁会申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45-149,共5页
目的以“肌骨调衡”学术思想为指导,观察滞动针疗法对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疼痛程度、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治疗,... 目的以“肌骨调衡”学术思想为指导,观察滞动针疗法对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疼痛程度、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治疗,观察组采用滞动针疗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1个月、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均疼痛缓解起效时间、颈痛量表评分(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患侧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压痛及肌肉紧张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0 d、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NPQ评分、CASCS评分、患侧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压痛及肌肉紧张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疼痛缓解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0 d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71%(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86%(P<0.05)。结论滞动针疗法于局部失衡肌群浅层选择针刺靶点,多维施针,可有效改善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颈椎功能,其作用机理为“中枢整合、力学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调衡 滞动针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寒痹阻证 中枢整合
下载PDF
浮针调颈联合调神调衡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38例
2
作者 王彦璎 张振营 +3 位作者 马良志 张蕊 徐慧颖 高楠(指导) 《光明中医》 2024年第4期736-739,共4页
目的观察浮针调颈联合调神调衡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日照市中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6月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38例。治疗3周,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评估,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目的观察浮针调颈联合调神调衡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日照市中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6月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38例。治疗3周,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评估,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7%(37/38),愈显率89.47%(34/38);随访时,总有效率为97.37%(37/38),愈显率73.68%(28/38)。结论浮针调颈联合调神调衡针可明显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心脾两虚证 浮针 调衡
下载PDF
阴阳调衡透刺针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研究
3
作者 张亚楠 李真 王梦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139-144,共6页
目的:观察阴阳调衡透刺针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和通络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治疗。评... 目的:观察阴阳调衡透刺针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和通络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肢体功能、步态参数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5%,高于对照组77.36%(P<0.05)。治疗后,2组Fugl-Meyer评定量表(FMA)、Holden步行功能分级(HFAC)、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FMA、HFAC、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步速、步幅、步频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步速、步幅、步频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表(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S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阳调衡透刺针法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调节步态参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阴阳调衡透刺针法 肢体功能 步态参数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调衡推拿法联合针刺治疗髌骨软化症疗效观察
4
作者 刘中迪 连纪伟 谢海亮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850-1852,共3页
目的:观察调衡推拿手法联合针刺治疗髌骨软化症(CMP)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行针刺,实验组联合调衡推拿法治疗。结果: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膝关节PSS量表、WOMAC量表评分低于对照... 目的:观察调衡推拿手法联合针刺治疗髌骨软化症(CMP)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行针刺,实验组联合调衡推拿法治疗。结果: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膝关节PSS量表、WOMAC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膝关节Lysholm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调衡推拿法治疗CMP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周围不适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软化症 调衡推拿法 针刺
下载PDF
调衡针灸联合髋关节功能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疗效及步态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利红 张晨 芦明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1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调衡针灸联合髋关节功能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疗效及步态。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北京按摩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的102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n=34)、E... 目的:观察调衡针灸联合髋关节功能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疗效及步态。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北京按摩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的102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n=34)、E组(n=34)、A+E组(n=34)。A组采用调衡针灸治疗,E组采用髋关节功能训练治疗,A+E组采用调衡针灸联合髋关节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三组功能障碍、疼痛、下腰痛情况、腰椎活动度及步态。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有改善,A+E组JOA评分高于A组和E组,ODI及VAS评分低于A组和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E组ODI、VAS及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腰椎活动度改善,A+E组腰椎活动度的腰椎前屈、腰椎后伸、腰椎左侧屈、腰椎右侧屈高于A组和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E组腰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步态均有改善,A+E组步长、步幅、步速与摆动相高于A组和E组,支撑相低于A组和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E组步长、步幅、步速、摆动相、支撑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衡针灸联合髋关节功能训练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提高腰椎活动度,改善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衡针灸 髋关节功能训练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步态分析 腰椎功能 疼痛
