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警务谈判性口语的使用技巧
1
作者 陈怀远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19-123,共5页
警务谈判性口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口语,具有不同于一般口语的使用程序。警务谈判性口语的使用原则有:准确性、针对性、灵活性、规范性和适应性原则;常用的警务谈判性口语的使用技巧有:攻心、欲擒故纵、以柔克刚、先声夺人等几种。研究警务... 警务谈判性口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口语,具有不同于一般口语的使用程序。警务谈判性口语的使用原则有:准确性、针对性、灵活性、规范性和适应性原则;常用的警务谈判性口语的使用技巧有:攻心、欲擒故纵、以柔克刚、先声夺人等几种。研究警务谈判性口语的使用程序、使用原则和使用技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警务谈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务谈判 警务谈判性口语 谈判性口语的使用技巧
下载PDF
论恐怖性劫持人质事件的谈判困境与原则 被引量:1
2
作者 邵奇聪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04-112,共9页
在当前的恐怖性劫持人质事件中,劫持者表现出的极端的意识形态、专业的劫持手段与积极的谈判策略,导致反恐实践中面临谈判空间狭窄、对方行为模式不明、谈判局势不易判断的困境。谈判过程中应把握扩展谈判空间、展开理性对话、放弃谈判... 在当前的恐怖性劫持人质事件中,劫持者表现出的极端的意识形态、专业的劫持手段与积极的谈判策略,导致反恐实践中面临谈判空间狭窄、对方行为模式不明、谈判局势不易判断的困境。谈判过程中应把握扩展谈判空间、展开理性对话、放弃谈判比例三个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劫持人质谈判 谈判空间 对话 谈判比例
下载PDF
介绍经济心理学中关于谈判的一项研究
3
作者 叶阁蔚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4年第1期63-65,共3页
本文从经济心理学的角度介绍了谈判的内涵、分类、以及心理学对谈判过程研究的贡献。最后通过关于相依性报酬效应的一个研究实例,具体描述了研究谈判心理的实验方法。
关键词 谈判 分配谈判 经济心理学 相依报酬效应
下载PDF
浅淡外贸英语口语的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军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82-84,共3页
外贸英语口语是比较正式的英语口语,其使用场合严肃、语言精炼、结构紧凑、逻辑性强、有别于一般的日常口语,它具有规范性,谈判性及策略性等自己独特的特点。对外贸英语口语若干特点的探析,将有助于外贸英语口语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 语言策略 交际策略 规范 谈判性 策略 外贸英语 口语 英语教学 学生素质
下载PDF
非强制招标范围内的自行招标行为是否受《招标投标法》的制约?——工程建设项目采购方式的法律规范问题研究
5
作者 吴曼 《江苏科技信息》 2012年第4期42-43,共2页
文章通过介绍目前对《招标投标法》规范的何种招投标活动的两种不同看法,归纳了工程建设项目的两大采购方式,并列举了现行的非招标采购方式的优缺点,最后提出对此类采购方式加强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 招标投标法 采购方式 议标 谈判性采购 政府采购法 询价
下载PDF
调控型财政政策与理财观念的转变
6
作者 游宏炳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ZM期13-13,共1页
政策要依靠人去制定,去执行,去总结创造。因此,财政政策的转变也要求理财观念的转变。 首先,在财力集中的数量上,应由“越多越好”向“适度”观念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家是唯一的投资主体。
关键词 理财观念 财政政策 收支平衡 终目标 观念转变 投资主体多元化 计划 谈判性 财政 越多越好
下载PDF
课堂上的英语交际形式
7
作者 杨芹 《铜仁师专学报》 2000年第3期48-50,67,共4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课堂英语交际形式:日常性交际(问候、值日报告、重复讲述等)和谈判性交际(问答式、自由式等)。并分别对其特点和功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日常交际 谈判性交际 英语教学 交际形式 高师教育
下载PDF
Negotiations of the "Female Gaze": Film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lish Women's Art and Cinema*
8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3年第8期532-540,共9页
The paper discusses selected works of Polish women artists and directors who employ various forms of audiovisual presentation: film, video art, and new media. The author wrote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film schola... The paper discusses selected works of Polish women artists and directors who employ various forms of audiovisual presentation: film, video art, and new media. The author wrote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film scholar whose interests focus on women directors and problems of cultural and gender identity in the contemporary cinema. Nevertheless, she decided to expand her research area to include works of Polish female artists who utilise the media and these means of expression that can be analysed in regard to modern film studies. She adopted the theoretical, feminist, and gender perspective, also applying the methodology of cultural studies in their broadest definition. This enables the author to situate the movies under discussion in diverse contexts and theoretical concepts.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hus not to offer a comprehensive or historical discussion of women's input into audiovisual arts of 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 Countries, but to emphasise complexity and demonstrate dynamics of their artistic creativity in Poland particularly. In her analysis, Radkiewicz considers four different research approaches: historical, theoretical (which refers to film and media studies), artistic, and identity related ones. From this perspective, she investigates filmmakers' and artists' strategies of using the cinematic field, film conventions, and means of representations, which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ir narrative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men's cinema and arts gender identity post-communist transformatio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