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谐声字的成因看复声母说
1
作者 孙书杰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13期60-61,共2页
从异读、方音、音近假借和类推造字等方面简要分析了特殊谐声的成因,证明特殊谐声并非由复声母的分化所致,利用特殊谐声证明上古汉语具有复声母的观点不可信。
关键词 谐声系列 谐声层次 异读 假借 类推造字
下载PDF
《广韵》从“甫”得声的语音关系研究
2
作者 林慧彬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文章以《广韵》中从“甫”得声的谐声字为主要材料,结合上古和中古的声韵地位分析,总结该谐声系列从上古到中古的语音演变情况,并运用比较法和材料分析法,揭示该谐声系列的语音演变及发展规律,为深入进行谐声系统的语音演变研究提供可... 文章以《广韵》中从“甫”得声的谐声字为主要材料,结合上古和中古的声韵地位分析,总结该谐声系列从上古到中古的语音演变情况,并运用比较法和材料分析法,揭示该谐声系列的语音演变及发展规律,为深入进行谐声系统的语音演变研究提供可资参考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谐声系列 语音演变
下载PDF
上古收-p、-m诸部 被引量:2
3
作者 潘悟云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12,共12页
(一)上古韵类按其韵尾可分为三大类。其中鱼、支、之、幽、侯、宵六部以及对应的阳、入声(—η、—k),王力先生(1982)称之为甲类。这一类出现于《诗韵》韵脚的例字最多,合韵的情况也比较少,所以很容易根据文献资料划出韵部之间的界限。... (一)上古韵类按其韵尾可分为三大类。其中鱼、支、之、幽、侯、宵六部以及对应的阳、入声(—η、—k),王力先生(1982)称之为甲类。这一类出现于《诗韵》韵脚的例字最多,合韵的情况也比较少,所以很容易根据文献资料划出韵部之间的界限。歌、微、脂及对应的阳、入声(—n、—t)王力先生(1982)称之为乙类,《诗经》的韵脚例子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部 韵字 合韵 谐声系列 纯四等韵 王力先生 小雅 源词 重纽 伐檀
下载PDF
喻四的上古来源及其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
4
作者 陈鸿儒 《龙岩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91-102,共12页
陈澧《切韵考》指出,传统所谓守温三十六母中的喻母在《切韵》中分为以余馀予夷以羊弋翼与营移悦等十二个字为切上字和以于羽雨云雲王韦永有远荣为洧筠等十四字为切上字的两类。在唐宋等韵图中,前一类一般放在喻母四等的格子里,后人就... 陈澧《切韵考》指出,传统所谓守温三十六母中的喻母在《切韵》中分为以余馀予夷以羊弋翼与营移悦等十二个字为切上字和以于羽雨云雲王韦永有远荣为洧筠等十四字为切上字的两类。在唐宋等韵图中,前一类一般放在喻母四等的格子里,后人就习惯上称之为喻四。 喻四是个不易被认识的声母,从谐声、切语、异读等材料看,它与唇牙舌齿喉乃至半舌半齿都有关系。本文企图通过这些关系的分析,弄清喻四从什么来,如何向中古演变,并对它的复杂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上字 切韵考 谐声系列 《切韵》 切语 等韵图 半舌半齿 《广韵》 守温 王韦
下载PDF
"㼱""氄""■""■"等字读音考辨——以谐声类型为中心
5
作者 李豪 《汉语史学报》 2023年第1期58-66,共9页
古书中"■""氄""■""■"等字都有几个异读,可是如果从谐声类型去分析,有些读音并不符合规律.本文通过排比这几个字所在的谐声系列,归纳出其谐声类型,以此对这几个字的读音进行考辨,并尝试厘清... 古书中"■""氄""■""■"等字都有几个异读,可是如果从谐声类型去分析,有些读音并不符合规律.本文通过排比这几个字所在的谐声系列,归纳出其谐声类型,以此对这几个字的读音进行考辨,并尝试厘清其中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音 谐声系列 谐声类型
原文传递
从喉唇通转看上古汉语Kw->P-音变
6
作者 李琴 《汉字文化》 2016年第6期53-57,共5页
一、喉唇通转现象 中古声母,根据发音部位可分为唇齿舌牙喉五类。相同发音部位的声母之间一般会发生谐声现象。一个谐声系列,声母"假如不是完全相同(通常皆然),则大多数也是同部位的音"(高本汉1972)。据此高本汉(1923)、董同龢... 一、喉唇通转现象 中古声母,根据发音部位可分为唇齿舌牙喉五类。相同发音部位的声母之间一般会发生谐声现象。一个谐声系列,声母"假如不是完全相同(通常皆然),则大多数也是同部位的音"(高本汉1972)。据此高本汉(1923)、董同龢(1948)、陆志韦(1947)归纳出若干上古声母谐声原则,至李方桂(1980)则精简为两条:"上古相同发音部位的塞音互谐;上古舌尖塞擦音或擦音互谐,不跟舌尖塞音互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转 KW 上古汉语 高本汉 发音部位 谐声系列 李方桂 舌齿音 董同龢 原始印欧语
原文传递
《说文》中应有两个“去”字说——上古“去”字-b尾说质疑 被引量:5
7
作者 冯蒸 《汉字文化》 CSSCI 1991年第2期9-14,共6页
裘锡圭师在《谈谈古文字资料对古汉语研究的重要性》(载《中国语文》1979年第6期)一文中曾深入讨论到古文字对上古音研究的意义。他举出《说文》中从“去”得声字的情况作例,指出去字的谐声字有的是鱼部,有的是葉部,对此传统说法颇难解... 裘锡圭师在《谈谈古文字资料对古汉语研究的重要性》(载《中国语文》1979年第6期)一文中曾深入讨论到古文字对上古音研究的意义。他举出《说文》中从“去”得声字的情况作例,指出去字的谐声字有的是鱼部,有的是葉部,对此传统说法颇难解释,但从古文字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则非常简单,原来根本就是两个字。一个是来去的“去”字,另一个是“盍”字的初文,圆满地解决了上古“去”字的谐声问题。 由于下文要多次提及裘师上述看法的有关论据,为了便于阅读和称引,现把该段原文转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音研究 《中国语文》 初文 古汉语研究 谐声系列 大徐 裘锡圭 省声 甲文 通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