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谐音修辞与汉民族语言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霞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93-97,共5页
谐音修辞从古至今就受到汉民族的喜爱,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汉语本身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更与汉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中心所在。
关键词
谐音修辞
汉民族
汉语
汉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静态书面语谐音修辞的认知参照机制研究
2
作者
周阳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12期120-123,共4页
基于认知参照点理论探讨静态书面语谐音修辞的认知机制,指出在谐音修辞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受到本体的激发而找到匹配谐体,并将其作为认知参照点达到对本体在特定语境中隐含意义的理解。研究表明不同的谐音类型存在不同的认知参照点模型。
关键词
认知参照点
机制
谐音修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谐音修辞与汉文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希光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6年第4期125-128,共4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谐音与汉文化亦然。它们相互影响,密切相关。谐音是汉民族文化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汉文化的语音结构和民族心理是谐音形成的基础。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谐音修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等效翻译理论与谐音修辞的可译性——析《阿丽思漫游奇境记》
4
作者
刘凌飞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10X期87-88,共2页
等效翻译理论以其对翻译标准独具特色的论断,在长期的探索加争议中不断发展。尽管已过黄金期,但"等效"原则其在解决主要、普遍的语言翻译问题时仍发挥着独特优势。谐音修辞作为一项特殊的语言表现手法,其可译性问题一直是人...
等效翻译理论以其对翻译标准独具特色的论断,在长期的探索加争议中不断发展。尽管已过黄金期,但"等效"原则其在解决主要、普遍的语言翻译问题时仍发挥着独特优势。谐音修辞作为一项特殊的语言表现手法,其可译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将结合等效翻译理论,通过分析《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谐音修辞的翻译,来具体探讨儿童文学作品中谐音修辞的可译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翻译
谐音修辞
可译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贾宝玉运用谐音修辞谈起
5
作者
徐逢春
《语文天地》
2003年第1期40-41,共2页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
关键词
贾宝玉
谐音修辞
运用
高中
语文
《林黛玉进贾府》
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谐音:从修辞到文化
被引量:
12
6
作者
李晋荃
王希杰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00-106,共7页
谐音:从修辞到文化李晋荃,王希杰一、引言日本学者加藤阿幸女士在她的专著《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性和音乐性》中分析了诗人徐志摩的一些独特的中译名,如:“翡冷翠”(Firenze)①,徐志摩把“斐”改为“翡”,可能想以翡翠的绿...
谐音:从修辞到文化李晋荃,王希杰一、引言日本学者加藤阿幸女士在她的专著《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性和音乐性》中分析了诗人徐志摩的一些独特的中译名,如:“翡冷翠”(Firenze)①,徐志摩把“斐”改为“翡”,可能想以翡翠的绿色光辉来赞美佛洛伦。因为据传说,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音
文化
谐音修辞
徐志摩诗歌
歇后语
修辞
学
物质价值
语言交际
汉语
谐音
修辞
研究
新词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字谜中的汉字修辞与谐音连用
7
作者
曹石珠
《湘南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4-66,共3页
字谜中的汉字修辞与谐音连用主要包括减笔与谐音连用、拆字与谐音连用和借助减笔的拆字与谐音连用等三种类型。汉字修辞与谐音连用的主要特点是:汉字修辞与谐音没有直接联系;谐音从另一个角度锁定谜底,既提示猜谜者,又增强了谜面的艺术...
字谜中的汉字修辞与谐音连用主要包括减笔与谐音连用、拆字与谐音连用和借助减笔的拆字与谐音连用等三种类型。汉字修辞与谐音连用的主要特点是:汉字修辞与谐音没有直接联系;谐音从另一个角度锁定谜底,既提示猜谜者,又增强了谜面的艺术性;与谐音连用的汉字修辞常常借助方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谜
汉字
修辞
与
谐音
连用
类型
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疫'起”谐音修辞当慎用
8
作者
杨光锷
胡倩
《语文学习》
2022年第6期75-75,共1页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疫’起”或“疫起”似乎成了流行热词,许多单位的文告、标语和各种媒体均有人使用。此“‘疫’起”或“疫起”谐音修辞用法“东施效颦”,流于形式,玩弄文字游戏“抢镜”,思想趣味单一浅薄,格调不高,与我们...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疫’起”或“疫起”似乎成了流行热词,许多单位的文告、标语和各种媒体均有人使用。此“‘疫’起”或“疫起”谐音修辞用法“东施效颦”,流于形式,玩弄文字游戏“抢镜”,思想趣味单一浅薄,格调不高,与我们推行的语言文字规范相悖,应当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规范
文字游戏
谐音修辞
东施效颦
慎用
流于形式
原文传递
谐音修辞浅谈
9
作者
徐逢春
《语文月刊》
2002年第3期15-15,共1页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这是人教版高四册语文课本《林黛...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这是人教版高四册语文课本《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说的话。其"两妙"之一,便是借"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音修辞
林黛玉进贾府
贾宝玉
语文课本
和
谐音
探春
人教版
谐音
双关法
西方
情态
原文传递
谐音中的语义重构现象分析
10
作者
高瑜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4期45-49,共5页
汉语凭借其“表意文字”、同音语素多等特点,在谐音词的产生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中对汉语谐音的运用屡见不鲜,相关研究也十分丰富,但谐音中的语义重构现象却很少被提及。该文从语义重构的修辞学分类、典型...