下载PDF
通塞脉联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便秘的预防作用
6
作者 胡占起 田振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6期37-41,共5页
目的 探讨通塞脉联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及对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中风后遗症患者86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观察组予以通塞脉片联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6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 目的 探讨通塞脉联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及对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中风后遗症患者86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观察组予以通塞脉片联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6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上下痉挛及NDS、肢体功能、后遗症期便秘发生率、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后遗症期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上下痉挛评分、NDS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肢体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后遗症期便秘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塞脉片联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可改善中风后遗症,预防和治疗中风后便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塞脉片 阴阳调衡透刺针法 中风后遗症 便秘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脊柱调衡手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老年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范淼 邢海辉 +1 位作者 周小阳 杨志鹏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脊柱调衡手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老年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2月南京市高淳中医院76例老年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敏灸组、联合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热敏灸组采用热... 目的:研究脊柱调衡手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老年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2月南京市高淳中医院76例老年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敏灸组、联合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热敏灸组采用热敏灸治疗,联合组采用脊柱调衡手法联合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对比治疗前、治疗4周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关节活动度(前屈与后伸)、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4.74%(36/38),高于热敏灸组的78.95%(30/38)(P<0.05);治疗4周后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热敏灸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腰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大于热敏灸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IL-6、PGE2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热敏灸组(P<0.05)。结论:脊柱调衡手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老年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及关节活动度,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三横突综合征 脊柱调衡手法 热敏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骨盆三维调衡手法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蔡贤兵 刘荣荣 +2 位作者 贝剑宏 黎婷 刘敏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7期3373-3376,共4页
目的观察骨盆三维调衡手法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Postpartum Pubic Symphysis Diastasis,P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自然分娩PPS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盆骨矫正固定带治疗,试验组采用骨盆三维... 目的观察骨盆三维调衡手法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Postpartum Pubic Symphysis Diastasis,P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自然分娩PPS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盆骨矫正固定带治疗,试验组采用骨盆三维调衡手法联合盆骨矫正固定带治疗,共干预8周。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耻骨联合分离距离、骨盆挤压试验阳性率和总有效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VAS评分、耻骨联合分离距离和骨盆挤压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盆三维调衡手法治疗PPSD,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缩短耻骨联合分离距离,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三维调衡手法 骨盆带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下载PDF
调衡手法联合康复训练对颈型颈椎病飞行员Borden值及功能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昊 张晶晶 +2 位作者 张倩 周斌 费英俊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 研究调衡手法联合康复训练对颈型颈椎病飞行员Borden值及功能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8月来某康复中心诊治的颈型颈椎病飞行员186例采用均衡顺序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采用康复训练联合基础手法,观察组(93例... 目的 研究调衡手法联合康复训练对颈型颈椎病飞行员Borden值及功能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8月来某康复中心诊治的颈型颈椎病飞行员186例采用均衡顺序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采用康复训练联合基础手法,观察组(93例)采用康复训练联合调衡手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半年的Borden生理曲度测量值、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NDI)指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半年的Borden值(5.73±2.41)mm、(5.84±1.48)mm、(5.87±1.03)mm均高于对照组(3.92±1.81)mm、(3.62±2.68)mm、(3.75±1.41)mm,P<0.05。观察组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半年的VAS评分(1.32±0.79)分、(1.22±0.68)分、(1.21±0.73)分均低于对照组(2.77±0.79)分、(2.89±0.76)分、(2.96±0.58)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半年的NDI指数(17.14±0.73)%、(15.35±1.35)%、(15.23±0.89)%均低于对照组(22.25±2.26)%、(21.86±2.54)%、(21.47±2.76)%,P<0.05。结论 调衡手法联合康复训练在改善飞行员颈椎生理曲度,减轻颈、肩、背部疼痛不适症状及改善颈椎功能活动方面优于单纯采用基础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其疗效稳定,近期、中期效果均佳,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与康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衡手法 康复训练 飞行员 颈型颈椎病
