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的重构——陈海良谈书法技法
1
作者 陈海良 《书法》 2007年第1期80-83,共4页
当今书法已由人们对情感的追索转化为对'法'的探求。假如书法的"本质"是一个坚硬的'内核'的话,你得有高超的方法或技巧来穿越、通透它.只有对"法"的充分把握,才能更好地理解书法的本质和奥妙。一... 当今书法已由人们对情感的追索转化为对'法'的探求。假如书法的"本质"是一个坚硬的'内核'的话,你得有高超的方法或技巧来穿越、通透它.只有对"法"的充分把握,才能更好地理解书法的本质和奥妙。一个不懂方法去吃或从没有吃过'螃蟹'的人去大谈它的美味是滑稽可笑的.书法也当如此,仅从文本到文本的梳理,对书法的创作及发展是没有多少帮助的!庖丁解牛的由'技进乎道'的规律是人所共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文本 本质 谈书法 庖丁解牛
原文传递
从书法本质谈书法专业设置
2
作者 李廷华 《书法》 2002年第11期28-31,共4页
看到蒋维崧先生通过徐超先生表达的关于大学的书法专业应该设置在中文系的意见。我感觉这确实是一个有意义并且应该深入讨论的话题。蒋老的意见触及到书法的本质属性问题,也牵涉到中国书法的现代走向问题,而作为终身教授,他关心的是书... 看到蒋维崧先生通过徐超先生表达的关于大学的书法专业应该设置在中文系的意见。我感觉这确实是一个有意义并且应该深入讨论的话题。蒋老的意见触及到书法的本质属性问题,也牵涉到中国书法的现代走向问题,而作为终身教授,他关心的是书法教育和长远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世界文化更加趋于融合之势,中国书法则更加表现出“古典”价值,怎样才能既保持自己的品质,又顺势出新,是中国书法必须回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谈书法 设置 专业 蒋维
原文传递
熊秉明谈书法
3
作者 楚小庆 《书法》 2003年第7期12-16,共5页
旅法学者、艺术家熊秉明先生(一九二二——二○○二),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一九四七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文学院主修哲学,后师事欧洲著名雕塑家专习雕塑。主要作品有铁焊动物系列,著有《张旭与狂草》、《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关于罗... 旅法学者、艺术家熊秉明先生(一九二二——二○○二),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一九四七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文学院主修哲学,后师事欧洲著名雕塑家专习雕塑。主要作品有铁焊动物系列,著有《张旭与狂草》、《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关于罗丹——日记摘抄》、《诗三篇》、《展览会的观念或观念的展览会》、《回归的塑造》、《看蒙娜丽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秉明 展览会 观念 谈书法 一九二
原文传递
谈书法创作中的矫情
4
作者 郑训佐 《书法》 2004年第5期32-33,共2页
物贵自然乃世间常理,春有繁华之桃,夏有清凉之荷,秋有凌霜之菊,冬有傲雪之梅,莫不应律而动,应运而生,出乎天然。故世人观之,皆赏心悦目,情通神会。人事亦同此理,童年混沌未凿,一片纯真;少年望尽天涯,心潮澎湃;中年阅世渐深,情智皆健;老... 物贵自然乃世间常理,春有繁华之桃,夏有清凉之荷,秋有凌霜之菊,冬有傲雪之梅,莫不应律而动,应运而生,出乎天然。故世人观之,皆赏心悦目,情通神会。人事亦同此理,童年混沌未凿,一片纯真;少年望尽天涯,心潮澎湃;中年阅世渐深,情智皆健;老年历尽尘缘,锋芒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世 谈书法 春有 物贵 应律
原文传递
启功先生谈书法学习
5
作者 骆红 郑晓华 《书法》 2001年第11期13-16,共4页
记者:启先生,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您是我们书法界的老前辈,学问、书法享誉海内外,能不能先请您谈谈您是怎样走上学书、治学这样一条道路的?启功:感谢《书法》杂志和各位朋友对我的关心。老前辈,学问、书法如何如何... 记者:启先生,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您是我们书法界的老前辈,学问、书法享誉海内外,能不能先请您谈谈您是怎样走上学书、治学这样一条道路的?启功:感谢《书法》杂志和各位朋友对我的关心。老前辈,学问、书法如何如何,我不敢当。我一直认为,我够不上一个书法家,我的职业是教书,写字、画画都是业余爱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启功 老前辈 学问 谈书法
原文传递
要有开放的接受心态
6
作者 沃兴华 《书法》 1997年第3期42-44,共3页
实践和理论原本是一棵大树的两个部分,实践的枝叶越是朝光明的高处攀升,理论的根须就越应当深深地扎入地里,繁枝茂叶离不开稠根密须,长期以来,我在努力创作的同时,对理论研究始终怀有很大的热忱。今天,大家都在谈书法创新,这是时代共识... 实践和理论原本是一棵大树的两个部分,实践的枝叶越是朝光明的高处攀升,理论的根须就越应当深深地扎入地里,繁枝茂叶离不开稠根密须,长期以来,我在努力创作的同时,对理论研究始终怀有很大的热忱。今天,大家都在谈书法创新,这是时代共识,然而新与旧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沿续而发展的。创新离不开对传统的重新认识,我觉得几千年的传统可分两大系列:一是历代名家法书,它们在点画和结体上趋于极致,没有再事雕琢的可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在当时经过多数人的附和,成了权威,并逐渐凝固,变为教条和法则,犹如化石的美人具有冷而沉重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离不开 实践 谈书法 稠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