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横”流为谋士说 被引量:2
1
作者 熊宪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纵横家流变于后世 ,主要派分为谋士、文士、侠士三支。流为谋士的一支 ,着重发挥了纵横之术 ,以游说权谋辅佐君王 ,活跃于政坛 ,建功立业 ,名垂青史。“纵横”为乱世之学 ,故每逢季世 ,天下大乱 ,便是长于“纵横”的谋士们崭露头角之时... 纵横家流变于后世 ,主要派分为谋士、文士、侠士三支。流为谋士的一支 ,着重发挥了纵横之术 ,以游说权谋辅佐君王 ,活跃于政坛 ,建功立业 ,名垂青史。“纵横”为乱世之学 ,故每逢季世 ,天下大乱 ,便是长于“纵横”的谋士们崭露头角之时。自秦汉之际以来 ,张良、陈平、诸葛亮、魏徵等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家 纵横术 流变 谋士 中国文坛 传统学术文化 战国
下载PDF
曹操与谋士关系新论——《三国演义》君臣关系管窥之三 被引量:3
2
作者 关四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9,共9页
曹操与谋士的关系,是《三国演义》君臣关系的一个层面,在魏、蜀、吴三方中表现最为复杂,其文化内涵也比较丰厚。整体可视之为君臣关系的扭曲形态,但也有前后期的差异。前期是君臣关系的常态为主,扭曲为辅;后期则演变为扭曲为主,甚至大... 曹操与谋士的关系,是《三国演义》君臣关系的一个层面,在魏、蜀、吴三方中表现最为复杂,其文化内涵也比较丰厚。整体可视之为君臣关系的扭曲形态,但也有前后期的差异。前期是君臣关系的常态为主,扭曲为辅;后期则演变为扭曲为主,甚至大开杀戒。其演化轨迹是扭曲趋势愈演愈烈,光彩渐失。其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有政治的因素,也有文化的因素,还有人性的因素。在封建专制政体制约下,曹操与谋士关系的实质是主奴有别,谋士们无法摆脱其人身依附关系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曹操 谋士 君臣关系 仕宦题材
下载PDF
学士、谋士、隐士与士人身份的三维结构——以《沧浪之水》为例对当代官场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谱系学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斌 《社会科学论坛》 2007年第6期47-56,共10页
阎真是当代官场小说的旗手,“通过一部《沧浪之水》在官场小说写作中力拔头筹”。该小说以某省卫生厅的官场博弈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池大为从知识精英到官僚的身份转变,揭示了官场文化对精英知识的腐蚀,抒写了知识精英身份认同的焦虑... 阎真是当代官场小说的旗手,“通过一部《沧浪之水》在官场小说写作中力拔头筹”。该小说以某省卫生厅的官场博弈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池大为从知识精英到官僚的身份转变,揭示了官场文化对精英知识的腐蚀,抒写了知识精英身份认同的焦虑和人格分裂痛苦的心灵历程。有评论家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浪之水》 官场小说 知识分子 三维结构 学士 谋士 学分 谱系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主要谋士品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苗富强 《文教资料》 2011年第35期4-6,共3页
小说《三国演义》表现了对智勇的崇拜,该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出谋士斗智戏。本文撷取了其中几位主要谋士,根据其智谋高下及在各自阵营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比较、归类、品析。
关键词 小说《三国演义》谋士 智谋 品析
下载PDF
从三国鼎立看谋士集团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宇 《阴山学刊》 2010年第2期81-86,共6页
学界所谓三国能在群雄混战中割据一方,各有立国之本:魏占天时,吴占地利,蜀占人和。其实,得天下的战略表面看来有天地人各种因素,说穿了只有一条:人才,尤其是谋士。谋士集团在三国鼎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三国 天时 地利 人和 谋士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的谋士辨析
6
作者 张晓敏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7-19,89,共4页
