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赵抃与范镇之争——仁宗朝台、谏关系个案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白效咏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61-64,共4页
-
文摘
仁宗朝殿中侍御史赵与知谏院范镇因对于弹劾宰相陈执中杀婢一事的主张不同,引发一场激烈的争论。本文对这一争论进行了深入的考查,并对其中反映出来的台、谏关系、台谏风气做了初步的探讨和剖析。
-
关键词
赵抃
范镇
台、谏关系
-
Keywords
Zhao Bian
Fan Zhen
relationships of remonstration with monarch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试论北宋时期的“台谏合一”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明华
-
出处
《许昌师专学报》
1998年第3期64-66,共3页
-
文摘
北宋是我国封建社会官僚队伍最为庞杂、也最为腐化的一个朝代,为加强对整个官僚队伍的有效监督,北宋统治者试图通过加强台谏官员队伍,允许台谏职能、行事方式的互用,以确保政令通行,下情上达,由此也产生了台谏集团利益的一致性。这三种合力所形成的“台谏合一”的特有现象在影响北宋政治生活的重大事件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开明清时期台谏彻底合一之先河,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也正是从台谏职能对象合一、行事方式合一。
-
关键词
台谏制度
北实
"台谏合一"
监察制度
台谏监察对象
-
分类号
D691.4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从陈善同奏折看其爱国思想
- 3
-
-
作者
刘保金
-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43-47,共5页
-
文摘
陈善同,河南省信阳县五里店人,清末宣统年间侍御史,民国时期曾出任河南省长。他在谏台期间,屡上奏折,皆以要求恢复民族独立、振兴中华为出发点,处处表现了陈善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思想。 列宁曾以“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的教导,谆谆昭告我们。一切具有这种感情的人都是爱国者。一切爱国者,不论来自国内哪个民族、哪个阶级,也不问其社会地位高低及何种思想信仰,他们都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先进人物,受到人民的尊崇与怀念。陈善同就是这许多先进分子中的一员。他奏折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爱国思想,计有如下几个方面:
-
关键词
陈善
思想信仰
侍御
信阳县
谏台
五里店
急足
先天下之忧而忧
军实
以言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皇权再论
被引量:26
- 4
-
-
作者
王瑞来
-
机构
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5,共23页
-
文摘
通过以士大夫政治形成的宋代为基点,透过大量史料,分别从思想史与政治史的视角对中国历史上的皇权进行了历时性的考察。在思想史视野内的考察,主要阐述了王朝政治的参与者士大夫的皇权观与君主的自律意识。"君"或"君主",在先秦的指归为诸侯国君,自秦始皇开始则专指皇帝。然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形成后的士大夫,则有意无视了这种不同,在儒学国教化以及理学的社会普遍化的强势背景下,大量发掘先秦政治言说中对君主限制的内容,作为限制君主制政体下绝对君权的理论武器。"君德成就责经筵",通过对皇子和皇帝进行的为君之道的正常制度化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士大夫的皇权观到君主的自律意识,成功地完成了理论位移。让多数君主在为君之道的框架内,难越雷池一步。在政治史视野内的考察,主要考察了在实际政治运作中的君臣关系。在君臣互相依存合作的前提下,历代士大夫为了防止名义上绝对君权的暴走脱轨,苦心积虑,对皇权实施了种种规范,本文归纳形容为"天"、"道"、"法"三个紧箍咒和"不文律"、"公议"、"留名的青史"三堵墙。本文还通过具体的政治实态揭示出,谏官、御史在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完成天子法官的使命,却基本沦为政治集团的鹰犬。笔者视派系政治是理解中国政治史的一把钥匙。具体的考察显示,中国历史上的皇权经历了一个由人格化向非人格化转化的过程。尽管皇权在各个历史时期、甚至在同一王朝的不同时期消长都有不同,但实质性皇权由于政治制度的日臻完备等因素,发挥作用的余地愈来愈小,而显示权威的象征性因素却愈来愈大。
-
关键词
皇权
自律
相互制约
派系政治
台谏
-
Keywords
imperial power
self - discipline
mutual restraint
factional politics
Taijian (台谏)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