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朱载堉与江永的“均差”律学思维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树群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4,共15页
本文以古代天文学与乐律学、理论律学与应用律学"接通"的思维视角,阐释了朱载堉"律历融通"、江永"今律"的均差律学思维。
关键词 均差学思维 历融通 吕新伦》 谐音律
原文传递
西北民歌音阶的形成--西北民歌新论之一 被引量:23
2
作者 周勤如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9,45,共18页
中国西北民歌音列和音阶用古代三阶理论无法透彻解释。本文以民歌样品的简化和繁化分析为据,实证两仪五度相生的口腔谐音律是西北民歌的腔、调之本,其一次相生的三声双四度框架是西北民歌的深层结构,沿相生第次所产生的四声至九声音阶... 中国西北民歌音列和音阶用古代三阶理论无法透彻解释。本文以民歌样品的简化和繁化分析为据,实证两仪五度相生的口腔谐音律是西北民歌的腔、调之本,其一次相生的三声双四度框架是西北民歌的深层结构,沿相生第次所产生的四声至九声音阶是西北民歌的常态。伴随着音乐形态分析,本文对腔音列的数码描述、游移音的定量等关键技术也提出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民歌 双四度框架 两仪五度相生 口腔谐音律 游移音 音乐形态分析
原文传递
论高山、彝、傈僳、景颇等民族口弦音乐的音组织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应有勤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4,47,共8页
泛音乐器口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在乐器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我国高山族、彝族、傈僳族、景颇族等四个少数民族的单片口弦音乐具有不同的调式、调性特征,但其旋律都有基音相伴。口弦的基音直接决定了旋律的调性,也决定了调式的稳定... 泛音乐器口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在乐器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我国高山族、彝族、傈僳族、景颇族等四个少数民族的单片口弦音乐具有不同的调式、调性特征,但其旋律都有基音相伴。口弦的基音直接决定了旋律的调性,也决定了调式的稳定性。单片口弦所采用的音阶是在谐音系列中选择而组成,谐音系列实际上是一种史前天然律制。迄今为止,我们所研究的“律”必须靠计算获得,都属“演绎律”;只有远古时期的谐音系列属“非演绎律”,本文将其命名为“谐音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音律 口弦音阶 泛音旋 演绎
原文传递
派生角调系及其在两仪五度相生音体系中的地位--《西北民歌新论》之四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勤如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74,共16页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西域派生角调系与西北原生商调系和中原派生宫调系同根异株、各自发展、交汇共融。本文以新疆塔吉克民歌《古丽碧塔》为微观样品,采用客观、综合的形态分析方法提取其调性框架和调式音列,并与其他两调系作宏观比较,作...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西域派生角调系与西北原生商调系和中原派生宫调系同根异株、各自发展、交汇共融。本文以新疆塔吉克民歌《古丽碧塔》为微观样品,采用客观、综合的形态分析方法提取其调性框架和调式音列,并与其他两调系作宏观比较,作出"自然口腔谐音律是两仪五度相生音体系的摇篮"、"两仪五度相生音体系观念是对传统音乐基本理论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对自古以来‘雅俗分立、以雅制俗’的正统音乐文化观念要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原生商调系、派生宫调系和派生角调系是两仪五度相生音体系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基本涵盖中国文化圈内的各族民间音乐音调"的四项结论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系 调性框架 副框架 自然口腔谐音律 西域音乐 音乐形态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