汉语凭借其“表意文字”、同音语素多等特点,在谐音词的产生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中对汉语谐音的运用屡见不鲜,相关研究也十分丰富,但谐音中的语义重构现象却很少被提及。该文从语义重构的修辞学分类、典型重构模式的变体和语用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分析不同谐音修辞引发的语义重构的特点,并试图建立不同因素影响下谐音承转类语义重构变体的归类模型。语义的重构以汉字不分词连写的特点为基础,通过改变语音连结的紧密程度实现对原语义的消解,最终结合句子内部或外部语境完成重构。这种形式容易模仿且具有能产性、娱乐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音修辞
谐音
双关
谐音
仿拟
谐音
承转
语义重构
语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文化的语音精灵——谐音
被引量:
12
11
作者
孟昭泉
《台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1-25,共5页
谐音,作为一种语音类聚,广泛存在于多种语言中。由于语音、社会、民族心理等因素,它在汉语中尤为充牣。谐音经过与汉文化的长期融合,逐渐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谐音修辞,并具有浓郁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地域性。
关键词
谐音修辞
汉文化
客观基础
特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通州方言中的谐音
12
作者
熊耀琪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88-90,共3页
浅谈通州方言中的谐音熊耀琪通州(即原南通县,下文中的“南通”均指现在的通州)方言中的谐音,既有它的地域特色,又有它的语音特点,同时,也体现了通州话的地方色彩。一、谐音修辞通州方言的谐音修辞主要是利用语音这个语言要素,...
浅谈通州方言中的谐音熊耀琪通州(即原南通县,下文中的“南通”均指现在的通州)方言中的谐音,既有它的地域特色,又有它的语音特点,同时,也体现了通州话的地方色彩。一、谐音修辞通州方言的谐音修辞主要是利用语音这个语言要素,通过选择词语,调整句式等,使语言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民间故事
通州
谐音修辞
语音
修辞
谐音
双关
《南通日报》
语言运用
宣传鼓动
幽默风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巧用谐音解困境
13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6年第3期10-10,共1页
巧用谐音解困境陈效忠我们在平时的交往中,常常会遇到有意或无意的戏谑调侃,甚至攻击中伤。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若缄口不答或事事回避,不但显得笨拙木讷,还会笑你小器无礼貌。最好的办法是针锋相对,给予回敬或反击,而用谐音修辞...
巧用谐音解困境陈效忠我们在平时的交往中,常常会遇到有意或无意的戏谑调侃,甚至攻击中伤。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若缄口不答或事事回避,不但显得笨拙木讷,还会笑你小器无礼貌。最好的办法是针锋相对,给予回敬或反击,而用谐音修辞进行回敬,则是最佳的选择。在这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音修辞
黄庭坚
巧用
女婿
处理各种矛盾
戏谑调侃
化腐朽为神奇
苍劲有力
无礼貌
最好的办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谜语语言中的谐音手法
14
作者
王洁
《语文月刊》
2000年第10期14-14,共1页
谜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也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谜语和修辞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谐音就是谜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谜面"父亲常在动脑筋"(打一外国地名)的谜底是"巴巴多斯",同语义上紧扣谜面的&...
