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谐隐”的现代阐释:从《文心雕龙》到《诗论》
1
作者 姜小艳 《文教资料》 2023年第20期1-4,共4页
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肯定了“谐隐”的政治价值,赋予其讽喻教化、针砭时弊的社会功用,但囿于儒学观念的束缚,他对于这一文体本身的游戏娱乐功能是持否定态度的。在此基础上,朱光潜在《诗论》中则从文艺美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 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肯定了“谐隐”的政治价值,赋予其讽喻教化、针砭时弊的社会功用,但囿于儒学观念的束缚,他对于这一文体本身的游戏娱乐功能是持否定态度的。在此基础上,朱光潜在《诗论》中则从文艺美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关注“谐隐”的娱乐性质与审美价值,一方面将“谐隐”的理论发展打上了现代文学的烙印,摆脱了前人的窠臼;另一方面又为诗学理论的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纵观“谐隐”理论,起源于先秦,发展至南北朝时刘勰将其理论化,再到近现代时朱光潜对其进行现代阐释,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学观念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差异,而且也为传统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隐 诗论 现代转向 文艺美学
下载PDF
明代侍妾涉夫诗文观照(二):正室欺压·与夫谐隐·绝命悼亡
2
作者 骆新泉 王佩瑶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2-37,共6页
明代侍妾创作了为数不少的涉夫诗文,其中部分作品反映了受欺正室的悲伤、与夫谐隐的希冀和绝命悼亡的悲叹。正室的欺压使她们无以反抗,有口难言;与夫谐隐是在丈夫仕途偃蹇或是随宦偏远之地时内心的外显;绝命诗是在受到正室欺压陷入绝望... 明代侍妾创作了为数不少的涉夫诗文,其中部分作品反映了受欺正室的悲伤、与夫谐隐的希冀和绝命悼亡的悲叹。正室的欺压使她们无以反抗,有口难言;与夫谐隐是在丈夫仕途偃蹇或是随宦偏远之地时内心的外显;绝命诗是在受到正室欺压陷入绝望而采取极端行为的记录,悼亡诗则是作为未亡人而创作的追悼亡夫的悲苦之作。这些作品皆源自明代侍妾的亲身经历,字字发自肺腑,首首感人至深,为今人解读明代夫妾婚姻生活和家庭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侍妾 涉夫诗文 正室欺压 与夫谐隐 绝命悼亡
下载PDF
刘勰《文心雕龙》“谐隐”与“小说”文体属性辨说
3
作者 孔德明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78-88,共11页
有学者以《文心雕龙》中“谐隐”与“小说”存在密切关联来审视刘勰的小说观念,主要依据刘勰所说“然文辞之有谐隐,譬九流之有小说”“至魏文因俳说以著笑书”二语。其实,谐隐是一种结构比较整饬的有韵文辞,而小说还算不得是一种文体;... 有学者以《文心雕龙》中“谐隐”与“小说”存在密切关联来审视刘勰的小说观念,主要依据刘勰所说“然文辞之有谐隐,譬九流之有小说”“至魏文因俳说以著笑书”二语。其实,谐隐是一种结构比较整饬的有韵文辞,而小说还算不得是一种文体;谐隐多创作于庙堂之上和文人之手,而小说多出于街谈巷语与道听途说。在文献分类上,谐隐于《汉志》入诗赋略杂赋类,于《隋志》入集部总集类,文学性较强;小说于《汉志》入诸子略小说家类,于《隋志》入子部小说类。俳说属于谐隐,俳优小说是类似赋体文学的一种谐隐文辞。因俳说而造的《笑书》,不是形式上的拟作,而是悦怿性的相通。但悦怿性的相通并不能作为谐隐与小说密切关联的依据,尽管悦怿性是谐隐和《笑林》类小说共同具有的特性。因为《笑林》入《隋志》小说类的依据并不是因为其具有悦怿性,而依然是依据其所记笑话故事来源于街谈巷语的缘故。因此,以悦怿性作为谐隐与小说关联的凭借是不可靠的,即谐隐与小说在汉魏六朝时期还不存在文体性质上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谐隐 小说 俳优小说 文体
下载PDF
刘勰谐隐论与通俗文艺的美育意义
4
作者 胡海 杨玉婵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64-71,共8页
