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说文》谐声系统看上古等第在谐声中的作用
1
作者 孟跃龙 《励耘语言学刊》 2023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不少学者认为等第或者介音对谐声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在进行上古音系统构拟时,以往的做法常常是把一个字在中古韵书中的等第直接倒推给上古,我们认为上述观点和做法值得商榷。本文通过对《说文》谐声系统的等第进行多角度分析,提出等第... 不少学者认为等第或者介音对谐声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在进行上古音系统构拟时,以往的做法常常是把一个字在中古韵书中的等第直接倒推给上古,我们认为上述观点和做法值得商榷。本文通过对《说文》谐声系统的等第进行多角度分析,提出等第对谐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古的等第与上古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音 谐声系统 等第 《说文解字》
下载PDF
《广韵》“末、未”谐声系统及其间九对“双胞胎”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重瑜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5-100,共6页
《广韵》里,“末、未”两个不同的谐声系统有9对字形与字义都相近的字,语音上都是去入二读之差,而在北京音系里的读音虽然都是去声,但却有[+/-韵尾] 的对比;即中古音里是去声的字有韵尾,是入声的字没有韵尾。这种情况与同一系统... 《广韵》里,“末、未”两个不同的谐声系统有9对字形与字义都相近的字,语音上都是去入二读之差,而在北京音系里的读音虽然都是去声,但却有[+/-韵尾] 的对比;即中古音里是去声的字有韵尾,是入声的字没有韵尾。这种情况与同一系统内有去声与入声两类字以及同时有去入二读的字的情况完全吻合。两个系统里不可能有9 对字形与字义都如此接近的字;就如两个家庭里不可能有9对看似双胞胎的孩子。可见“末/未”原本就是同一个谐声系统,在中古音之时,内部有9个字刚刚从入声迈进去声,所以有二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谐声系统 “末” “未”
下载PDF
从汉字的谐声系统看喉牙声转——兼评“上古音晓匣归见溪群”说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声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本文论证喉音是人类的原始音,认为李新魁先生上古没有喉音的观点不能成立。从汉字谐声系统论证喉牙声转这一音理,对李文所谓喉牙“合一”、“不分”、“音值相同”、“魏晋以后喉音自牙音分化而出”的观点进行分析评述。
关键词 谐声系统 喉牙声转
下载PDF
《说文》谐声系统的古音学价值与清代谐声古韵学著作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国华 《汉字文化》 2013年第1期48-52,共5页
《说文解字》作者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据《后汉书·儒林传》中记载,许慎初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汶长。其间曾为太尉南阁祭酒。后去官,卒于家。许慎博通经籍,撰有《五经异义》、《史记注》和《淮... 《说文解字》作者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据《后汉书·儒林传》中记载,许慎初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汶长。其间曾为太尉南阁祭酒。后去官,卒于家。许慎博通经籍,撰有《五经异义》、《史记注》和《淮南子注》,均亡佚。传于今的只有《说文解字》这部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声系统 《说文》 著作 古音学 《说文解字》 古韵 清代 价值
原文传递
论汉语上古声母研究中的考古派与审音派——兼论运用谐声系统研究上古声母特别是复声母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0
5
作者 冯蒸 《汉字文化》 CSSCI 1998年第2期17-30,共14页
论汉语上古声母研究中的考古派与审音派——兼论运用谐声系统研究上古声母特别是复声母的几个问题冯蒸从汉语音韵学史的角度看,目前对汉语上古声母系统的研究,从材料的运用到解释,明显呈现出两种模式,我们把这两种模式分称为考古派... 论汉语上古声母研究中的考古派与审音派——兼论运用谐声系统研究上古声母特别是复声母的几个问题冯蒸从汉语音韵学史的角度看,目前对汉语上古声母系统的研究,从材料的运用到解释,明显呈现出两种模式,我们把这两种模式分称为考古派和审音派。我们认为,在上古声母的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声母 审音派 谐声系统 谐声 复声母 声母系统 高本汉 上古音 考古 上古汉语
原文传递
