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衡筋骨法在骨伤康复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胡志俊 唐占英 +8 位作者 叶秀兰 卞琴 梁倩倩 钱雪华 赵光复 李晓锋 李晨光 王拥军 施杞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8期1-4,共4页
施杞教授提出筋骨病"脏腑气血失和,筋骨失衡"的发病病机,临证中"法宗调衡",通过调衡筋骨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目的,形成了"气血为纲,脏腑兼顾,筋骨并重"的临床指导原则,建立了"筋骨... 施杞教授提出筋骨病"脏腑气血失和,筋骨失衡"的发病病机,临证中"法宗调衡",通过调衡筋骨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目的,形成了"气血为纲,脏腑兼顾,筋骨并重"的临床指导原则,建立了"筋骨病理论与治法研究体系",创立了退变性筋骨病系列防治方法,形成了系列调衡筋骨的手法和功法,并在颈椎病、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等疾病的康复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理论 调衡筋骨 骨伤康复
下载PDF
骨伤康复中调衡筋骨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李文栋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10期69-69,72,共2页
目的:研究采用调衡筋骨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0月到2018年8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调衡筋骨法治疗。... 目的:研究采用调衡筋骨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0月到2018年8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调衡筋骨法治疗。2组均治疗一月后观察比较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指数(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指数(NDI)。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VAS、ND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结果相比较,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10103)。结论:采用调衡筋骨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优于采用传统中医推拿手法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运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调衡筋骨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筋骨调衡”手法理论溯源与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41
3
作者 叶勇 汤伟 +5 位作者 李里 张立勇 朱静 王英 袁亮辉 邵湘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08-109,共2页
中医认为,生理上筋与骨相互依存,保持动态平衡;病理上筋与骨互相影响。筋骨平衡是人体脊柱生理状态,筋骨失衡是脊柱及相关性疾病之重要病机,筋骨调衡论的核心是筋骨同调,辨证论治。本文就此做了较详细阐释。
关键词 筋骨 筋骨 筋骨 手法
下载PDF
“筋骨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4
作者 叶勇 邵湘宁 +5 位作者 汤伟 张立勇 朱静 张作鹏 王英 袁亮辉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筋骨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松筋、整骨推拿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推拿为主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用量表和椎动脉TCD检测,治... 目的:观察"筋骨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松筋、整骨推拿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推拿为主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用量表和椎动脉TCD检测,治疗10次后统计结果并分析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功能评分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组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提高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筋骨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流速度、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症状及恢复功能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手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推拿
下载PDF
“筋骨调衡”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现代理论探析及思考 被引量:15
5
作者 叶勇 邵湘宁 +5 位作者 汤伟 张立勇 朱静 张作鹏 王英 袁亮辉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2期9-11,共3页
根据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从释放颈部肌肉张力、改变骨结构空间序列、改善颈本体觉紊乱3个方面阐释"筋骨调衡"手法对该病的治疗机制,并围绕中医理论,从手法补泻的规范、筋经理论的延伸、手法处方的构建、辨证思维的运用,对完善... 根据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从释放颈部肌肉张力、改变骨结构空间序列、改善颈本体觉紊乱3个方面阐释"筋骨调衡"手法对该病的治疗机制,并围绕中医理论,从手法补泻的规范、筋经理论的延伸、手法处方的构建、辨证思维的运用,对完善"筋骨调衡"手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 手法 推拿 颈性眩晕 理论探讨
下载PDF
“筋骨调衡”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源性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叶勇 邵湘宁 +5 位作者 汤伟 张立勇 朱静 张作鹏 王英 袁亮辉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0期101-102,109,共3页
目的:观察"筋骨调衡"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源性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寰枢关节错位源性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松筋、整骨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为主治疗,两组治... 目的:观察"筋骨调衡"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源性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寰枢关节错位源性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松筋、整骨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为主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用量表和颈椎X线张口位片检测,治疗10次后统计结果并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齿突寰椎轴线差值及齿突侧块间距差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齿突寰椎轴线差值及齿突侧块间距差值均低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骨调衡"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源性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临床疗效,可调整寰枢关节对称性,缓解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寰枢关节错位 筋骨 推拿
下载PDF
强力定眩片联合筋骨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洋 王妞 梁艳梅 《陕西中医》 2019年第7期899-901,共3页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筋骨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应用效果。方法:选取CSA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与研究组(n=38)。对照组采取强力定眩片,研究组采取强力定眩片联合“筋骨调衡”手法治疗,均治疗两周。统计...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筋骨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应用效果。方法:选取CSA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与研究组(n=38)。对照组采取强力定眩片,研究组采取强力定眩片联合“筋骨调衡”手法治疗,均治疗两周。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眩晕症状与功能分值、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颈椎X线检查(寰椎轴线和齿状突轴线差距、齿突与侧块间距差值),并随访6~12个月,统计两组疾病复发率。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眩晕症状与功能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24.05±2.51)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3.68%)(P<0.05);治疗两周后两组齿突与侧块间距差值、寰椎轴线和齿状突轴线差距较治疗前缩小,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疾病复发率(10.53%)低于对照组(31.58%)(P<0.05)。结论:联合采取强力定眩片及“筋骨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与功能,缩小寰椎轴线和齿状突轴线差距及齿突与侧块间距差值,提高治疗效果,且可降低疾病复发率,利于改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定眩片 筋骨”手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寰椎 痹症 复发率
下载PDF
针刀松解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中期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8
作者 唐占英 肖静 +3 位作者 李唯薇 王诗云 胡志俊 仲卫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中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金山分院门诊收治的KOA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中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金山分院门诊收治的KOA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刀组、手法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针刀组采用单纯针刀治疗,手法组采用Mulligan手法治疗,联合组采用针刀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24周骨关节炎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变化情况、5次坐立试验情况和2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与针刀组、手法组比较,联合组在治疗后和随访24周,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5次坐立试验情况改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优于针刀组(92.10%)和手法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中度膝骨关节炎,在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不利等症状在近期与远期疗效方面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刀疗法 Mulligan手法 调衡筋骨 视觉模拟评分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 5次坐立试验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