《文心雕龙·谐隐》篇所论谐辞隐语不仅是文字形态,还是口头形态或综艺表演形态,对应于今天的通俗文艺。该篇提出了一个可以发挥、应该发挥、以及如何发挥通俗文艺美育价值的课题。刘勰秉承儒家诗教与礼教结合、德育与美育相辅的宗... 《文心雕龙·谐隐》篇所论谐辞隐语不仅是文字形态,还是口头形态或综艺表演形态,对应于今天的通俗文艺。该篇提出了一个可以发挥、应该发挥、以及如何发挥通俗文艺美育价值的课题。刘勰秉承儒家诗教与礼教结合、德育与美育相辅的宗旨,以宗经六义看待一切文体,指出谐隐之主流由经典开启,是有趣、有益、有用的通俗文艺;作者和受众的低俗趣味则使通俗文艺从内容到表达方式都不合雅正标准,故其末流是迎合人们低俗趣味的游戏文字。刘勰看到通俗文艺的广泛影响,故强调谐隐结合,寓教于乐,让讽谏教化主旨及各种思想道理以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开来,让培育健全人格和文明新风同时成为作家和批评家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谐隐 通俗文艺 美育
下载PDF
明代古诗选本中的“谐隐”与博雅思潮
5
作者 岳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104-109,共6页
明代古诗选本中箴铭、谣谚等谐隐类话语的大量收录,一方面是承继刘勰《文心雕龙》的文体分类观念和多元融合的价值取向,直接的影响则来自杨慎《风雅逸篇》《古今风谣》和《古今谚》等,及其所代表的宗经、复古、博雅的学术风气。明末,这... 明代古诗选本中箴铭、谣谚等谐隐类话语的大量收录,一方面是承继刘勰《文心雕龙》的文体分类观念和多元融合的价值取向,直接的影响则来自杨慎《风雅逸篇》《古今风谣》和《古今谚》等,及其所代表的宗经、复古、博雅的学术风气。明末,这股风气又与"独抒性灵"、好奇尚异的性灵思潮合流,在箴言体小品的创作与《古诗归》的评选中都呈现出博雅嗜古又独标心解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隐 复古 博雅 选本 宗经
下载PDF
论杜诗中的谐隐
6
作者 殷满堂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6-29,共4页
杜诗既有沉郁顿挫的一面,又有诙谐风趣的一面,而历代杜诗研究者探讨其沉郁顿挫者多,研究其诙谐幽默者少;即使有人讨论杜诗中的诙谐,也仅停留于谐趣层面。以中国古典诗学中的谐隐这一概念观照杜诗,可见出杜诗谐隐风格的三大特点:于歌笑... 杜诗既有沉郁顿挫的一面,又有诙谐风趣的一面,而历代杜诗研究者探讨其沉郁顿挫者多,研究其诙谐幽默者少;即使有人讨论杜诗中的诙谐,也仅停留于谐趣层面。以中国古典诗学中的谐隐这一概念观照杜诗,可见出杜诗谐隐风格的三大特点:于歌笑中见哭泣,于戏谑中见讽谕,于风趣中见真性。歌笑、戏谑、风趣者为谐,哭泣、讽谕、真性者为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诗歌 谐隐
下载PDF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谐隐情结
7
作者 陈才训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91-95,共5页
蒲松龄具有强烈的谐隐情结,这从《聊斋志异》中即可看出。《聊斋志异》通过以下手法来酝酿其谐隐趣味:戏拟经典与公文、谐音双关、背谬性对比、夸饰、戏用典故、矛盾法、夫妻间闺中隐语、人物命名、析字法及作者把自己和朋友写入小说等... 蒲松龄具有强烈的谐隐情结,这从《聊斋志异》中即可看出。《聊斋志异》通过以下手法来酝酿其谐隐趣味:戏拟经典与公文、谐音双关、背谬性对比、夸饰、戏用典故、矛盾法、夫妻间闺中隐语、人物命名、析字法及作者把自己和朋友写入小说等。《聊斋志异》之所以具有浓厚的谐隐色彩,一是因为蒲松龄继承了唐代传奇的谐隐传统,二是因为他本人具有追求谐隐趣味的内在审美趋向。同时,寓教于乐的创作意识及民间文化对他的浸染也不能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谐隐情结 聊斋志异
下载PDF
浅论《文心雕龙·谐隐》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绪星 《皖西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3-95,共3页