浅析微部谐声偏旁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瑞敏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8-79,共2页
依照王力归纳的上古韵部微部常用字为材料,参照沈兼士《广韵声系》中的谐声系统,探析和总结出微部字的谐声偏旁,对上古韵部谐声偏旁的研究有助于还原古韵的全貌,对古韵研究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 微部 谐声系统 上古韵部
下载PDF
沈兼士《广韵声系》谐声系统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喬秋穎 史晶璐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12年第1期214-233,共20页
沈兼士《广韵声系》对《广韵》谐声字作了系统性的整理和安排。书中'见'类'古'系字的各级谐声系统中主谐字之间、各级子系统中主谐字与被谐字之间中古声韵关系明显,上古声韵关系更为密切,其他各系字内部的音读关系亦有... 沈兼士《广韵声系》对《广韵》谐声字作了系统性的整理和安排。书中'见'类'古'系字的各级谐声系统中主谐字之间、各级子系统中主谐字与被谐字之间中古声韵关系明显,上古声韵关系更为密切,其他各系字内部的音读关系亦有规律可偱。沈著对从声韵上认识汉字谐声系统,进一步推进上古韵部和声纽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兼士 《广韵声系》 谐声系统 古音研究
原文传递
对《跟见系字谐声的照三系字》一文的几点意见 被引量:1
8
作者 谢纪锋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73-76,87,共5页
关键词 同源词 “其” “之” 谐声系统 谐声 上古汉语 发音部位 闽语 《广韵》 闽南方言
下载PDF
形声系统与信息论初探
9
作者 孟广道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5年第1期38-44,共7页
根据一切事物无不产生着相应的信息这一观点,本文拟将信息论引入形声系统,试作有关初步探讨。一、形声字的信息系统信息论的创始者申农对通信系统所概括的一般模型是①: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消信↑信+ 消息号噪声号噪... 根据一切事物无不产生着相应的信息这一观点,本文拟将信息论引入形声系统,试作有关初步探讨。一、形声字的信息系统信息论的创始者申农对通信系统所概括的一般模型是①: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消信↑信+ 消息号噪声号噪息声此模型更可推广于非通信系统,即泛称信息系统。这里就形声字的信息系统,结合如上模型试作简析于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谐声系统 信息论 信息系统 通信系统 构件 信息观念 形声兼会意 表义 遗传信息
下载PDF
“谐声同部说”评议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之川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S2期80-85,共6页
古音学发展到清代,步入了群星灿烂的极盛时期,名家辈出,硕果累累,不仅为传统的汉语语言学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就是在中国文化学术史上,也放射出了绚丽夺目的光彩.昆山顾炎武肇其端,粗分古音为十部,力辟榛芜,启牖功高;婺源江慎修振其绪... 古音学发展到清代,步入了群星灿烂的极盛时期,名家辈出,硕果累累,不仅为传统的汉语语言学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就是在中国文化学术史上,也放射出了绚丽夺目的光彩.昆山顾炎武肇其端,粗分古音为十部,力辟榛芜,启牖功高;婺源江慎修振其绪,进一步分古韵为十三部.步其踵武,擘析加密.其后段玉裁、孔广森、戴东原、王念孙、江有诰、章太炎、黄季刚、王力、董同龢等,相沿迭续,承继有作,补苴罅漏,浸浸加详.至此,先秦古韵之部类分合,遂昭然若揭.其中尤以段玉裁氏,生逢乾嘉盛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段玉裁 古音学 说文解字注 语言学研究 谐声系统 顾炎武 汉语音韵学 上古韵部 发展演变
下载PDF
谐声与上古音断代研究
11
作者 陈鸿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03-204,共2页
一、谐声与上古韵、上古声类古韵本诸谐声。宋徐葳《韵补·序》、明陈第《毛诗古音考·自序》中已经有了思想的萌芽。但真正系统考察《说文解字》的谐声系统,创立通则,以佐证周秦韵文之押韵的,应是清代的段玉裁。《六书音均表一... 一、谐声与上古韵、上古声类古韵本诸谐声。宋徐葳《韵补·序》、明陈第《毛诗古音考·自序》中已经有了思想的萌芽。但真正系统考察《说文解字》的谐声系统,创立通则,以佐证周秦韵文之押韵的,应是清代的段玉裁。《六书音均表一·古谐声说》:"一声可谐万字,万字而必同部。同声必同部。明乎此而部分音变平入之相配。四声之今古不同。皆可得矣。"《六书音均表二·古十七部谐声表》:"谐声之字,半主义、半主声。凡字书以义为经,而声纬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音系 断代研究 说文解字 谐声 上古声类 段玉裁 谐声系统 战国文字 甲骨文 上古韵