下载PDF
基于阴阳调衡理论循经针刺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万磊 毛智勇 郭永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8期1075-1079,共5页
目的基于阴阳调衡理论探讨循经针刺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42~75(58.25±10.10)... 目的基于阴阳调衡理论探讨循经针刺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42~75(58.25±10.10)岁。依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基于阴阳调衡理论循经针刺。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shworth分级0级、1~1+级、2~3级、4级分别为35.56%(16/45)、40.00%(18/45)、22.22%(10/45)、2.22%(1/45),对照组分别为15.56%(7/45)、31.11%(14/45)、40.00%(18/45)、13.33%(6/4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207,P=0.010;Z=4.935,P=0.038),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12,P=0.041);治疗后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57.78%(26/45)、35.56%(16/45)、6.67%(3/45),对照组分别为33.33%(15/45)、44.44%(20/45)、22.22%(10/4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421,P=0.0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较对照组的77.78%(35/45)高(χ^(2)=4.406,P=0.036);治疗后观察组NIHSS、Fugl-Meyer和BI评分为(8.71±1.89)分、(68.22±8.92)分、(70.11±8.67)分,对照组分别为(10.13±2.02)分、(58.71±8.35)分、(60.58±8.43)分,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3.443,P=0.001),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221、5.287,均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9%(4/45)、4.44%(2/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0.179,P=0.673)。结论基于阴阳调衡理论的循经针刺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中应用可减轻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还可增强疗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偏瘫 缺血性脑卒中 阴阳调衡理论 循经针刺
下载PDF
银质针导热疗法结合调衡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生云 钟显石 +1 位作者 安平 林观梅 《广西中医药》 2023年第6期20-22,25,共4页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结合调衡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普通针刺联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予银质针导热疗法结合调衡...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结合调衡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普通针刺联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予银质针导热疗法结合调衡手法治疗,治疗14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西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结合调衡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调衡手法 银质针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药调衡方对S_(180)荷瘤小鼠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宏方 马居里 +5 位作者 郭兰生 郭惠玲 胥冰 张云智 马振亚 李石蓝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 :研究调衡 、 号对 S180 荷瘤小鼠的抑留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 S180 实体瘤及 S180 腹水瘤模型 ,观察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结果 :1 9.5g/ kg、3 1 .5g/ kg、42 g/kg调衡 、 号组 ,3 1 .5g/ kg单 号组 ,单 号组对 S180 瘤株均... 目的 :研究调衡 、 号对 S180 荷瘤小鼠的抑留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 S180 实体瘤及 S180 腹水瘤模型 ,观察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结果 :1 9.5g/ kg、3 1 .5g/ kg、42 g/kg调衡 、 号组 ,3 1 .5g/ kg单 号组 ,单 号组对 S180 瘤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调衡 、 号具有抗肿瘤作用 ,对 S180 实体瘤抑瘤率分别为 2 1 .6%~ 54.3 % ,对 S180 腹水瘤的 1 8d生存率分别为 3 3 .3 3 %~ 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衡1号/分析 @调衡号/分析 抗肿瘤 小鼠
下载PDF
“筋骨调衡”手法理论溯源与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41
13
作者 叶勇 汤伟 +5 位作者 李里 张立勇 朱静 王英 袁亮辉 邵湘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08-109,共2页
中医认为,生理上筋与骨相互依存,保持动态平衡;病理上筋与骨互相影响。筋骨平衡是人体脊柱生理状态,筋骨失衡是脊柱及相关性疾病之重要病机,筋骨调衡论的核心是筋骨同调,辨证论治。本文就此做了较详细阐释。
关键词 筋骨平 筋骨失 筋骨调衡 手法
下载PDF
调衡筋骨法在骨伤康复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胡志俊 唐占英 +8 位作者 叶秀兰 卞琴 梁倩倩 钱雪华 赵光复 李晓锋 李晨光 王拥军 施杞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8期1-4,共4页
施杞教授提出筋骨病"脏腑气血失和,筋骨失衡"的发病病机,临证中"法宗调衡",通过调衡筋骨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目的,形成了"气血为纲,脏腑兼顾,筋骨并重"的临床指导原则,建立了"筋骨... 施杞教授提出筋骨病"脏腑气血失和,筋骨失衡"的发病病机,临证中"法宗调衡",通过调衡筋骨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目的,形成了"气血为纲,脏腑兼顾,筋骨并重"的临床指导原则,建立了"筋骨病理论与治法研究体系",创立了退变性筋骨病系列防治方法,形成了系列调衡筋骨的手法和功法,并在颈椎病、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等疾病的康复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理论 调衡筋骨 骨伤康复
下载PDF
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鲍春龄 东贵荣 +8 位作者 王海桥 刘建浩 焦志华 白玉龙 王顺 王昀 倪金霞 赵建军 秦黎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6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来自7个研究单位的307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104例)、B组(102例)及C组(101例)。A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联合康复训练,B组予阴阳调... 目的观察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来自7个研究单位的307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104例)、B组(102例)及C组(101例)。A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联合康复训练,B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C组予康复训练。各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FCA)、运动功能评分(FMA)的变化情况。结果 1试验结束时,A组完成研究93例,B组完成研究90例,C组完成研究85例。随访2个月期间,A组完成随访89例,B组完成随访88例,C组完成随访80例。2全分析集(FAS)中,各组总进步率分别为77.45%、71.57%和62.2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随访集中,各组总进步率分别为85.39%、84.09%和7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4天、28天、随访60天时,各组间NDS评分与基线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中,A组、B组ND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05)。4治疗7天、14天、28天、随访60天时,各组间FCA评分、FMA评分与基线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中,A组、B组FCA评分、FM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05)。结论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疗效满意,可有效缓解痉挛,显著改善患肢及全身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调衡透刺针法 缺血性中风 偏瘫 分期治疗