《文心雕龙.谐隐》篇是《文心雕龙》文体论论有韵之文的最后一篇,刘勰以专篇的形式给予了谐辞、隐语应有的地位。在谐隐之风颇为盛行的魏晋南北朝,刘勰在注意并认同它们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并分析了谐辞与隐语这两种文体。由此,我们可以... 《文心雕龙.谐隐》篇是《文心雕龙》文体论论有韵之文的最后一篇,刘勰以专篇的形式给予了谐辞、隐语应有的地位。在谐隐之风颇为盛行的魏晋南北朝,刘勰在注意并认同它们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并分析了谐辞与隐语这两种文体。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刘勰对民间文学持有的态度,这关涉到《谐隐》篇的意义问题,从而也从客观上突显出《谐隐》篇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谐隐 谐辞 隐语 民间文学
下载PDF
谐隐浅论 被引量:1
9
作者 侯琼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8-10,共3页
"谐隐"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他以专篇的形式对"谐隐"进行了论述。本篇从刘勰的"谐隐"观出发,探讨"谐隐"作为一种有韵之文和作为一种创作手法的不同表现特征,认为对其功能性... "谐隐"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他以专篇的形式对"谐隐"进行了论述。本篇从刘勰的"谐隐"观出发,探讨"谐隐"作为一种有韵之文和作为一种创作手法的不同表现特征,认为对其功能性和艺术性要同样重视,不可偏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隐 文体 表现手法 功能艺术
下载PDF
《聊斋志异》的姓名谐隐艺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学忠 《蒲松龄研究》 1992年第1期61-68,共8页
所谓谐隐,是指诙谐之辞和隐匿之语,这原本是古代民间的口头语言艺术,后来竟成为古代的两种文体。先秦的经传中不仅有所记载,汉至六朝文人创作辞赋诗文时也常常使用之,六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已作了专章论述。晋唐时期,在笔记故事或小... 所谓谐隐,是指诙谐之辞和隐匿之语,这原本是古代民间的口头语言艺术,后来竟成为古代的两种文体。先秦的经传中不仅有所记载,汉至六朝文人创作辞赋诗文时也常常使用之,六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已作了专章论述。晋唐时期,在笔记故事或小说中又逐渐把谐隐作为两种艺术手段,其中“谐”不仅仅指诙谐之辞,也包括了谐音之辞。这种情况在晋唐以后的各类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隐 聊斋志异 六朝文 唐时期 冯生 但明伦 霍女 评点家 秋练 传中
下载PDF
刘勰对小说的认识和态度——读《文心雕龙·辨骚、诸子、谐隐》篇 被引量:1
11
作者 绽玉霞 李歌平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80-83,共4页
《文心雕龙》一书是我国齐、梁以前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者;也是齐、梁以前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集大成者。它批判地吸取了魏晋以来象《典论·论文》,《文赋》,《文章流别论》等有关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专篇和专门论述,也批判地吸收了从... 《文心雕龙》一书是我国齐、梁以前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者;也是齐、梁以前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集大成者。它批判地吸取了魏晋以来象《典论·论文》,《文赋》,《文章流别论》等有关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专篇和专门论述,也批判地吸收了从《易经》,《易经》以来的一些哲学著作和思想家对文学理论的看法和观点,从而成为一部划时代的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专著。但以往研究小说理论的人却往往对它未曾论及小说而深觉遗憾。虽则《文心雕龙》这部巨著对当时业已十分盛行的小说这种文体只字未提,但从《辨骚》、《诸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隐 《典论·论文》 文学理论 《文赋》 文学创作 文章流别论 神话传说 哲学著作 创作状况 《淮南子》