目前学界对《三国演义》中谋士的判定颇有差异,究其原因,在于概念界定不明确.谋士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广义的谋士指所有为领导出谋划策者,狭义的谋士专指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出现的、一段时间内为领导提供以出谋划策为... 目前学界对《三国演义》中谋士的判定颇有差异,究其原因,在于概念界定不明确.谋士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广义的谋士指所有为领导出谋划策者,狭义的谋士专指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出现的、一段时间内为领导提供以出谋划策为主要内容的服务,而没有其他专门职务的工作人员.据此,可以《三国演义》中那些模棱两可的人物明确进行区分:诸葛亮、周瑜、杨修是广义的谋士;司马懿做了十四年的狭义谋士,贾诩做魏国太尉之前一直是狭义的谋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广义谋士 狭义谋士 出谋划策
下载PDF
略论我国古代兵家谋士的战术心理思想
7
作者 柴文袖 《心理学探新》 1985年第2期79-84,共6页
战术心理问题,尤其是战术思维问题,是近代运动心理学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体育界心理界一些同志每当谈到这一课题时,总不免联系到古代兵家谋士的战术心理思想。古代兵家谋士的战术心理思想,通常反映在他们的战略智谋和战术行动中,当我... 战术心理问题,尤其是战术思维问题,是近代运动心理学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体育界心理界一些同志每当谈到这一课题时,总不免联系到古代兵家谋士的战术心理思想。古代兵家谋士的战术心理思想,通常反映在他们的战略智谋和战术行动中,当我们认真阅读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外交辞令和战例事实时,就不难发现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有关战术心理思想的蛛丝马迹,这种兵家谋士的战术心理思想,似乎以“治心”“得人”为背景,掌握信息为开端,分析性格为核心,把握时机为关键,挖掘它或可对研究当代运动心理科学中的战术心理问题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思想 古代兵家 战术行动 战术心理 心理问题 谋士 战术思维 历史文献 信息 时机
下载PDF
六朝时期诸葛亮的谋士形象
8
作者 瞿安全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9-13,共5页
六朝时期人们极力推崇张良、陈平这样的谋士,又在诸多方面崇敬诸葛亮;相比诸葛亮的贤相和名将形象,六朝时期诸葛亮的谋士形象似乎最为薄弱。原因之一是后主时期,诸葛亮一身数任,内政外交治国用兵其实均离不开智谋,但贤相等角色的光芒可... 六朝时期人们极力推崇张良、陈平这样的谋士,又在诸多方面崇敬诸葛亮;相比诸葛亮的贤相和名将形象,六朝时期诸葛亮的谋士形象似乎最为薄弱。原因之一是后主时期,诸葛亮一身数任,内政外交治国用兵其实均离不开智谋,但贤相等角色的光芒可能遮蔽了谋士角色,加之北伐功业有限,无疑会影响后人对其智谋水平的评价;二是《隆中对》提出了跨有荆益等战略蓝图,但要付诸现实,仍需应机谋划,而赤壁之战后直至夷陵之战,似乎少见诸葛亮运筹帷幄,其基本上充任了萧何的角色,辅政治国,足食足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谋士 六朝
下载PDF
谋士与皇权──《三国演议》中谋士形象评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叶松林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6期72-75,共4页
关键词 形象评析 谋士 诸葛亮 曹操 刘备 《三国演义》 皇权欲 袁绍 自我价值 人生悲剧
下载PDF
从中国谋士到日本武士——论日本中世文学中张良形象的变异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英杰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6,共6页
不同于中国语境中的道家化,谋士张良的形象在日本中世文学中发生了武士化的变异。在军记物语中,张良与武士阶层的重要特征———武勇发生了联系。谣曲、幸若舞曲、御伽草子等文学体裁里均出现了描写张良勇猛品质的作品。这种变异与圯上... 不同于中国语境中的道家化,谋士张良的形象在日本中世文学中发生了武士化的变异。在军记物语中,张良与武士阶层的重要特征———武勇发生了联系。谣曲、幸若舞曲、御伽草子等文学体裁里均出现了描写张良勇猛品质的作品。这种变异与圯上受书故事在日本的流布密切相关。由于日本中世兵法概念包含用兵之术与武术两层含义,未曾阅读中国古代兵书的作者根据武士阶层对于个人武力的需要,自觉将张良所得兵书定位为武术秘籍,赋予了张良精于武艺、勇猛战斗的武士面貌。通过鞍马天狗传说的典故摄取和樊哙张良相并置的惯用句使用,张良身上的武士因素在中世文学中得以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良 谋士 武士 兵法 日本中世文学
下载PDF
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 被引量:4
11
作者 文明元 《云南学术探索》 1995年第2期53-57,75,共6页