下载PDF
释“”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蓬生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0-71,共2页
释“■”孟蓬生过去被人们释为“”的金文字形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毫不相干的字:一个是“”(下以A代之),象兽形而于颈部着一横画①;一个是“”,从八,从亥(?)。这两个字的构形明显不同。在金文中亦未见相同的辞例。前人将此二形... 释“■”孟蓬生过去被人们释为“”的金文字形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毫不相干的字:一个是“”(下以A代之),象兽形而于颈部着一横画①;一个是“”,从八,从亥(?)。这两个字的构形明显不同。在金文中亦未见相同的辞例。前人将此二形认同,并进而将此二形与小篆“”字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金文编》 古文字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颈部 夙夜 “不” 《经典释文》 谐声系统 “一”
下载PDF
《广韵声系》和沈兼士的“右文”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秋颖 史晶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1-55,共5页
沈兼士重视文字的形、音、义的关系,提出了较为科学的右文观点。他明确了"声符"与"右文"的区别与联系,突破了前人"右文"研究中的局限,扩大了同源词的系联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声训的主观随意性。《... 沈兼士重视文字的形、音、义的关系,提出了较为科学的右文观点。他明确了"声符"与"右文"的区别与联系,突破了前人"右文"研究中的局限,扩大了同源词的系联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声训的主观随意性。《广韵声系》在完整的谐声系统中布列了大量"同声母字",是实践沈氏"右文"观并将汉字形音义结合的典范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兼士 《广韵声系》 谐声系统 “右文” 音义关系
下载PDF
两种系联《广韵》反切下字的新方法——对陈澧系联法之补充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戴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244-248,共5页
陈澧《切韵考》一书在音韵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陈澧在书中首创"反切系联法",以考求《广韵》的声类和韵类。他的反切系联法基本上能把《广韵》大部分反切下字进行系联分类。但并非《广韵》所有的韵都四声相承,有时虽然... 陈澧《切韵考》一书在音韵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陈澧在书中首创"反切系联法",以考求《广韵》的声类和韵类。他的反切系联法基本上能把《广韵》大部分反切下字进行系联分类。但并非《广韵》所有的韵都四声相承,有时虽然可以根据四声相承法推断某韵分为几个韵类,但不能系联的个别反切下字具体该归入哪一类,却无法判断。另外,一个个系联《广韵》1190个反切下字,比较费时费力,有没有较之更简便省时的方法呢?"同音字组法"和"谐声系统法"这两种新方法可以克服陈澧系联法之不足,准确系联,简便省时,提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考》 《广韵》 系联法 同音字组法 谐声系统
下载PDF
汉字语源研究中的音韵问题
15
作者 王继如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12,共6页
汉字语源研究中的音韵问题[日本]藤堂明保著王继如译[说明]此文是日本藤堂明保《汉字语源辞典》(学灯社,1983年版)绪论的第Ⅲ部分。藤堂明保,日本著名汉学家,文学博士,教授,1985年2月26日逝世,享年69岁。他对... 汉字语源研究中的音韵问题[日本]藤堂明保著王继如译[说明]此文是日本藤堂明保《汉字语源辞典》(学灯社,1983年版)绪论的第Ⅲ部分。藤堂明保,日本著名汉学家,文学博士,教授,1985年2月26日逝世,享年69岁。他对汉语音韵及语源研究颇深,著作甚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本汉 介音 汉字 复声母 语源 音韵 家族 中古汉语 谐声系统 《诗经》
下载PDF
从临沂汉简、长沙帛书通假字再证古声十九纽 被引量:6
16
作者 时建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8-33,共6页