下载PDF
唐人精怪小说中的谐隐艺术
12
作者 陈玲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83-86,共4页
唐人精怪小说中精怪幻化成的人形以及人世界以其非理性的构思、谐隐的艺术手法,将读者引入某种独特的情感世界,从而重新获得了对人类以及存在的世界的省视与思考,并感到一种奇特的愉悦满足。在唐人精怪小说文本里,精怪原形往往是通常性... 唐人精怪小说中精怪幻化成的人形以及人世界以其非理性的构思、谐隐的艺术手法,将读者引入某种独特的情感世界,从而重新获得了对人类以及存在的世界的省视与思考,并感到一种奇特的愉悦满足。在唐人精怪小说文本里,精怪原形往往是通常性的物件,作者对其进行模拟描写甚至有意地表现精怪原形与幻化之物的荒诞背谬,形成独特的谐隐艺术,实际上表达了唐人情感的审美观以及文学创作的奇趣,并实现劝诫的文学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精怪小说 精怪 谐隐
下载PDF
建安谐隐文学初探
13
作者 龚斌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3期20-24,共5页
汉末因儒学衰微而引起的思想大解放,直接影响到文化领域内的一系列新变化,文学由此进入“自觉”的时代.建安谐隐文学的空前发展,鲜明地体现出文学走向独立的进程,为百花似锦的建安文坛增添了异样的芳香。建安谐隐文学的品种有俗赋、笑... 汉末因儒学衰微而引起的思想大解放,直接影响到文化领域内的一系列新变化,文学由此进入“自觉”的时代.建安谐隐文学的空前发展,鲜明地体现出文学走向独立的进程,为百花似锦的建安文坛增添了异样的芳香。建安谐隐文学的品种有俗赋、笑语、隐语、谜语,包括“杂以嘲戏”的散文.这些作品,或笔调诙谐,或语意隐约,有较浓郁的娱情色彩.本文拟对建安谐隐文学产生的时代原因、它的新特色及评价诸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隐 嘲戏 邯郸淳 鸿都门学 建安时期 边韶 士风 短人赋 薛综 高贵乡公
下载PDF
《文心雕龙·谐隐》研究综述
14
作者 郁薇薇 《戏剧之家》 2018年第4期155-156,159,共3页
《文心雕龙·谐隐》是《文心雕龙》中论"有韵之文"的最后一篇,刘勰以专篇的形式对"谐隐"这种独特风格的文学类别进行系统总结,肯定了其存在的价值。目前学界对《文心雕龙·谐隐》的研究,大致从四个角度展开... 《文心雕龙·谐隐》是《文心雕龙》中论"有韵之文"的最后一篇,刘勰以专篇的形式对"谐隐"这种独特风格的文学类别进行系统总结,肯定了其存在的价值。目前学界对《文心雕龙·谐隐》的研究,大致从四个角度展开,即《谐隐》篇文体论;刘勰的谐隐观;《谐隐》篇价值意义;《谐隐》篇辨疑考释。本文将众家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以期全方位把握《谐隐》篇所涉的相关内容,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参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谐隐 研究综述
下载PDF
谐隐视角下的《柳毅传》
15
作者 蔡堂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53-59,共7页
结合谐隐分析发现,《柳毅传》完成于唐德宗贞元中期,其作者不是“陇西李朝威”,而是东南地区的某文士。“安史之乱”以来,唐王朝政治混乱,时局动荡,德宗前期的君臣问题尤为突出,作者对李唐极为忧虑,极度失望,因此刻画了“洞庭含纳大直,... 结合谐隐分析发现,《柳毅传》完成于唐德宗贞元中期,其作者不是“陇西李朝威”,而是东南地区的某文士。“安史之乱”以来,唐王朝政治混乱,时局动荡,德宗前期的君臣问题尤为突出,作者对李唐极为忧虑,极度失望,因此刻画了“洞庭含纳大直,钱塘迅疾磊落”等形象,表达自己对“君明臣贤”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隐 柳毅传 李朝威 唐德宗 社会理想
下载PDF
从《文心雕龙·谐隐》看刘勰的幽默观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允龙 刘枫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91-95,共5页