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文明元在中国封建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长河中,每当社会处于动荡不安、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的转折关头,历史舞台上总会崭露出一批新的重要角色──直接参予权力再分配的知识分子。这些杰出的封建知识分子能够充分利... 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文明元在中国封建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长河中,每当社会处于动荡不安、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的转折关头,历史舞台上总会崭露出一批新的重要角色──直接参予权力再分配的知识分子。这些杰出的封建知识分子能够充分利用时代所赋予的机遇,凭借自身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三国志 知识分子 汉献帝 荀彧 谋士 后汉书 袁绍 东汉末年 割据势力
下载PDF
颖川谋士群体与曹操政权 被引量:9
12
作者 孟繁冶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6期69-74,共6页
颖川谋士群体与曹操政权孟繁冶曹操一生的最大功业是削平群雄,统一北方,从而为魏代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自然有曹操个人政治才干、军事才能的重要因素,但他那个庞大的谋士集团在许多关键时刻的运筹帷幄之功,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在... 颖川谋士群体与曹操政权孟繁冶曹操一生的最大功业是削平群雄,统一北方,从而为魏代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自然有曹操个人政治才干、军事才能的重要因素,但他那个庞大的谋士集团在许多关键时刻的运筹帷幄之功,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在这个谋士集团之中,颖川谋士群体由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三国志 士群体 谋士集团 魏书 统一北方 先贤行状 曹氏政权 官渡之战 郭嘉
下载PDF
中国谋士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长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169-178,共10页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有一群人物伴随着君主活跃于社会的舞台上,这就是本文所要论及的谋士。中国谋士属于一个特殊的文化阶层。虽然在数量上他们的人数甚微,但其身上释放出来的能量却不可低估。从后世对诸葛亮、刘基等谋士人物的...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有一群人物伴随着君主活跃于社会的舞台上,这就是本文所要论及的谋士。中国谋士属于一个特殊的文化阶层。虽然在数量上他们的人数甚微,但其身上释放出来的能量却不可低估。从后世对诸葛亮、刘基等谋士人物的津津乐道来看,亦可以见出其影响之广大和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封建社会 谋士 文化阶层 诸葛亮 人物 刘基
下载PDF
略论刘邦的谋士群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公文 何晓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00-106,112,共8页
在秦末汉初的历史舞台上,出现过一批足智多谋之士,对成就刘邦的事业起了重大的作用。这些“智多星”,依其出场的先后,顺序为:肖何、张良、郦食其、陆贾、韩信、陈平、随何、叔孙通、娄敬。这些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环绕在刘邦周围,... 在秦末汉初的历史舞台上,出现过一批足智多谋之士,对成就刘邦的事业起了重大的作用。这些“智多星”,依其出场的先后,顺序为:肖何、张良、郦食其、陆贾、韩信、陈平、随何、叔孙通、娄敬。这些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环绕在刘邦周围,形成了一个彼此虽无密切联系、但却统领于一人、为建立西汉王朝而服务的谋士群。了解并研究这个谋士群的情况,对于揭示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线索,明确刘邦胜利的原因,探讨封建制度下君臣关系的本质,都是不无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邦 谋士 项羽 韩信 张良 陆贾 陈平 叔孙通 汉初 彭越
下载PDF
简论西夏汉人谋士张浦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兴全 《宁夏社会科学》 1987年第2期94-97,共4页
中世纪后期鼎立于西北边陲,与辽、宋、金先后并峙达二百年之久的西夏王朝,是经过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三位领袖的相继努力而建立起来的。在建国过程中,他们利用了不少汉族士人,银州(今陕西米脂县)汉人张浦便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 汉族士人 西夏王朝 汉人 谋士 陕西 元昊 党项羌 领袖 灵州 统治者