谜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也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谜语和修辞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谐音就是谜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谜面"父亲常在动脑筋"(打一外国地名)的谜底是"巴巴多斯",同语义上紧扣谜面的"爸爸多思"谐音。从语言角度看,运用谐音修辞的谜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由谜面直接产生的副底(假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谜语
谐音修辞
外国地名
语言艺术
修辞
手法
中华民族
文化瑰宝
独具特色
语义内涵
中药名
原文传递
韩中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交际障碍
15
作者
孟柱亿
《孔子学院》
2012年第2期18-21,共4页
引言韩中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两国地理相邻,文化相近,人们到了对方的国家,常说没有出国的感觉,只是听到了语言或看到了文字才发现自己到了异国。学习汉语不只是要学习汉语的语言要素,还得学习汉语背后的文化。
关键词
汉语缩略语
指称
歇后语
专有名词
譬解语
俗语
独有名词
文化差异
中文
谐音修辞
语音面貌
蝙蝠
专名
高语境文化
韩语
韩国语
交际障碍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谐音修辞与汉民族语言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霞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93-97,共5页
文摘
谐音修辞从古至今就受到汉民族的喜爱,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汉语本身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更与汉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中心所在。
关键词
谐音修辞
汉民族
汉语
汉文化
Keywords
Homonym rhetoric
Chinese
Chinese language
Chinese culture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态书面语谐音修辞的认知参照机制研究
2
作者
周阳
机构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12期120-123,共4页
文摘
基于认知参照点理论探讨静态书面语谐音修辞的认知机制,指出在谐音修辞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受到本体的激发而找到匹配谐体,并将其作为认知参照点达到对本体在特定语境中隐含意义的理解。研究表明不同的谐音类型存在不同的认知参照点模型。
关键词
认知参照点
机制
谐音修辞
Keywords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mechanism
homophony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谐音修辞与汉文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希光
机构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出处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6年第4期125-128,共4页
文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谐音与汉文化亦然。它们相互影响,密切相关。谐音是汉民族文化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汉文化的语音结构和民族心理是谐音形成的基础。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谐音修辞
Keywords
language
culture
homonym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等效翻译理论与谐音修辞的可译性——析《阿丽思漫游奇境记》
4
作者
刘凌飞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10X期87-88,共2页
文摘
等效翻译理论以其对翻译标准独具特色的论断,在长期的探索加争议中不断发展。尽管已过黄金期,但"等效"原则其在解决主要、普遍的语言翻译问题时仍发挥着独特优势。谐音修辞作为一项特殊的语言表现手法,其可译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将结合等效翻译理论,通过分析《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谐音修辞的翻译,来具体探讨儿童文学作品中谐音修辞的可译性问题。
关键词
等效翻译
谐音修辞
可译性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贾宝玉运用谐音修辞谈起
5
作者
徐逢春
机构
湖北省鄂南高级中学
出处
《语文天地》
2003年第1期40-41,共2页
文摘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
关键词
贾宝玉
谐音修辞
运用
高中
语文
《林黛玉进贾府》
阅读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谐音:从修辞到文化
被引量:
12
6
作者
李晋荃
王希杰
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00-106,共7页
文摘
谐音:从修辞到文化李晋荃,王希杰一、引言日本学者加藤阿幸女士在她的专著《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性和音乐性》中分析了诗人徐志摩的一些独特的中译名,如:“翡冷翠”(Firenze)①,徐志摩把“斐”改为“翡”,可能想以翡翠的绿色光辉来赞美佛洛伦。因为据传说,在...
关键词
谐音
文化
谐音修辞
徐志摩诗歌
歇后语
修辞
学
物质价值
语言交际
汉语
谐音
修辞
研究
新词语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字谜中的汉字修辞与谐音连用
7
作者
曹石珠
机构
湘南学院
出处
《湘南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4-66,共3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NO.2010YBA209)
文摘
字谜中的汉字修辞与谐音连用主要包括减笔与谐音连用、拆字与谐音连用和借助减笔的拆字与谐音连用等三种类型。汉字修辞与谐音连用的主要特点是:汉字修辞与谐音没有直接联系;谐音从另一个角度锁定谜底,既提示猜谜者,又增强了谜面的艺术性;与谐音连用的汉字修辞常常借助方位法。
关键词
字谜
汉字
修辞
与
谐音
连用
类型
特点
Keywords
the modific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consecutive use of homonyms
typ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疫'起”谐音修辞当慎用
8
作者
杨光锷
胡倩
机构
不详
出处
《语文学习》
2022年第6期75-75,共1页
文摘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疫’起”或“疫起”似乎成了流行热词,许多单位的文告、标语和各种媒体均有人使用。此“‘疫’起”或“疫起”谐音修辞用法“东施效颦”,流于形式,玩弄文字游戏“抢镜”,思想趣味单一浅薄,格调不高,与我们推行的语言文字规范相悖,应当慎用。
关键词
语言文字规范
文字游戏
谐音修辞
东施效颦
慎用
流于形式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谐音修辞浅谈
9
作者
徐逢春
出处
《语文月刊》
2002年第3期15-15,共1页