《谐隐》是刘勰《文心雕龙》"有韵之文"的最后一篇,按"大一统幽默学"观点,"谐"、"隐"应该属于幽默的范畴,是幽默的两种表现方式。而这两种方式或文体是刘勰对幽默文学的理论提炼,此篇通过对&qu... 《谐隐》是刘勰《文心雕龙》"有韵之文"的最后一篇,按"大一统幽默学"观点,"谐"、"隐"应该属于幽默的范畴,是幽默的两种表现方式。而这两种方式或文体是刘勰对幽默文学的理论提炼,此篇通过对"谐"和"隐"两类文学样式的产生原因、历史演变、功能利弊等多方面论述,告诫世人"谐"、"隐"文辞,"会义适时,颇益讽诫。空戏滑稽,德音大坏",因而强调"谐"、"隐"的社会引导功能、政治效应和讽诫作用,这正是刘勰心中的幽默观,也是他作此篇的用意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谐隐 刘勰 幽默
原文传递
文心三隐——略论隐秀、谐隐、隐括之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黎晓莲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1年第10期63-64,共2页
无论是"隐秀"中"隐以复义为工"的"隐",还是"谐隐"中"遁辞以隐意"的"隐",还是"隐括词"中"索幽隐为诗赋"的"隐",强调的都是"文外之重旨... 无论是"隐秀"中"隐以复义为工"的"隐",还是"谐隐"中"遁辞以隐意"的"隐",还是"隐括词"中"索幽隐为诗赋"的"隐",强调的都是"文外之重旨",即隐藏在表面文字之后的意义。虽然他们所"隐"之"义"有所区别,但是"隐"之所以为"隐"的本义和内涵却不曾改变,都具有隐蔽、隐藏、隐讳、暗含、委婉、含蓄等特点,都是儒家含蓄深沉、温柔敦厚的文化品格的体现,也是刘勰"宗经"、"征圣"一贯追求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秀 谐隐 隐括
原文传递
试论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动态与动态人物的谐隐性动作隐语
18
作者 乔孝冬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6-171,共16页
中国古代小说谐隐性动作隐语作为非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可分为三类:一是迷人耳目,以式通情的微妙型动作隐语;二是以势示禅,禅机妙悟的禅语型动作隐语;三是以形作比,偏重心智的谜语型动作隐语。小说采用非语言表达叙事技法,彰显出文本深... 中国古代小说谐隐性动作隐语作为非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可分为三类:一是迷人耳目,以式通情的微妙型动作隐语;二是以势示禅,禅机妙悟的禅语型动作隐语;三是以形作比,偏重心智的谜语型动作隐语。小说采用非语言表达叙事技法,彰显出文本深隐的艺术魅力,反映出作品人物动态与动态人物特殊的审美内涵,对小说人物的塑造及其作品的理解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 隐语 谐隐 非言语表达 小说
原文传递
唐代精怪小说谐趣的发生动因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瑜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7-90,共4页
精怪属于民间信仰范畴,进入唐代小说的精怪形象不仅大大丰富了小说的叙事空间,其富有戏谑的精怪形象描绘同时还丰富了唐代小说的艺术表现。唐代精怪类小说作品产生谐趣的动因有二:一是叙述者在文学表现手法上的刻意选择,一是心理因素上... 精怪属于民间信仰范畴,进入唐代小说的精怪形象不仅大大丰富了小说的叙事空间,其富有戏谑的精怪形象描绘同时还丰富了唐代小说的艺术表现。唐代精怪类小说作品产生谐趣的动因有二:一是叙述者在文学表现手法上的刻意选择,一是心理因素上的双向认同。后世如《西游记》等作品,从唐代谐趣类精怪小说中撷取了一定灵感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小说 精怪形象 谐趣 谐隐
下载PDF
论南北朝幽默文学
20
作者 郑凯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55-61,共7页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幽默文学稳定发展的时期。当时的社会喜剧精神活跃 ,盛行着幽默戏谑风气。在讽刺黑暗现实的谐隐散文、诙谐诗和民间爱情诗创作等方面 ,都独具特色 。
关键词 南北朝时期 幽默文学 谐隐文学 创作热潮 中国古代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