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诉讼调解瑕疵之救济
被引量:
15
1
作者
许少波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111,共11页
对诉讼调解瑕疵救济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当事人实现正当权利,也是为了追求公正和正义。国内外学者在论及诉讼调解之瑕疵救济时多从诉讼调解的性质推演瑕疵救济的依据和必要性,但调解性质的抽象性决定了只有从诉讼调解的内在结构和功能上才...
对诉讼调解瑕疵救济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当事人实现正当权利,也是为了追求公正和正义。国内外学者在论及诉讼调解之瑕疵救济时多从诉讼调解的性质推演瑕疵救济的依据和必要性,但调解性质的抽象性决定了只有从诉讼调解的内在结构和功能上才能更富有实效性地论证诉讼调解瑕疵救济的正当性。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诉讼调解虽被认为是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方式,但基于诉讼调解的内在结构和功能,实体法和诉讼法上的瑕疵均应作为调解瑕疵救济的“理由”。从国外学理和实务的主流看,采用继续审判程序对调解瑕疵予以救济与诉讼调解这一审理对象比较一致,但选择再审程序对调解瑕疵予以救济却与中国本土的特定语境更为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
调解
调解瑕疵
瑕疵
救济
救济程序
原文传递
诉讼调解瑕疵救济制度的理论反思与重构路径
2
作者
廖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7-102,共6页
我国诉讼调解制度具有某些特殊的程序设置,也适用若干特别原则;但这些程序设置仅为诉讼调解制度活性的表现,上述原则也只是革命时期传统司法政策的延伸,均非调解与诉讼和解的实质差异点。据此以诉讼上和解效力的理论框架作为参考系,我...
我国诉讼调解制度具有某些特殊的程序设置,也适用若干特别原则;但这些程序设置仅为诉讼调解制度活性的表现,上述原则也只是革命时期传统司法政策的延伸,均非调解与诉讼和解的实质差异点。据此以诉讼上和解效力的理论框架作为参考系,我国诉讼调解有既判力,但其与判决既判力不同,其根源在于我国将调解与判决完全等同。诉讼前调解类似于民事和解合同,不发生既判力,其瑕疵的救济适用实体法规定。诉讼中调解的效力瑕疵的救济渠道未能顾及调解及其效力的特殊性,宜予补救。救济制度对于我国调解效力的判定与相关观点的评价又会回溯地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
调解
先行
调解
诉讼上和解
既判力
调解瑕疵
救济渠道
原文传递
民事纠纷调解解决机制研究
3
作者
李爱德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63-65,共3页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长期以来在我国审判制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试图从民事调解的基本问题入手,浅析当前中国民事调解的现状并在借鉴现有理论和实践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构想。虽然社会发展的多元...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长期以来在我国审判制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试图从民事调解的基本问题入手,浅析当前中国民事调解的现状并在借鉴现有理论和实践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构想。虽然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使民事调解制度在运用上面临诸多挑战,但民事诉讼调解以其化解社会矛盾的独特魅力,在最大限度地节约司法资源、为社会消除不安定隐患、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
调解
法院
调解
调解
强制
调审分离
调解瑕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诉讼调解瑕疵之救济
被引量:
15
1
作者
许少波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111,共11页
文摘
对诉讼调解瑕疵救济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当事人实现正当权利,也是为了追求公正和正义。国内外学者在论及诉讼调解之瑕疵救济时多从诉讼调解的性质推演瑕疵救济的依据和必要性,但调解性质的抽象性决定了只有从诉讼调解的内在结构和功能上才能更富有实效性地论证诉讼调解瑕疵救济的正当性。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诉讼调解虽被认为是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方式,但基于诉讼调解的内在结构和功能,实体法和诉讼法上的瑕疵均应作为调解瑕疵救济的“理由”。从国外学理和实务的主流看,采用继续审判程序对调解瑕疵予以救济与诉讼调解这一审理对象比较一致,但选择再审程序对调解瑕疵予以救济却与中国本土的特定语境更为契合。
关键词
诉讼
调解
调解瑕疵
瑕疵
救济
救济程序
分类号
D915.14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诉讼调解瑕疵救济制度的理论反思与重构路径
2
作者
廖浩
机构
重庆大学法学院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7-102,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审执分离背景下民事执行争议解决程序研究"(18YJC820042)
重庆大学学院科技创新专项"公益诉讼当事人适格与判决效力扩张研究"(106112016CDJSK080007)
重庆大学法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卓越法律人才分类培养机制研究"(LAW201704)阶段性成果
文摘
我国诉讼调解制度具有某些特殊的程序设置,也适用若干特别原则;但这些程序设置仅为诉讼调解制度活性的表现,上述原则也只是革命时期传统司法政策的延伸,均非调解与诉讼和解的实质差异点。据此以诉讼上和解效力的理论框架作为参考系,我国诉讼调解有既判力,但其与判决既判力不同,其根源在于我国将调解与判决完全等同。诉讼前调解类似于民事和解合同,不发生既判力,其瑕疵的救济适用实体法规定。诉讼中调解的效力瑕疵的救济渠道未能顾及调解及其效力的特殊性,宜予补救。救济制度对于我国调解效力的判定与相关观点的评价又会回溯地产生影响。
关键词
诉讼
调解
先行
调解
诉讼上和解
既判力
调解瑕疵
救济渠道
分类号
DF72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民事纠纷调解解决机制研究
3
作者
李爱德
机构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出处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63-65,共3页
文摘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长期以来在我国审判制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试图从民事调解的基本问题入手,浅析当前中国民事调解的现状并在借鉴现有理论和实践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构想。虽然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使民事调解制度在运用上面临诸多挑战,但民事诉讼调解以其化解社会矛盾的独特魅力,在最大限度地节约司法资源、为社会消除不安定隐患、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民事
调解
法院
调解
调解
强制
调审分离
调解瑕疵
分类号
D925.14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诉讼调解瑕疵之救济
许少波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5
原文传递
2
诉讼调解瑕疵救济制度的理论反思与重构路径
廖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原文传递
3
民事纠纷调解解决机制研究
李爱德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