下载PDF
谋士阶层的典型代表——苏秦形象评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芦卿忠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68-69,共2页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诸侯国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争城夺地的战争频繁发生,社会极为动荡不安的时代。随着各诸侯国内部国力的消长和国与国之间利益关系的演变,各国都在不断调整其外交战略,以便巧妙地利用这种变化着的形势稳固和壮...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诸侯国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争城夺地的战争频繁发生,社会极为动荡不安的时代。随着各诸侯国内部国力的消长和国与国之间利益关系的演变,各国都在不断调整其外交战略,以便巧妙地利用这种变化着的形势稳固和壮大自己的势力,最终谋取“七国之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评析 士阶层 苏秦 政治主张 战国时代 谋士 诸侯国 六国 知识分子 锲而不舍
下载PDF
谋士理想的颠覆与英雄之梦的幻灭
17
作者 刘秀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8-109,共2页
无论是在小说还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陈宫留给世人的是一个虔诚的殉道者形象,其“忠义之气,凛然千古”。但是打开《三国演义》的母本《三国志》以及与它相关的一些史料,如《后汉书》、《三国志集解》、《资治通鉴》,我们发现历史上... 无论是在小说还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陈宫留给世人的是一个虔诚的殉道者形象,其“忠义之气,凛然千古”。但是打开《三国演义》的母本《三国志》以及与它相关的一些史料,如《后汉书》、《三国志集解》、《资治通鉴》,我们发现历史上的陈宫与小说、影视剧所描绘的陈宫大相径庭。从谋士到“英雄”再到烈士,陈宫一路上走得很累,也很苦涩。然一切不过缘于英雄情结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宫 谋士 烈士 英雄情结
下载PDF
多策并举育“谋士”
18
作者 陶从龙 路军 《政工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9-29,共1页
不久前,笔者就旅、团机关组工干部出谋划策、协助党委首长决策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思“谋”。有的对本职岗位的职责不熟,对如何给当好“智囊”和“外脑”认识不清,摆位不正:... 不久前,笔者就旅、团机关组工干部出谋划策、协助党委首长决策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思“谋”。有的对本职岗位的职责不熟,对如何给当好“智囊”和“外脑”认识不清,摆位不正:有的对分管工作提不出具体落实的办法,尤其是对如何指导基层拿不出可供操作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谋士 出谋划策 组工干部 专项调查 本职岗位 机关 首长 党委
下载PDF
论《史记》中的谋士形象
19
作者 李建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99-100,共2页
谋士这一群体在《史记》一书中占有重要篇幅,但近代学者对其研究明显滞后。通过对谋士的人生轨迹、人生追求与才能的探讨,可以见出司马迁对谋士的态度。
关键词 《史记》 谋士 人生轨迹 人生追求 才能 态度
下载PDF
三国时期门第出身对谋士政治命运的影响——以杨修、郭嘉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淳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5-68,共4页
谋士,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文人阶层,自来佳话不少,其他们的命运有许多值得探究之处。近年来对谋士们行为的分析和论述已有很多,但很少从谋士的门第出身这一角度分析。三国时期的杨修和郭嘉的出身存在差异,他们行为、境遇与结局的... 谋士,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文人阶层,自来佳话不少,其他们的命运有许多值得探究之处。近年来对谋士们行为的分析和论述已有很多,但很少从谋士的门第出身这一角度分析。三国时期的杨修和郭嘉的出身存在差异,他们行为、境遇与结局的不同与之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谋士 杨修 郭嘉 门弟出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