文摘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这是人教版高四册语文课本《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说的话。其"两妙"之一,便是借"颦"
关键词
谐音修辞
林黛玉进贾府
贾宝玉
语文课本
和
谐音
探春
人教版
谐音
双关法
西方
情态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谐音中的语义重构现象分析
10
作者
高瑜泽
机构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4期45-49,共5页
文摘
汉语凭借其“表意文字”、同音语素多等特点,在谐音词的产生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中对汉语谐音的运用屡见不鲜,相关研究也十分丰富,但谐音中的语义重构现象却很少被提及。该文从语义重构的修辞学分类、典型重构模式的变体和语用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分析不同谐音修辞引发的语义重构的特点,并试图建立不同因素影响下谐音承转类语义重构变体的归类模型。语义的重构以汉字不分词连写的特点为基础,通过改变语音连结的紧密程度实现对原语义的消解,最终结合句子内部或外部语境完成重构。这种形式容易模仿且具有能产性、娱乐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谐音修辞
谐音
双关
谐音
仿拟
谐音
承转
语义重构
语境
Keywords
Homophonic rhetoric
Homophonic pun
Homophonic parody
Homophonic transition
Semantic reconstruction
Context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文化的语音精灵——谐音
被引量:
12
11
作者
孟昭泉
机构
台州学院中文系
出处
《台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1-25,共5页
文摘
谐音,作为一种语音类聚,广泛存在于多种语言中。由于语音、社会、民族心理等因素,它在汉语中尤为充牣。谐音经过与汉文化的长期融合,逐渐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谐音修辞,并具有浓郁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地域性。
关键词
谐音修辞
汉文化
客观基础
特色
Keywords
euphony
Chinese culture
objective found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通州方言中的谐音
12
作者
熊耀琪
出处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88-90,共3页
文摘
浅谈通州方言中的谐音熊耀琪通州(即原南通县,下文中的“南通”均指现在的通州)方言中的谐音,既有它的地域特色,又有它的语音特点,同时,也体现了通州话的地方色彩。一、谐音修辞通州方言的谐音修辞主要是利用语音这个语言要素,通过选择词语,调整句式等,使语言通...
关键词
方言
民间故事
通州
谐音修辞
语音
修辞
谐音
双关
《南通日报》
语言运用
宣传鼓动
幽默风趣
分类号
H172.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巧用谐音解困境
13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6年第3期10-10,共1页
文摘
巧用谐音解困境陈效忠我们在平时的交往中,常常会遇到有意或无意的戏谑调侃,甚至攻击中伤。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若缄口不答或事事回避,不但显得笨拙木讷,还会笑你小器无礼貌。最好的办法是针锋相对,给予回敬或反击,而用谐音修辞进行回敬,则是最佳的选择。在这方面...
关键词
谐音修辞
黄庭坚
巧用
女婿
处理各种矛盾
戏谑调侃
化腐朽为神奇
苍劲有力
无礼貌
最好的办法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谜语语言中的谐音手法
14
作者
王洁
出处
《语文月刊》
2000年第10期14-14,共1页
文摘
谜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也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谜语和修辞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谐音就是谜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谜面"父亲常在动脑筋"(打一外国地名)的谜底是"巴巴多斯",同语义上紧扣谜面的"爸爸多思"谐音。从语言角度看,运用谐音修辞的谜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由谜面直接产生的副底(假底)
关键词
谜语
谐音修辞
外国地名
语言艺术
修辞
手法
中华民族
文化瑰宝
独具特色
语义内涵
中药名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韩中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交际障碍
15
作者
孟柱亿
机构
韩国外国语大学
出处
《孔子学院》
2012年第2期18-21,共4页
文摘
引言韩中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两国地理相邻,文化相近,人们到了对方的国家,常说没有出国的感觉,只是听到了语言或看到了文字才发现自己到了异国。学习汉语不只是要学习汉语的语言要素,还得学习汉语背后的文化。
关键词
汉语缩略语
指称
歇后语
专有名词
譬解语
俗语
独有名词
文化差异
中文
谐音修辞
语音面貌
蝙蝠
专名
高语境文化
韩语
韩国语
交际障碍
分类号
G125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谐音修辞与汉民族语言文化的关系
李霞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静态书面语谐音修辞的认知参照机制研究
周阳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谐音修辞与汉文化
李希光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等效翻译理论与谐音修辞的可译性——析《阿丽思漫游奇境记》
刘凌飞
《黑龙江史志》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贾宝玉运用谐音修辞谈起
徐逢春
《语文天地》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谐音:从修辞到文化
李晋荃
王希杰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6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字谜中的汉字修辞与谐音连用
曹石珠
《湘南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疫'起”谐音修辞当慎用
杨光锷
胡倩
《语文学习》
2022
0
原文传递
9
谐音修辞浅谈
徐逢春
《语文月刊》
2002
0
原文传递
10
谐音中的语义重构现象分析
高瑜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汉文化的语音精灵——谐音
孟昭泉
《台州学院学报》
2003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谈通州方言中的谐音
熊耀琪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巧用谐音解困境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谜语语言中的谐音手法
王洁
《语文月刊》
2000
0
原文传递
15
韩中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交际障碍
孟柱亿
《孔子学院》
201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