研究上古音的声类,向来依据的是谐声系统、声训、读若、异文、异切以及方言的读音等,很少使用地下出土的文字材料。建国以来,山东临沂银雀山和湖南长沙马王堆分别出土了一批竹简和帛书,这些竹书和帛书都是汉代前期埋于墓葬中的古写本,... 研究上古音的声类,向来依据的是谐声系统、声训、读若、异文、异切以及方言的读音等,很少使用地下出土的文字材料。建国以来,山东临沂银雀山和湖南长沙马王堆分别出土了一批竹简和帛书,这些竹书和帛书都是汉代前期埋于墓葬中的古写本,竹书写本如《管子》、《孙子兵法》、《晏子春秋》、《尉缭子》,帛书写本如《周易》、《老子》、《经法》、《纵横家书》等,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许多通假字。写本通假字跟传本通假字多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假字 帛书 三通 竹书 谐声系统 湖南长沙 方言 孙子兵法 晏子春秋 上古音
下载PDF
《秦汉帛书音系》概述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宝俊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本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考古界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湖南长沙马王堆、湖北云梦睡虎地相继发掘了三批秦汉之际的竹简和帛书。这些竹简和帛书中极其丰富的通假异文为研究上古汉语音韵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引起了音韵学界的重视。一九八○年周... 本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考古界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湖南长沙马王堆、湖北云梦睡虎地相继发掘了三批秦汉之际的竹简和帛书。这些竹简和帛书中极其丰富的通假异文为研究上古汉语音韵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引起了音韵学界的重视。一九八○年周祖谟先生宣读了论文《汉代竹书和帛书中的通假字与古音的考订》,首次以长沙马王堆的帛书和临沂银雀山的竹简中的通假字为材料,对其所反映的语音现象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一九八三年赵诚提交了题为《临沂汉简的通假字》的论文,对这些出土材料的分批研究进行了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 音系 通假字 语音现象 异文 复辅音声母 谐声系统 舌尖中 元音 声母系统
下载PDF
“服孳”考 被引量:7
18
作者 彭秀模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20-25,共6页
【正】 《宗钟周》铭文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实:“王肇遹相文武堇疆士.南国服孳,敢陷虐我土.王敦伐其至,戴伐厥都.
关键词 土家语 白虎 古代巴人 中古音 “复” 谐声系统 周钟 土家族 对音 溪州
下载PDF
论上古带r复辅音声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世禄 杨剑桥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5期102-108,共7页
一我们认为,上古汉语具有大量的复辅音声母,证据主要是汉语的谐声系统和汉藏系语言的比较;而在所有的复辅音声母中,由流音r跟其他辅音结合而成的组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同样可以从谐声系统和汉藏系语言的比较得到证明。例如谐声系统有... 一我们认为,上古汉语具有大量的复辅音声母,证据主要是汉语的谐声系统和汉藏系语言的比较;而在所有的复辅音声母中,由流音r跟其他辅音结合而成的组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同样可以从谐声系统和汉藏系语言的比较得到证明。例如谐声系统有以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辅音声母 上古汉语 谐声系统 上古音 汉藏系语言 单音节 元音 汉藏语言 谐声 来母
下载PDF
“古无轻唇音”之说不可信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健庵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99-104,共6页
“古无轻唇音”这一学说,是清代学者钱大昕首先明确提出来的。他的论断是:“凡轻唇之音,古皆读为重唇。”“六朝以后,重唇为轻唇。”①用这一学说来解释古字通假和谐声系统以及后来所谓“类隔切”,的确很方便。因此受到后来学者的赞许,... “古无轻唇音”这一学说,是清代学者钱大昕首先明确提出来的。他的论断是:“凡轻唇之音,古皆读为重唇。”“六朝以后,重唇为轻唇。”①用这一学说来解释古字通假和谐声系统以及后来所谓“类隔切”,的确很方便。因此受到后来学者的赞许,似乎已经成为定论。对这学说提出过一点小异议或修正性意见的是符定一。符氏认为“古有轻唇音”。可惜他最后又否定了自己的看法。钱氏认为轻唇音六朝以后才从重唇音分化出来;而符氏认为轻唇音虽已存在,但只是重唇音中的音位变体。就实质看,钱符两家学说是一致的,都认为轻唇音在古音声母系统中不是独立的音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唇音 轻重唇音 谐声系统 古字通假 声母系统 学说 语音系统 译音 古音 音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