下载PDF
气血调衡是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钟娟 张勤修 +4 位作者 刘姝芩 李昕蓉 刘洋 张一 吴盈盈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变应性鼻炎相当于中医鼻鼽范畴,属于中医优势病种,是常见多发疾病。导师张勤修教授擅长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提出气血调衡是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之一。现就此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 变应性鼻炎相当于中医鼻鼽范畴,属于中医优势病种,是常见多发疾病。导师张勤修教授擅长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提出气血调衡是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之一。现就此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气血调衡 鼻鼽
下载PDF
颈椎姿态调衡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不同临床分型的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晓刚 宋敏 +3 位作者 秦大平 曹林忠 蒋宜伟 郭小荣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39-1941,共3页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有效的治疗方法,分析和评价中医药对不同临床分型的颈性眩晕的治疗优势。方法将20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就诊时门诊号或住院号的最后一位数字的奇偶数分组,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根据临床分型标准分为上...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有效的治疗方法,分析和评价中医药对不同临床分型的颈性眩晕的治疗优势。方法将20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就诊时门诊号或住院号的最后一位数字的奇偶数分组,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根据临床分型标准分为上颈性眩晕组及下颈性眩晕组,上颈性眩晕组患者给予颈椎姿态调衡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下颈性眩晕组给予颈椎姿态调衡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眩晕药物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颈性眩晕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性眩晕进行临床分型后治疗能明显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从临床方面证实颈性眩晕临床分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姿态调衡手法 中医药 临床分型
下载PDF
“筋骨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8
作者 叶勇 邵湘宁 +5 位作者 汤伟 张立勇 朱静 张作鹏 王英 袁亮辉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筋骨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松筋、整骨推拿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推拿为主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用量表和椎动脉TCD检测,治... 目的:观察"筋骨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松筋、整骨推拿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推拿为主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用量表和椎动脉TCD检测,治疗10次后统计结果并分析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功能评分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组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提高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筋骨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流速度、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症状及恢复功能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调衡”手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推拿
下载PDF
阴阳调衡运动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即刻效应的效果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亮 鲍春龄 +5 位作者 石程 周丽芳 焦志华 马爽 东红升 东贵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0期78-81,95,共5页
目的观察阴阳调衡运动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即刻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66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3... 目的观察阴阳调衡运动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即刻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66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采用阴阳调衡针法,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同试验组,但不进行生物力学反馈手法操作。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0、20、30 min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10、20、30 min FMA评分高于治疗前;实验组治疗后20、30 min FMA评分低于治疗后1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20、30 min实验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阳调衡运动针法能有效改善上肢瘫痪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在治疗后10分钟即刻效应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阴阳调衡针法 运动针法 即刻效应
下载PDF
东贵荣应用阴阳调衡透刺针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撷要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婉娣 杨冠男 +1 位作者 鲍春龄 东贵荣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围绝经期失眠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出现的失眠以及由此引起的头晕、心悸、健忘、易激动、烦躁不安等身心症状的综合征。失眠是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较常见的主诉,多表现为不能入睡,或入睡极易惊醒而不能再度入睡,或多梦,重者彻夜不眠,服... 围绝经期失眠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出现的失眠以及由此引起的头晕、心悸、健忘、易激动、烦躁不安等身心症状的综合征。失眠是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较常见的主诉,多表现为不能入睡,或入睡极易惊醒而不能再度入睡,或多梦,重者彻夜不眠,服用安眠药仍不能奏效。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配合催眠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来改善睡眠质量。但长期应用HRT有诱发乳腺癌、心血管疾病等危险,且经常服用催眠药物,容易导致药物依赖、成瘾、耐药等不良后果,因此利用其他替代疗法成为医学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报道表明针灸治疗该病疗效确切[1-2],安全可靠,无副反应[3-4],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很多症状都能有所控制。“阴阳调衡透刺针法”在临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明确,并且可避免药物带来的副反应和依赖性,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5]。现将东贵荣教授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归纳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阴阳调衡 失眠症 名医经验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